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吃什么好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吃什么好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吃什么好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吃什么好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吃什么好?

一、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山药大枣粥:山药150克,大枣9枚,大米100克。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

大枣、大米去杂,洗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大枣、大米煮粥,五成熟时加入山

药块,再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2次,可长期食用。山药有健脾益肺、滋肾固精等功效。

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养血安神等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胆囊术

后腹胀、腹痛。

2.芋头肉丝粥:鲜芋头100克,瘦猪肉60克,玉米面100克。将芋头去皮、洗净,

切成小块;瘦猪肉切丝,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水开后撒入米面(边撒边搅动,以防粘连),再加入肉丝共煮粥。五成熟时加入芋头块,再煮至粥熟即成。每日2次,可长期食用。竿头性平,味甘、辛,有调中益气、化痰和胃、软坚散结等功效。猪肉有滋补肾阴、滋养

肝血、润泽皮肤等功效。玉米营养丰富,有调中健脑的功效。主治胆囊术后腹胀及消化不良诸症。

3.鲤鱼白术粥:鲤鱼250克(切片),炒白术30克,花椒20克,粳米250克。先将花椒、白术、生姜加水适量煎取药汁,粳米洗净入锅,加药汁、鲤鱼、白糖、葱白、清水适量,用武火煮至烂熟后,去鲤鱼喝粥。温中散寒、健脾利胆。主治胆囊术后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等症。

4.薏米鸡金粥:薏米50克,鸡内金5克。加水适量,同煮成粥食用。健胃消食,主

治胆囊术后出现的消化不良。

5.扁豆木耳粥:鲜白扁豆100克(干品50克),木耳10-15克,粳米140克,红糖适量。将白扁豆洗净(干品需先用温水浸泡一夜),与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粥,至米熟烂为度,加红糖调味即成。可供早晚餐温服。健脾利胆、补血益气。主治胆囊术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6.猪脾猪肚粥:猪脾和猪肚各100克(2两),大米200克(4两),油盐少许。猪脾猪肚

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淘净的大米,加水如常法煮粥,熟后调味即可。早、晚餐温热服食。健脾和胃、利胆化食。主治胆囊术后体虚及消化不良、腹胀诸症。

7.地黄桂圆鸡:生地黄200克(4两),母鸡500-750克,桂圆肉30克(0.6两),大枣15

克(0.3两),饴糖150克(3两),白糖100克(2两),鸡汤适量。将母鸡去肠杂洗净后,由

背部颈骨剖至尾部,剁去爪,斩翅尖,入沸水锅内略焯片刻。将生地洗净后切成约0.5厘

米见方的颗粒,桂圆肉撕碎与生地混合均匀,再掺入饴糖调拌后塞入鸡腹内,将鸡腹向

下置于汤罐中,大枣去核放入汤罐,再倒入鸡汤,封口后上笼蒸约2-3小时,鸡熟烂后

加白糖调味即成。佐餐食,每日2次。补虚损、益气血。主治胆囊术后体虚营养不良或腹胀(糖尿病人忌食)。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吃哪些对身体好?

1、注意维生素摄入,尤应注意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

补充,其中维生素K对控制某些类型黄疸引起的出血有效。

优质蛋白要补充

2、充足的蛋白质有利于修复因胆囊炎和胆石症引起的肝细胞损伤,故可以选择以鱼、虾、禽、豆腐及少油的豆制品等为主的低脂肪优质蛋白质饮食。

3、粗粮有益多选用。多食含纤维高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麦、荞麦等

粗粮,以促进胆汁排泄。

4、蔬菜水果保健康。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减少胆固醇形成,减少脂肪和糖的吸收,从而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起到减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每天蔬菜摄入量应大于500克,水果至少有2种。

术后不同时期的饮食:

1、手术后,由于胃肠受到刺激,蠕动减少,肝脏功能受到抑制,胆汁分泌量降低,

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所以,术后1~2天,应严格禁食,宜用静脉滴注补充各种

营养。第3天起可视情况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豆浆、藕粉、果汁等,随后再逐渐改为脱脂牛奶加甜面包、大米稀粥、豆腐羹、枣泥米糊以及面食类等。

2、在术后1个月内,应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禁食高脂肪类和煎炸食品。有人认为,“病灶”除去后,就可以改变过去的低脂肪饮食了,这是错误的。胆囊切除后,将失去

调节胆汁排入肠道的功能,对脂肪的消化能力相应减弱。尤其是在短时间内要消化较多量的脂肪类食物,那是力所不及的,会造成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等。减少脂肪类摄入,

主要指不吃或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及油炸食品,也不宜吃各类高脂肪、高热量的“快餐食品”。烹调尽量少用动物油,可适量增加植物油。菜肴应以清蒸、炖煮、凉拌

为主,少吃炒菜,特别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这样就能减少对胆道的不良刺激。

3、逐渐加强营养。胆囊切除1个月以后,饮食也应追求清淡,加强必要的营养补充,将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在经过数周的适应代偿后,连接肝脏与小肠的胆总管逐渐伸展

扩大,代替了胆囊贮存胆汁的功能。如消化功能无异常,即可食用普通饮食。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吃一些含蛋白质质量较高的食物。每天应吃些瘦肉、水产品、豆类食品,

如能饮一杯牛奶更好。如不习惯食奶类或鱼肉者,可多吃大豆制品及菌菇类,以弥补动物蛋白的不足。胆囊切除后原则上不宜摄入过高的脂肪与胆固醇,但也不必过分限制脂肪,因为肠道中一定量的脂肪,是刺激胆汁分泌及扩展胆总管容积和保持胆道流畅所必需的。此外,多吃高纤维素与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也十分有益。

4、适当增加进餐次数。应注意每餐不宜多吃,特别是术后3~6个月内,每天以4餐

为好,少吃多餐可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于手术后恢复健康。最好能每天吃点醋,

因为醋会增强胃的消化能力,还可调节肠道内的酸碱度,以利于胆汁发挥作用,促进对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常饮茶、多吃鲜果和蔬菜也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三、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根据症状和对脂肪的耐受程度,不应过多摄人脂肪,并主张用植物油烹调。

