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人像摄影构图的主体、陪体与环境及拍摄点的变化
- 格式:ppt
- 大小:58.55 MB
- 文档页数:140
摄影构图第2节:主体、陪体、环境一、主体主体就是画面中的主要表现对象,它既是画面的内容中心,也是画在的结构中心,还是吸引眼球的视觉中心。
主体的组成:画面主体既可以是单个或者一组人,也可以是一件物品,或是一棵树等,不论主体是什么,都要保证主体的突出。
二、突出主体分为直接表现主体和间接表现主体(一)直接表现主体1、把要表达的主体拍摄成特写或接近特写的中景。
2、把主体放置在前景中,这样画面就有足够大的空间,成为一张内容丰富的照片。
3、对主体精确对焦,对次要部分和背景进行模糊处理。
4、利用拍摄角度来着重强调主体,但要注意,不要应用极端的俯视或仰视。
(二)间接突出主体1、利用光线表现构图中主体,使之显得亮度最高。
2、使主体与背景在影调或色调上有适当的差异或形成艳明对比。
3、把主体放在画面中心,使其较周围其它物体更引人注目。
三、陪体陪体:就是与主体相互映衫,实现对主体的细腻描述。
主体与陪体是一种主次关系,任何时候陪体都不可以喧宾夺主。
四、环境环境:就是主体周围的景色,人物、景物和空间等,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在构图中起到烘托主体的作用。
五、环境的组成环境在画面中一般以前景、中景、背景的形式出现,在摄影构图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起到突出主体、增加照片空间感和深度感的作用。
总结:突出主体方法1、虚实对比虚实对比主要是利用镜头的景深效果,使主体清晰而陪体模糊,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2、明暗对比摄影就是利用光影来作画,景物在光影渲染下,可以实现黑、灰、白,以及浓与淡的不同影调。
3、远近对比拍摄时相机距离景物越近,影像越大。
距离越远,影像越小。
线条随汇聚在远处,最后消失在地平线上,可以表现空间透视感。
4、大小对比构图中大小对比,就是以小衬大或以大衬小。
5、动静对比在构图中利用元素之间的动静关系,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静中的动或动中的静都可以行成对比关系。
6、冷暖对比主要来自视觉与心理上对色彩的感受。
7、形状对比就是将画面中反差很大的两个或多个形状鲜明的视觉要素成功的组合在一起。
画面构图摄影之人像构图技巧摄影构图常常需要把画面分割成两个或多个面,分割后的画面变化而统一,既有分割线本身的美,又有分割画面所产生的新的模式美。
画面的分割直接关系着空间的配置和主体的安排。
画面经过分割,原有的画面完整已经被破坏,这就要求新的画面既要有对比,又要有均衡。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画面构图摄影之人像构图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画面构图摄影之人像构图技巧一、黄金分割画面的分割方式有直线分割和曲线分割,对等分割和等分分割,最重要的是“黄金分割”。
古希腊的建筑师很早就认识到,利用一种经过数学计算的方式进行布局和构成,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这就是黄金分割法。
黄金分割法又叫“黄金比”或“黄金率”。
把一条线分成两段,全线长与其中较长部分的比例,等于较长部分与较短部分的比例,即1:1.618。
这一比例在造型艺术中具有普遍的审美价值上。
按1:1.618的比例构成的长方形属于典型的黄金比例,如135相机拍摄的画面,底片为24mmX36mm,就是这个比例。
因此,多数长方形都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如果把一个长方形分割成九等分,画面中就会出现四条分割线,这就是“黄金分割线”,这种分割线在中国又被称为“九宫格”。
四条“黄金分割线”的交叉点为“黄金分割点”,这四个点是画面的视觉中心,由于人是两眼观物,生理原因决定人的视觉中心并不在画面的中心点,而是在中心的两侧区域,最好的位置就是“黄金分割点”。
摄影构图沿用这一古老的法则,常常把画面的结构中心放在某一“黄金分割点”上。
“黄金分割点”的任意一点,都是安排主体的是佳位置。
在黄金点上安排主体,能形成犄角之势,易于对画面各部位进行顾盼与呼应。
就是的一张标准像也要讲“黄金分割”,标准人像的双眼一般都位于画面的两个黄金点上,否则看上去会令人感到不舒服。
当然,黄金分割法是一种传统的构图方法,不能成为一个固定的套子,应灵活运用。
画面构图摄影之人像构图技巧二、空间的分配摄影画面的空间分配要根据主体和陪体的特点来决定,还要照顾到画面分割的形式感。
浅析唯美人像的拍摄和后期处理唯美人像的拍摄和后期处理是摄影爱好者们常常探讨的话题。
唯美人像是一种追求美感和艺术感的摄影风格,通过合理的构图、光影和后期处理,可以展现出人物的美丽和魅力,让观者感受到美的享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浅析一下唯美人像的拍摄和后期处理技巧。
