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专项练习
- 格式:ppt
- 大小:4.86 MB
- 文档页数:25
七年级语文下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专项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迸溅:向四外溅。
(2)商酌:商量斟酌。
(3)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4)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5)无虞:不用忧虑。
(6)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
(7)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8)吞噬:吞食。
(9)羸弱:瘦弱。
(10)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
这里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
(11)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12)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13)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14)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15)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表现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16)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17)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8)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19)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沙场。
(20)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21)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2)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23)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担心。
(24)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25)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26)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那样。
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比喻人在解除某种负担后轻松愉快。
(27)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
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28)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9)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30)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2.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鲜为人知(少)(2)家喻户晓(明白)(3)锋芒毕露(完全)(4)死而后已(停止)(5)仰之弥高(更加)(6)警报迭起(屡次、接连)(7)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8)忧心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9)迥乎不同(差得远)(10)修葺(修理、修建)(11)告罄(尽,空)(12)兀兀穷年(用心劳苦的样子)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下列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个子特别高,坐在后排也能目空一切,把前排同学的小动作看得清清楚楚。
B.这些天来,各种事情接踵而至,让原本心力交瘁的他无法应对。
C.他灵巧的双手把一团团彩泥捏成各种卡通人物,逼真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D.国庆期间,各地推出的灯光秀璀璨夺目,让人目眩神迷,大呼过足眼瘾。
【答案】A【解析】A.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句中用于形容她个子高,坐在后排能看到前排同学的小动作,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正确;B.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句中用于形容各种事情一件接一件地到来,让他无法应对,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句中用于形容他捏成的各种卡通人物逼真生动,让人赞叹,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目眩神迷: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句中用于形容国庆期间各地的灯光秀令人惊异,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A。
2.下列语段的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①那是()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
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⑤它的皮,光滑而有()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⑦哪怕只有碗口哪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对抗着西北风。
A.高低错落盘曲嶙峋金色不折不挠B.力争上游盘曲嶙峋银色百折不挠C.力争上游旁逸斜出银色不折不挠D.高低错落旁逸斜出金色百折不挠【答案】C【解析】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此题选自《白杨礼赞》,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可作答。
也可以根据词语意思和具体语境分析。
根据“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分析,“力争上游”符合语境,由外形写到树的美在气质。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练习专项词语理解与运用一、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组是()。
A.夜色弥漫天空,突然下起了流星雨,大步流星....,真是美极了。
B.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C.激烈的战斗开始了,我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扑向敌人。