(2)在满足患者需要的基础上,总热能不能过高。肥胖和超重患者应减体重,使之降

到理想体重。热能按低热能饮食原则供给。

(3)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摄入每日应少于300毫克,限制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

高的食物,如内脏以及鱼子、蛋黄等。可以选用鱼肉、瘦肉、蛋清等

(4)忌用刺激性或产气食品,如萝卜、洋葱等,禁烟、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手术后注意事项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术前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型,出血、凝血时间,术前检查1,肝肾功、血糖,心电图,胸片,肝胆胰脾双肾B超。如果手术,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传统的手术方法,腹部开刀摘除胆囊;另一种是利用腹腔镜进行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术后住院2日,创口疼痛轻微,术后一周可恢复工作,病人痛苦小,恢复快,但费用较高。胆摘除后,不会对生活有大太影响,它只是个胆汁贮存器官,分泌胆汁的胆管还都在,随时可分泌胆汁,只要你不暴饮暴食就行。 LC术因其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由于LC 术手术时间很短,尤其是从切皮到进腹腔建立气腹和关腹膜到手术结束,因此要求麻醉迅速达到一定深度,术后麻醉清醒快且透彻,样可减少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提高麻醉的安全性。TCI是将微机技术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特性相结合,用于监控临床麻醉用药的新技术. 胆结石手术选择微镜好,因为微镱所创伤小恢复快,对患者有一定好处! 但在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凝血时间长、肝脏疾病等不宜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如果不是一定要切除的最好还是药物治疗为好,毕竟任何手术者有风险和有一定的后遗症。 附供参考: 胆囊炎常伴有胆囊结石,结石可阻塞胆囊管而引起炎症。 胆结石是由胆汁内无机盐等杂质沉淀形成的小固态物,沉积于胆囊、肝内和肝外胆管中,往往导致胆管的某一部分梗阻而引起疼痛。 营养成因 胆石症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确切,目前已知有许多因素与其相关,其中重要的一个致病因素就是饮食营养。 1、长期高脂饮食。高脂饮食,特别是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肝、肾及蛋黄等,可导致血液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升高,极易产生胆石。此外,长期高脂饮食易使人肥胖,加之不好运动,导致胆囊肌肉张力下降,胆囊排空延缓,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2、长期低脂饮食。低脂饮食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造成胆汁缺乏及营养不良,也会引起胆石症。 3、喜爱甜食或过量摄取含糖量高的食物。精制的大米、面粉等会加速胆固醇的累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二者之间比列失调。过多的糖分又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增加形成结石的危险。 4、长期饮酒。长期饮酒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等病变,使得胆汁排空受阻淤积,这也是胆石症的诱因之一。 5、饮食习惯不合理。长期不吃早餐者易患胆石症。因不用早餐,空腹时间长,胆汁分泌减少,易在胆囊中沉积,久之,便可形成胆囊结石。 6、饮水过少。饮水少会导致血黏、胆汁稠,久之会生成胆石。 主要症状 1、“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安静结石):所谓无症状即没有胆绞痛,几乎无症状,甚至终生不被发觉。有时仅有轻微上腹闷胀、隐痛、不适、嗳气等,进食油腻后症状更明显,易被当作“肝炎”、“胃炎”。查体右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当胆囊积水时可被触及。

胆囊切除术后饮食原则及注意事项

胆囊切除术后饮食原则 胆囊结石是长期胆汁成分异常或胆道感染引起的胆固醇或胆色素异常沉积,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胆囊炎症,尽管腹腔镜切除胆囊手术有众多优势,尤以其创伤面小为最突出特点,但由于干扰了正常生理,胆囊切除术后,容易产生消化功能紊乱,如脂肪泻、维生素吸收不良等综合征,还有胆石症患者虽然通过手术将结石去除,但没有改变产生结石的脂质代谢紊乱,而这种代谢紊乱还容易产生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因此,胆囊切除后,更应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建议术后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减少脂肪和胆固醇。讲究荤素合理结合,尽量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和胆固醇含量,胆囊切除后,因缺乏足量浓缩胆汁,若过量摄入脂肪和胆固醇,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重者出现脂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平时提倡使用植物油,避免摄入动物油,尽量少食浓肉汤、浓鸡汤、浓鱼汤等食物,减少摄入脂肪含量高的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大杏仁、开心果等。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鱿鱼、沙丁鱼、动物脑、鱼卵、蟹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菜肴应以清蒸、炖煮、凉拌为主,特别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戒酒。 2.逐渐加强营养。胆囊切除1个月以后,饮食也不要过于追求清淡,必 要的营养补充将有助于病人术后的早日康复。每天应吃些水产品、鱼、 豆类食品等。如不习惯食奶类或鱼肉者,可多吃大豆制品及菌菇类,以 弥补动物蛋白的不足。多吃高纤维素与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对患者术

