2014年下学期期终考试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会议记录时间:2014年4月21日地点:学校会议室内容: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参加对象:全体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主持人:孙志远孙明玉老师:考试是检验我们工作的一种方式,也是为我们查漏补缺提供一个依据。
现在期中考试已经结束,评卷和试卷分析也都告一段落。
下面请大家各自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李辉老师:这次数学试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抓住重点知识和重点学生,所以整体成绩比较好,基本达到了检测和督促的效果。
但是通过考试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学生的计算习惯和准确率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虽然这是因为低段的教学不够扎实造成的,但是我们今后还是要加强计算的训练,把学生的这一弱点补上去。
李蕾老师:我今年开学初接手四二班,所以头一个月基本在进行常规的训练。
因为二班学生比较活跃,课堂常规做得不够好,所以上课的效率不太高。
经过各科老师的共同努力,在很短的时间内,二班的纪律及学习习惯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改善。
但是由于二班有韩国学生和智力偏下的学生,加上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副平均成绩不够理想。
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三科老师平时总是抽时间给学习困难的学生补课。
下半期,我将继续努力,抓好班风和学风,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让所有学生在学校都能学有所得。
郑亚敏老师:我这个学期开始接手四一班和四二班的英语教学。
整体来说,学生们的学习状况良好。
包括二班的李学、李博涵这样的学生现在都开始有学习的表现了。
虽然他们的成绩还有待于提高。
在这次考试中学生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各个语法点上。
一部分学生对语法的使用掌握得不够好,下个学期要在这个方面多下点功夫。
孙雅君老师:四二班班是我一直带上来的班,由于以前流失,所以转来的学生较多,从外校带来一些不太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同时还有像李育健这样的三不管学生。
学习完全要老师来督促才能完成。
所以每一次考试都要在一个月前开始单独给他补课。
不过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自觉,因此成绩还可以。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西郊小学朱秋燕一、试题分析这张试卷的基本题占90%以上,难度适中,考查全面,绝大部分是学生应该达到且能达到的水平。
考查的知识点是四年级下册所学的内容。
试卷共有五大题:一、填空题;二、判断题;三、选择题;四、计算题;五、实践活动题;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从卷面上看,学生的书写认真,卷面整洁,乱涂乱抹现象极少,说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此次考试,从总体上看,学生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全班49人参加考试。
其中最高分分的人,100分以上的人,80-99分的人,60-79分的人,不及格的3人。
均分分,及格率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计算错误而失分的问题较为严重。
这张试卷计算大题占了33%。
主要是因为学生过于自信,不能做到细心的计算,本该笔算的题目也心算,还有抄错数的现象。
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比较严重,学生基本能掌握方法,但因为计算错误而失分的较多。
2.计算失误除了粗心之外,学生对于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理解不透彻,导致计算结果把小数点位置点错。
3.关于简算。
特别对于乘法分配律在计算中的应用,学困生还不能很好的掌握。
今后教学对策:加强简便运算的练习,引导学生多加观察,培养学生的数感,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上帮助学生理解,多加应用,直到学生能理解和正确应用为止。
4.小数单位的改写的灵活应用,如:13千克=()克。
原因分析: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重量单位换算掌握不熟;不知如何改写。
对策:巩固小数单位改写的方法;背熟单位之间的进率,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存在的问题1.从教师来说,一对教材的深浅把握的不是十分的恰当,有些内容教材知识昙花一现,还需再往深讲,还需探讨。
二因课堂时间和教学进度的双重因素,课堂只注重了基本题型的训练,有创新的题型训练不到位。
导致学生一看没做过的题型就不去动脑筋想。
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精选10篇)期中为了检验学生半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一次考试,有利于学生比较正式地检验自己平时的学习水平,根据这个成绩,学生可以及时的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更有效率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成果。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精选10篇),欢迎阅读!质量检测试卷分析1根据教育局通知要求,中心校统一安排,我校于4月29日组织了20xx-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结束。
现将四年级语文检测情况分析如下:一、试卷分析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从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体现出灵活性和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成绩统计本次检测参考18人,平均分74,优秀率44.44%,及格率77.8%。
第一题读拼音写汉字,得分101.5,得分率81.6%,全对14人。
