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痰湿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痰湿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痰湿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痰湿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观 察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腹针、启宫丸中医周期疗法、二甲双胍、达英-35、克罗米芬、HCG联合应用)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 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妇科、不孕不育专科治疗的PCOS不孕症中符合研究条件的60例中医辨证为痰湿型患者,按随机分组方法分成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中西药结合对照组、西药对照组3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腹针、启宫丸中医周期疗法、二甲双胍、达英-35、克罗米芬、HCG联合应用)治疗痰湿型PCOS不孕症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PCOS不孕症患者的生殖激素、生殖能力。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痰湿型腹针启宫丸治疗效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于1935年由Stein和Leventhal首先报道,故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 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本病病因尚不清楚,治法也各异。本研究对2011年6月 至2012年11月在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妇科、不孕不育专科治疗的PCOS不孕症 中60例中医辨证为痰湿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符合研究的病例按随机方法(符合研究条件,自愿选择不同疗法,按就诊 先后、对应疗法,分别编成1、2、3号,1、2、3号分别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中西药结合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分成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21例、中西 药结合对照组20例、西药对照组19例。治疗组年龄20~36岁,平均(26.6±4.3)岁,不孕时间1~10年,平均(2.6±1.9)年。中西药结合对照组年龄20~35岁,平 均(26.3±4.9)岁,不孕时间1~8年,平均(2.6±1.7)年。西药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26.7±4.7)岁,不孕时间1~9年,平均(2.7±1.6)年。3组患者年龄、不孕时间 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有正常性生活,排除夫妇免疫性不孕、配偶精液异常、女方输卵管因素等其他因素导致的不孕,治 疗前肝肾功能、皮质醇检查无异常。 PCOS诊断标准:采用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和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SRM)在鹿特丹会议上确定的标准[1]:①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②高 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毛、痤疮等)或实验室证据,排除引起高雄激素血症 的其他原因,如肾上腺疾病、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③单侧或双侧卵巢含有12 个以上直径2~9mm的卵泡或(和)卵巢体积>10ml。以上3项中具备2项。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新编中医妇科学》的分型标准[2]辨证为痰湿型:月 经量少,月经延后或闭经、经期延长,带下多,形体肥胖、多毛、面部痤疮,婚 后不孕,舌红或白,苔腻,脉弦滑。 1.2 治疗方法 将符合研究病例按随机方法分成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中西药结合对照组、西药对照组3组。 (1)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中医腹针主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辅穴:中极,气穴(双穴),下风湿点(双穴),水道(双穴)。腹针 治疗3天1次,经期停止治疗。整个过程用启宫丸(药物组成:茯苓、苍术、陈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治疗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6-08-02T11:49:30.3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4期作者:谭丽颖 [导读] 对排卵功能障碍的治疗以促排卵治疗为主,目前促排卵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在药物疗效差或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谭丽颖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妇幼保健院黑龙江绥化 151500) 【摘要】目的:探讨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排卵功能障碍不孕患者30例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6%。结论:促排卵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在药物疗效差或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 【关键词】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099-02 排卵障碍是引起女方不孕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对排卵功能障碍的治疗以促排卵治疗为主,目前促排卵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在药物疗效差或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抗雌激素类药物、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1]。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排卵功能障碍不孕患者30例的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患者30例,年龄25~38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7年。月经周期正常患者6例,不正常24例。原发性不孕20例,继发性不孕10例。 1.2 治疗 首先要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纠正营养不良和贫血;戒烟、戒酒;积极治疗内科疾病;掌握性知识、学会预测排卵日性交(排卵前2~3日或排卵后24小时内),性交次数适度,以增加受孕机会。药物治疗主要用于促排卵。难治性多囊卵巢,可行卵巢楔形切除或腹腔镜下卵巢开窗术。 2.结果 经治疗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6%。 3.讨论 排卵是指卵细胞从卵泡逸出的过程,它是整个生殖过程的关键,为人类生殖提供了物质基础,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占25%~30%。