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 格式:pptx
- 大小:575.23 KB
- 文档页数:33
第八章醛银镜反应制银氨溶液:AgNO3 + NH3·H2O = AgOH↓+ NH4NO3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氢氧化二氨合银(络合物)产物为:1水、2银、3氨。
银镜反应的注意事项1、银镜反应要求在碱性环境下进行,但氨水不应过量太多。
2、碱性环境下,乙醛被氧化成乙酸后又与NH3反应生成乙酸铵。
3、水浴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4、1mol–CHO被氧化,就应有2molAg+被还原5、可用稀HNO3清洗试管内壁的银镜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氢氧化铜的制备: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说明:Cu(OH)2必须是新制的,而且碱要过量。
现象:有红色(Cu2O)沉淀生成应用:检验醛基的存在,医学上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思考:乙醛能否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醛能与弱的氧化剂Ag(NH3)2OH、Cu(OH)2反应,说明醛基的还原剂比较强。
因此可知乙醛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氧化反应:·原理:有机物得氧或去氢·包括:燃烧反应、被空气(氧气)氧化、被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醛基的银镜反应和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有机物一般都可以发生氧化反应,此过程发生了碳碳键或碳氢键的断裂。
还原反应·包括:烯、炔、苯环、醛、油脂(下一章)等和氢气加成,·原理:有机物得氢或去氧说明:“氧化”和“还原”反应是针对有机物而言的,有机物被氧化则定义为氧化反应,有机物被还原则定义为还原反应。
关于甲醛的几个问题:1、甲醛的应用全面认识甲醛的利与弊。
2、甲醛的银镜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书写。
1mol甲醛与银氨溶液反应可以生成4mol Ag13、醇氧化成醛的反应是药物、香料合成中的重要反应之一。
(1)苯甲醇可由C6H5CH2Cl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而得,反应方程式为。
一、实验目的1. 学习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乙醛的制备方法及检验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乙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反应方程式如下:2CH3CH2OH + O2 → 2CH3CHO + 2H2O本实验采用铜丝作为催化剂,加热乙醇使其蒸发,然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酒精灯、烧杯、试管、玻璃棒、铁架台、铜丝、温度计、水浴锅、冷凝管、蒸馏头、冷凝管、锥形瓶、滴定管、pH试纸等。
2. 试剂:乙醇、氧气、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铜丝一端弯成螺旋状,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加热至铜丝表面变黑。
2. 将铜丝取出,放入试管中,加入乙醇,反复操作几次,使铜丝表面吸附乙醇。
3. 将铜丝放入蒸馏头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加热使乙醇蒸发。
4. 将蒸发后的乙醇蒸汽通入装有氧气的装置中,使乙醇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5. 将生成的乙醛蒸汽通入冷凝管中,使乙醛冷凝。
6. 收集冷凝后的乙醛,用滴定管取少量乙醛,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观察现象。
7. 检验乙醛:取少量乙醛,加入银氨溶液,观察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铜丝表面变黑,乙醇蒸发,乙醛生成,并发生银镜反应。
2. 实验分析(1)铜丝在硫酸铜溶液中加热后,表面变黑,说明铜丝被氧化为CuO,CuO作为催化剂促进乙醇氧化。
(2)乙醇蒸发后,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乙醛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3)银氨溶液与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生成银镜,证明乙醛生成。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铜丝表面变黑的原因是什么?答:铜丝在硫酸铜溶液中加热后,表面被氧化为CuO,CuO作为催化剂促进乙醇氧化。
2. 乙醛的检验方法有哪些?答:乙醛可以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也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北京四中醛编稿:林丽娟审稿:顾振海责编:顾振海重点]识乙醛的结构特点;握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并由此了解具有醛基的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难点]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点讲解]的结构特点和常见醛的物理性质由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简写为RCHO。
由烷基和一个醛基相连而成的醛,一般称为饱和一元是C n H2n+1CHO(n≥0)(或C m H2m O,m≥1)。
是最简单的醛,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甲醛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易挥发,易燃烧,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醛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官能团是醛基(,简写为—CHO),醛基既能被氧化生成羧基(—COOH);醛基中的碳氧O)又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使—CHO转化为—CH2OH,因此乙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掌握乙醛被还原的反应中官能团的变化,能够熟练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就能够根据反应规律,写出其他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醛的还原性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现象:在试管壁上出现银镜。