一、拍摄1. 环境选择拍摄唯美人像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具有温馨、安静、舒适氛围的环境。
在户外选择清晨或黄昏时分的柔和光线,充分利用自然光的柔和性和美感。
在室内则可以利用窗外的自然光,或者使用柔光灯进行辅助照明,营造出柔和的光影效果。
2. 构图唯美人像的构图要求简洁大方,突出人物的美感和气质。
可以通过近景、特写等方式突出人物的面部特征和表情,也可以通过合适的角度拍摄全身照,展现人物的身姿和气质。
可以利用景深的变化来突出人物,营造出唯美的画面效果。
3. 姿势表情在拍摄唯美人像时,要引导模特展现出轻盈柔美的姿势和表情,保持舒适的面部神情和自然的笑容。
可以通过调节拍摄角度和光线,来突出模特的美感和气质。
二、后期处理1. 色调调整在后期处理中,可以通过调整色调来营造出唯美的效果。
可以增加一些暖色调和饱和度,将画面的色彩变得柔和温暖。
可以通过调整曝光度和对比度,来突出人物的轮廓和面部特征。
2. 磨皮美白在后期处理中,可以对人物的肌肤进行磨皮和美白处理,使肌肤看起来更加细腻光滑。
可以通过软件工具来去除肌肤上的瑕疵和雀斑,调整肤色和肤质,使人物看起来更加美丽和自然。
3. 背景虚化通过后期处理可以对画面的背景进行虚化处理,突出人物的轮廓和神态。
可以通过增加景深效果,模糊背景,突出人物的主体地位,营造出唯美的画面效果。
4. 特效添加在后期处理中,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特效来突出唯美人像的效果。
可以添加一些光影效果,如适当增加光斑和反光,来渲染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也可以添加一些花朵、雨水等元素,来增加画面的艺术感和情感表达。
拍摄和后期处理是唯美人像摄影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
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在摄影的世界里,构图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艺术。
它就像是一位无声的指挥家,巧妙地安排着画面中的各个元素,使它们共同奏响一曲和谐美妙的视觉乐章。
而在众多的构图技巧中,有三个关键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分别是主体、陪体和背景。
主体,顾名思义,就是照片中最核心、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它是摄影师想要表达的主要对象,是整个画面的焦点所在。
一个明确而突出的主体能够让观众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照片的主题和重点。
比如说,在拍摄人像时,人物的面部通常就是主体;拍摄风景时,可能是一座雄伟的山峰或者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泊。
主体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果主体不清晰或者不突出,观众可能会感到困惑,无法理解摄影师想要传达的信息。
那么如何突出主体呢?首先,可以通过大小对比来实现。
让主体在画面中占据较大的比例,从而使其更加引人注目。
比如拍摄一朵小花时,将其放大特写,使其充满整个画面,这样观众的视线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花朵上。
其次,利用色彩对比也能有效地突出主体。
比如在一片绿色的森林中,拍摄一棵火红的枫叶树,鲜明的色彩差异会让枫叶树脱颖而出。
此外,还可以通过光影的运用来突出主体。
比如,让光线照亮主体,使其与周围较暗的环境形成对比,增强其立体感和层次感。
陪体,是辅助主体表达主题的元素。
它与主体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陪体的存在不仅能够丰富画面内容,还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主体所处的环境和情境。
比如在拍摄一位农民劳作的场景中,旁边的农具就可以作为陪体,它们能够进一步说明农民的工作性质和状态。
陪体的作用虽然重要,但要注意不能过于抢眼,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削弱主体的地位。
在构图时,要合理安排陪体的位置、大小和色彩,使其与主体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陪体应该是为主体服务的,起到补充和衬托的作用。
比如在拍摄一朵美丽的花朵时,旁边的一只蝴蝶可以作为陪体,它的出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但又不会抢走花朵的风头。
背景,是照片中位于主体和陪体后面的部分。
要想对画面进行美妙的构图,则摄影画面中必须具备有一定的无素,并且摄影者还要对这些画面元素进行正确的区分、主次定位和表达,这样画面的整体构图才会更有力度。
重点突出主体一幅摄影作品的画面大体可以分为4个部分:主体、陪体、环境和留白。
