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制定的有关儿童慢性肾脏疾病的应用指南
- 格式:pdf
- 大小:124.01 KB
- 文档页数:3
ARB联合ACEI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概况杨波;杨正国【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0(027)006【摘要】@@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的<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1]提出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至少3个月期间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伴或不伴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下降,临床上表现为肾脏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肾脏损伤(血尿成分或影像学检查异常),eGFR<60 ml/(min·1.73 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总页数】4页(P566-569)【作者】杨波;杨正国【作者单位】255300,山东淄博,148医院肾内科;255300,山东淄博,148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相关文献】1.ACEI联合ARB治疗儿童慢性肾脏疾病的疗效分析 [J], 李新虾;黄可;丘文戈2.联合使用ACEI和ARB对慢性肾脏疾病血压、蛋白尿的影响 [J], 毛茂津3.联合使用ACEI和ARB对慢性肾脏疾病血压、蛋白尿的影响 [J], 毛茂津4.从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六次报告(JNC-Ⅵ)到第七次报告(JNC-Ⅶ)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和合理应用 [J], 胡大一5.中成药联合ARB或ACEI治疗IgA肾病的网状Meta分析 [J], 楼妍;袁军;付彤飞;吴健;阮冬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8年1月第28卷第1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1K/DOQI指南关于慢性肾脏病分期的临床指导意义刘章锁,王沛文章编号:1005—2194(2008)01—0021—04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志码:A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指南Keywords:chronickidneydisease,guideline刘章锁,男。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委员,河南省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常务理事。
《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肾脏病杂志》等多家核心期刊编委。
由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K/DOQI工作组根据大量有关文献及有循证医学可信度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后编写的《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为K/DOQI指南)自2001年问世以来,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该指南不但提出了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ease,CKD)的概念,而且统一了CKD的分期并推荐了在各期延缓肾脏病进展、改善预后的方案。
目前,对该指南的评价和争论尚未停止,大多数学者认为,该指南在临床实践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仍然有重大的指导价值,正确认识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合理应用该指南必将大大改进和规范CKD患者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1CKD概念及其意义2001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首次提出“CKD”概念,将无论何种原因,只要存在肾损害或肾功能下降,且持续时间≥3个月都可诊断为CKD,其中肾损害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CFR)降低,表现为下列之一:病理异常;血或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肾功能下降指GFR<60mL/min,伴或不伴肾损害…。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郑州450052电子信箱:zhangsuoliu@sina.coin指南论坛在此之前描述慢性进展性肾脏疾病的名词已有很多,如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renalinsufficiency)、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尿毒症(ureamia)、终末期肾衰(endstagerenalfailure,ESRF)/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等。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及防治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330006涂卫平危志强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CKD)已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CKD的患病率约9。
4%。
目前,慢性肾脏病在我国呈现“三高一低”的状态,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低知晓率。
因此,加速开展对慢性肾脏病的筛查和防治,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1.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公布的K/DOQI有关CKD评估、分类和分层的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了CKD及其分期的概念。
1。
1。
CKD的定义:慢性肾脏病(CKD)是指肾脏损害(kidney damage)或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60 ml/min/1。
73m2持续至少3个月;肾脏损害是指肾脏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肾损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血、尿成分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1.2。
CKD的分期及防治目标(见表1)。
表1. 美国KDOQI专家组对CKD分期方法的建议分期特征GFR水平防治目标-措施(ml/min/1。
73m2)1. 肾损害伴GFR正常或升高 90 CKD诊治;缓解症状;延缓CKD进展2 肾损害伴GFR轻度降低60-89 评估、延缓CKD进展降低CVD)患病危险;3 GFR中度降低30-59 减慢CKD进展;评估、治疗并发症4 GFR重度降低15-29 综合治疗;透析前准备5 ESRD(终末期肾病)<15 如出现尿毒症,需及时替代治疗**注:透析治疗的相对指征为GFR=8—10 ml/min,绝对指征为GFR < 6 ml/min;但对晚期糖尿病肾病,则透析治疗可适当提前至10—15 ml/min。
CKD的概念一经提出即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将肾损害及GFR的水平作为CKD诊断、分期的重要依据,而淡化了基础疾病.CKD定义可以促进CKD的早期发现,并且根据GFR诊断CKD,进行病情程度分级,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
