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园林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岭南园林和岭南建筑特色岭南文化-岭南建筑岭南建筑及其装饰是我们国家建筑之林中一枝奇葩,千百年来,经过历代建筑匠师的辛勤劳动,充分采用了南国的自然资源,结合南国人民的生活特点,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在我们国家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其简练、朴实、通透、雅淡的风貌呈现在南国大地上。
它主要分为广府建筑,潮汕建筑以及客家建筑。
岭南建筑的特点,通常表现有:在功能上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建筑物顶部常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以及方形柱的运用。
岭南建筑的布局、装饰的格调特别自由和自然。
由于气候温柔,人们活动空间向外推移,因而,露台、敞廊、敞厅等开放性空间得到了充分的支配,人们从封闭的室内环境中走向了自然,形成岭南建筑装饰空间的自由、流畅、开敞的特点。
岭南文化-岭南园林岭南园林是主要指狭义的广府园林(潮州园林另树一支)。
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特殊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进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岭南,是我们国家南方五岭(大庚岭、骑出岭、都庞岭、萌诸岭和越城岭)以南地区的概称。
岭南山水秀丽,层峦叠翠,乂濒临沧海,环境风物别具特色。
岭南人追求自然化、艺术化园居生活,这孕育了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求实兼蓄,精致秀丽。
在建筑形式上,岭南园林有比较鲜亮的特色:一是体型轻快、通透、朴实,体量较小。
二是装修精致、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颜色光影的作用下,如同一幅幅玲珑剔透织绵。
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如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纳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的柱头,用条石砌筑规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
岭南园林主要植根于民间,没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常规祖制,也不具江南文人园林的严谨章法,园景构图依据生活内容的需要适当处置,随机应变,各种设施求实重效,服从人意。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风格,其发展得到了扬州园林、苏
州园林、湘南园林等各地的推动及影响。
岭南园林的特色主要体
现在布局、结构、园艺和小品的方面。
首先,岭南园林的布局要大气磅礴、宏伟壮观,其核心是“庭院”——它不仅把湖泊、山、林、草和桥当成一块大地景观,而
且融入了院落、古典建筑、池塘、阶梯、廊桥等元素,把园林元
素和人文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突出园林的历史文化气息。
其次,岭南园林在结构上以奇特视角俯瞰园林,精心铺装了曲折的阶梯,把特殊的院落、古典建筑、池塘、桥梁、廊桥组成一个完美的结构,令人眼前一亮。
此外,岭南园林的园艺有迷人的多样性,它
有树木、花木、小品石、剪纸、假山等多种景观,打造出迷人的
园林世界,更能体现岭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最后,岭南园林的小品,像竹子、松树等枯木雕刻、池塘、磨花池等,以及桥式、池
式等小品,分外抢眼,由此可见,岭南园林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
的世界。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的显著代表,在布局、结构、
园艺和小品四方面特别醒目,令人眼前一亮,突出其特色。
它不
仅有着大气磅礴的外观,而且能融合多种自然和文化元素,体现
出独特的韵味,更能把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融入其中,给人耳
目一新的感受。
所以,岭南园林的设计既使园林显得宏大,又具
有别样的艺术感,值得我们探索研究,以到达触摸其灵魂的境界。