引起持续性不排卵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为内分泌因素,其中以多囊卵巢综合征居首,其次为高泌素血症(HPRL)。PCOS主要表现月经稀发、闭经、肥胖、多毛,不排卵,胰岛素抵抗。高泌乳素血症通常与闭经同时存在,称之为闭经泌乳综合征[2]。HPRL可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排卵以及直接作用于卵巢使颗粒细胞合成孕酮减少,导致黄体功能不全,为引起不孕的常见原因。其他造成不排卵的因素还包括甲状腺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垂体功能异常等,精神紧张的应激使肾上腺分泌增多也可影响下丘脑促性腺激素系统,影响排卵[3]。排卵障碍的另一因素为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即排卵期卵泡未破裂,而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即发生黄素化。其临床表现与有排卵周期相似,如基础体温双相、孕酮升高、子宫内膜呈现分泌期改变,而实际上卵子并未排出,为造成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 中枢神经系统性无排卵: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经大脑皮层、丘脑与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途径,或经大脑边缘系统而导致无排卵[4]。下丘脑性无排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式分泌功能失调可导致功能性下丘脑性无排卵,如盼子心切而发生假孕性闭经;颅咽鼓管瘤、脑外伤、脑膜炎等可导致器质性下丘脑性无排卵。垂体性无排卵:垂体肿瘤、空泡蝶鞍、Sheehan综合征可引起器质性垂体性无排卵;功能性的高泌乳激素血症是常见的功能性垂体性无排卵的原因。卵巢性无排卵:卵巢早衰(POF)、卵巢促性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某些染色体核型异常如Turner’s综合征(45,XO)和超雌综合征(47,XXX)导致的卵巢不发育或卵巢发育不全可以导致无排卵[5]。放疗和化疗因造成卵母细胞的损失而导致无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因复杂的病理生理导致持续性无排卵而引起不孕。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LUFS):排卵期LH峰出现后卵泡不能破裂释放卵子。性腺轴以外的其他内分泌系统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失调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重度营养不良可影响卵巢功能的调节而导致排卵障碍。 排卵功能障碍病人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在各种药物中CC和促性腺激素是使用最多的药物,促性腺激素的疗效可能优于 CC,但引起OHSS等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中药的使用主要限于国内,中西药结合治疗可能比单用西药疗效好,黄体功能不足和LUF的发生率比单用西药低[6]。手术治疗属二线治疗,其中以腹腔镜手术使用最多,腹腔镜手术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而与药物治疗的差别可能不大,不同类型的腹腔镜疗效可能也没有明显差异[7]。所以,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应首选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手术治疗。 虽然找到的都是A级证据,但质量并不高,很多证据都没有详细描述其随机的方法以及盲法等的使用情况,且样本量也不是很大,因此目前的结论尚需进一步高质量的研究论证。目前正在研究评价的有关内容: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排卵疗效[8]。中草药治疗女性不孕的疗效。CC与二甲双胍联用,长期治疗与短期治疗对克罗米酚抵抗的PCOS患者疗效差异。不同剂量和用法的FSH促排卵治疗的疗效差异。【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4-395. [2]马彦,葛春晓.450对不孕症夫妇病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1):96-97. [3]鲍世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36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02):36-37. [4]曾晓玲,周从容.LH在促卵泡生长和控制性超排卵中的作用 [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1,28(05):173. [5]姜向坤,李云,张丽娟,李广文.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机制探讨 [J].山东中医杂志,2000(06).10. [6]苗本郁,周灿权,庄广伦. 控制性促超排卵治疗周期中卵泡生长速率的观察 [J].生殖医学杂志,2000(09):28. [7]赵铭峰,王聪,冯少林.从肾论治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2):40-42 . [8]罗凌许彩凤萧美茹.促排卵在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自然受孕的应用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6):56-57.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性不孕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 (22) 1病因病机.................................................................................................................... 2诊断标准.................................................................................................................... (33) 3中医治疗.................................................................................................................... (33) (33) 3.1辨证论治.......................................................................................................... (44) 3.2专病专方.......................................................................................................... (44) 3.3针灸推拿.......................................................................................................... (44) 3.4中药周期治疗.................................................................................................. (55) 3.5药枕................................................................................................................ (55) 3.6中药贴敷..........................................................................................................