后的恢复也十分有益。 3、优质蛋白质要补充。补充充足的蛋白质,有利于修复因胆囊炎和胆石 症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可以选择以鱼、虾、禽、豆腐及少油的豆制胆囊 切除术后的饮食保养之道品等为主的低脂肪优质蛋白质。 4、蔬菜水果保健康,每天蔬菜摄入量应大于500克。水果至少有2种,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利于康复,蔬菜水果还富含膳食纤维。多吃蔬果也有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可以减 少胆固醇的形成,减少脂肪和糖的吸收,从而起到减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 5、粗粮有益多选用,多食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麦等粗粮,以促进胆汁排泄。 6、讲究烹调方法。烹饪应力求清淡,最好采用清炖、蒸煮、煨汤等方法。避免油炸、烧烤、烟熏、半生半熟的烧煮方法,并尽量少用调味品,这 样才适合手术后胆道功能的改变,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7.适当增加进餐次数。术后3~6月内,应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少食多餐可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于手术后恢复健康。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多喝水,经常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腹部受凉,避免腹内压力增高的一切因素。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尽量做到少量多餐。饮食一定要清淡,要循序渐进,先从最软的吃起,如稀饭、面条等。 胆囊切除术后忌食的食品有: 1、忌吃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如动物心、肝、脑、肠、蛋黄、松花蛋、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2003,3:24225. 16Semenov Diu ,Potashev LV ,Vasil ′ev VV ,et al.Decision for the method of surgical treament of acute destuctive pancreatitis.Vestn Khir Im ⅡGrek ,2004,163:39242. 17Kraas E ,Frauenschch D.Surgery of the gallbladder and bile ducts by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Chirurg ,2001,72:378. 18Qin MF ,Xu https://www.doczj.com/doc/8215466681.html,bined laparoscopic and endoscopic treatment for bile duct diseases.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 ,2004,3:2842287. 19K arcz D ,Panek J ,Dolecki M ,et al.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Przegl Lek ,2003,60 (Suppl 7):13219. 20Will U ,Meyer F ,Manager T ,et al.Endoscopic ultrasound 2assist 2 ed rendezvous maneuver to achieve pancreatic duct drainge in ob 2structive chronic pancreatitis.Endoscopy ,2005,37:1712173.21Rattner DW.Beyond the laparoscop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the new millennium.Surgery ,1999,125:19222. 22Cherqui D ,Husson E ,Hammoud R ,et https://www.doczj.com/doc/8215466681.html,paroscopic liver resec 2 tions:a feasibility study in 30patients.Ann Surg ,2000,232:7532762. (收稿日期:2005203229) ?综述?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江海中,杨祖奎 【摘要】 临床有部分患者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或重新出现与术前类似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 胀不适、右上腹疼痛等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 cholecystectomy syndrome ,PCS )。引起PCS 的原因分为两大类,一是胆胆管相关因素,如胆管结石、胆囊管残端过长、再生胆囊、胆道良性狭窄、胆道感染等;二是胆道外病因,包括肠道易激惹综合征、消化性溃疡、肝脏疾病、腹腔内粘连、冠状动脉疾病、膈疝等。临床诊断包括:B 超、静脉胆道造影、胃肠道钡餐检查、CT 、ERCP 、MRCP 、 MRI 等,一般都可找到确切的病因。通过药物、内镜或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有的病人也可 由精神因素引起,需进行精神病因检查及治疗。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诊断;治疗 作者单位:400016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切除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或重新出现轻微而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不适、右上腹疼痛,甚至典型的胆绞痛等,Bodvall [1] 和 Hopkins [2] 称之为胆囊切除术综合征(post cholecys 2tectomy syndrome ,PCS )。PCS 的特点是反复发作 的上腹疼痛,疼痛经常局限于中上腹或上腹部。多数类似于胆囊切除前的腹痛性质,并可伴有一系列消化不良症状,如餐后不适、腹胀和大便次数增多等。绝大多数患者无黄疸和发热,但有时也可出现。肝功检查常无异常,部分患者不经治疗可自行减轻或缓解。 胆囊切除术后有胃肠道症状的病人相当常见,占PCS 总数的10%~50%,但绝大多数病人的症状 较轻,随着手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轻、消失。只 有不足5%的病人因症状持续需手术或内镜外科处理。 1 PCS 的原因 引起PCS 的原因分为两大类:(1)胆管相关因 素;(2)胆道外病因。1.1 胆道相关因素 1.1.1 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是PCS 的最常见原因,可能术前存在原发或继发结石而未发现,也可因术中牵拉挤压胆囊使细小结石滑入胆总管或术后再发结石所致,这些残留结石或再生结石有些可在数年内不引起临床症状,有些则出现轻微的胆管炎和胆管扩张。胆囊切除术后3年内出现症状,可能为原有存在的残留结石;3年后出现症状可能为再生结石。有人统计残留或再生结石占胆道次手术病例

胆囊摘除后的饮食护理及食谱

胆囊摘除后的饮食护理 及食谱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

胆囊摘除后的饮食护理 因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病切除了胆囊的患者,术后要注意自我保健,以防继发大肠癌。胆囊切除后,可使大肠癌发病率上升,主要是因为胆囊被切除后,体内的次级胆酸进入肠道增多,刺激结肠黏膜增生,从而增加患结肠腺瘤和结肠癌的危险性。因此,胆囊切除患者要多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肠蠕动;要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粗粮,保持大便通畅;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多食鲜奶和奶制品,牛奶中丰富的钙和维生素A、D等,能抑制或减少胆酸的分泌。此外,经常观察大便的状况,如有无出血及大便形态改变等,以便及早发现。 胆囊是人身体里储存胆汁的场所,不断地将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起来,并加以浓缩,在进食的时候,胆囊通过自身的收缩,将浓缩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脂肪。如果胆囊因诸如胆囊炎、结石、息肉、胆囊癌等种种原因不得不被切除时,人们将面对因胆汁得不到调控而引起的生理状态的改变。这时,胆汁将持续进入十二指肠,而在人们进食时却又不能得到足够的胆汁来帮助消化,会导致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如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胆囊切除术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指导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手术后近期,尽量减少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不吃或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如果因口感需要可适当用一些橄榄油来烹制食品。要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如瘦肉、水产品、豆制品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养成规律进食的习惯,并且要做到少量多餐,以适应胆囊切除术后的生理改变。消化不良的症状大概会持续半年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胆总管逐渐扩张,会部分替代胆囊的作用,消化不良的症状也就会慢慢缓解。这时饮食也就能逐步过度到正常了。 2.心理护理胆囊切除后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术后两三个月内,可以进行像散步这样的活动,以促进机体的恢复。 3.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到医院复诊,遇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胆囊炎做了胆囊切除术,一般有40%~45%的病人疗效满意,症状消失。但是少数病人手术后原有的症状仍然存在,或经一段时间缓解后原有症状又复发,还有的出现新的症状,这些统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缩合征”。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人出现上腹部疼痛、绞痛样发作、黄疸、怕冷发热、恶心、呕吐、忧郁、焦躁以及进行性体重减轻等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胆囊切除后有2%~8%的人出现这种症状。 胆囊切除后,由于胆道动力紊乱和胆汁流动异常,使胆管系统的功能障碍。另外,一些病理原因也起主要作用,常见的因素有:肝内、肝外胆管残留结石,特别是胆总管下端残留结石,或再生结石。胆囊管留置过长出现胆囊管残株炎;胆管或奥狄括约肌损伤、狭窄;原发病术中未予处理,如溃疡病、食道裂孔疝、慢性胰腺炎、胃炎、肝硬化、壶腹周围器官肿瘤;一些精神因素等。术后出现上述表现,应分析病因并给予治疗。如果检查有器质性病变,残留结石(尤其发生在胆总管者),壶腹周围肿瘤,或胆总管梗阻,应再行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后饮食方面应注意些什么? 切除胆囊以后,人体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机体的代偿性变化是适应消化的需要。这一过程大约需要2~3个月的时间。在这段代偿、适应的时间里,消化吸收脂肪的功能会暂时受到一定的影响。为适应这种改变,胆囊切除的人,吃脂肪的量