注意事项: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要稍过量,保证反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醛基可还原2molAg+成为金属银,同时醛基变成羧基。
反应中,乙醛被氧化生成乙酸,羧酸与原与Ag+课件信息课件编号:127755 加入相关课程《醛》周练习第12周:醛醛《乙醛》周练习第13周:乙醛热点问题有机计算试题饱和一元混合物0.1mol醛试题所有的醇都能被生成相应的醛或酮醛试题醛酮可用H2加一课一测高中试题-〉化学-〉有机化的衍生物-〉醛对资源评分5 4 3对资源评论(总数:0)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现象:有红色沉淀出现。
注意事项:反应需要在较强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配制Cu(OH)2悬浊液时,NaOH要大大过量于中,乙醛被氧化生成乙酸,Cu(OH)2被还原生成Cu2O(红色沉淀)。
银镜反应实验中若干问题的讨论银镜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有机反应的重要实验,是用来检验含醛基物质的特性反应。
中学化学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类、甲酸、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下面就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1.银镜反应需要的仪器和药品仪器:洁净的试管、胶头滴管、烧杯。
药品:2%硝酸银溶液、5%NaOH溶液、2%氨水、热水、2%~4%乙醛溶液。
2.反应物用量和实验具体操作过程(1)银氨溶液的配制:先加入2mL2%硝酸银溶液,再逐渐滴入2%氨水,边滴加边震荡,直到生成的沉淀刚刚消失为止,得到无色银氨溶液,再加入1滴5%NaOH溶液。
(2)银镜的生成:将配置好的银氨溶液放在试管内,滴入5滴乙醛溶液,轻微震荡后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里,此时不要再摇动试管,静置后银镜产生。
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3.实验注意事项(1)银氨溶液配制时氨水用量:滴加氨水使沉淀刚好溶解即可,应防止加入过量氨水。
一方面银氨溶液中如果有过量的NH3,银离子会被过度地络合,降低银氨溶液的氧化能力;另一方面氨水过量会使试剂不太灵敏,且有利于氨化银的生成,不利于〔Ag(NH3)2〕+的解离,不利于形成银镜,此时若加入醛,还易生成易爆的雷酸银(AgOCN)。
(2)银氨溶液要随配随用,不可久置不能贮存。
若长久放置,会析出黑色的易爆炸的物质一氮化三银沉淀(Ag3N)、AgN3(叠氮化银)、AgOCN(雷酸银)。
这些物质哪怕是用玻璃棒刮擦也会引起其分解而爆炸。
在干燥时受振动也会发生猛烈爆炸。
(3)反应条件:水浴加热且温度控制在60℃左右。
若水浴温度超过70℃或直接加热,因乙醛沸点低(20.8℃),乙醛会大量挥发而使反应效果变差,或难以得到光亮的银镜,只能得到黑色细粒银的沉淀且还会生成雷酸银(AgOCN),有可能发生爆炸。
(4)加入少量5%NaOH溶液的作用:2mL2%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滴5%NaOH溶液,实验效果最佳。
醛的性质1.醛类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除甲醛是气体外,其余醛类都是无色液体或固体。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醛类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因为极性的—CHO在分子中所占的比例减小。
2.醛类的化学性质(以乙醛为例)醛类的化学性质主要由醛基(—CHO)决定。
醛基中的羰基()具有不饱和性,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中的H原子受羰基()影响,较活泼,使醛基易被氧化成羧基()。
(1)氧化反应①被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a.实验探究教材P57实验3-5 银镜反应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CH3CHO+2Ag(NH3)2OH2Ag↓+CH3COONH4+3NH3+H2O名师提醒银镜反应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1.试管要洁净,否则会生成黑色疏松的银沉淀而不是光亮的银镜,可在实验前先用NaOH溶液洗涤试管,再用蒸馏水洗净试管。
2.银氨溶液必须现配现用,不可久置。
3.配制银氨溶液是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最初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滴加顺序不能颠倒,氨水不能过量,否则,最后得到的不是银氨溶液。
4.银镜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且需水浴加热;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因受热不均匀,会有黑色的银生成。
5.实验结束后,试管内壁上附着的单质银可用稀硝酸进行洗涤。
6.该反应在实验室可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
b.实验探究教材P57实验3-6 与新制的Cu(OH)2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名师提醒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反应实验的注意点1.Cu(OH)2必须是新制的。
2.制取Cu(OH)2时,NaOH溶液一定要过量,保证所得溶液呈碱性,因为乙醛与新制的Cu(OH)2的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醛基的检验方法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含有醛基,其检验方法是高中化学实验中的重点,实验过程中要掌握的细节也多,为便于掌握,现归纳如下。
