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与控制技术答案说课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一章参考答案1.什么是低压电器?低压电器是怎样分类的?答:(1)低压电器通常是指工作在交流50Hz(60Hz)、额定电压小于1200V 和直流额定电压小于1500V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
(2)低压电器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按照用途分类、按照工作条件分类、按照操作方法分类和按照工作原理分类等分类方法。
2.什么是额定电流?什么是约定发热电流?两者有什么区别?答:(1)额定工作电流:在规定的条件下,保证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
(2)约定发热电流:在规定的条件下实验,电器在8小时工作制下,各部件的温升不超过极限数值时所承载的最大电流。
额定电流通常是持续工作的条件下,而约定发热电流是在8小时工作制下,后者大于前者。
3.我国的低压电器经历了哪几代?答:我国的低压电器产品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代。
第一代产品: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第二代产品: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第三代产品:20世纪90年代;第四代产品: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4.低压电器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智能化(2)电子化(3)产品的模块化和组合化(4)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明显提高5.防止触电有哪些措施?答:(1) 防止接触带电部件常见的安全措施有绝缘、屏护和安全间距。
(2) 防止电气设备漏电伤人(3) 采用安全电压(4) 使用漏电保护装置(5) 合理使用防护用具(6) 加强安全用电管理6.接地有哪些种类?保护接地有哪些形式?答:按照接地的目的可将接地分为如下几类:①工作接地。
②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
③过电压保护接地。
④防静电接地。
7.保护接地要注意哪些问题?工作接地要注意哪些问题?答:保护接地要注意的问题:①电气设备都应有专门的保护导线接线端子(保护接线端子),并用‘’符号标记,也可用黄绿色标记。
不允许用螺丝在外壳、底盘等代替保护接地端子。
②保护接地线用粗而短的黄绿线连接到保护接地端子排上,接地排要接入大地,接地电阻要小于4 。
中职机电专业《电机与电气控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结构和运行原理。
o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控制原理,包括继电器控制、PLC控制等。
o能够识别和分析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具备电机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o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包括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编写PLC程序等。
o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实践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机电专业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o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协作完成任务。
o树立安全意识,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操作中的安全规范,养成安全操作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分类(直流电机、交流电机)。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控制原理(继电器控制、PLC控制)。
-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重点: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难点:PLC控制原理及其编程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电机与电气控制原理的理解。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内容。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
四、教学资源-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专业教材。
-教具:电机模型、电气控制实验箱、万用表等。
-实验器材:直流电机、交流电机、PLC控制器、继电器等。
-多媒体资源:课件、电机与电气控制视频教程、网络教学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主题或任务,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机电与控制技术答案说课材料第四章4.1 有一台四极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的频率为50H Z,满载时电动机的转差率为0.02求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转子转速和转子电流频率。
n0=60f/p S=(n0-n)/ n0=60*50/2 0.02=(1500-n)/1500=1500r/min n=1470r/min电动机的同步转速1500r/min.转子转速1470 r/min,转子电流频率.f2=Sf1=0.02*50=1 H Z4.2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三相电源的三根引线中的两根对调,此电动机是否会反转?为什么?如果将定子绕组接至电源的三相导线中的任意两根线对调,例如将B,C两根线对调,即使B相遇C相绕组中电流的相位对调,此时A相绕组内的电流导前于C相绕组的电流2π/3因此旋转方向也将变为A-C-B 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与未对调的旋转方向相反. 4.3 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n N=1470r/min,电源频率为50H Z。
设在额定负载下运行,试求:①定子旋转磁场对定子的转速;1500 r/min②定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30 r/min③转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30 r/min④转子旋转磁场对定子的转速;1500 r/min⑤转子旋转磁场对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
0 r/min4.4当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负载增加时,为什么定子电流会随转子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因为负载增加n减小,转子与旋转磁场间的相对转速( n0-n)增加,转子导体被磁感线切割的速度提高,于是转子的感应电动势增加,转子电流特增加,.定子的感应电动使因为转子的电流增加而变大,所以定子的电流也随之提高.4.5 三相异步电动机带动一定的负载运行时,若电源电压降低了,此时电动机的转矩、电流及转速有无变化?如何变化?若电源电压降低,降低瞬间电动机的转矩减小, 电流也减小.转速不变.4.6 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技术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求:①线电压为380V时,三相定子绕组应如何接法?②求n0,p,S N,T N,T st,T max和I st;③额定负载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是多少?①线电压为380V时,三相定子绕组应为Y型接法.②T N=9.55P N/n N=9.55*3000/960=29.8NmTst/ T N=2 Tst=2*29.8=59.6 NmT max/ T N=2.0 T max=59.6 NmI st/I N=6.5 I st=46.8A一般n N=(0.94-0.98)n0n0=n N/0.96=1000 r/minS N= (n0-n N)/ n0=(1000-960)/1000=0.04P=60f/ n0=60*50/1000=3③η=P N/P输入P输入=3/0.83=3.614.7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在运行时,转子突然被卡住,这时电动机的电流会如何变化?对电动机有何影响?电动机的电流会迅速增加,如果时间稍长电机有可能会烧毁.4.8 三相异步电动机断了一根电源线后,为什么不能启动?而在运行时断了一线,为什么仍能继续转动?这两种情况对电动机将产生什么影响?三相异步电动机断了一根电源线后,转子的两个旋转磁场分别作用于转子而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转矩,而且转矩大小相等。