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疗体会

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1-07-14T18:40:19.4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6期供稿作者:李斌 [导读] 总之,术前充分估计做好预防,术后严密观察,尽早发现,及时处理,患者就能按时出院,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李斌(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675700)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6-0261-02 【摘要】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疗,早期发现并发症和术前对并发症的充分估计、准确处理和预防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关键词】胆囊切除并发症诊疗 胆囊疾病在我国是常见多发病,在外科急腹症中居第三位,在胆囊疾病中以胆囊炎并结石最为常见,仅次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伴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胆囊疾病接受手术治疗的人数不断增加,所以进一步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疗就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30例,男性127例,女性103例,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49岁,230例患者均因胆囊炎并结石入院。入院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均无手术禁忌症、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共发生并发症9例[1]。分别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脂肪液化3例,并发心肌缺血1例、并发胰腺炎1例、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2例、并发脑梗1例、并发胆囊术后综合症1例。 2 诊疗结果 2.1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和脂肪液化,该并发症主要发生在肥胖患者、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肥胖患者术中切开皮下脂肪时不能用电刀,这样可减少术中对脂肪组织的破坏。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应保护好切口减少污染。有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发生可能的患者,术后应严密观察切口情况,发现切口有渗出或分泌物,要增加换药次数。每次换药后用波姆光治疗仪烤切口、使切口保持干燥、到拆线时可间断拆线,适当延长全部拆线时间。如到拆线时切口渗出较多无Ⅰ期愈合可能,则拆出全部缝线,充分引流后行Ⅱ期缝合。术前适当使用抗生素,可减少上述情况发生[2]。 2.2术后并发心肌缺血,患者术后发生胸部不适、心悸、心前区疼痛、应给患者做急诊心电图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后立即给对症治疗。 2.3术后并发胰腺炎,患者术后出现剧烈腹痛,且伴有恶心、呕吐次数增多,既往有胆源性胰腺炎病史。排外胆汁性腹膜炎和切口疼痛,急诊查患者血尿淀粉酶,确诊后给对症治疗。 2.4术后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患者术后发生下肢疼痛,甚至肿胀。则有出现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可能,应给患者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确诊后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血塞通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必要时行溶栓取栓术。预防该并发症的关键是,术后少用甚至不用止血药物,早期下床活动。 2.5术后并发脑梗,术后患者出现肢体运动障碍或无力等情况,应行头颅CT检查,确诊后给对症治疗。 2.6术后并发胆道术后综合症。该并发症极为少见、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向右肩部放射痛、类似胆囊结石症状。但不伴有黄疸、实验室检查及B超、CT静脉胆道造影结果不能明显提示病变部位及性质,治疗上首选消炎利胆、解痉止痛等保守治疗。如效果不明显,则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3]。可使上述症状得以缓解。 3 讨论 胆囊切除术绝大多数为择期手术,所以术前医生应对患者健康状况作系统评估,尽可能估计到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特别是术前检查时发现的合并症,要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术后并发症出现,术前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治疗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高龄患者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其手术风险增大,心脏病患者术后死亡率是一般患者的2.8倍。术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也变大。术前有胆源性胰腺炎发作病史的患者,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可能也变大,术后可预防性给药。术后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不仅可以预防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还可预防粘连性肠梗阻,促进切口愈合。总之,术前充分估计做好预防,术后严密观察,尽早发现,及时处理,患者就能按时出院,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参考文献 [1]黄莛庭主编.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 [2]唐伟松,李小毅,杨志英,王欣,李秉璐.预防性抗生素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7.445. [3]龚昭,周新瑾,周永碧.十二指肠乳突切开术治疗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原因不明的顽固性腹痛84例,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6 338-339.