ckd-mbd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在CKD患者中,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早期就可出现,且随着肾功能的不断减退,该紊乱逐渐加重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临床可致残或导致死亡率增加。
以往临床实践我们采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NKF)制定的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 KDOQI)指南——骨代谢疾病(Bone Metabolism and Disease)。
2009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经过4年的努力,颁布了适用于全球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 –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CKD-MBD)的诊断、评估、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南中将以往的肾性骨营养不良和肾性骨病的范围延伸,统称为CKD-MBD。
CKD-MBD诊断依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实验室检查异常(Ca、P、iPTH、维生素D),骨骼异常(骨转运、骨矿化、骨骼生长、骨骼力量)和影像学异常(血管及软组织钙化)。
KDIGO指南重新定义了肾性骨病:是特指CKD患者的骨形态学改变,是CKD-MBD中的骨骼病变,通过骨活检和骨组织学分析诊断。
诊断CKD相关性骨病的金标准仍然为双四环素标记的髂嵴活检骨组织形态学测定分析。
KDIGO指南在目前循证医学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血钙,血磷和iPTH靶目标。
血磷的新靶目标:CKD 5期的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血磷目标应为3.5-5.5mg/dL (1.13 to 1.78mmol/L),CKD3-5期患者, 血磷应维持在正常范围,CKD5期的透析患者,应尽量将血磷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正常范围如下2.5-4.5mg/dL (0.81-1.45 mmol/L),KDIGO 血磷靶目标比KDOQI更严格,但有较强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K/DOQI指南电子版肾性贫血及其治疗反应对慢性肾衰患者(包括未透析、已透析患者及慢性移植肾疾病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Quality?of?Live,QOL)有着重要影响[1,2],其影响程度不亚于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等。
肾性贫血若未治或治而不当,常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使患者预后恶化及QOL下降;反之,肾性贫血得到及时诊断及恰当治疗,则能阻止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QOL及生存率[2]。
???自1986年临床开始应用EPO以来,肾性贫血的疗效总体上有了突破性的提高。
但是,由于医师之间认识不一致、各医疗单位临床实际操作不统一,肾性贫血的实际疗效差别较大,相当多的实际效果与“尽善尽美”理论境界相距甚远。
鉴此,美国全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在其早期DOQI(Dialysis?Outcome?Quality?lnitiative)的临床实践指南中就将慢性肾脏病贫血的诊断与治疗列为重要部分之一[3],并于2000年依据1997—2000年间的最新相关医学文献对各指南条款进行重审修订[4]。
???本文简介NKF于2000年修订的“改善肾脏疾病预后与生存质量的倡议”(NKF?K-DOQI,2000)及其中“肾性贫血的临床实践指南”(NKF?K/DOQI?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anemia?of?chronic?kindey?disease:update?2000)。
1?关于K/DOQI及其前身DOQI????1997年由美国全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发起、安进公司教育基金等资助的改善透析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倡议方案(DOQI)正式出台,其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公开发表[4]。
这一初始方案的目的是统一临床实践透析疗法以进一步改进透析患者的预后及提高其QOL。
NKF组织各方面的资深学者组成四个专题工作组,采用已为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遁证医学方法[5],草拟各类相关指南条款,并进行三级编审(包括工作组的拟订、指导委员会的审查、听取公开意见,其中有多学科临床专科医师、护士及肾脏病患者的参与)而最终拟订,并根据最新研究文献定期审订更新。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慢性肾衰竭(附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概述】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2)肾功能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表48-1)。
表48-1 我国CRF 的分期方法(根据1992 年黄山会议纪要)CRF 分期肌酐清除率(Ccr) 血肌酐(Scr) 说明205(ml/min) (μmol/l) (mg/dl)肾功能代偿期50~80 133~177 1.5~2.0 大致相当于CKD2 期肾功能失代偿期20~50 186~442 2.1~5.0 大致相当于CKD3 期肾功能衰竭期10~20 451~707 5.1~7.9 大致相当于CKD4 期尿毒症期<10 ≥707 ≥8.0 大致相当于CKD5 期注:肌酐分子量为113,血肌酐的单位互换系数为0.0113 或88.5。
如: 1.5 mg/dl=1.5×88.5= 132.75μmol/l ≈133μmol/l或1.5÷0.0113=132.74μmol/l≈133μmol/l晚近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 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的分期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见附录: 慢性肾脏病)。
显然,CKD 和CRF 的含义上有相当大的重叠,前者范围更广,而后者则主要代表CKD 患者中的GFR 下降的那一部分群体。
CRF 的病因主要有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等)、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
慢性肾脏病(CKD)现状、争议与研究前景王海燕【摘要】@@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分期于2002年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组织撰写的肾脏病/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KDOQI)(AJKD,2002,39:51~226)中正式提出,并于2004年、2006年经过提高全球肾脏病预后(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国际组织的再次修改及确认已在全球肾脏病界取代了"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损伤(CRI)"等名称,成为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统称,普遍应用于各种肾脏病及非肾脏病的国际学术期刊,并已被录入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第9版,从而成为正式疾病分类名词.【期刊名称】《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12)002【总页数】2页(P81-82)【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作者】王海燕【作者单位】100034,北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分期于2002年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组织撰写的肾脏病/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KDOQI)(A JKD,2002,39:51~226)中正式提出,并于 2004年、2006年经过提高全球肾脏病预后(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国际组织的再次修改及确认已在全球肾脏病界取代了“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损伤(CRI)”等名称,成为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统称,普遍应用于各种肾脏病及非肾脏病的国际学术期刊,并已被录入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第9版,从而成为正式疾病分类名词。