机电自动控制课后习题答案机电自动控制课后习题答案机电自动控制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机电自动控制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基础知识1. 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答案:自动控制系统是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反馈回路组成的系统,用于实现对某个物理过程或工业过程的自动控制。
2. 什么是反馈控制?答案:反馈控制是指通过对被控对象输出的信息进行测量,并与期望输出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控制器的输出,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3. 什么是传感器?答案: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被测量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输出的装置。
4. 什么是执行器?答案:执行器是一种能够接受控制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动作或输出的装置。
第二章:传感器与执行器1. 常见的传感器有哪些?答案: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
2. 常见的执行器有哪些?答案: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电机、气缸、液压马达等。
3.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案: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理量与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常见的工作原理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光电、压力等。
4. 执行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案:执行器的工作原理根据不同的类型而有所不同。
例如,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转矩,从而实现机械运动。
第三章:控制器1. 常见的控制器有哪些?答案:常见的控制器包括PID控制器、PLC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等。
2. PI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案:PID控制器根据当前的误差、误差的变化率和误差的积分值,计算出控制器的输出信号。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的组合,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3. PLC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案:PLC控制器通过输入模块获取外部信号,经过逻辑运算、计算和控制输出模块,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机电专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具体课程名称),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课程定位机电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融合了机械、电子、电气、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而本课程作为机电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机电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以及设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熟悉机电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PLC 控制等。
了解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识别和绘制机电设备的机械图纸和电气原理图。
具备对机电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操作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让学生在工作中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机电设备的机械结构介绍常见机电设备的机械结构,如机床、起重机、输送机等。
讲解机械传动系统,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分析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2、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学习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电路、电机控制等。
掌握 PLC 编程和应用,能够设计简单的 PLC 控制程序。
了解传感器和执行器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讲述机电设备安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课后答案--最全版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课后答案最全版机电传动控制是一门涉及电机、电气控制、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的重要课程。
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同学来说,课后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的课后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第一章绪论1、机电传动控制的目的是什么?答:机电传动控制的目的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生产机械的启动、停止、调速、反转和制动等动作,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机电传动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机电传动系统的发展经历了成组拖动、单电机拖动和多电机拖动三个阶段。
3、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是什么?答:T 为电动机产生的电磁转矩,T L 为负载转矩,J 为转动惯量,ω 为角速度。
当 T>T L 时,系统加速;当 T<T L 时,系统减速;当T = T L 时,系统匀速运转。
二、第二章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1、转动惯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转动惯量是物体转动时惯性的度量,反映了物体抵抗转动状态变化的能力。
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质量分布以及转轴的位置有关。
2、飞轮转矩的概念是什么?它与转动惯量有何关系?答:飞轮转矩 G D 2 是指转动惯量 J 与角速度ω平方的乘积。
飞轮转矩越大,系统储存的动能越大,系统的稳定性越好。
3、如何根据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判断系统的运行状态?答:当 T T L > 0 时,系统加速;当 T T L < 0 时,系统减速;当T T L = 0 时,系统匀速运行。
三、第三章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直流电机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工作的。
通过电刷和换向器的作用,使电枢绕组中的电流方向交替变化,从而在磁场中产生持续的电磁转矩,驱动电机旋转。
2、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有哪几种?答: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有他励、并励、串励和复励四种。
第8章机电控制技术综合应用参考答案1.什么是数控机床?它有哪些特点?答:数控机床(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 是采用了数字控制技术(即:采用数字化信息发出指令并对某一工作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的机床。
它能够按照规定的数字和文字编码方式,把各种机械位移量、工艺参数(如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辅助功能(如刀具变换、切削液自动供停)等,用数字、文字符号表示出来,经程序控制系统发出各种控制指令,从而自动完成加工任务。
在被加工零件或加工作业变换时,它只需改变控制的指令程序就可以实现新的控制。
所以,数控机床是一种灵活性很强、技术密集度及自动程度都很高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