D.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黄果树瀑布好像滚滚巨龙,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天上呼啸而至。
B.天安门广场上,威风凛凛....的护旗手一出场,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C.漆黑的夜空,突然划过一道闪电,雷声轰鸣,让人感到心惊肉跳....。
D.班会上,大家深刻反思了这次比赛失利的原因,教室里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游行队伍热血沸腾....,晚上九点半,才完全走出会场。
B.平日劝他,他根本不听,导致今天落魄潦倒,真是自作自受....。
C.小明在抽屉里玩竹节人,嘴里念念有词,忘乎所以....,连老师叫他都没听见。
D.老班长喜出望外....地跑过来,把钓到一条大鱼的消息告诉我们。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被威风凛凛....的歹徒用刀抵着,人质浑身发抖。
B.农忙没时间收拾,院子里横七竖八....地堆着许多农具。
C.只要你全神贯注....地去做好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够做好。
D.旦增尼玛的一曲《九月》赢得了观众们排山倒海....般的掌声。
5.下列句子中括号内表示“看”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窥视)了一眼图画。
B.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C.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D.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6.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发现宝藏发挥作风发表意见B.环视四周仰望高山浏览课文C.教室幽静湖面平静头脑冷静D.改善方法改进生活改正错误7.下列四处加横线的部分都不用“说”来表达,其中用词欠妥的是()。
专项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填空题1.解释下列词语。
(1)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2)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3)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4)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5)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6)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7)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8)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那样。
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
(9)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10)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自己的威风。
(11)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2)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13)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14)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15)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16)莫名其妙:没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
多用以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说不出道理来。
(17)情有可原:根据实际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18)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19)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2.根据注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2)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3)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4)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非常细小,不值得一提。
(5)若有所失:好像失掉了什么似的。
形容心神不定。
(6)精疲力竭:精神、力气消耗已尽。
形容非常疲劳。
(7)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8)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9)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10)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11)锋芒毕露:指才干充分地显露了出来。
(12)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词语》专项训练1. 词语概述在中文语言中,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包括独立成词的词和不能独立成词的词缀。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2. 词语分类2.1 熟词僻义熟词僻义是指在某些语境下,一个已经熟悉的词语表达了新的意思。
2.2 同音字、同音词同音字、同音词是指读音相同、写法不同的词语。
2.3 多音字、多形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多个不同的发音,多形字是指一个字有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3. 词语应用3.1 词语搭配通过学习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可以使文章更加流畅、准确地表达意思。
3.2 词语辨析通过词语辨析,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避免混淆。
4. 词语练习4.1 单词填空请根据上下文意思,填入适当的单词,使句子通顺、完整。
1.他很勤奋,学习___,成绩一直很好。
2.春风轻轻___,吹响了春天的号角。
4.2 词语连线请将左边词语与右边对应的词义连线。
•善良 A. 轻蔑•惊讶 B. 友好•嘲笑 C. 吃惊5. 词语拓展5.1 词语拆分有些词语可以拆分成更小的单位,通过拆分词语,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5.2 词语派生词语派生是指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变换一个词的意思或词性。
学生可以通过词语派生练习,拓展词语的用法。