治疗不孕不育经典中药方

治疗不孕不育经典中药方 (1) 先天归一汤:当归36克,白术、获多、生地、川芎各30克,人参、白芍、牛膝各24克,砂仁、香附、丹皮、制半夏各21克,陈皮18克,甘草12克,生姜3克。将上药和匀,分为10次剂,每日服1剂,水煎空腹服。月经本行服5剂,月经行后,再服5剂。占有调经育子的效用。对妇女因清志所伤,月经不调,切忌受孕者有效。(《医部全录》) (2)助孕育鳞方:在芬、仙灵脾、制黄精、耳生地各12克,川牛膝、石桶叶、炙甲片各9克,公丁香、桂校各2.5克。水煎,在经净后服7剂。占利于肾通络、调补冲任的效用。对不孕症、排卵功能非常或卵巢黄体功能不健者有效。(《中国中医专利大全》) (3) 促排卵汤:当归、赤芍、丹参、泽兰、红花、香附荒蔚子各10克。水煎服。占有活血化淤、行气通滞的效用。对继发性经闭、排卵不畅有效。(《中国中医专利大全》) (4) 嗣子汤:鹿衔草60克,茧丝子、白蒺藜、槟榔各15克,辛夷、高良姜、香附、当归各10克,细辛6克,水煎服,每日1剂。占有补肾益精、疏肝解郁、调理冲任、温暖胞宫的效用。对不孕症,子宫内膜增殖期不排卵者有效 (5)助孕汤:枸杞子10~15克,治疗不孕不育症经典中药方,覆盆子、茺蔚子、菟丝子、赤芍药、泽兰、香附、丹参各9~10克,紫石英15~30克,于月经周期第11天起初服,每日1剂,连服3~4剂。若肾阳虚加仙灵脾、仙茅、肾阴虚加鲁豆、白芍、女贞、旱莲草,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痰湿加茯苓、半夏,寒湿加附子、苍术,气滞血淤加鸡血藤、归尾、桃仁。本方占有补肾暖胞宫、活血调冲任的效用。对女子不孕症,排卵功能非常切忌受孕者有效。(《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6) 石英毓麟汤:紫石英15~30克,川椒1.5克,川椒芎桂心各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菟丝子、枸杞子、香附、赤白芍、丹皮各9克,水煎服。占有温肾养肝、调经助孕的效用。对肾虚不孕者有效。(《山东中医杂志》1987年第2期)。

排卵障碍性不孕最新研究进展

201 第14卷 第7期 2012 年 7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4 No. 7 Jul .,2012 1 西医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可取长补 短,是治疗的新领域,经过临床实践亦取得了较好 的疗效。谢广妹等[1] 将190例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5例口服中药加克罗米芬,对照组95例口服克罗米芬,进行临床疗效观 察。结果:治疗组痊愈82例,占86.3%,妊娠56例, 占58.9%;对照组痊愈66例,占69.5%,妊娠37例, 占38.9%。进行χ2 检验, 两组治疗方法具有显著性差异。安小巧等[2] 将300例PCOS 所致排卵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CC+戊酸雌二醇组100例(188周期)、HMG +HCG 组100例(104周期)、LE+中药组 排卵障碍性不孕最新研究进展 杨丽媛 (解放军第二三零医院妇产科,辽宁 丹东 118000) 摘 要:排卵功能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促排卵是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文章综 述了近年来国内应用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的近况及临床疗效,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西药对症治疗是多因素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主要治疗方法,药物和方法很多,疗效不一。单纯使用西药促排卵,排卵率高,但妊娠率低,疗效不甚理想;中医药配合治疗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优势。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治愈本病意义重大。作者在工作中治疗该病1例,患者经治疗后已孕,现将治疗经过和所学报道如下。 关键词: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分期辨治;多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7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2) 07- 0201- 02收稿日期: 2012-01-04作者简介: 杨丽媛(1973-),女,辽宁丹东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妇产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Ovulatory Dysfunction Infertility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YANG Li-yua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econd Thirty Hospital,Dandong 118000,Liaoning,China) Abstract : Ovulatory dysfunction leading to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of female infertility,ovulation disorder of ovulation i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infertilit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omestic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estern medicine and TCM treatment of ovulatory dysfunction with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clinical effect,indicating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anovulatory infertility has a good clinical valu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Western symptomatic treatment is multifactorial anovulatory infertility the main treatment,drugs and many ways to effect different,simply use the medicine ovulation,ovulation rate,but the pregnancy rate is low,less than ideal efficacy,treatment with Chinese medicine has its unique strengths and advantages. I work in 1 case treatment of disease,patients have been treated pregnant now and the after treatment of the following. I work in 1 case treatment of disease,patients have been treated pregnant now and the after treatment of the following. Key words : anovulatory infertility ;stage treatment ;multiple factors ;integrative medicine 华医学杂志,2006,86 ( 40 ):2853-2857. [ 13 ] 李翔,刘志民,石勇铨,等.基因芯片技术筛选2型糖尿病伴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J ]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 ( 10 ):1072-1075.[ 14 ] 郑骄阳,陆斌,刘志民.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脂肪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研究[ J ] .上海医学,2005,28 ( 1 ):23-26.[ 15 ] 高黝,高泓,王米渠.1型糖尿病家系肾阴阳两虚证糖尿病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 ( 1 ):1-5. [ 16 ] 陈蔚,俞茂华.以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黄芪多糖对NOD 小鼠胰岛基因表达的影响[ J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6 ( 12 ): 545-555. [ 17 ] 李澎灏,王兴,闫智勇,等.糖肾平胶囊对糖尿病小鼠基因表达的影响[ J ] .华西药学杂志,2003,18 ( 4 ):253-255. [ 18 ] 郝丽娜,凌毅群,罗秀梅.葛根素减轻部分由过氯亚硝基阴离子导致的糖尿病大鼠酚状体上皮细胞调亡[ J ] .生理学报,2006,6 ( 58 ):548-592.[ 19 ] wilsorl M,DerisiJ,Kristensen HH,et al . Exploring drug--induced alterations in gene expression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y microarray hybridIzation[ J ] .PNAS,1999,96:12833-12838. [ 20 ] 金亚,罗国安.DNA 及寡聚核苷酸微型阵列芯片的研究进展 [ J ] .药学学报,2000,35 ( 3 ):235-240.