第二题选择正确读音,得分39,得分率72.3%,全对9人。
第三题形近字组词,得分57,得分率81.25%,全对12人。
第四题积累与运用,第1小题补充词语,得分63,得分率87.5%,全对14人;第2小题查字典填空,得分28,得分率51.9%,全对3人;第3小题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得分48,得分率66.7%,全对9人;第4小题古诗词填空,得分83,得分率92.3%,全对17人;第5小题日积月累运用,得分54,得分率60%,全对9人。
第五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得分147,得分率68.1%,全对0人。
第六题阅读,第1小题得分68,得分率63%,全对6人;第2小题得分88.5,得分率70.3%,全对11人;第3小题得分130.5,得分率60.5%,全对1人。
小学期中语文试卷分析(精选6篇)小学期中语文试卷分析篇1本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
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
下面就试题的抽样情况、学生答题情况以及对今后的教学等方面作点分析,谈点看法。
一、基本情况本次检测参考人数xxx人,平均66.58分,及格人数xxx人,及格率73.62%,优秀人数xxx人,优秀率30.58%。
二、试题特点本试卷分为三大板块,共十二个大题。
1、内容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试卷整体保持稳定,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板块稳定不变,分值也保持不变,但通过采用“形近字组词”、“给句子换个说法”、“给部件组字再组词”的题型增大了考查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
2、作文改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让学生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三、抽样分析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答题的情况,我们随机抽查了三个年级50份试卷,对三大板块学生答题情况抽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尽管试卷的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础题,但大多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弱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字音、字词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
抽查了五年级20份试卷,全对的有12人,6人得14分,2人得13分。
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
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
五年级的选字填空“暮、幕、慕”。
多数学生失掉2—3分。
其实这是《课堂作业》上的,说明学生平时练习没有认真答题,错题也没有及时纠正。
2、句子三年级的第七题按要求改写句子。
三年级学生连“缩句”也不会,让他们改“陈述句”和“转述句”的难度可想而知就更大了。
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14级三校生语文试卷及答案制卷人:朱煜宝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卷上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只收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捎.带眉梢.稍.微艄.公B.点缀.辍.学拾掇.赘.述C.蹁.跹翩.然偏.爱篇.章D.缥.缈剽.窃漂.白饿殍.答案:A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沙砾镂空健硕本末倒置B.焦炭訇然蕴含盘根错节C.逶迤药捻铁锹餐风宿露D.遒劲苍穹皱摺触目惊心答案:D3、在下面句子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小屋的光线富于科学的时间性,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虽然但是B.只有才C.既也D.不但而且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适宜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赏心悦目....。
B.他以身试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导别人。
C.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D.老师深情的说:同学们,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呀!答案:C5、下列各句中,对修辞手法辨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
(拟人)B.这位女市长开着“霸道”,因为违规驾驶,轧死了一名学童。
市民们非常愤慨。
(借代)C.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建树木,不做其他事情。
(比喻)D.农民们都说:看见这些鲜绿的苗,就嗅出馒头的香味来了。
(比喻)答案:D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4篇)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4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
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篇1我们班学生全部参加考试,优秀率30%,及格率96.7%。
总的来说,本次考试成绩不算理想,主要是学困生太多了,他们的成绩太差。
逐题看过学生的试卷后,综观学生答题情况,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掌握情况做以下分析及反思:一、试卷题型分析本次试卷题型分为:字词、句子、课文、阅读、作文五大项,知识涉及面广,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阅读、习作几个不同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考情分析(一)基础知识部分从本班试卷的总体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这与平时的严格要求有关,要继续发扬。