摘除胆囊后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摘除胆囊后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胆囊是人体内具有一定作用但并非必不可少的脏器。手术切除胆囊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恢复,可以获得自身的调节代偿,即通过胆管的代偿性扩张,有效地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由于胆囊切除后代偿功能的调节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人体的消化功能毕竟要相对减弱,因此,胆囊切除手术后的病员,在家庭护理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术后两周内宜进食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流质饮食,如浓米汤、藕粉、豆浆、软面片、莲子红枣粥等,以利人体的消化吸收。 2、恢复正常饮食,宜保持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质的膳食结构,忌食脑、肝、肾、鱼及油炸食物,更应忌食肥肉、忌饮酒、以免影响肝脏功能,或造成胆管结石。 3、注意心理卫生,经常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避免发怒、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以防止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调节机能发生紊乱,影响胆管代偿功能的恢复。 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轻体力劳动,忌长时间坐卧、活动过少,以利肌体功能的恢复。 5、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利胆的药物,如西药消炎利胆片,中药大柴胡汤合金铃子散加减等,并根据不同情况,补充维生素B、C、K等,对保护肝脏、防止出血有重要意义。 一:控制热量减体重,控制进食总量,每餐应七八分饱(特别是晚餐)。保持体重在理想范围内,超重和肥胖者应该减肥。 二:减少脂肪和胆固醇。讲究荤素合理结合,尽量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和胆固醇含量,胆囊切除后,因缺乏足量浓缩胆汁,若过量摄入脂肪和胆固醇,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重者出现脂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平时提倡使用植物油,避免摄入动物油,尽量少食浓肉汤、浓鸡汤、浓鱼汤等食物,减少摄入脂肪含量高的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大杏仁、开心果等。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鱿鱼、沙丁鱼、动物脑、鱼卵、蟹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每周最多吃四只鸡蛋,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尽量做到少量多餐。 三:优质蛋白质要补充。补充充足的蛋白质,有利于修复因胆囊炎和胆石症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可以选择以鱼、虾、禽、豆腐及少油的豆制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保养之道品等为主的低脂肪优质蛋白质。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保养之道 四:蔬菜水果保健康,每天蔬菜摄入量应大于500克。水果至少有2种,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利于康复,蔬菜水果还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形成,减少脂肪和糖的吸收,从而起到减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 五:粗粮有益多选用,多食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麦等粗粮,以促进胆汁排泄。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吃什么好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吃什么好? 一、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山药大枣粥:山药150克,大枣9枚,大米100克。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 大枣、大米去杂,洗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大枣、大米煮粥,五成熟时加入山 药块,再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2次,可长期食用。山药有健脾益肺、滋肾固精等功效。 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养血安神等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胆囊术 后腹胀、腹痛。 2.芋头肉丝粥:鲜芋头100克,瘦猪肉60克,玉米面100克。将芋头去皮、洗净, 切成小块;瘦猪肉切丝,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水开后撒入米面(边撒边搅动,以防粘连),再加入肉丝共煮粥。五成熟时加入芋头块,再煮至粥熟即成。每日2次,可长期食用。竿头性平,味甘、辛,有调中益气、化痰和胃、软坚散结等功效。猪肉有滋补肾阴、滋养 肝血、润泽皮肤等功效。玉米营养丰富,有调中健脑的功效。主治胆囊术后腹胀及消化不良诸症。 3.鲤鱼白术粥:鲤鱼250克(切片),炒白术30克,花椒20克,粳米250克。先将花椒、白术、生姜加水适量煎取药汁,粳米洗净入锅,加药汁、鲤鱼、白糖、葱白、清水适量,用武火煮至烂熟后,去鲤鱼喝粥。温中散寒、健脾利胆。主治胆囊术后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等症。 4.薏米鸡金粥:薏米50克,鸡内金5克。加水适量,同煮成粥食用。健胃消食,主 治胆囊术后出现的消化不良。 5.扁豆木耳粥:鲜白扁豆100克(干品50克),木耳10-15克,粳米140克,红糖适量。将白扁豆洗净(干品需先用温水浸泡一夜),与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粥,至米熟烂为度,加红糖调味即成。可供早晚餐温服。健脾利胆、补血益气。主治胆囊术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6.猪脾猪肚粥:猪脾和猪肚各100克(2两),大米200克(4两),油盐少许。猪脾猪肚 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淘净的大米,加水如常法煮粥,熟后调味即可。早、晚餐温热服食。健脾和胃、利胆化食。主治胆囊术后体虚及消化不良、腹胀诸症。 7.地黄桂圆鸡:生地黄200克(4两),母鸡500-750克,桂圆肉30克(0.6两),大枣15 克(0.3两),饴糖150克(3两),白糖100克(2两),鸡汤适量。将母鸡去肠杂洗净后,由 背部颈骨剖至尾部,剁去爪,斩翅尖,入沸水锅内略焯片刻。将生地洗净后切成约0.5厘 米见方的颗粒,桂圆肉撕碎与生地混合均匀,再掺入饴糖调拌后塞入鸡腹内,将鸡腹向 下置于汤罐中,大枣去核放入汤罐,再倒入鸡汤,封口后上笼蒸约2-3小时,鸡熟烂后 加白糖调味即成。佐餐食,每日2次。补虚损、益气血。主治胆囊术后体虚营养不良或腹胀(糖尿病人忌食)。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吃哪些对身体好? 1、注意维生素摄入,尤应注意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 补充,其中维生素K对控制某些类型黄疸引起的出血有效。 优质蛋白要补充 2、充足的蛋白质有利于修复因胆囊炎和胆石症引起的肝细胞损伤,故可以选择以鱼、虾、禽、豆腐及少油的豆制品等为主的低脂肪优质蛋白质饮食。 3、粗粮有益多选用。多食含纤维高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麦、荞麦等 粗粮,以促进胆汁排泄。

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原则教学文案

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 原则

一、胆囊切除术后——饮食原则 正常的胆囊具有储存、浓缩、排胆和分泌等功能。切除胆囊后,机体便失去了胆囊的上述功能。表现在脂肪消化功能方面的问题是没有浓缩的胆囊胆汁进入小肠,肠内胆汁酸浓度达不到临界微胶粒浓度,胆盐的含量也比正常人减少一半,如果摄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较多将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和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K 的吸收。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机体会逐渐适应和代偿,这一过程需要2--3个月时间。因此在这一段适应的时间里,对脂肪的摄入量要加以限制,尤其是一次不能吃含太多的动物脂肪的食物。一般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一餐食量不宜过饱。食物内容可以是低脂半流或低脂软饭。如各种粥类、面条、面片、面包、饼干、豆腐、蛋清、去脂牛奶和低脂瘦肉、少纤维蔬菜、水果等。烹调以炖、蒸、煮、氽,使食物软而少油的方法为宜。根据对食物的耐受情况,脂肪控制从严格每日20克,过渡到每日40克。如食后不舒服可酌情减少或不吃,经一段时间适应后再逐渐放开对脂肪食物的摄入。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广泛应用,这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是目前治疗良性胆囊疾病(胆囊炎,胆囊结石)最合适的手术方法,手术切除胆囊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恢复,可以获得自身的调节代偿,即通过胆管的代偿性扩张,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但是,胆囊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对胆汁进入肠道有调节功能,一旦胆囊切除,其调节胆汁排泄的功能就不复存在,胆道的生理完整性和功能协调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虽然人体内有较强的代偿能力,但是消化和吸收功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容易产生消化功能紊乱,如脂肪泻、维生素吸收不良等综合症等,还有,胆石症患者虽然通过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分析