益肾化痰调周法治疗PCOS痰湿型不孕症临床疗效观察

益肾化痰调周法治疗PCOS痰湿型不孕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益肾化痰调周法治疗pcos痰湿型不孕症的療效。方法将6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痰湿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自拟益肾化痰调周法治疗,对照组行达英-35与克罗米芬序贯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论益肾化痰调周法治疗pcos痰湿型不孕疗效显著。 标签:益肾化痰调周;PCOS;痰湿型不孕 中医”痰湿型”不孕症的临床症候,与西医学的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相似,患者的肥胖、多毛、闭经不孕、卵巢无排卵是患者不孕的核心问题。笔者采用自拟益肾化痰调周法治疗PCOS痰湿型不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2016年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PCOS痰湿型不孕的女性患者,且3个月内均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年龄20~30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自拟益肾化痰调周法)30例,对照组(达英-35与克罗米芬序贯治疗)30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监测BBT及妊娠率,从临床疗效﹑症状改善两个方面作出疗效评价。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疾病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治疗原则》、《中医妇科学》有关内容,制定不孕症PCOS中医诊断标准:①育龄妇女结婚2年以上,夫妇同居,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能受孕者,或曾经受孕而2年以上未避孕而未怀孕者。前者称全不产,后者称断续;②排除生殖系统先天性生理缺陷和畸形[1]。 1.2.2中医症候的诊断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治疗原则》、《中医妇科学》有关内容制定标准:痰湿型:婚久不孕,形体肥胖,月经推后、稀发,甚或停闭,带下量多,色白质粘,头昏心悸,胸闷泛恶,面色晄白,苔白腻,脉滑。 1.2.3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欧洲人类生殖协会(ESHRE)和美国生殖医学协会(ASRM)于2003年在鹿特丹联合发起PCOS研讨会制定的标准:①排卵少或不排卵;②临床或生化高雄激素表现;③超声显象卵巢体积>10 ml,可见≥12个直径2~9mm的卵泡;除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殖症、柯兴综合征、卵巢或肾上腺肿瘤。具备上3项中2项即可成立,同时除外其他因素的不孕,3个月内为接受过相关治疗,未使用过相关激素治疗。 1.4方法 1.4.1用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排卵障碍不孕患者2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1例与治疗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增加中药联合治疗。结果治疗1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能够有效的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且与单纯使用克罗米芬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 标签:排卵障碍性不孕;中西医;效果 不孕症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排卵障碍主要包括了没有排卵、少排卵及黄体功能不足。主要的治疗方法即为促进排卵,现阶段临床促排卵的药物及方法有很多种,而疗效也相差较大[1]。本次研究中使用育卵灵联合克罗米芬中西药结合的方法促排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该院妇科门诊进行治疗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204例患者的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患者103例,平均年龄为30.2岁,不孕时间为6个月~7年;对照组患者101例,平均年龄为31.6岁,不孕时间为1~6年,选择的病例中输卵管阻塞性及免疫性不孕者排除在外。 1.2方法 1.2.1治疗组103例患者均在月经周期的第5d服用50mg克罗米芬,1次/d,连续服用5d。另外还需同时服用育卵灵(主要成分为巴戟天、菟丝子、仙灵脾、熟地、白术、山茱萸、党参、白芍、当归、香附、甘草、丹参),1剂/d,连续服用7d。在月经周期的第16d时,再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同时加用促进排卵的药物以及补充黄体功能的中药汤剂,也就是在原先的补肾养血方中加用理气活血之品。在经期的第1d服用失笑散合四物汤以达到化瘀生新的目的,为下次卵泡的更好发育做好基础。对于不想继续服中药汤剂的患者停药并对其卵泡发育、有无排卵等情况进行必要的临床观察,对于没有怀孕的患者可以继续服用。 1.2.2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周期的第5d服用50mg克罗米芬,1次/d,连续服用5d。在月经周期的第9d服用0.2mg乙芪酚,连续服用6d,改善患者宫颈黏液的性状。根据患者经B超检测的卵泡发育、有无排卵等情况进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用量为5000U,1次/d,连续使用2d。 两组患者用药均为3个月经周期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结果进行统计。 1.3疗效标准检查显示患者已妊娠为痊愈:患者的症状、基础体温、月经周