“慢性肾脏病”的提出不仅是一个疾病名词的变更,更是全球肾脏科专业医生从业理念的革命。
2023版:美国肾脏病学会肾病治疗指南(全文)该指南是由美国肾脏病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发布的,以指导肾病的治疗。
下面是该指南的内容摘要:背景肾脏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针对不同类型和阶段的肾脏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诊断早期检测和诊断对于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肾脏活检等方法,可以准确诊断肾脏病,并判断其类型和严重程度。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肾脏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适度的运动和心理辅导等方面。
针对不同类型和阶段的肾脏疾病,应制定具体的治疗计划。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肾病治疗的关键手段之一。
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包括抗凝血、降压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控制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和维持身体健康。
根据肾功能、蛋白尿情况和水电解质平衡等因素,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
透析治疗对于晚期肾病,透析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式。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透析方案,并注意透析相关的并发症。
肾移植对于透析难以满足需求的患者,肾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手术前的评估、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和移植后的随访都非常重要。
并发症管理肾脏病患者常伴有一些并发症,如贫血、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
及时管理和治疗这些并发症,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与管理策略通过合理的预防和管理策略,可以降低肾脏病的发生和进展。
定期复查、积极治疗相关疾病、避免肾毒性药物等都是有效的策略。
该指南包含了肾脏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全面内容,旨在促进肾病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患者可以参考该指南进行治疗决策。
慢性肾衰竭(附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概述】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就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下降及与此相关得代谢紊乱与临床症状组成得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2)肾功能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表 48-1)。
表 48-1 我国 CRF 得分期方法(根据 1992 年黄山会议纪要)CRF 分期肌酐清除率(Ccr) 血肌酐(Scr) 说明205(ml/min) (μmol/l) (mg/dl)肾功能代偿期 50~80 133~177 1、5~2、0 大致相当于 CKD2 期肾功能失代偿期 20~50 186~442 2、1~5、0 大致相当于 CKD3 期肾功能衰竭期 10~20 451~707 5、1~7、9 大致相当于 CKD4 期尿毒症期 <10 ≥707 ≥8、0 大致相当于 CKD5 期注:肌酐分子量为 113,血肌酐得单位互换系数为 0、0113 或 88、5。
如: 1、5 mg/dl=1、5×88、5= 132、75μmol/l ≈ 133μmol/l或1、5÷0、0113=132、74μmol/l≈ 133μmol/l晚近美国肾脏病基金会 K/DOQI 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得分期方法提出了新得建议(见附录: 慢性肾脏病)。
显然,CKD 与 CRF 得含义上有相当大得重叠,前者范围更广,而后者则主要代表 CKD 患者中得 GFR 下降得那一部分群体。
CRF 得病因主要有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等)、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
儿童慢性肾脏病及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儿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患儿肾功能逐渐下降,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一种疾病。
肾功能衰竭是CKD的最终阶段,意味着肾脏无法完成正常的排毒、调节电解质和液体平衡等功能。
对于儿童慢性肾脏病及其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药物疗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肾保护治疗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这两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减少蛋白尿,并且对肾小球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他汀类药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这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3.钙剂和维生素D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肾性骨病,提高患儿的生长发育和骨密度。
4.抗凝药物:对于合并肾小球炎和肾炎性病变的患儿,适度的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二、肾功能替代治疗对于儿童肾功能衰竭的患儿,需要进行肾功能替代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血液透析和肾移植。
1.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指通过一种人工膜将患儿的血液与透析液分离,通过透析膜将体内废物、毒素和电解质等物质从血液中清除出去。
儿童血液透析常采用血液透析机,治疗期间需要严格控制肾外平衡,包括控制摄入的水分、电解质和蛋白质等。
2.肾移植:肾移植是将一名符合条件的供体的健康肾脏移植给儿童肾功能衰竭的患儿,恢复其正常的肾功能。
肾移植手术常在患儿稳定并达到一定年龄后进行。
综上所述,对于儿童慢性肾脏病及其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肾保护治疗是首要考虑的,包括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以保护肾脏功能和减缓疾病进展。
对于肾功能衰竭的患儿,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是重要的治疗选择。
在给予药物治疗时应注意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合理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