作者:肖竣金肖丹贺亚东宋洪亮陈雷巴克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至2005年完成的167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其13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损伤3例,腹腔内出血1例,胆漏2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膈肌损伤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皮下气肿1例,脐部戳孔腹直肌血肿1例,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严重后遗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除的最佳选择,但仍存在较严重的并发症,遵循正规的手术原则,及时中转开腹,才能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质量。【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预防措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已在全国广泛开展。尽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瘢痕小、住院时间短、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1],但其手术并发症仍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作者对本院1998至2005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74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05例,女1069例;年龄11~93岁,平均48.6岁。其中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238例,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1275例,胆囊结石并萎缩性胆囊炎59例,胆囊息肉81例,胆囊结石并胆囊息肉21例。有上腹部手术史21例(非肝胆手术),下腹部手术史97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均行三孔法或四孔法完成。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二氧化碳气体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mmhg,以超声刀和/或电钩分离进行手术,中转手术10例。 2 结果 本组有并发症13例。其中胆总管横断1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术后6个月拔除t管。右肝管烧灼伤1例,中转开腹行右肝管支撑引流及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6个月分别拔除t管及右肝管支撑引流管。胆总管部分离断1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术,术后3个月拔除t管。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经积极应用止血药保守治疗好转。胆漏2例,约每天50~100ml胆汁样液,经腹腔引流管引流后逐步减少,1周后拔管。十二指肠损伤1例,术后发现腹腔引流管引流胆汁样混浊液,约400ml/d,急诊行十二指肠损伤修补并造瘘术。膈肌损伤1例,即鼓肺后行腹腔镜下膈肌修补术,术后查胸片示右侧少量气胸,3d后复查基本吸收。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后好转。皮下气肿1例,自行吸收。脐部戳孔血肿1例,予热敷等物理治疗后逐步吸收。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予抗凝祛聚治疗后好转。全组患者均治愈,近期随访无胆管狭窄并发症。 3 讨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lc已经成为胆囊良性疾病手术的“金标准”。但根据文献报道[2],国内lc并发症发生率为0.71%。其中胆管损伤为最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3]。lc 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胆管损伤、胆漏、出血、胃肠道损伤、胆道残留结石、腹腔内感染脓肿、下肢深静脉血栓、皮下气肿、肩部疼痛、伤口感染、戳口疝等。现结合本组患者,讨论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3.1 术前准备 术前全面检查是预防lc并发症的必要保证。包括彩超、ct,必要时行ercp及mrcp,以了解胆囊和胆道情况,估计lc的难度及风险性。对心肺功能不全者应行肺功能、心超等检查,以了解其对气腹及lc的耐受性。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手术后注意事项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手术后注意事项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术前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型,出血、凝血时间,术前检查1,肝肾功、血糖,心电图,胸片,肝胆胰脾双肾B超。如果手术,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传统的手术方法,腹部开刀摘除胆囊;另一种是利用腹腔镜进行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术后住院2日,创口疼痛轻微,术后一周可恢复工作,病人痛苦小,恢复快,但费用较高。胆摘除后,不会对生活有大太影响,它只是个胆汁贮存器官,分泌胆汁的胆管还都在,随时可分泌胆汁,只要你不暴饮暴食就行。 LC术因其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由于LC术手术时间很短,特别是从切皮到进腹腔建立气腹和关腹膜到手术结束,因此要求麻醉迅速达到一定深度,术后麻醉清醒快且透彻,样可减少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提高麻醉的安全性。TCI是将微机技术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特性相结合,用于监控临床麻醉用药的新技术. 胆结石手术选择微镜好,因为微镱所创伤小恢复快,对患者有一定好处! 但在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凝血时间长、肝脏疾病等不宜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如果不是一定要切除的最好还是药物治疗为好,毕竟任何手术者有风险和有一定的后遗症。 附供参考: 胆囊炎常伴有胆囊结石,结石可阻塞胆囊管而引起炎症。

胆结石是由胆汁内无机盐等杂质沉淀形成的小固态物,沉积于胆囊、肝内和肝外胆管中,往往导致胆管的某一部分梗阻而引起疼痛。 营养成因 胆石症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确切,当前已知有许多因素与其相关,其中重要的一个致病因素就是饮食营养。 1、长期高脂饮食。高脂饮食,特别是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肝、肾及蛋黄等,可导致血液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升高,极易产生胆石。另外,长期高脂饮食易使人肥胖,加之不好运动,导致胆囊肌肉张力下降,胆囊排空延缓,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2、长期低脂饮食。低脂饮食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造成胆汁缺乏及营养不良,也会引起胆石症。 3、喜爱甜食或过量摄取含糖量高的食物。精制的大米、面粉等会加速胆固醇的累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二者之间比列失调。过多的糖分又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增加形成结石的危险。 4、长期饮酒。长期饮酒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等病变,使得胆汁排空受阻淤积,这也是胆石症的诱因之一。 5、饮食习惯不合理。长期不吃早餐者易患胆石症。因不用早餐,空腹时间长,胆汁分泌减少,易在胆囊中沉积,久之,便可形成胆囊结石。 6、饮水过少。饮水少会导致血黏、胆汁稠,久之会生成胆石。