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古典私家园林类型的特点比较我国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古典私家园林类型的特点,请举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按性质分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北方园林以顾和圆,圆明园为代表,其实也被称为皇家园林.江南园林主要分布在苏、扬、沪、宁、杭、嘉一带地区,以苏州园林为典范,又称为私家园林.岭南园林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区,以广东的可园,徐荫山房为代表,是比江南园林更显得开放公共的私家园林.北方园林的特点:.1.为历代朝代的皇帝所建,富丽堂皇,严谨庄重,空间布局上采用严谨的轴线对称.2.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3.建筑用重檐,红柱黄瓦,雕梁画柱,显得纷繁华贵,壮观和瑰丽.建筑和装饰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显得皇权的尊贵.4.一池三山,多是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园林规模宏大.代表元素:轴线对称.在建筑上用抬梁式、琉璃瓦、短出檐、厚墙身、红黄墙、三交六窗花等。
植物上用松、柏、槐等。
堆石上用青石、房山石等。
江南园林的特点:1.多为士大夫和达官贵族所建,规模比较小,布局却精巧.2.景观和建筑的布局不拘泥于对称的定式,,灵活多样3.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4.建筑色彩素雅,以黑白为主色调.代表元素:植物以常绿的阔叶树如樟,竹,桂等为主,还有落野树种种如柳,桃,海棠等.景观中多采用亭榭廊槛,以桥坊石运用较多.与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情构成一致,融合为一体.岭南园林的特点:1.为岭南一带的商贾所建,多是与住宅结合为一体的宅院形式,规模小.2.建筑材料以青灰色的砖瓦为主,显得阴凉清淡.3.更加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的升华.4.具有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色,同时有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使岭南园林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代表的元素:植物以木棉,棕榈为主,终年常青,高大挺拔,五彩缤纷.兰花在布景和字花中应用广泛.建筑有碉楼、船厅、廊桥等地方建筑类型.装修中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艺术.。
凭海临风的岭南园林岭南园林的特点是:它们虽效法于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却能将精美灵巧和庄重华缛集于一身,园林以山石池塘衬托,更结合南国植物配置,并以自身建筑的简洁、轻盈布置其间,形成岭南庭园的畅朗、玲珑、典雅的独特风格。
广东代表性的清代四大名园是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佛山十二石斋、番禺馀荫山房。
馀荫山房建于同治三年,东与瑜园紧邻,西与潜居、善言两祖祠紧贴相通。
园内主体建筑四座,楼台馆舍与池苑相配合,小巧玲珑,含蓄幽邃,池北深柳堂绿树环抱,池南临池别馆,木刻石雕、玻璃瓷片装饰玲珑精致,四周八角池、玲珑水榭、花径、假山与绿荫如盖的高树,馥郁婀娜的鲜花穿插配置,虚实呼应,起伏曲折,回环幽深,隐小若大,真正是“馀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
”福建的住宅园林也是享有盛誉的,鼓浪屿这个仅1.78平方公里的小岛历来闻名遐迩。
它不仅因海岸曲折,山丘起伏,叶绿花红,如大海中一颗翡翠,更因其钟灵毓秀之地孕育了国家栋梁之才,引动多少名人雅士云集。
他们依凭着日光岩的山石,沐浴着鹭海岭的风浪,生长于斯,客居于斯,于是以才华和灵感设计出一幢幢极有个性的别墅。
弘一法师的了闲别墅,林鹤年的怡园,黄奕住的花园,以及汇丰公馆,延平戏院,亦足山庄,悬崖公馆,美华学校,一幢幢随势造形的奇巧建筑,正如琴岛上一个个音符,弹奏出海上花园和谐美妙的乐章。
走进鼓浪屿的领事馆区,这里坐落着英国、美国、日本、荷兰领事馆的建筑,这使人想起近代史的屈辱,西方列强抢滩占地,随心所欲地修建公馆别墅教堂商行,不过正是在他们互相争胜中,吹来欧洲建筑之风,不仅整体建筑带有浓重的欧美风格,而且柱廊、窗框、檐口、基座的线条处理和细部装饰也留下欧洲古典建筑样式,徜璃瓷片装饰玲珑精致,四周八角池、玲珑水榭、花径、假山与绿荫如盖的高树,馥郁婀娜的鲜花穿插配置,虚实呼应,起伏曲折,回环幽深,隐小若大,真正是“馀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
”福建的住宅园林也是享有盛誉的,鼓浪屿这个仅1.78平方公里的小岛历来闻名遐迩。
岭南园林的形成与发展管见岭南园林,即广东园林,是中国南方园林的代表,它独具特色,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自然景观的展现。
岭南园林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南方的热带气候和自然环境,是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岭南园林的历史、特点、体系、风格等方面探讨它的形成与发展管见。
一、历史岭南园林起源于唐朝,宋代达到鼎盛,明清时期进入巅峰时期。