主体是摄影者用以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部分,是画面结构的中心,也是画面的趣味点所在,应占据显著位置。
它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
可以说,没有主体的画面是不能被称为一幅完整的摄影作品的。
一般说来,突出主体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突出主体,让被摄主体充满画面,使其处于突出的位置上,再配合适当的光线和拍摄手法,使之更为引人注目;另一种是间接表现主体,就是通过对环境的渲染,烘托主体,这时的主体不一定要占据画面的大部分面积,但会占据比较显要的位置。
重点有以下几种方式:1、以特写的方式来表现、突出主体;2、将主体配置在前景中,这样不仅能够突出主体,还能为画面摄取更多的元素;3、利用在影调或者是色调上,与主体有鲜明对比的背景来衬托主体;4、利用明亮的光线来强调主体;5、虚化背景,进一步突出主体;6、利用汇聚线等具有指向性意义的客体来向主体汇聚,起到一定的视觉指向性;7、把主体设置在画面中心或者稍稍偏左或偏右的位置(画面黄金分割点最好);8、利用一定的拍摄角度来突出表现主体。
陪体:与主体一起构造画面情节陪体是指在画面上与主体构成一定的情节,帮助表达主体的特征和内涵的对象。
通俗地讲,陪体的主要作用就是给主体作陪衬,如果说主体是一朵红花,那么绿叶就可能是陪体的。
由于有陪体的衬托,整幅画面的视觉语言会会更加生动、活泼。
摄影者再利用陪体来对主体进行修饰的过程中,要注意:1、陪体主要是用来深化主体内涵的,在表现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喧宾夺主,主次不分;2、处理好陪体,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情节,所以,在陪体的选择上,摄影都要注意其是否对主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千万不能生搬硬套,游离于主体之外,使画面失去原有的意义;3、陪体也有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两种,有时,陪体不一定要在画面中表现出来,在画外同样可以与主体一起构造画面情节。
人像摄影技巧与艺术表现大全摄影是一门以光线为媒介,通过相机记录并传达人们感知世界的艺术形式。
而人像摄影作为摄影的一个重要领域,旨在捕捉人类表情、特征和个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人像摄影的一些技巧和艺术表现,帮助您更好地创作出优秀的人像作品。
一、构图与视角在人像摄影中,构图和视角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合理的构图能够吸引观者的眼球,给作品增添一份艺术美感。
而不同的视角则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1.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方式。
将人物放置在画面中心,左右两侧保持对称,可以营造出一种稳定、平静的感觉。
2. 逆光构图:逆光构图是将光源面对摄影镜头的一种构图方式。
通过光线的折射和散射,可以在人物周围产生柔和的光晕效果,使人物更加突出。
3. 鸟瞰视角:采用鸟瞰视角可以让人物从俯视的角度展现,使画面更具新奇感和独特性。
二、光线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对于人像摄影尤为重要。
合理运用光线能够塑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1. 天然光:利用自然光进行拍摄,在不同的日落、黄昏、阴天等时间段,可以捕捉到不同的光线特点,给人物带来柔和、温暖的感觉。
2. 人工补光: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使用闪光灯或灯光补光,可以突出人物的轮廓,营造出高对比度的效果。
3. 侧光:侧光能够产生强烈的阴影效果,有助于凸显人物的轮廓和形状。
三、背景处理背景是人像摄影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衬托出人物的形象和气质。
1. 模糊背景:通过调整光圈大小和焦距,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模糊,营造出专注、突出人物的效果。
2. 对比背景:人物与背景的色彩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冲击感,突出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3. 简洁背景:简洁的背景可以减少干扰,突出人物,使画面更加简洁、清晰。
四、表情与动作人像摄影不仅仅是记录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抓住人物的内心和情感。
1. 自然表情:捕捉到人物自然流露的表情,能够体现出人物真实、纯粹的一面。
2. 动感瞬间:通过捕捉人物的动态瞬间,如奔跑、跃起等,能够展现出人物的活力和力量感。