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不孕不育

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不孕不育 女子结婚后夫妇同居二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者,称“原发性不孕。”《山海经》称:“无子”,《千金要方》称:“全不产”。如曾生育或流产后,无避孕而又二年以上不再受孕者,称“继发性不孕”,《千金要方》称:“断绪”。《素问·骨空论》有不孕之名,《千金要方》在篇首论述。历代妇科医籍均辟有“求嗣”、“种子”、“嗣育”门,加以研究。 QQ咨询1171011965程肾阳虚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谈,或月经稀发、闭经。面色晦黯,腰疾腿软,**淡漠,小便清长,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脉沉迟。治法《景岳全书》 :温肾养肝,调补冲任。方药:毓麟珠(《景岳全书》)加紫河车、丹参、香附。肝郁 主要证候:多年不孕,经期先后不定,经来腹痛,行而不畅,量少色黯,有小血块,经前**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舌质正常或黯红,苔薄白,脉弦。治法:舒肝解郁,养血理脾。方药: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痰湿 主要证候:婚后久不受孕,形体肥胖,经行延后,甚或闭经,带下量多,质粘稠,面色恍白,头晕心悸,胸闷泛恶。苔白

腻,脉滑。治法:燥湿化痰,理气调经。方药:启宫丸(经验方)加石菖蒲。血瘀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紫黑,有血块,或痛经,平时少腹作痛,痛时拒按。舌质紫黯或舌边有紫点,脉细弦。治法:活血化瘀,调经。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肾阴虚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先期,量少,色红无血块.或月经尚正常,但形体消瘦,腰腿酸软,头昏眼花,心悸失眠,性情急躁,口干,五心烦热,午后低热。舌偏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阴养血,调冲益精。方药:养精种玉汤(《傅青主女科》)加女贞子、旱莲草。中药治疗不孕的优势治疗不孕不育,方法可谓多多。那么中药治疗不孕的优势何在呢?关于疾病的诊断,是治疗疾病有没有效果的关键。在诊断方面,现代医学具有一定优势。我们知道,不孕不育的病因很多,在生育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任何一个器官出现异常,都会出现生育困难。在诸多的不孕不育因素中,准确确定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是治疗成功的基础。中医在诊断方面有一定的方法,与现代医学具有互补的作用。但由于中医的一些诊断过于笼统,在定量方面比较欠缺。中医治疗重视整体观念,重视综合治理,重视辨证施治,这些方面在治疗效果上显示出中药治疗不孕的优势。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排卵障碍有三型 不孕治疗先分清