岭南园林的发展离不开南方热带气候和自然环境,同时也是受到南方文化和海外文化的影响。
岭南园林最早的形态是园林式的墓葬,大量运用山水元素,比如南山墓、深圳坑墓等。
唐代末期,岭南地区开始出现苏州式园林的影响,以守礼堂(广州南山禅寺)、观山楼(广州白云山),以及开创西关跨园式布局的陈家祠等为代表。
宋代,岭南园林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以广州为代表的川南一带凭借水网错综、水土优美的自然环境,多数园林形态以花园和住宅为主,反映城市景观,如南国花园、芹城园、岭南胜景、荔苑等。
明代,岭南园林进入了全盛时期。
明代岭南园林兴盛至今,肇庆地区的百花山和陈塘园,广州西关的光孝寺和荔枝湾,广州南山的南岭山庄,以及禅城佛山周边地区的怀念园、世芳园、岭南新校园等都是明代岭南园林的代表。
清朝是岭南园林的转型期。
在清朝统治下,由于开放、经济繁荣、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岭南园林呈现出多元、时代性、适应市场的特点。
清代的陈家祠、广东文化公园等均反映了岭南园林适应市场趋势的新发展。
二、特点岭南园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具有南方地区独有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是天然的山水画,充满了异域风情。
岭南园林有以下几个特点:1.山中水源,建筑山地岭南园林的建筑多建在山地上,园中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居住环境清新宜人。
同时,园林的建筑布局也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营造出山陵、丘壑、峭壁、悬崖等多样化的地形景观,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2.规格精巧,作用多样岭南园林的规格较小,但精致,作用多样。
南岳庙、禅林寺等寺庙以及各府县衙门、商家的园林又可分别为宗教式园林和民俗式园林。
岭南园林的特点是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源于广东、海南等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岭南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合自然和人工的特点。
岭南园林注重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结合,强调山水与构筑的结合。
岭南园林的建筑结构简洁大方,与周围的山水景观相得益彰,营造出独特的清幽气息。
2.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
岭南园林融汇了广东、海南等地区的民族文化,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例如,岭南园林中常常会使用当地特有的植物、建筑、艺术等元素,展现出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3.强调山水景观的特点。
岭南园林注重自然山水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将山水景观作为园林的主要元素。
岭南园林中的建筑、植物、水景等都围绕着山水景观展开,使得园林整体具有浑然天成的气息。
4.强调人文精神的特点。
岭南园林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讲究品味和内涵。
岭南园林中的构筑、植物、艺术品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通过这些元素,岭南园林能够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5.强调绿色理念的特点。
岭南园林注重绿色理念的实践,讲究环境友好和资源保护。
岭南园林中的植物、水景等都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观赏和游览的乐趣,还能够保护自然环境,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岭南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融合自然和人工的特点、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强调山水景观的特点、强调人文精神的特点和强调绿色理念的特点。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杰出代表,它以自然为基础,融合民族文化、山水景观、人文精神和绿色理念,营造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
岭南园林简介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种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
地区。
岭南园林的设计取材于自然山水,融合了汉族、苗族、壮族等
多个民族园林的特色。
在岭南园林中,常见的元素包括假山、水池、
流水、亭台楼阁、花木等。