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错误。
第1题,根据拼音写字成词,虽然说这是最简单的题目,但越是简单的就越容易失误,我仔细数了一下,全对的只占全班的三分之一,这与期中考试没有复习有关,但也说明平日里要多让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
比如:盛誉,学生写成了“声誉”,暴露出学生的拼音能力,需要继续加强练习。
学生对“燥”和“躁”区分不开,需要注意平日对生字的掌握。
第5题,选择正确答案,学生普遍完成不好。
这一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求选出能形容郑和远航这一历史意义的成语,学生不能正确选出。
这说明平日里要多加强对学生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二)阅读部分这一部分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学生对于已经学过的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能基本到位。
失分较多的是用不但而且写句子,其实学生都知道,只是有的同学语言组织不够连贯,有的没有审清题。
所以平日上课时是要让更多的学生张开口,并且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课外阅读,失分相对较多,如给短文加题目,概括短文内容等题做的很不好。
学生理解不到位,有的学生态度也不端正。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5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5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篇1经过两个月的八年级物理教学,期中考式已经结束,学生成绩已经揭晓,我看过物理试卷后感觉整体情况不是很难,学生应该能做,但考下来的情况却不尽人意,为此对考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及整改措施整理如下:1.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掌握不好这次期中考试,主要体现出平时的教学要求,基本知识是重点的考察范围,有些重点知识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这表明,我们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是存在较大问题,这应是我在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平时教学中落实不到位,有些是复习巩固中没引起重视。
2.物理实验仍有待加强从考试情况来看,有些实验落实的较好,但是有些基本技能学生存在较大问题,这和不重视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有关。
这表明,物理的基本实验技能还有待进一步训练,这是我下一阶段教学工作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不够这次期中考试,由于强调了物理基础知识的考查,没有再物理情景的设置上更多的考查学生,只是在高档题中的条件上作了一些变化,而我们的学生显然还不能灵活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4.班上许有部分学生没有端正学习态度,不愿学习、听课,作业抄甚至不做,有厌学的倾向,导致平均分相当低,低分率高。
因此在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全体的发展也相当重要,别让一些困难生自生自灭,一定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提高整体水平。
5.培优治拐要行动起来。
优等生学生的训练手段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来提高我班物理成绩的优秀率。
特别是整体成绩好而物理成绩稍微差点的学生,我要有针对性的辅导,争取别让物理拉了后腿。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篇2要想取得一个好的成绩,首先应该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考试分析本次试题覆盖面广,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又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难度适中。
重视语言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的各种技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在这次考试中,我班平均分是84.04分。
二、试卷分析:1.在这次考试中,第一大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发音读音情况,学生的正确率很不理想,分别在第一小题、第三小题和第四小题处失分较多,学生在实际读单词时分不清[i:]和[i],有一些难度。
2.第二大题填写单词,得分率较高,个别同学sour和strict写错。
3.第三题选择题是在三个单词中找出不同类的单词,第四小题中有些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大家在principle、do homework和salad 三单词区分出现混淆,校长、做作业和沙拉,因为个别单词反应不过来,从而出现判断失误。
4.第四大题选择填空,第六小题问你有一位新老师吗?而给的答案中Yes,I am无形当中给孩子们起到了干扰作用。
其他的题都是课文中基本的对话,由此可见学生对课本的掌握。
5.第五大题选择正确答案,把字母序号写在括号里。
提醒基本是做过的,没有设置任何的难度,但是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是翻了原来的错误,可见学生的听讲情况。
同时,这道题引起了我深刻的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注意对知识的延伸,并且也要加强对基础较差学生的强化与巩固。
6.第六大题判断正误,也是做过类似题型的,其中有一处需要转动脑筋的题目,第五小题Sarash has English class today。
答案应该是F,原文处原句为We have English class tomorrow。
这句话很容易被马虎的同学忽略,也很容易让一些同学看见英语课就不看上课的时间,以此导致错误。
三、如何改进在英语的学习上存在许多不足。