怎样在摄影构图是调整人物位置和拍摄角度人像摄影是很有内涵是的一门摄影课,因为他拍出来的东西往往会让你大吃一惊。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怎样在摄影构图是调整人物位置和拍摄角度,希望能帮到你。
一、人物位置和拍摄角度关于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我想强调两点,一是中近景画面中,人物之间的相对站位和呼应关系;二是远全景画面中,主体人物与整体环境的互动与衬托关系。
在中近景画面中,着力点在于描述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强调人物的表情和情绪,不同的站位会形成不同的氛围。
在大场景构图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成为重点。
俗话说“远取其势,近取其神”,虽然人物只在环境中占很小的比例,但人的姿态和位置极为关键,画面所呈现出的氛围和气势更加重要,抒情意味更浓,要用展现环境、强化氛围的方式去表达人物的情感。
拍摄角度包括拍摄高度、拍摄方向和拍摄距离。
拍摄高度分为平拍、俯拍和仰拍三种。
拍摄方向分为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背面角度等。
拍摄距离是决定景别的元素之一。
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造型效果,具有不同的表现功能,可以纪实再现或夸张表现,平视多给人客观中立之感,而俯视角和仰视角则带有更多的戏剧性,具有特殊的表现意义。
二、人物位置和拍摄角度的例子英国乡间小镇的下午茶时光,人物表情轻松、笑容灿烂,但环境相对局促,于是通过调整角度在让逆光射入画面,成为造型元素之一,几片树叶在逆光下形成梦幻而通透的前景。
过肩镜头的形式,增加了画面的交流感。
墨尔本郊外下午五点,构图时想要突出人物在逆光氛围中的欢乐情绪,于是让人饱满地处在整个画面中,调整男主人公位置,使其位于离镜头更近的地方,作为前景。
于是前景的新郎、焦内的新娘与背景环境,三层关系使画面丰富而充满故事层次感。
标准的对称式构图,人物位于画面正中央,工整地交代出环境特点,建筑物两旁的树林和小路自然地形成了一种透视感。
同时利用移轴镜头调整焦平面,在规整之余,又令画面增添了些许梦幻之韵。
法国卢瓦尔河谷畔,夕阳的逆光穿过屋顶照射到房屋前面的草坪上,天空和建筑令画面上半部分的元素比较丰富,而下半部分的草坪则较为单调,这时将人物安排在右下方最“空”的部分,均衡画面。
人像摄影有什么构图技巧人像摄影有什么构图技巧摄影构图就是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性和摄影造型手段来对整个画面进行归纳和总结,表现拍摄意图。
你知道人像摄影有哪些构图技巧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人像摄影的一些构图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像摄影构图技巧一、构图的基本知识1、相机、镜头的运用①竖副动感、上升、活泼、动态②横幅稳定、辽阔、宽广、静态③方形便于二次剪裁,适于拍外景照片④长条形长宽比很大,全景相机2、对焦AV 自动①平均对焦快②单点对焦精确MV手动①裂像对焦②微棱对焦3、镜头的成像特征焦距镜头艺术创作人像,夸张变形,纵深感,近大远小,建议尽量使用定焦的短焦镜头,避免把人脸至于画面的边缘标准镜头真实的记录长焦镜头动物、体育、压缩感、实与虚的关系来表现4、景深的大小(景深与镜头镜片组结构有关系)通常情况下后景深比前景深大,比值大约为2:1.在微距摄影中前后景深较为一致光圈越大,景深越小焦距越长、景深越小摄距越近、景深越小二、点线面的认识构图主要是有两大原因组成的:一是线条,一是影调。
点、线、面的结合是构图的基础。
*对线条的认识1、线条的提炼:线条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它只不过是因光的作用形成的各种物体的轮廓线,不同影调之间的分界线和由过度色块所组成的线型2、线条的功能A、线条可以作用于画面的整体结构和主体形象的总的姿态。
B、线条可以通过对主体、陪体和背景等细部的刻画,造成不同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
C、线条在造成一件作品的韵律、节奏和意境方面,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3、线条的特点A、垂直线条:可以促使视线上下移动,显示高度,造成耸立、高大、向上的印象。
B、水平线条:可以导致视线左右移动,产生开阔、伸延、舒展的效果。
C、斜线条:会使人感到从一端到另一端扩展或收缩,产生变化不定的感觉,富有动感。
D、曲线条:使视线时时改变方向,引导视线向重心发展。
E、圆形线条:可以造成人们的视线随之旋转,有更强烈的动感。
如何利用画面陪体进行摄影构图利用陪体进行人像摄影的构图陪体是指画面上与主体构成一定的情节,帮助表达主体的特征和内涵的对象。
画面上由于有陪体,视觉语言会准确生动得多。
所以我们在拍摄时可以常常使用陪体来进行人像摄影的构图。