岭南园林强调的是自然、简朴和富有人情味的特点,设计风格上
富有层次感和变化性。
比如说,在“四水归堂”中,岭南园林的四水
指的是从园林四周引入的水流,然后在园林中融合成一股水流,最终
回到堂中。
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水景的变幻,还有助于降低园林的
温度。
此外,岭南园林还注重利用空间,打造多种功能空间,如茶室、花厅等,使人们可以在园林中休憩、互动、探险等。
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现代园林
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如今,岭南园林已成为广东乃至中国境内重要
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岭南园林主要指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古园。
现存著名园林有顺德清辉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及佛山梁园,人称“岭南四大名园”。
岭南气候炎热,日照充沛,降雨丰富,植物种类繁多。
岭南花园的水池一般较为规正,临池向南每每建有长楼,出宽廊;其余各面又绕有游廊,跨水建廊桥,尽量减少游赏时的日晒时间。
其余部分的建筑也相对比较集中,常常是庭园套庭园,以留出足够的地方种植花树。
受当地绘画及工艺美术的影响,岭南园林建筑色彩较为浓丽,建筑雕刻图案丰富多样。
最早的岭南园林可上溯到南汉时的“仙湖”,它的一组水石景“药洲”尚保留至今。
清初岭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水准提高,私家造园活动开始兴旺,逐渐影响及于潮汕、福建和台湾等地。
到清中叶以后而日趋兴旺,在园林的布局、空间组织、水石运用和花木配置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终于异军突起而成为与江南、北方鼎峙的三大地方风格之一。
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号称粤中四大名园,它们都完整保存下来,可视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品。
其中以余荫山房最为有名。
余荫山房余荫山房精巧别致。
二门对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是点题之作。
余荫山房的总体布局很有特色,两个规整形状的水池并列组成水庭,水池的规整几何形状受到西方园林的影响。
它的某些园林小品如栏杆、建筑等雕饰丰富,尤以木雕、砖雕、灰雕最为精致。
主要厅堂的露明架上均饰以通花木雕,如百兽图、百子图、百鸟朝凤等题材多样。
总的看来,建筑体量稍嫌庞大。
它的建筑极其精美。
园中不论花坛、墙壁、台阶、地面都有雕刻图案,精细素雅,玲珑可品。
岭南园林以宅园为主,多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
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皴折繁密的英石包镶即所谓“塑石”的技法,山体的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具有水云流畅的形象。
在沿海一带也常见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的,则又别具一格。
小型叠石和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局,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
少数水池的方整几何形式,则是受到西方园林的影响。
岭南园林的知识整理08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治理林璐璐 20082600053.岭南, 即岭表、岭外, 指五岭以南地区, 范畴约为当今广东全境、海南全境、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南部、越南北部以及江西和湖南的少部分地区。
㈠岭南园林的分类与特点:⑴按归属类型分,岭南园林有皇家、私家、公共园林等。
皇家园林:有南越王的四台、闽越王的桑溪、南汉的西御苑、闽王的西湖水晶宫等。
私园:有广东的四大名园、广西的雁园、福建的菽庄花园、台湾的四大名园等。
公共园林:有惠州西湖、桂林七星岩、福建清源山、台湾龙湖岩等。
寺院园林:有广东的海幢寺、福建的南普陀、海南的南山寺、台湾的竹溪寺等。
书院园林:有广东的陈氏书院、广雅书院、学海堂、番禺学宫、玉岩学院等。
商业园林:有广州的南园、西园、北园、文园、谟觞、陶陶居、莲香楼等。
衙署园林:有泉州的两衙园、台湾的寓望园等。
⑵按布局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庭院式、自然山水式、综合式等。
庭院式:是岭南园林的特色,几乎所有的私宅、酒家、茶楼、宾馆皆建筑庭院园林。
东莞可园的“连房博厦”和碉楼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广州白天鹅宾馆的中庭是现代宾馆中的代表,海口华侨宾馆是岭南海景和山景仿照的代表。