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以下的措施:1.把教科书当作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教师在深钻教材、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变以往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龙台中学2022-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50分)1.若向量=(﹣1,0,1),向量=(2,0,k),且满足向量∥,则k等于( )A.1 B.﹣1 C.2 D.﹣2考点:向量的数量积推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利用向量平行的性质求解.解答:解:∵向量=(﹣1,0,1),向量=(2,0,k),且满足向量∥,∴,解得k=﹣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实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留意向量平行的性质的合理运用.2.在复平面内,复数3﹣4i,i(2+i)对应的点分别为A、B,则线段AB的中点C对应的复数为( ) A.﹣2+2i B.2﹣2i C.﹣1+i D.1﹣i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运算化简i(2+i),求出A,B的坐标,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得C的坐标,则答案可求.解答:解:∵i(2+i)=﹣1+2i,∴复数3﹣4i,i(2+i)对应的点分别为A、B的坐标分别为:A(3,﹣4),B(﹣1,2).∴线段AB的中点C的坐标为(1,﹣1).则线段AB的中点C对应的复数为1﹣i.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运算,是基础题.3.复数z=(1+i)2的实部是( )A.2 B.1 C.0 D.﹣1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的基本概念.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直接利用复数的乘除运算法则化简求解即可.解答:解:z=(1+i)2=2i.所以复数z=(1+i)2的实部是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复数的基本概念,基本学问的考查.4.曲线y=x3﹣2x+1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为( )A.y=x﹣1 B.y=﹣x+1 C.y=2x﹣2 D.y=﹣2x+2考点:利用导数争辩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常规题型;计算题.分析:欲求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只须求出其斜率的值即可,故先利用导数求出在x=1处的导函数值,再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切线的斜率.从而问题解决.解答:解:验证知,点(1,0)在曲线上∵y=x3﹣2x+1,y′=3x2﹣2,所以k=y′|x﹣1=1,得切线的斜率为1,所以k=1;所以曲线y=f(x)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为:y﹣0=1×(x﹣1),即y=x﹣1.故选A.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争辩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等基础学问,考查运算求解力量.属于基础题.5.如图程序框图中,若输入m=4,n=10,则输出a,i的值分别是( )A.12,4 B.16,5 C.20,5 D.24,6考点:程序框图.专题:图表型;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模拟执行程序,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i,a的值,当a=20时,满足条件n整除a,退出循环,输出a的值为20,i的值为5.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可得m=4,n=10,i=1a=4,不满足条件n整除a,i=2,a=8不满足条件n整除a,i=3,a=12不满足条件n整除a,i=4,a=16不满足条件n整除a,i=5,a=20满足条件n整除a,退出循环,输出a的值为20,i的值为5.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程序框图和算法,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i,a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本学问的考查.6.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导函数y=f′(x)的图象的大致外形是( )A .B .C .D .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数形结合.分析:由原函数的单调性得到导函数的函数值的符号,由此逐一核对四个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于函数f(x)的图象先减后增然后为常数函数,所以对应的导函数的值先负后正,最终等于0,由此可得满足条件的图象是D.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和导函数的函数值符号间的关系,是基础题.7.已知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设函数f(x)=xe x,则( )A.1是f(x)的微小值点B.﹣1是f(x)的微小值点C.1是f(x)的极大值点D.﹣1是f(x)的极大值点考点: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条件.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求出f′(x),然后解不等式f′(x)>0即可得到函数的单调增区间,解不等式f′(x)<0即可得到函数的单调减区间,进而得到函数的极值.解答:解:f(x)=xe x⇒f′(x)=e x(x+1),令f′(x)>0⇒x>﹣1,∴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令f′(x)<0⇒x<﹣1,∴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1),故﹣1是f(x)的微小值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导数争辩函数单调性与极值问题,属基础题.8.曲线在点M (,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A .B .C .D .