血清促性腺激素和雌二醇水平异常可导致排卵障碍。 根据原因将排卵障碍分为三类: 1)WHO 1 型:促性腺激素和血清雌二醇水平低。通常是由于剧烈运动、物理压力或神经性厌食症等造成的下丘脑- 垂体功能障碍; 2)WHO 2 型:促性腺激素与血清雌二醇水平正常但出现月经过少或闭经,这类患者多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其病因尚未阐明,可能是由于卵巢卵泡刺激素(FSH)紊乱导致优势卵泡的选择失败。诊断标准参考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标准,包括:无排卵症状、高雄激素血症和多囊卵巢形态(PCOM); 3)WHO 3 型:促性腺激素水平高而血清雌二醇水平低,这表明是由卵巢本身(例如卵巢功能底下)引起。患者可能出现更年期症状,且更容易罹患阿尔茨海默病。这三类患者骨质酥松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日后将会增加。 过去的研究表明,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可作为卵巢功能的一个标志。WHO 3 患者的卵泡池耗竭、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低,而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高多发生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WHO 2 型),WHO 1 型的患者可出现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因此,可通过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区分不同类型的患者。 研究者将1863 名患者按不同类型分组,并设 348 名健康的女性(AMH 中值 2.5mg/L)为对照组。随后对她们的年龄、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卵泡计数和BMI 指数进行了整理(如表1)。 由上表可知,1 型组年龄和BMI 指数小于对照组,卵泡计数没有明显差异,但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显著升高;2 型组年龄小于对照组,而BMI 指数显著升高,83% 的患者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显著升高。 此外,2 组中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明显高于不伴PCOS 的患者,伴有PCOS 的患者卵泡计数为对照组的2-3 倍;3 组年龄小于对照组,但BMI 指数显著升高,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和卵泡计数水平都显著降低。 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在不同类型的排卵障碍中明显不同,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抗苗勒氏管激素作为诊断标记物,但仅限于预测卵巢老化和多囊卵巢综合征,而单独的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不足以区分是何种类型的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

中医治疗不孕症

中医治疗不孕症 生育率在近年来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许多人是因为经济考虑不婚不想生,但是高龄想生却不孕的比率也在增加当中。 国际对于不孕症定义是:「没有避孕且至少有一年性生活而没有怀孕」,其原因男性及女性的比例各占40%,不明原因占20%,就比例而言,大约七对中有一对,也就是每一百对已婚夫妻有10~15对会遭遇不孕症。 怀孕之中医观点 中医的古籍《素问》提到:「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癸」源自先天肾气,由后天脾胃调养,是促使女性发育的一种物质,因此必须要有充足的肾气,方能有正常的月事与良好的生殖能力。 父母的精血实际上是怀孕的根本,怀孕必须建立在「阳经溢泻而不竭,阴血时下而不愆」的基础上,指的就是男子之精需源源不断,女子月经须按时而下;而《易经》提到:「男女胥悦,阴阳交通」,则是指情绪需要放松且愉悦;这些条件同时满足,阴阳交媾,精血和凝而能顺利受孕。 病因病机 先天性之生理缺陷:如子宫颈狭窄、子宫先天畸型等,均会妨碍生殖能力。 后天性的致病因素: 外因:妇科感染造成湿热瘀阻、手术伤害、药物等等。 内因:1.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均可引起情志变化,造成功能失调,引发不孕。如求子心切,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又如职场

情绪紧张,压力过大,失眠多梦,心烦易怒,也是造成现代不孕症增加 的主因之一。 2.内伤劳损,造成气血不足、肾虚; 饮食不节,可致脾胃虚损、痰湿内生 而阻碍气机;高龄则卵巢功能退化,中医则属肾虚精亏。 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会因为发炎、沾黏而不孕,此则属中医瘀或挟 湿挟热的范畴。 不孕症辨证论治 不孕症的治疗必须要先到西医检查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治疗之一,根据证型对应方剂加减治疗。 肝郁气滞—逍遥散。 瘀血阻滞—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 痰浊内停—苍附导痰汤。 湿热内蕴—知柏地黄丸。 宫寒不孕—温经汤。 肾阳不足—右归丸。 肾阴亏虚—养精种玉汤、左归丸、二至丸。 血虚不孕—四物汤。若气血不足则可使用圣愈汤、归脾汤等。 男子的治疗:男子不孕多为气虚型或肾精亏损型。依证型选用补中益气汤、五子衍宗丸、八味地黄丸、左右归饮加减治之,增加精虫数目与精子活动力。 女子的治疗:女子不孕首重调经,结合中西医生理观点,以月经周期疗法配合基础体温表,正确的使用各种中药,疗效最显著。 经后期(月经周期第6~10天):调补肾阴以促内膜生长为主。