自然山水式园林:得益于岭南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风雨冲蚀出的石林石峰和海水凿刻出的海湾小岛是岭南园林的特点。
,如厦门鼓浪屿、三亚亚龙湾、北海银沙滩、桂林象鼻山、台湾日月潭等。
综合式园林:表现于名山名湖古刹与园林的综合,如泉州的清源山、广东的罗浮山、南海的西樵山、三亚的南山寺等。
⑶按地域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广东园林、广西园林、福建园林、台湾园林、海南园林等。
广东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它以山水的英石堆山和崖潭格局、建筑的缓顶宽檐和碉楼冷巷、装饰的三雕三塑、色彩的蓝绿黄对比色、桥的廊桥、植物四季繁花为特点。
广西园林:以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积淀为特点,表现于石林、石峰、石崖、石潭、壁刻之中。
几乎所有的园林都在风景名胜之处,有山水可依凭,这是其他园林所没有的,而且每个名胜之中历史文化积淀专门深厚。
南方园林的类型和特点一、类型南方园林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江南园林、岭南园林、闽南园林等。
这些园林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建筑风格。
1.江南园林:江南地区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发源地之一,其园林以小巧玲珑、布局精巧、环境雅致而著名。
江南园林多以山水景色为主,建筑依水而建,以白墙灰瓦、飞檐翘角的建筑风格为主,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2.岭南园林:岭南园林以广东、福建等地的园林为代表,其特点是规模较大,布局灵活多变,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岭南园林的建筑风格以华丽、细腻、繁复为主,常常采用木雕、石雕等装饰手法,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
3.闽南园林:闽南园林以福建南部地区的园林为代表,其特点是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多采用天然材料和仿自然的山水景色。
闽南园林的建筑风格以红砖、灰瓦、石柱等为主,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觉。
二、特点南方园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自然美:南方园林多采用天然的山水景色,注重表现自然美。
园中的建筑和景点布局均以自然为依托,与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
2.布局精巧:南方园林的布局精巧,常常通过借景、引景等手法,将园外的景色引入园内,使园内空间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园中的建筑和景点布局也十分精细,注重细节的处理和整体效果的呈现。
3.文化内涵丰富:南方园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特点。
园中的景点和建筑常常寓意深刻,富含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实用性较强:南方园林不仅注重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注重实用性。
园中的设计和布局均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使人们在园中既能享受到美景,又能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
岭南园林岭南园林有广东园林、广西园林、福建园林、台湾园林、海南园林等。
广东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它以山水的英石堆山和崖潭格局、建筑的缓顶宽檐和碉楼冷巷、装饰的三雕三塑、色彩的蓝绿黄对比色、桥的廊桥、植物四季繁花为特征。
接下来就以广东四大园林中的清晖园和梁园作为代表介绍一下。
清晖园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汉族古代园林建筑。
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
将近四个世纪之前,清晖园最早的主人黄士俊。
清乾隆年间,该园为当朝进士龙应时购得,传承5代后逐步形成了清晖园今天格局完整的岭南园林风貌。
园林经龙氏数代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景灿、龙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
清晖园的造园特色首先在于园林的实用性,为适合南方炎热气候,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独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筑造型轻巧灵活,开敞通透。