考点:利用导数争辩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先求出导函数,然后依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函数f(x)在x=处的导数,从而求出切线的斜率.解答:解:∵∴y'==y'|x==|x==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导数的计算,同时考查了计算力量,属于基础题.9.函数f(x)的导数为f′(x),且满足关系式f(x)=x2+3xf′(2)+lnx,则f′(2)的值等于( ) A.﹣2 B.2 C .D .考点:导数的运算.专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首先对等式两边求导得到关于f'(2)的等式解之.解答:解:由关系式f(x)=x2+3xf′(2)+lnx,两边求导得f'(x)=2x+3f'(2)+,令x=2得f'(2)=4+3f'(2)+,解得f'(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导公式的运用;关键是对已知等式两边求导,得到关于f'(x)的等式,对x取2求值.10.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若∠A1AB=∠A1AD=60°,且A1A=3,则A1C的长为( )A .B .C .D .考点:棱柱的结构特征.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向量及应用.分析:用空间向量解答.解答:解:∵=+﹣;∴2=(+﹣)2;即2=•+•﹣•+•+•﹣•﹣(•+•﹣•)=1+0﹣3×1×cos60°+0+1﹣3×1×cos60°﹣(3×1×cos60°+3×1×cos60°﹣9);=1﹣+1﹣﹣+9=5,∴A1C=.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25分)11.若A(m+1,n﹣1,3),B (2m,n,m﹣2n),C(m+3,n﹣3,9)三点共线,则m+n=0.考点:三点共线.专题:计算题.分析:依据点A,B,C的坐标,分别求出的坐标,利用三点共线,可建立方程组,从而可求m+n的值解答:解:由题意,∵A(m+1,n﹣1,3),B (2m,n,m﹣2n),C(m+3,n﹣3,9)∴∵A(m+1,n﹣1,3),B (2m,n,m﹣2n),C(m+3,n﹣3,9)三点共线,∴∴(m﹣1,1,m﹣2n﹣3)=λ(2,﹣2,6)∴∴∴m+n=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以点为载体,考查三点共线,解题的关键是求向量的坐标,利用向量共线的条件.12.i+i2+i3+…+i2022=0.考点:虚数单位i及其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虚数单位的性质,把i+i2+i3+…+i2022等价转化为503×(i+i2+i3+i4),由此能够求出结果.解答:解:i+i2+i3+…+i2022=503×(i+i2+i3+i4)=503×(i﹣1﹣i+1)=503×0=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考查虚数单位的性质及其应用,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认真解答.13.若曲线y=xlnx上点P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x﹣y+1=0,则点P的坐标是(1,0).考点:利用导数争辩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计算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利用直线平行斜率相等求出切线的斜率,再利用导数在切点处的值是曲线的切线斜率求出切线斜率,列出方程即得.解答:解:∵切线与直线x﹣y+1=0平行,∴斜率为1,∵y=xlnx,y'=1×lnx+x•=1+lnx∴y'(x0)=1∴1+lnx0=1,∴x0=1,∴切点为(1,0).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导数的计算,以及利用导数争辩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属于基础题.14.设f(x)=4x3+mx2+(m﹣3)x+n(m,n∈R)是R上的单调增函数,则m的值为6.考点:利用导数争辩函数的单调性.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函数为单调增函数可得f′(x)≥0,故只需△≤0即可.解答:解:依据题意,得f′(x)=12x2+2mx+m﹣3,∵f(x)是R上的单调增函数,∴f′(x)≥0,∴△=(2m)2﹣4×12×(m﹣3)≤0 即4(m﹣6)2≤0,所以m=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利用二次函数根的判别式小于等于0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中档题.15.函数f(x)的导函数为f′(x),若对于定义域内任意x1、x2(x1≠x2),有恒成立,则称f(x)为恒均变函数.给出下列函数:①f(x)=2x+3;②f(x)=x2﹣2x+3;③f(x)=;④f(x)=e x;⑤f(x)=lnx.其中为恒均变函数的序号是①②.(写出全部满足条件的函数的序号)考点:导数的运算;命题的真假推断与应用.专题:新定义;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对于所给的每一个函数,分别计算和的值,检验二者是否相等,从而依据恒均变函数”的定义,做出推断.解答:解:对于①f(x)=2x+3,==2,=2,满足,为恒均变函数.对于②f(x)=x 2﹣2x+3,===x1+x2﹣2 =2•﹣2=x 1+x 2﹣2,故满足,为恒均变函数.对于③,==,=﹣=﹣,明显不满足,故不是恒均变函数.对于④f(x)=e x ,=,=,明显不满足,故不是恒均变函数.对于⑤f (x)=lnx,==,=,明显不满足,故不是恒均变函数.故答案为:①②.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运算,“恒均变函数”的定义,推断命题的真假,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75分)16.求函数y=(1+cos2x)3的导数.考点:简洁复合函数的导数.专题:计算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利用复合函数的导数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y=(1+cos2x)3,∴y′=3(1+cos2x)2•(cos2x)′=3(1+cos2x)2•(﹣sin2x)•(2x)′=﹣6sin2x•(1+cos2x)2=﹣6sin2x•(2cos2x)2=﹣6sin2x•4cos4x=﹣48sinxcos5x.点评:本题考查复合函数的导数,考查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二倍角公式,考查分析与运算力量,属于中档题.17.m 取何实数时,复数.