醛基的检验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是用新制的银氨溶液检验,二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以下分别对两种方法分别加以介绍。
一:用新制的银氨溶液检验1:制取银氨溶液由于此实验需用新制的银氨溶液,所以银氨溶液需现用现配,制取银氨溶液方法为:向硝酸银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直到刚开始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时立即停止滴加,这时即制成了银氨溶液。
中间过程产生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银,有关反应方程式如下:2:用银氨溶液检验有机物中的醛基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向其中注入待检测的有机溶液,再加入银氨溶液,混合均匀,把试管放入水浴中加热,控制水浴的温度在60℃~70℃,若最终试管内出现光亮的银镜,证明有机分子内含有醛基,若是乙醛则有关反应为:若是甲醛,方程式如下:甲醛虽然是一元醛,但结构比较特殊,相当于是二元醛,所以消耗银氨溶液的量是等物质的量的其他一元醛的二倍。
也正是这个原因,平时在做有关由一元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西提时先要验证一下该一元醛是不是甲醛此法检验醛基,实验要点是: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并且必须要求水浴加热。
其中氢氧化二氨合银是银氨溶液中的溶质,它是一种强电解质,也是一种强碱。
由于该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光亮的银镜,化学上又把这类反应叫银镜反应。
做完试验后,试管内壁上的银可用稀硫酸除去。
该反应原理在工业上用途比较广泛,如热水瓶的瓶胆上镀银,就是利用银镜反应原理。
二: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1:制取氢氧化铜悬浊液用此方法检验醛基,氢氧化铜悬浊液也需现用现配,制备方法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至出现悬浊物即制成了氢氧化铜悬浊液。
这个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为:2: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有机物中的醛基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向其中注入待检测的有机溶液,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均匀后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若最终出现砖红色沉淀,就说明被检验机物分子内含有醛基,该砖红色沉淀是氧化亚铜。
银镜反应实验一、银镜反应定义银镜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指的是还原银离子,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二、银镜反应用途主要用来检测醛基(即-CHO)的存在。
三、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胶头滴管,葡萄糖溶液,氨水,硝酸银溶液。
四、实验方法向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可以看到白色沉淀。
再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 ).乙醛的银镜反应: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
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在此过程中,不要晃动试管,否则只会看到黑色沉淀而无银镜。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滴入一滴管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
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反应本质: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即-CHO被氧化成-COOH),乙酸又与生成的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
从葡萄糖的角度来说,葡萄糖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把硝酸银里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
四、反应物的要求: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等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五、反应条件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
六、实验现象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七、实验原理银镜反应的现象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OH→(水浴△)CH3COONH4+2Ag↓+3NH3+H2O化合态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
备注:原理是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
本试验可以使用其他有还原性的物质代替乙醛,例如葡萄糖(与乙醛相似,也有醛基)等。
甲醛(可看作有两个醛基)的话被氧化成碳酸铵(NH4)2CO3。
乙醛的银镜反应教案授课人:许磊授课对象:高中课次 1 课时 1 课型□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乙醛的银镜反应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乙醛的结构式、主要性质和用途,了解工业制法。
2.使学生掌握醛基和醛类的概念。
3.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乙醛的氧化反应难点:实验室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的操作技能及改进教学过程板书:醛一、乙醛讲述:在CH3CHO中的—CHO叫醛基,它是另一类烃的衍生物——醛的官能团。