其园林空间组合是通过各种小空间来衬托突出庭院中的水庭大空间,造园的重点围绕着水亭作文。
其次,清晖园内水木清华,幽深清空,景致清雅优美,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利用碧水、绿树、吉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造型构筑别具匠心,花卉果木葱笼满目,艺术精品俯仰即拾,集汉族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画、灰雕等艺术于一体,突显出汉族古典园林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
下面就以我最喜欢的澄漪亭为例。
澄漪亭不但与船厅互为对景,还可平视高低错落而又有花树掩映的房舍亭院,以及东岸拱石凌空、枝叶疏遮密掩的花亭。
更有近望远眺的花大如碗的玉堂春、堪称千年活化石的银杏树衬入眼帘,确实是待客品茗、赏荷寻景的好地方。
澄漪亭名为亭,实际上采用的却是典型的水榭做法:临水架起平台,平台部分架在岸上,部分伸入水中,平台上建有长方形的单体建筑,临水一面是常用落地门窗,开敞通透。
观者既可在室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
清晖园全园构筑精巧,布局紧凑。
建筑艺术颇高,蔚为壮观,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读朴素,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
岭南园林的诗句什么是岭南园林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一种风格,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地。
岭南园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注重山水景观和建筑之间的融合,追求自然、浑然一体的美感。
岭南园林的设计取材于四季的变化、山林的变化、水的变化等元素,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情感。
岭南园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仅在建筑设计、景观造型上有独特的风格,还在文学艺术中产生了丰富的描写。
下面是一些描写岭南园林的诗句,通过这些诗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岭南园林的美。
描写岭南园林的诗句1. “岭南春色满园香,花开花落满天堂”这是一首描写岭南园林春天风景的诗句,通过描绘园中花朵的盛开和凋谢,表达了岭南园林春天的绚丽和多变。
2. “湖光山色动我心,灵感源于大自然”这是一位园林设计师的感叹,他深深被岭南园林中的湖水和山色所感动,从中获得了设计的灵感和创作的动力。
3. “空谷幽兰香满园,绿意盎然令人迷醉”这句诗描绘了岭南园林中幽静的山谷和兰花的香气,形容了园林中绿意盎然的景象,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4. “山泉叮咚水声响,石桥曲径引人行”这句诗描绘了岭南园林中清澈的山泉和石桥弯曲的小径。
水声和小径的设计使人在园林中感到宁静和放松。
5. “绿竹红楼映湖光,曲径通幽悠然行”这句诗描绘了岭南园林中绿竹和红楼,通过反射湖光形成美丽的景观。
曲径通幽的设计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6. “亭台楼阁逶迤起,花木交植群鸟鸣”这句诗描绘了岭南园林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的景象,以及园中各种花木的繁茂。
园林中鸟儿的歌唱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岭南园林的特点岭南园林有许多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使之与其他地区的园林风格有所区别。
下面是岭南园林的几个主要特点:1. 山水合一岭南园林注重自然山水的利用和融合,将山林和水景融入园林设计中。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景观的配置,使得园林中的山水风景与建筑物融为一体,形成了自然、和谐的景观。
2. 自然布局岭南园林的布局以自然为主,尽可能保留原始的地形和植被,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
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被称为岭南园林,岭南园林建筑兴起于明代,后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与苏州园林齐名。
现存的佛山的梁园、东莞的可园、顺德的清晖园和番禺的余荫园(余荫山房)合称广东四大名园,是岭南园林建筑中的佼佼者。
一、岭南园林的发展历程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处于低纬。
北有五岭为屏障,南濒南海,多山少地,河网纵横,受着强烈阳光的照射和海陆季风的影响,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