(1)是实数?(2)是虚数?(3)是纯虚数?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专题:计算题.分析:(1)由虚部等于0且实部分母不等于0列式求解m的值;(2)由虚部不等于0且实部分母不等于0列式求解m的值;(3)由实部等于0且虚部不等于0列式求解m的值.解答:解:(1)当,即,即m=5时,z的虚部等于0,实部有意义,∴m=5时,z是实数.(2)当,即时,z的虚部不等于0,实部有意义,∴当m≠5且m≠﹣3时,z是虚数.(3)当,即时,z为纯虚数,∴当m=3或m=﹣2时,z是纯虚数.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基本概念,考查了复数是实数、虚数、纯虚数的条件,关键是留意实部的分母不等于0,此题是基础的计算题.18.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SA⊥底面ABCD,SA=AB,点M是SD的中点,AN⊥SC,且交SC于点N.(Ⅰ)求证:SB∥平面ACM;(Ⅱ)求证:平面SAC⊥平面AMN;(Ⅲ)求二面角D﹣AC﹣M的余弦值.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分析:(Ⅰ)连结BD交AC于E,连结ME,由△DSB的中位线定理,得ME∥SB,由此能证明SB∥平面ACM.(Ⅱ)法一:由DC⊥SA,DC⊥DA,得DC⊥平面SAD,从而AM⊥DC,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得AM⊥SD,从而AM⊥平面SDC,进而SC⊥AM,由SC⊥AN,能证明平面SAC⊥平面AMN.法二: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利用向量法能证明平面SAC⊥平面AMN.(Ⅲ)法一:取AD中点F,则MF∥SA.作FQ⊥AC于Q,连结MQ,由已知得∠FQM为二面角D﹣AC ﹣M的平面角,由此能求出二面角D﹣AC﹣M的余弦值.法二:分别求出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和平面ACM的一个法向量,由此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D﹣AC ﹣M的余弦值.解答:(选修2一1第109页例4改编)(Ⅰ)证明:连结BD交AC于E,连结ME,∵ABCD是正方形,∴E是BD的中点.∵M是SD的中点,∴ME是△DSB的中位线.∴ME∥SB.…又ME⊂平面ACM,SB⊄平面ACM,∴SB∥平面ACM.…(Ⅱ)证法一:由条件有DC⊥SA,DC⊥DA,∴DC⊥平面SAD,且AM⊂平面SAD,∴AM⊥DC.又∵SA=AD,M是SD的中点,∴AM⊥SD.∴AM⊥平面SDC.SC⊂平面SDC,∴SC⊥AM.…由已知SC⊥AN,∴SC⊥平面AMN.又SC⊂平面SAC,∴平面SAC⊥平面AMN.…(Ⅱ)证法二: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由SA=AB,可设AB=AD=AS=1,则.∵,,∴,∴,即有SC⊥AM…又SC⊥AN且AN∩AM=A.∴SC⊥平面AMN.又SC⊂平面SAC,∴平面SAC⊥平面AMN.…(Ⅲ)解法一:取AD中点F,则MF∥SA.作FQ⊥AC于Q,连结MQ.∵SA⊥底面ABCD,∴MF⊥底面ABCD.∴FQ为MQ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FQ⊥AC,∴MQ⊥AC.∴∠FQM为二面角D﹣AC﹣M的平面角.…设SA=AB=a,在Rt△MFQ 中,,∴.∴二面角D﹣AC﹣M 的余弦值为.…(Ⅲ)解法二:∵SA⊥底面ABCD,∴是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ACM 的法向量为,,则即,∴令x=﹣1,则.…,由作图可知二面角D﹣AC﹣M为锐二面角∴二面角D﹣AC﹣M 的余弦值为.…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涉及到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性质的应用,考查向量法的合理运用,考查空间思维力量的培育,是中档题.19.已知复数z1=+(a2﹣3)i,z2=2+(3a+1)i(a∈R,i是虚数单位).(1)若复数z1﹣z2在复平面上对应点落在第一象限,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虚数z1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x2﹣6x+m=0的根,求实数m值.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专题:计算题.分析:(1)由题设条件,可先通过复数的运算求出的代数形式的表示,再由其几何意义得出实部与虚部的符号,转化出实数a所满足的不等式,解出其取值范围;(2)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x2﹣6x+m=0的两个根互为共轭复数,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a的值,从而求出m的值.解答:解:(1)由条件得,z1﹣z2=()+(a2﹣3a﹣4)i…由于z1﹣z2在复平面上对应点落在第一象限,故有…∴解得﹣2<a<﹣1…(2)由于虚数z1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x2﹣6x+m=0的根所以z1+==6,即a=﹣1,…把a=﹣1代入,则z1=3﹣2i ,=3+2i,…所以m=z1•=13…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几何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几何意义得出参数所满足的不等式,同时考查了运算求解的力量,属于基础题.20.已知函数f(x)=x3+ax2+(a+6)x+b(a,b∈R).(1)若函数f(x)的图象过原点,且在原点处的切线斜率是3,求a,b的值;(2)若f(x)为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利用导数争辩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争辩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1)由题意可得,解得即可.(2)由f(x)为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可得f′(x)=3x2+2ax+a+6≥0在R上恒成立.可得△=4a2﹣12(a+6)≤0,解得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解得.(2)∵f(x)为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f′(x)=3x2+2ax+a+6≥0在R上恒成立.∴△=4a2﹣12(a+6)≤0,解得﹣3≤a≤6.