胆囊切除术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胆囊切除术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主要是术后出血,胆漏胆汁性腹膜炎,肝下积液或膈下脓肿,术后黄疸,术后胰腺炎,胆总管残留结石,胃肠瘘等。远期并发症包括胆管狭窄,胆总管再发结石,胆道出血,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囊管残留过长综合征,结肠癌发生率增高等。 胆囊切除术后出血主要是由于胆囊动脉结扎不牢固,结扎线滑脱,肝创面分离过深渗血不止或胆囊床止血不彻底;凝血功能障碍;拔除引流管时结扎胆囊动脉或胆囊床血管的结扎线拉脱等原因造成。胆囊床的渗血一般出血量不大,若凝血功能无异常可自行停止;在严密观察下可不做特殊处理。若术后引流管引出血液较多,凝血异常,病人有可能很快出现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多考虑胆囊动脉出血;凝血异常者可经引流管注入凝血酶、肾上腺素,输新鲜血、血小板等。出血仍不止者应及时手术探查予以止血。 胆汁漏胆汁性腹膜炎是胆囊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后果往往较为严重。胆汁漏的原因很多,程度及后果亦不相同。常见的原因是胆管损伤或副胆管损伤,胆囊管结扎线脱落,胆管穿刺孔外漏胆汁也是可能的原因,但所占比例不大。胆汁漏胆汁性腹膜炎的处理重在预防,术中防止胆管损伤,胆囊床年有管状结构妥善处理,胆囊管残端双重结扎,必要时缝扎也是术中应采取的措施。术后发现胆汁漏或胆汁性腹膜炎时,应根据病情做相应处理。术中未放置引流管者应及早剖腹探查,查找胆汁外漏原因并做相应处理,冲洗引流腹腔。

术中是胆囊区放置引流管,术后引出胆汁。腹膜炎局限者,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引流而愈。若引流量大时,应及早手术探查,手术重点是冲洗腹腔和治疗胆漏原因。 肝下积液几科在所有胆囊切除术后都会产生,主要来自血液、胆汁、淋巴液和腹腔渗液;其大部分液体可自行吸收或经引流管引出,仅有少数由于积液较多或未放置引流管而引起症状,或继发感染后引起肝下、隔下脓肿。合理放置腹腔引流管和术中细致操作可有效地预防肝下积液及脓肿的发生。 胆囊切除术后黄疸的原因很多,肝前性原因主要是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例如输库血过多或输血引起的溶血反应,使外源性胆红素增多;胆汁或血性渗出液吸收过多,感染败血症;手术应激及某些药物使溶血加剧;肾功能不全等使内源性胆红素升高,均可引起术后不同程度的黄疸。术后禁食时间过长,肝细胞能量不足,胆红素的摄取发出障碍,麻醉药物,麻醉长时间低血压、低氧血症对肝细胞可造成损害,严重感染败血症的毒素作用,亦能引起肝细胞坏死,均可引起肝性术后黄疸。肝后性黄疸特别是胆道操作所致,应不失时机地采取手术治疗,发现较晚(10天)以后者应先行引流,进行二期修复重建手术。若是胆道残留结石,可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或择期手术取石。 胆囊切除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0.4%。主要是由胆汁、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入胰管或手术损伤胰腺的血供,或胆道残留结石引起。多为水肿型胰腺炎,大多经限制饮食、抑制胰酶分泌、搞感染等措施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适应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适应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有:①有症状的胆囊结石;②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③直径大于3cm的胆囊结石;④充满型胆囊结石;⑤急性胆囊炎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有手术指征;⑥有症状、有指征的胆囊隆起性病变; ⑦估计病人有良好的耐受性。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虽多,但一定要掌握好适应症,以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有下列情况者不宜进行腹腔镜手术:①患者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②凝血功能障碍;③肝功能障碍,肝昏迷前期或有腹水者;④腹壁、腹腔严重感染者;⑤腹部外伤伴有休克者;⑥膈疝患者;⑦腹部多次手术,合并严重粘连和肠梗阻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主要适应症为 1.各种不同类型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胆囊结石,如单纯慢性胆囊炎并结石,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并结石,充满型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结石嵌顿等. 2,胆囊息肉样病变. 3,无症状性单纯胆囊结石,下列病人应采取LC治疗:①陶瓷胆囊,因其胆囊癌发生率高达25%; ②胆囊结石超过3cm,即使无明显症状亦应积极治疗,因结石大于3cm的胆囊结石患者,其胆囊癌发生率明显高于结石小于3cm者;②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者 4, 糖尿病患者合并胆囊结石,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尽早手术治疗,甚至目前有观点认为即使无症状也应手术. 5,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出4—5倍,虽然肝硬化病人不是LC的禁忌证,但属于困难的LC手术,因为门静脉高压症胆囊周围及胆囊三角区血管丰富,易出血,易发生粘连,作此手术应慎重. 6, 慢性胆囊炎并结石急性发作患者,大多数经用解痉,止痛,抗炎等治疗后,急性胆绞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能迅速缓解,抓紧手术时机,可实行此手术:而另一类型为胆囊结石嵌顿,虽已对症用药处理,体征和症状均不能缓解,胆囊壁易发生坏死,甚至胆囊穿孔形成腹膜炎,这种病人尽早手术,超过24小时不宜作LC手术. 禁忌症为: 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2.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3.慢性胆囊结石病有严重的腹腔内感染. 4.严重高危胆囊结石病人,对患有胆囊结石并有心功能不全,慢性肺部严重疾病者应慎重处理. 5.伴有严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6.Mirizzi综合征. 7.伴有严重出血性疾病 8.疑有胆囊癌者. 9.妊娠期胆囊结石. 10.既往有较大的上腹部手术史等 11.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 12.麻醉禁忌者. 腹腔镜疝修补术从一开始被介绍至今仍存在很大争论,反对者认为传统的疝修补修已有百多年历史,人们对其有丰富经验,且因其只需局麻,无需特殊器械,操作简单,不需进入腹腔,对腹腔影响少,而手术费用低,效果好,因而一直深受广大医师青睐,而腹腔镜疝修补术则存在较高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费用高,远期疗效和并发症不明确;而支持者则认为腹腔镜手术在美容,术后疼痛轻,不限制活动,能早期投入工作,所获得的利益远远