北回归线横贯境内,由于受惠于季风的调节,这里仍然是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
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也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
据历史记载,岭南园林始建于南越帝赵陀(?——前137年),效仿秦皇宫室园囿,在越都番禺(今广州)大举兴宫筑苑。
现存的九曜园,其前身就是仙湖遗迹,把岭南的皇家宫苑推上了顶峰,尔后随着割据政权的衰亡,岭南皇家园林也就销声匿迹;但随着岭南社会经济的逐步上升、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海内外日益频繁的交流,岭南园林逐渐呈现越来越浓厚的地方民间色彩。
二、岭南园林的分类按归属类型分,岭南园林有皇家、私家、公共园林等。
皇家园林有南越王的四台、闽越王的桑溪、南汉的西御苑、闽王的西湖水晶宫等。
南汉药洲的九曜石仍存于广州的九曜园中,九石是刘王命犯人从江南的太湖、灵璧和三江购得的。
而私园有广东的四大名园、广西的雁园、福建的菽庄花园、台湾的四大名园等。
岭南园林
一、岭南概况
岭南是指我国南方大致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以及港澳地区。
岭南境内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且比较分散,另外还有台地等。
地势北高南低。
岭南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气温较高,日照长,阳光足,雨水充足,夏长冬短。
因此,岭南人喜欢在庭院里设一些小园林来调节小气候环境,这点相较江南园林的设园林以寄情为主,体现文人情怀的特点显得更为务实。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使得岭南各种资源极为丰富。
岭南背山面水,使得岭南和内陆中原地区阻隔,处于一个半封闭环境。
岭南地区植物和动物物种资源都极为丰富,但是这种生态环境也造成岭南疾病种类多且传播广,毒蛇毒虫多等的种种生活上的困难。
在这种环境下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岭南文化就从根本上和内陆的文化产生显著的不同或差异。
岭南文化可以说是经历了相对独立的进化、发展过程。
岭南被连绵的山阻隔,只能面对广阔的大海进行探索,因此岭南受到一定的海洋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具有兼容并包、敢于探索、务实而创新的特性。
二、园林选址
岭南园林一大造园选址特点是将园林建设在真山真水之中。
岭南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也为园林选址提供了便利。
也可能正是因为岭南丰富多彩的,风光绮丽的自然环境资源,使得岭南人更愿意容身于真正的自然之中,愿意进行更多的户外活动。
因此,相比江南园林及皇家园林选址于闹市,城区,岭南园林经常处于边郊。
苏州园林的选址原则是辟园于小巷深处,闹中取静,通过艺术构思和人工手段营造城市山林之境。
而岭南建园原则是尽可能离开闹市,把园林宅邸与真山真水相融合,成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104)建园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在咫尺中营造山林的巧构。
(104)岭南园林造园常利用自然环境,特别是利用水网体系来造园。
(104)(清晖园)
三、空间特征
江南私家园林的空间特征是一种封闭性的内收性,园林基本与园外空间相隔绝(106)。
为了使封闭的小环境空间层次丰富,江南园林于是将园内大空间分成若干个不等的小空间,通过院门、漏窗等渗透手法以及空间对比、延长观赏路线等形式来解决空间的约束和限定,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109)相反,皇家园林就有扩散开放型的空间特征。
(109)而岭南园林则是两者相结合,园内空间也是属于围合封闭的内收型,但在景观组织上,特别是视线组织上,将园内外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空间的扩散感。
(110)岭南园林面积较小,园林空间组织较为简单,不能运用穿插、曲折、渗透等手法来丰富内庭院空间,只有通过把园外景色组织进园内,从而形成园林空间的丰富层次(110)借助外部景色的手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临界面交融,一种是景观视点抬高(111)
虽然岭南清末四大名园,余荫山房,可园,清晖园,梁园都有受江南文人情怀的影响,有着以江南士大夫文化为主导的时代风尚的影响,但是园林在建造时更为明显的,是其中透露出的比起江南园林更为务实的园林特点。
因而在园林布局上,江南园林更多见的是居住区和园林区明显的分隔,园林区的建筑物主要为点缀。
然而岭南园林布局更多的是居住部分与园林的结合,以生活享乐、实用、游乐为主,并且以居住建筑为园林主体。
(岭南造园与审美83)岭南私家园林经常出现的布局形式便有前疏后密式和连房广厦式。
这两种布局方式的共性就在于前低后高,也就是南低北高,主要还是迎合了夏季主导风向。
(84)顺德清晖园就是南面布置庭院,北面是密集的建筑群。
岭南私家园林经常通过庭园、天井院落、巷道以及敞厅等形式组织自然通风,使夏季主导风总能吹到后院每个角落。