∴a的取值范围是[﹣3,6].点评:娴熟把握利用导数争辩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导数的几何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1.已知函数f(x)=x﹣alnx(a∈R).(Ⅰ)当a=2时,求曲线f(x)在x=1处的切线方程;(Ⅱ)设函数h(x)=f(x)+,求函数h(x)的单调区间;(Ⅲ)若g(x)=﹣,在[1,e](e=2.71828…)上存在一点x0,使得f(x0)≤g(x0)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争辩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争辩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Ⅰ)求出切点(1,1),求出,然后求解斜率k,即可求解曲线f(x)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Ⅱ)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导函数,①a>﹣1时,②a≤﹣1时,分别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即可.(Ⅲ)转化已知条件为函数在[1,e]上的最小值[h(x)]min≤0,利用第(Ⅱ)问的结果,通过①a≥e﹣1时,②a≤0时,③0<a<e﹣1时,分别求解函数的最小值,推出所求a的范围.解答:解:(Ⅰ)当a=2时,f(x)=x﹣2lnx,f(1)=1,切点(1,1),∴,∴k=f′(1)=1﹣2=﹣1,∴曲线f(x)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y﹣1=﹣(x﹣1),即x+y﹣2=0.(Ⅱ),定义域为(0,+∞),,①当a+1>0,即a>﹣1时,令h′(x)>0,∵x>0,∴x>1+a令h′(x)<0,∵x>0,∴0<x<1+a.②当a+1≤0,即a≤﹣1时,h′(x)>0恒成立,综上:当a>﹣1时,h(x)在(0,a+1)上单调递减,在(a+1,+∞)上单调递增.当a≤﹣1时,h(x)在(0,+∞)上单调递增.(Ⅲ)由题意可知,在[1,e]上存在一点x0,使得f(x0)≤g(x0)成立,即在[1,e]上存在一点x0,使得h(x0)≤0,即函数在[1,e]上的最小值[h(x)]min≤0.由第(Ⅱ)问,①当a+1≥e,即a≥e﹣1时,h(x)在[1,e]上单调递减,∴,∴,∵,∴;②当a+1≤1,即a≤0时,h(x)在[1,e]上单调递增,∴[h(x)]min=h(1)=1+1+a≤0,∴a≤﹣2,③当1<a+1<e,即0<a<e﹣1时,∴[h(x)]min=h(1+a)=2+a﹣aln(1+a)≤0,∵0<ln(1+a)<1,∴0<aln(1+a)<a,∴h(1+a)>2此时不存在x0使h(x0)≤0成立.综上可得所求a 的范围是:或a≤﹣2.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导数的综合应用,曲线的切线方程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函数的最值的应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到力量.。
淮南二中2022-2021学年度高一其次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分值:100 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 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诞生率和死亡率。
则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读图,横轴表示人口诞生率,纵轴表示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
依据图中的各点数值推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③,故C正确。
考点: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2021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打算,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简称“单独两孩”),回答下列问题。
2.下列不属于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人口问题的是()A.人口基数大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素养低D.老龄化严峻3.出台“单独两孩”政策的意义,有利于()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③减轻国家负担④放弃方案生育政策⑤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进展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④⑤【答案】2.B3.B【解析】试题分析:2.我国目前由于严格实行方案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很低故B正确。
3.出台“单独两孩”政策不代表放弃了方案生育政策,只是对方案生育政策的适时调整,方案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以④错误;诞生孩子增多不会减轻国家负担③错误故B正确。
考点: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诞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据此回答4~5题。
4. 据图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C.每年净增加人口数最多的是江苏D.每年净增加人口数最少的是宁夏5. 从图中可以看出()A.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出较高的诞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特点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诞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诞生率较高C.经济进展水平与人口诞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D. 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由于经济进展水平比北京低【答案】4.C5.B考点: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