乙醛可看成是甲基跟醛基(—CHO)结合的产物。
由烃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醛。
醛类的通式是RCHO。
必须指出:—CHO不能写成—COH,因为这样写表示氢原子跟氧原子连接,容易跟醇的通式混淆板书:1.乙醛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展示:乙醛分子的结构模型讲述:分析—CHO的结构。
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碳原子,使得C=O双键的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C—H键电子云向碳原子偏移,C=O双键是不饱和的极性键,C—H键是极性键。
因此,在化学反应中,C=O双键和C—H键都可能断键。
乙醛分子中的醛基对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板书:2.乙醛的物理性质讲解:观察试剂瓶内的乙醛,用“招气入鼻”的方法闻乙醛的气味。
提问:乙醛有哪些物理性质?生:它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演示:乙醛跟水、氯仿互溶的投影实验师:根据投影实验的现象,乙醛还有哪些物理性质?生:乙醛能跟水、氯仿等互溶。
板书:乙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是20。
8℃,易挥发、易燃烧、能跟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0 / 31 / 33.乙醛的化学性质讲述:让我们比较乙烯中的C=C 双键和乙醛中的C=O 双键。
乙烯中的C=C 双键有不饱和性,其中的一个键易断裂,使乙烯能跟氢气和氯化氢等起加成反应。
乙醛中C=O 双键也有不饱和性,所以乙醛也能起加成反应。
乙烯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乙醛的性质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五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时间:年月日地点:生科院b108实验室温度:实验名称: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性质:基础性实验要求:必修实验五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一.实验目的1.学习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了解经典化学分析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观察、适用性强的特点;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掌握醇、酚、醛、酮的相关化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1.卢卡氏实验:因含c3—-c6的各种醇类均溶于卢卡氏试剂,反应能生成不溶于试剂的氯代烷,使反应液呈浑浊状,静置后溶液有分层现象出现,反应前后有显著变化,便于观察;2.高碘酸实验:ch2(oh)(choh)nch2oh+(n+1)hIo4h2o+2hcho+(n+1)hIo33.酚和三氯化铁的反应:oh2+2Fecl+2Fecl3+2hcloh4.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共轭醛酮与2,4-二硝基苯胺反应生成的沉淀为红色或桔红色;5.碘仿反应:oonaohc—oh(R)ch3—ch3+nao——h(R)三.实验器材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卢卡氏试剂、乙二醇、甘油水溶液、高碘酸溶液、饱和亚硫酸溶液、希夫试剂、苯酚、三氯化铁溶液、甲醛、乙醛、丙酮、2,4-二硝基苯肼试剂、碘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操作步骤1.卢卡氏实验: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mL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然后各加2mL卢卡氏试剂;用软木塞塞住管口,观察记录混合液变混浊及分层时间;2.高碘酸实验: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滴10%乙二醇、10%甘油水溶液,然后各加3滴5%高碘酸溶液,混合静置5min,各加3~4滴饱和亚硫酸溶液,最后再加1滴希夫试剂,静置数分钟,分别观察溶液颜色变化;3.苯酚和三氯化铁的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5滴苯酚,3滴1%三氯化铁溶液;4.醛,酮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滴甲醛、乙醛、丙酮,然后加入2,4-二硝基苯肼试剂。
银镜反应的注意事项
1.试管要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
否则,只得到黑色疏松的
银沉淀,没有银镜产生或产生的银镜不光亮。
2.溶液混合后,振荡要充分(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二)。
加入最后一
种溶液时,振荡要快,否则会出现黑斑或产生银镜不均匀。
3.加入的氨水要适量(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三)。
氨水的浓度不能太大,滴加氨水的速度一定要缓慢,否则氨水容易过量。
氨水过量会降
低试剂的灵敏度,且容易生成爆炸性物质。
4.加碱可使乙醛与银氨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但如果滴加氢氧化钠
过量,反应速率太快,产生的银镜会发黑。
5.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
如果久置会析出氮化银、亚氨
基化银等爆炸性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即使用玻璃棒摩擦也会分解而发
生猛烈爆炸。
所以,实验完毕应立即将试管内的废液倾去,用稀硝酸
溶解管壁上的银镜,然后用水将试管冲洗干净。
6.氨水的浓度不宜过大,否则容易过量,致使实验失败。
氨水的浓度
以2%为宜。
7.乙醛的浓度大,反应速率快,析出银镜快,但容易出现黑斑,加快
振荡速度可以避免出现黑斑。
甲溶液中乙醇起到降低乙醛浓度的作用,使得反应速率适中,容易控制。
有乙醇存在时,产生的银镜均匀、光亮。
8.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最好选用硝酸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