温肾育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观察

温肾育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温肾育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服用西药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温肾育卵汤进行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发育情况、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发育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育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子宫内膜的发育,提高输卵管的通畅率,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标签:温肾育卵汤;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治疗效果 排卵障碍性不孕不育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女性妇科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卵巢出现排卵功能性障碍,导致未能成功排卵,也会影响精子与卵子的进一步结合,从而降低成功受孕的概率[1]。在所有不孕不育疾病中,排卵障碍性不孕不育症是引起女性不孕的最主要的原因。本研究就温肾育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年龄38~56岁,平均(44.93±5.15)岁。观察组年龄35~54岁,平均(43.44±5.6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克罗米芬(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970)进行不孕症治疗,50 mg/d,5 d为一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药汤剂温肾育卵汤进行治疗,具体如下:取黄芪30 g,巴戟肉10 g,枸杞子30 g,山药30 g,山萸肉15 g,熟地30 g,女贞子15 g,菟丝子20 g,当归20 g,香附10 g,川芎15 g,知母15 g,鳖甲10 g,黄柏10 g,肉桂6g ,红花12 g等加水200 ml大火煎煮口服,1剂/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发育情况、治疗后的输卵管通畅情况及

六味地黄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子宫内膜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子宫内膜 的影响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排卵障碍;不孕症;子宫内膜 对于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症,虽然有克罗米芬、人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药物能成功地解决排卵、超排卵的问题,但由于此类药物具有抗雌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DNA合成受阻,易引起子宫内膜发育迟缓和不同步,导致流产率增加。在临床上,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明显的疗效。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笔者观察了六味地黄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子宫内膜的影响,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纳入观察的20例患者为年龄21~40岁的育龄期妇女。其中原发性不孕症12例,继发性不孕症8例;不孕时间1~8年,其中1~3年者11例,3~5年者6例,5~8年者3例;月经周期为21~90 d。 所有病例均先行宫腔镜下通液术,排除因输卵管阻塞、子宫器质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不孕症,并经妇科专项检查,确诊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子宫内膜过薄(<8 mm),中医辨证属于肾阴虚

型不孕者。所有病例近半年内未使用非甾体激素。 2 观察方法 纳入观察的患者在服药前连续进行1~2个周期的基础体温测定和B 超动态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于月经第5日给予六味地黄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生产,浓缩丸)口服,8粒/次,3次/d,至下次月经来潮,连服2个月经周期。于第2个月经周期开始B超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厚度。月经>28 d者于月经第11-12日开始,月经<28 d者于月经第8-9日开始至月经第15日。若卵泡直径在8 mm,则3日1次,10~15 mm,2日1次,>15 mm时,每日1次,直至排卵。在记录上,以各自的排卵日统一确定为D-0,排卵日前1、2、3、4 d分别为D-1、D-2、D-3、D-4,排卵后1 d为D+1。 根据阴道超声回声强度,将子宫内膜分为A、B、C型。A型:内膜回声低于子宫壁回声,并有明显3线征。B型:子宫内膜与肌层回声相同。C型:子宫内膜回声高于肌层回声。 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3 结果 2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着卵泡发育缓慢或停止发育,无优势卵泡,或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的情况;治疗后卵泡发育明显好转,子宫内膜明显增厚。结果见表1、表2。表1 20例不孕症患者治疗前后卵泡生长发育比较(略)注:与服药前比较,△P<0.05(下同) 表2 20例不孕症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略) 4 讨论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痰湿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论文