1、深化主题的内涵时可以使用陪体进行构图在人像的拍摄中单独依靠主体自己来完成主题往往会力不从心,常常需要一些人物或景物道具一起来参与构图以达到深化主题内涵的作用,所以这时我们就可以考虑使用陪体来进行构图。
2、强调画面的情节时可以使用陪体进行构图陪体的选择要能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说明事件的特征,也就是要有情节性。
当我们要在画面中来营造一段故事情节时,我们离不开陪体的参与,陪体是帮助主体来共同创造情节的重要因素之一。
3、也可以利用间接陪体进行画面的构图有时陪体不直接见诸于画面的情况,我们说陪体虽是与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但是在画面构图时有一些画面与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不在画面之中,而在画面之外。
画面上主体的动作神情是与画面以外的某一对象有联系,这对象虽然没有表现在画面之上,却一定会出现在观赏者的想象之中,这种的构图表现我们叫作陪体的间接表现。
陪体的间接处理是画面构图的一种艺术手法,它可以扩大画面的生活容量,创造画外之画,让观赏者的想象来参加画意的创造。
所以我们要做到,画外有画,画幅有限,画意有限。
但是在选取素材时要考虑到与主体的联系,以及要符合对画面的审美要求,加强摄影画面构图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使用陪体构图时的注意事项在构图中使用陪体基本要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不能喧宾夺主,陪体在画面所占面积多少,色调的安排,线条的走向,人物的神情动作,都要与主体配合紧密,息息相关,不能游离于主体之外。
利用陪体构图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我们要注意陪体的位置陪体可以在画面构图的任何地方出现,但是一定要与主题有关并且不能抢夺主体。
第二:我们要注意陪体的大小陪体在构图中的体积大小的控制是很关键的,过大会消弱主体过小会起不到作用,所以,结合主体和画面的主题,合理适当的安排陪体的大小,这样才会起到配合主体深化主题的作用。
人像摄影入门构图技巧--转载并编辑玩11有段时间了,以前是胡乱拍,现在有了个宝贝女儿,她就成了我的专职麻豆!拍来拍去,PP都一般,所以近期看了一些关于人像摄影的资料(以后可能就是主攻人像了:),不敢独享,转载过来供大家一起学习学习。
下面是自己略为整理的“台湾大平光的经典教材”。
这个资料很早了,很多东西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数码单反,关于棚拍的也去掉了,只是简单几个原则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最常用的构图模式---人像公式化构图法人像公式构图法又可分为特写、半身、七分身和全身四种公式构图类型。
1、特写。
在拍照构图时,以人像为重点。
通常在构图时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的下边,则与人像胸部(胸口)位置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
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为漂亮而通俗的人像特写照片,是市面上常见、也颇受一般人喜爱的照片类型。
一般明星照甚为多见。
2、半身。
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的下边,则与人像腰部(可以肚脐眼为中心)位置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
以此构图法所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半身照片,也是市面上很常见很受大家喜爱的照片类型。
3、七分身。
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下边,则与人像膝盖部位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
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七分身照片,这是市面上最常见而且最受欢迎的照片类型。
人像摄影的顾客,九成都喜爱这一构图。
4、全身。
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而在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构图框下边,则是在人像的脚部以下约20cm左右切齐(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
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略带一点背景的人像全身照,是市面上颇常见的婚纱摄影的全身构图,尤其受顾客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