6. 思考题1.请举例说明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
2.为什么词语搭配对于文章的表达非常重要?通过以上专项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语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中考语文一般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面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如今的时代,读屏、听读和读书三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所谓阅读,不一定限制于某种方式,能做到随时随地阅读,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但是,即便如此,阅读依旧没有做到全民普及化。
在如今的青少年群体中,阅读的匮乏已经到了间不容发.....的事。
....的地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否则,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将成为可望不可及A.相得益彰B.不二法门C.间不容发D.可望不可及2.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榜样是青春的航标。
班级组织“致敬英雄,奋斗青春”主题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致敬功勋,讲励志故事】①热播剧《功勋》的海报上,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②声誉卓著的“功勋”,出自每一位平凡的个人;()无数个平凡人,打造着奋斗的“高光”,成就着时代的“不凡”。
③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有于敏、孙家栋、黄旭华一心报国的奋斗;有黎民苍生的生计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呕心沥血的钻研;有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满腔热血的赤诚。
④今天的你我,不妨对标先辈们执着追求的“希望与前途”,在民族与国家的星空里,成就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高光时刻”。
主持人准备用以上语段开场,下面对该语段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句句尾的“。
”应该放在引号以内,因为引文完整且被独立使用。
B.第②句括号内可以填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
C.第③句中“大国重器”“黎民苍生”“执着追求”三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第④句中的“高光时刻”为网络流行语,是巅峰时刻、精彩时刻的意思。
3.学校举办了“礼赞功勋人物,传承榜样力量”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致敬·让青春有方向】于敏投身国防安全事业,申纪兰首倡“男女同工同酬”,孙家栋无数次试验永不言弃,袁隆平为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梦想不懈奋斗,黄旭华自主研发核潜艇无惧无畏,李延年、屠呦呦……在祖国的天空下,功勋人物追梦不止,他们奋斗的动力,让梦想成真;在祖国的大地上,功勋人物披荆斩棘,他们担当的使命,让国家强盛。
小升初词语——词语的理解与辨析专项练习题及详细答案解析(3)小升初词语——词语的理解与辨析专项练题及详细答案解析(3)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0小题)1.下列词语与解释对应的一项是()(填序号)①心情不佳勉强做出的笑②讨好别人,故意敷衍的笑叫③用尖刻的语言挖苦对方④毫无顾忌,放纵地开怀大笑。
A.冷笑XXX狂笑奸笑C.奸笑冷笑XXX狂笑B.苦笑XXX嘲笑狂笑D.苦笑微笑冷笑狂笑2.《观书有感》中,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半亩方塘一鉴开,XXX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A.鉴:镜子B.渠:渠水C.XXX:如此D.为:因为3.“扬长避短”中“扬”的意思是()A.举起、升起B.飘动、飘荡C.发扬D.传播4.下面横线上补充的部分,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XXX的眼睛炯炯有神,四处张望,游移不定。
B.XXX的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凶巴巴的。
C.XXX的眼睛炯炯有神,一会儿就看穿了我的心思。
D.XXX的眼睛炯炯有神,显得那么无精打采。
5.XXX的儿子XXX才七岁。
().A.刚刚,只有6.给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说明。
XXX听了直摇头。
().A.平的B.一个劲儿地,时断时续B.满7.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第1页(共31页)A.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纵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B.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C.教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坏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XXX和他的几个同舟共济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前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8.下面哪个事例说明“学贵质疑”?请选出来()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XXX就有了疑问:苹果为什么落地呢?他据此深思,终究发现了万有引力.B.数学家XXX寻常走路时也考虑一些疑问问题,有一次竟撞在树上,把眼镜也弄破了,就凭着这股精神,他终究在数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C.清代学者XXX,从小愚钝,记忆力差,还患有口吃的毛病,但他毫不气馁,不懂就问,长期刻苦勤奋,终于成为著名的考据学家.D.清朝学者XXX,幼年读书时,经常与教师争论,常常把教师问得无言以答.后来终究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9.下面词语中,音形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刹车(shā)渗透(shèn)噙着眼泪(qín)闷热(mèn)....B.眼眶驱使呼唤清脆C.清脆洪亮缓缓站起身一步一回头地往山坡上走又清脆又响亮。
小升初词语——词语的理解与辨析专项练习题及详细答案解析(2)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48小题)1.下列语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皆以美于徐公B.以桂为饵C.错以银碧D.醒能述以文者2.古代发明的一种仿生鱼尾,安装在船尾,左右摆动可使船像鱼儿摆尾那样前进。
它是()A.桨B.橹C.船篷D.龙骨3.形容非常寂静,没有声响的一个词是()A.慢悠悠B.静悄悄C.急匆匆D.火辣辣4.对于文中加线成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纷杂拥挤。
在文中写出了茶楼的热闹。