2012年第17期 组别例数E 2(pg/ml)P(ng/ml)治疗组40治疗前36.06±22.40.30±0.23治疗后110.76±75.46※△0.69±0.30※△对照组 40 治疗前42.64±29.050.45±0.20治疗后 106.05±63.69※ 0.74±0.21※ 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067-02 任 磊* 摘 要:目的:观察化痰利湿中药配合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辨证为痰湿型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辨证为痰湿型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以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用中药苍附导痰丸配合中药周期疗法按月经不同阶段治疗。治疗2个疗程(6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主卵泡的大小、子宫内膜厚度、血雌二醇(E2)、孕酮(P )水平及受孕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雌二醇(E2)、孕酮(P )水平、主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痰湿型排卵障碍性不孕,具有较好的促进E2和P 正常分泌、使主卵泡直径增大、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能提高治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关键词:不孕症;排卵障碍;中药周期;克罗米芬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痰湿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内蒙自治区中蒙医医院(010020) 2012年6月12日收稿 而上下气机能够顺畅,促进瘀血畅通。在中医治疗中主要以黄芪为主药并配上六君子汤,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病情进行适当加减药量。参考文献 [1]谢天佑,陈永样.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J].甘肃中医,2011,24(3):62-63. [2]田晓军.中药治疗慢性胃炎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27). 排卵功能障碍是造成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是卵子发育成熟障碍;其二是卵子排出障碍。任何一方面均会引起排卵功能障碍而致不孕。最新医学资料显示,起发病率已经达40%左右[1]。针对排卵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西医促排卵治疗已获得较高的排卵率,但妊娠率较低。笔者多年来在治疗功能性无排卵时采用辨证论治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根据月经周期粉阶段用药,并与克罗米芬等治疗作对比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本院妇科门诊或其他三甲医院确诊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年龄在22-4-38岁,不孕年限在2-12年,其中原发性不孕45例,继发性不孕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在年龄、孕次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根据妇产科学有关诊断依据制定:①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2年未妊娠者。②妇科彩超监测证实无排卵。③排除输卵管因素、免疫性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孕。④男方生殖功能正常[2] 。 1.3排除以下疾病:①生殖道畸形、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及子宫性闭经等器质性病变。②卵巢功能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等高促性腺激素者。 ③肾上腺、甲状腺等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异常所致者。④半年内用过激素治疗者。 1.4中医辨证:婚后2年以上不孕,体型偏胖,痰多,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至闭经,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中医辨证属痰湿型。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以苍附导痰丸为主方,根据月经周期,于经期配以补肾活血中药,处方:苍术、香附、法夏、枳实、胆星、陈皮、茯苓、菟丝子、熟地、山药、山茱萸各12g ,鸡血藤18g ;经后期配以补肾阴、养精血中药,处方:苍术、香附、法夏、枳实、胆星、陈皮、茯苓、菟丝子、熟地、山药、山茱萸、当归、白芍、鹿角胶、龟板胶各12g ;排卵期配以补肾益气、活血破癥中药,处方:苍术、香附、法夏、枳实、胆星、陈皮、茯苓、菟丝子、熟地、山药、山茱萸、炮甲珠各 12g ,皂角刺30g ,鸡血藤18g ;经前期配以温补肾阳中药,处方:苍术、香附、法夏、枳实、胆星、陈皮、茯苓、菟丝子、杜仲、仙灵脾、巴戟天各12g ,鹿角胶18g 。服用方法:以上四方依次7付水煎,每天1剂,分2次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2疗程评定疗效。2.2对照组: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克罗米芬50mg ,每天1次,连续服5天。治疗2个周期仍无排卵者,根据卵泡监测情况增加剂量至100mg 。疗程同治疗组。3 观察指标 3.1基础体温(BBT )测定:于月经周期第9天开始,在每天早晨醒后,不起床,最好在同一时间段,用口表测量体温,将体温计置于舌下5分钟。监测到月经来潮。 3.2B 超检查:于月经周期第9天开始,隔天监测卵泡,于主卵泡直径大于17mm 时每天1次。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厚度。3.3E2和P 检测:有月经来潮者,于月经周期的12-14天,闭经者于就诊日,上午9时左右取空腹静脉血检测。4 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中华妇产科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痊愈:治疗后能诱发排卵并受孕;有效:治疗后能诱发排卵但未受孕;无效:治疗后不能诱发排卵。4.2治疗结果: 4.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4.2.2两组治疗前后E2和P 比较: 见表2。表2治疗前后E2和P比较表(x ±s )组别例数痊愈 有效 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016(40.0)15(27.5)9(22.5) 31(77.5) 对照组 40 8(20.0) 12(30.0)20(50.0)20(50.0) 6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