(清晖园!)
南低北高的园林布局方式,夏季使主导风南风和东南风流通,冬季能阻挡北风的侵袭(84)。
此外,岭南私家园林中的建筑还经常和水面相结合,通过水体来降低温度,调节小气候环境。
岭南园林很少用土山,并且经常以硬质铺装结合软质种植,减少外露土,园内也满铺地面,以此来避免暴雨的冲刷。
(84-85)可见气候环境对于岭南园林深深的影响,也迫使其表达出更为务实的特点。
(清晖园)
清晖园位于广东顺德大良镇,建于清嘉庆年间。
清晖园面积为五亩多地,整个园从布局上分成三部分,南部有一方池,边设亭榭,明朗空旷,是主要的水景观赏区;中部由船厅,惜阴书屋,真砚斋等建筑组成,半围合池子,敞厅疏栏,树荫径畅,是全园重点。
而北部由竹苑,归寄庐,笔生花馆等建筑小院组成,楼屋鳞毗,巷道幽深,是园中的宅院景区。
各景区通过池水、院落、花墙、廊道、楼厅形成各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园区景色,使得清晖园内“园中有园”[2]。
(另一本133)
从清晖园大门穿过小空间的通道,来到绿潮红雾门,顿觉豁然开朗。
方池南侧是澄漪亭依水而立,六角亭隔水而筑,两者成为水池点景建筑,同时打破方池规整而单调的池岸线,使之富有曲折变化。
岭南造园喜用较为规则的池型,自然式池型很少用。
这一点,应该是受了海洋文化的影响。
远古粤人就偏爱抽象的装饰图案,而这种源于海洋文化影响的偏爱对岭南的艺术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论海洋文化……)六角亭两侧建有连廊。
建筑体在园林中运用一大作用即是可以挡风遮雨以及防晒,这点在相当多的岭南园林中都有体现,特别是运用连廊连通亭、屋等建筑物。
越过方池,即为庭院中部地段,穿过花墙,拾级而上就到达四角亭。
四角亭处较为疏,同时于亭内可以欣赏到四周之景,四角亭为赏园休息之处。
相对四角亭的是船厅。
岭南园林中多用船厅,这和另外,同样也是为适应炎热的气候,船厅作为庭院中心,或者是被放在主要位置引人注目的手法,除了考虑到园林的美观外,更多的也是源于海洋文化的情结。
(论海洋文化……)清晖园的船厅——“小姐楼”,是当年园主人之女的闺阁。
整个建筑犹如一艘大客船,走道是“船舷”,房屋如船舱,栏杆巧妙地以水波纹为饰,船舷上还有一游廊连接“惜阴书屋”,游廊之下为一方形水池,游廊好似踏板,而“惜阴书屋”如码头,使人仿佛置身于船(论海洋……)。
从
三、岭南园林的植物景观
英国迈克尔.苏立文在《东西方美术的交流》一书中说道:“迪.哈尔德在介绍中国园林时,则将中国园林描写成小规模的,讲究实用的,种植蔬菜和果树要比观赏植物要多的庭院。
”这种类型的庭院描述的既是岭南园林。
而所论述的这一点,既是道出了岭南文化中务实的一面在园林中的表现。
岭南庭院中总是使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材料和植物,特别是在庭院中经常栽种岭南佳果作为骨干树种。
余荫山房的善言邬公祠中庭,四角种植阳桃、龙眼各两株,两两对称。
(植物景观pdf)来薰亭所在的内庭院一角,倚建筑植有一棵约130年树龄的木菠萝。
善言邬公祠前庭院植有几棵约130年树龄的龙眼及荔枝树,基本按祠堂的中轴线南北对称而栽,这里还有一棵130年树龄的苹婆古树。
余荫山房古树树种有苏铁、南洋杉、黄兰、凤凰木、洋紫荆、龙眼、蜡梅、崖州竹、炮仗藤、荔枝、凤眼果、树菠萝。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具有热带、亚热带特色的植物物种。
清晖园园内点缀有素馨、玉兰、木棉、银杏、紫藤、米兰、龙眼、荔枝、芭蕉、竹子等观赏花木。
岭南庭院面积较小,并且受规则式风格的影响,再者,气候环境非常适宜植物生长,因此庭院内多用花台花架,等应用形式,一方面可以方便灵活地美化、绿化庭院,丰富小庭院空间层次趣味,同时也反应了规则式风格的影响,另一方面控制植物过旺生长,避免显得过于凌乱而市区植物造景的本意,同时也避免常年雨水冲刷带来的泥泞。
(植物景观pdf)一年四季花香果绿大概是岭南园林的特色吧!
岭南人在不断的经商贸易中注重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岭南温润的气候特点使得这里的植物长势很好,特别是果品品种既丰富,质量又高,根本不需要为吃荔枝而快马加鞭从远方送来。
自然造园时,岭南人会栽植更多的岭南佳果,既经济,又方便。
同时岭南人对自己本身的地域特色也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因此岭南园林更加注重园林结合生产,会栽植较多的果木。
岭南景观
清新旷达,素朴生动,构意新颖,布局平易开朗,较少江南园林深庭曲院的空间构设。
四、岭南园林装饰特点
岭南园林建筑十分注重利用各种屋顶形式、屋脊式样和封火山墙的变化来创造上部轮廓线的变化。
岭南园林建筑十分强调脊饰的艺术造型作用,脊饰较高。
而粤中地区还会采用灰塑、陶塑等屋脊,造型主题多是岭南民间爱好的风物人情。
而从其建筑装饰上也可看到海洋文化的影响。
建筑脊饰上喜用与水有关的,如龙舟等。
(171-172)
岭南园林建筑尤喜用精细的木雕、砖雕、石雕。
在敞厅或套厅处常设极为精彩的花罩或是洞罩,使内外空间既有分隔又能相通,同时还可起到优美的景框作用。
在色彩装饰方面,岭南园林建筑色彩较为丰富艳丽。
与北方园林施有彩画不同,因气候关系岭南园林更多用灰塑彩描。
套色玻璃画也是岭南造园喜用的手法之一。
(173)这也为岭南园林增添了不少色彩。
而岭南活泼的装饰特点也应和海洋文化炫丽、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