B.“高谈阔论”形容空泛不切实际地谈论,含贬义,在文中写出了茶客们的无所事事,虚度光阴。
C.“余音绕梁”形容各种声音优美,令人难忘。
它的反义词是“不堪人耳”。
D.“家喻户晓”:喻:比喻;晓:知道。
形容人人知晓。
在文中写出了唱段的深入人心。
5.查词典时,我发现“不胜其烦”中“不胜”的意思是“承受不了,不能忍受”,由此,我推断出“不胜其烦”的“胜”意思是()A.胜利B.打败C.能够承担或承受D.比另一个优越6.()不是词牌名A.满江红B.天净沙C.西江月D.水调歌头7.春风又绿江南岸。
()A.长江B.江河8.欲作家书意万重。
()A.书本B.信9.下列词语属于寓言故事的是()A.滁州西涧B.滥竽充数C.别开生面10.“可是,它听到老鼠的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中的“尽”的意思是()A.都、全B.用力完成C.完D.达到极点11.“层林尽染”“草长莺飞”“皑皑白雪”“夏水汤汤”分别是形容哪个季节?()A.秋春冬夏B.秋夏冬春C.秋秋冬春D.冬春冬夏12.“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下面对“憧憬”理解错误的是()A.与人的心理有关B.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可以用近义词“期望”替换D.表示“我”对活动没有期待13.“张冠李戴“的“冠“意思是…()A.冠军B.帽子C.第一D.姓张的帽子戴到了姓李的头上14.“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中“绿“的意思是()A.绿色B.吹绿C.吹拂D.绿油油15.“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
六年级上册专项练习第四单元知识点练习词语理解(有解析)专题02词语理解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是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常考题型①选择词语填空;②填关联词语;③词语解释、语境词义解释;④辨字组词、成语运用、仿写词语、补全词语等等。
一.选择题(共5小题)1.小明在作文中要写“kè尽职守"这个词,但是他拿不准是哪个kè字,查《现代汉语词典》以后,发现四个kè字,根据意思小明应选择的一项是()A.刻:形容程度极深B.恪:谨慎而恭敬C.克:克服;克制D.客:客人2.填入下面句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病魔着袭向这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一辈子的老人,来势汹汹。
老人却忍着疼痛,不发出一声_____________,直到昏倒被送进医院,人们才知道他的身体状况。
当人们来他时,他还一直念叨着要赶紧出院,能早点儿回到工作岗位上。
A.咆哮呻吟探望希望B.呻吟咆哮探望希望C.咆哮呻吟希望探望D.呻吟咆哮指望探望3.下列四个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选项是()。
A.阅读了课外书后,我的知识添加了。
B.在音乐课上老师让我们观赏中外名曲。
C.颐和园里的古代建筑闻名世界。
D.我们一家人都十分关怀伊拉克战争的情况,第一个进家门的人准会马上收看电视新闻。
4.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品种面貌生活错误A.改良改变改正改善B.改正改变改善改良C.改变改善改正改良D.改良改变改善改正5.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吵亚倾听势不可当指手画脚B.拥带惊慌心惊肉跳自做自受C.敲门忧虑神志不清不假思索D.搀扶呻吟汹涌彭湃忐忑不安二.填空题(共8小题)6.根据句子意思写词语。
(1)自己做错了事情,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2)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3)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7.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sǎng zi shāyǎshēn yín fèi huàliútǎng8.先补全词语,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词语专项练习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在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学习中,词语是构建语言大厦的基石,掌握丰富而准确的词语对于提升语文素养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词语专项练习,一起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一、词语的理解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比如“理所当然”这个词,它指的是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通常用于表示一种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情况。
在句子“他是我们班的班长,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中,就形象地表达出大家对班长职责的一种普遍认知。
再比如“协调有序”,意思是相互协调,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我们可以说“在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同学们的步伐协调有序,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理解词语不仅要知道其字面意思,还要能结合具体的语境来体会其深层的含义和用法。
二、词语的积累丰富的词汇量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在五年级上册的课文中,有很多优美而实用的词语值得我们积累。
比如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眉开眼笑”“神采奕奕”“垂头丧气”等,通过这些词语,我们能够更加细致地描绘出人物的心情和状态。
还有描写景色的词语:“山清水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等,运用这些词语,可以让我们笔下的风景更加迷人。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背诵和摘抄等方式来积累词语,不断充实自己的词汇宝库。
三、词语的运用掌握了词语的意思和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后,关键在于能够正确地运用它们。
在造句时,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语境的适宜性。
比如“小心翼翼”这个词,我们可以说“他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只受伤的小鸟”,而不能说“他小心翼翼地跑过来”,因为“小心翼翼”与“跑”的动作不太相符。
在写作中,恰当地使用词语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比如描写秋天,我们可以用“秋高气爽”来形容天气,用“硕果累累”来描绘丰收的景象,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四、词语的辨析有些词语在意思上非常相近,但在用法和侧重点上却有所不同。
例如“居然”和“竟然”,都表示出乎意料,但“居然”的语气略轻,“竟然”的语气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