胆囊切除术后注意事项

痛风病人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调理 胆囊是储存胆汁的主要器官,而胆汁对食物的消化、脂肪的乳化分解、及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肝细胞不断的生成胆汁,并由肝管流出,在非消化期,胆汁大部分流入胆囊内储存,胆囊可以吸收胆汁中的无机盐和水分,使胆汁浓缩4-10倍,从而增加储存效能。而在进食的时候,胆囊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胆汁则被排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所以不难看出,胆囊在储存、浓缩、以及排放胆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对于因患有严重的胆囊炎和胆石症而切除了胆囊的人群来说,胆囊这种储存和调控胆汁、消化食物的功能几乎已经不复存在。而且术后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减弱,肝脏的功能也会受到抑制,胆汁的分泌量明显减少,由于缺少了胆囊对胆汁的浓缩,进餐后进入肠道的胆汁浓度和数量下降,对脂肪的消化能力明显减弱,影响了整个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所以,在术后的康复过程中,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痛风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原则: 1、控制食物总热量,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肥。 2、减少食物中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若进食过多脂肪和胆固醇,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严重的会发生脂性腹泻,造成营养不良,平时尽量使用植物油,避免摄入动物油,不食浓肉汤、浓鸡汤、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减少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大杏仁、开心果等的摄入。严格限制动物内脏、鱿鱼、动物脑、鱼籽、蟹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及油炸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尽量做到少量多餐。避免诱发急性痛风。 3、补充优质蛋白质,鸡蛋(蛋黄胆固醇高,不吃)豆腐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食物。 4、每天摄入新鲜蔬菜400-500克。水果至少2种,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利于康复,蔬菜水果还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对降低血脂有一定的作用。 5、对切除胆囊的患者。一定要戒烟,因为吸烟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少食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洋葱、蒜、姜、辣椒和胡椒等。 6、多吃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麦等粗粮,以促进胆汁排泄。 7、烹饪应尽量清淡,最好采用蒸、煮、炖、烩等方法。避免油炸、烧烤、烟熏、半生半熟的烧煮方法,并尽量少用调味品,这样才适合手术后胆道功能的改变,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术后前两天:术后两天内应严格禁食,可以采用静脉滴注补充各种营养物质。术后第三天起:可视情况先给予无脂流质饮食,如米汤、面汤、豆浆、藕粉、蔬菜汁、果汁等,随后再逐渐改为脱脂牛奶、稀粥、豆腐羹、米糊以及面食类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少量多餐,每天5-6餐可以在肠道能够耐受的情况下补充更多的营养。 术后一周以后: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可逐渐进展至给予低脂软食,控制食物中脂肪总入量,食物配制以清淡为原则,如面条、面片、面包(不吃)、馒头、粥、软饭、无油的青菜、豆腐、豆浆、脱脂奶、质软的水果等。 术后一个月内:尽量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禁食高脂肪及油炸食品,尤其是在短时间内要消化较多量的脂肪类食物,容易造成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等。减少脂肪类摄入,不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及油炸食品,烹调尽量不用动物油,可适量增加植物油(菜籽油、橄榄油、山茶籽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调换使用)。菜肴应以清蒸、炖煮、凉拌为主,特别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戒烟。 术后一个月以后:胆囊切除1个月以后,要逐渐增加营养,必要的营养补充将有助于病人术后的早日康复。每天应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吃些瘦肉、禽肉、豆制品及菌菇类等,

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食谱(精选课件)

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食谱 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食谱 胆囊切除术后吃什么好呢,这里简单介绍以下有关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食谱,希望对广大病友有所帮助: 胆囊切除术后饮食1:控制热量减体重,控制进食总量,每餐应七八分饱(特别是晚餐)。保持体重在理想范围内,超重和肥胖者应该减肥.?胆囊切除术后饮食2:减少脂肪和胆固醇。讲究荤素合理结合,尽量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和胆固醇含量,胆囊切除后,因缺乏足量浓缩胆汁,若过量摄入脂肪和胆固醇,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重者出现脂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平时提倡使用植物油,避免摄入动物油,尽量少食浓肉汤、浓鸡汤、浓鱼汤等食物,减少摄入脂肪含量高的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大杏仁、开心果等。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鱿鱼、沙丁鱼、动物脑、鱼卵、蟹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每周最多吃四只鸡蛋,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尽量做到少量多餐。 胆囊切除术后饮食3:?优质蛋白质要补充。补充充足的蛋白质,有利于修复因胆囊炎和胆石症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可以选择以鱼、虾、禽、豆腐及少油的豆制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保养之道品等为主的低脂肪优质蛋白质。 胆囊切除术后饮食4:蔬菜水果保健康,每天蔬菜摄入量应大于500克。水果至少有2种,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利于康复,蔬菜水果还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形成,减少脂肪和糖的吸收,从而起到减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胆囊切除术后饮食5:烟酒辛辣需戒除。切除胆囊的患者。一定要戒烟戒酒,因为吸烟酗酒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少食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洋葱、蒜、姜、辣椒和胡椒等. 胆囊切除术后饮食6:?粗粮有益多选用,多食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麦等粗粮,以促进胆汁排泄。?胆囊切除术后饮食7:?讲究烹调有方法.烹饪应力求清淡,最好采用清炖、蒸煮、煨汤等方法。避免油炸、烧烤、烟熏、半生半熟的烧煮方法,并尽量少用调味品,这样才适合手术后胆道功能的改变,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正常的胆囊具有储存、浓缩、排胆和分泌等功能。切除胆囊后,机体便失去了胆囊的上述功能。表现在脂肪消化功能方面的问题是没有浓缩的胆囊胆汁进入小肠,肠内胆汁酸浓度达不到临界微胶粒浓度,胆盐的含量也比正常人减少一半,如果摄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较多将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和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K 的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