2.简述数控机床的类型和发展方向。
答:按加工工艺方法分类可分为普通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中心机床两大类。
按控制系统功能特点分类可分为点位控制数控机床、点位直线控制数控机床和轮廓控制数控机床三类。
数控技术发展方向:(1)高速、高精度(2)智能化(3)开放式数控系统(4)网络化数控技术(5)柔性化(6)实现数控装备的工艺复合化和多轴化(7) CAD/CAM/CNC一体化,实现数字化制造3.在ISO标准中工业机器人是如何定义的?答:工业机器人定义是一种能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操作机。
能搬运材料、零件或操持工具,用以完成各种作业。
4.工业机器人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包括哪些内容?答:一个典型的关节型工业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位置检测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执行机构(操作机)通常包括末端执行器(手部)、腕部、手臂、机身、机座及行走机构等部件;驱动系统由驱动器、减速器、检测元件等组成。
5.工业机器人按其结构形式分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按结构形式不同分类的几种典型机器人。
1)直角坐标型 由三个相互正交的平移坐标轴组成,其臂部可按x、y、z三个坐标方向运动,具有控制简单、定位精度高的特点,但机体所占空间体积大、灵活性较差。
中职机电专业《电机与电气控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掌握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o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及信号电路的作用。
o学会识别和分析典型的电气控制电路图。
2.能力目标:o能够独立进行电机的简单维护与故障排查。
o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实现特定的控制功能。
o通过实验操作,提升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注重实验安全与规范操作。
o激发学生对机电技术的兴趣,培养持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
o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有效沟通与协作。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电机的分类、工作原理;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设计原则。
-难点内容:电气控制电路图的解读与分析;电机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分为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三个模块,逐步深入,确保学生既能掌握基础理论,又能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
-讨论法:分组讨论电机故障案例,促进思维碰撞。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电气控制电路,增强实践能力。
-实验法:通过实验室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机控制与故障诊断。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电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网络教学: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如电子课件、模拟软件,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资源-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专业教材。
-教具:电机模型、电气控制板。
-实验器材:直流电机、交流电机、万用表、示波器等。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电机工作原理动画、电气控制电路仿真软件。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讨论,定期轮换小组长,增强责任感。
-课堂纪律:制定课堂规则,如手机静音、举手发言,采用积分制奖励遵守纪律的学生。
-激励策略:设立“最佳提问奖”、“实验能手奖”,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动手实践。
第四章4.1 有一台四极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的频率为50H Z,满载时电动机的转差率为0.02求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转子转速和转子电流频率。
n0=60f/p S=(n0-n)/ n0=60*50/2 0.02=(1500-n)/1500=1500r/min n=1470r/min电动机的同步转速1500r/min.转子转速1470 r/min,转子电流频率.f2=Sf1=0.02*50=1 H Z4.2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三相电源的三根引线中的两根对调,此电动机是否会反转?为什么?如果将定子绕组接至电源的三相导线中的任意两根线对调,例如将B,C两根线对调,即使B相遇C相绕组中电流的相位对调,此时A相绕组内的电流导前于C相绕组的电流2π/3因此旋转方向也将变为A-C-B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与未对调的旋转方向相反. 4.3 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n N=1470r/min,电源频率为50H Z。
设在额定负载下运行,试求:①定子旋转磁场对定子的转速;1500 r/min②定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30 r/min③转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30 r/min④转子旋转磁场对定子的转速;1500 r/min⑤转子旋转磁场对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
0 r/min4.4当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负载增加时,为什么定子电流会随转子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因为负载增加n减小,转子与旋转磁场间的相对转速( n0-n)增加,转子导体被磁感线切割的速度提高,于是转子的感应电动势增加,转子电流特增加,.定子的感应电动使因为转子的电流增加而变大,所以定子的电流也随之提高.4.5 三相异步电动机带动一定的负载运行时,若电源电压降低了,此时电动机的转矩、电流及转速有无变化?如何变化?若电源电压降低,降低瞬间电动机的转矩减小, 电流也减小.转速不变.4.6 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技术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求:①线电压为380V时,三相定子绕组应如何接法?②求n0,p,S N,T N,T st,T max和I st;③额定负载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是多少?①线电压为380V时,三相定子绕组应为Y型接法.②T N=9.55P N/n N=9.55*3000/960=29.8NmTst/ T N=2 Tst=2*29.8=59.6 NmT max/ T N=2.0 T max=59.6 NmI st/I N=6.5 I st=46.8A一般n N=(0.94-0.98)n0n0=n N/0.96=1000 r/minS N= (n0-n N)/ n0=(1000-960)/1000=0.04P=60f/ n0=60*50/1000=3③η=P N/P输入P输入=3/0.83=3.614.7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在运行时,转子突然被卡住,这时电动机的电流会如何变化?对电动机有何影响?电动机的电流会迅速增加,如果时间稍长电机有可能会烧毁.4.8 三相异步电动机断了一根电源线后,为什么不能启动?而在运行时断了一线,为什么仍能继续转动?这两种情况对电动机将产生什么影响?三相异步电动机断了一根电源线后,转子的两个旋转磁场分别作用于转子而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转矩,而且转矩大小相等。
故其作用相互抵消,合转矩为零,因而转子不能自行启动,而在运行时断了一线,仍能继续转动转动方向的转矩大于反向转矩,这两种情况都会使电动机的电流增加。
4.9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相同电源电压下,满载和空载启动时,启动电流是否相同?启动转矩是否相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相同电源电压下,满载和空载启动时,启动电流和启动转矩都相同。
T st=KR2u2/(R22+X220) I=4.44f1N2/R 与U,R2,X20有关4.10 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什么不运行在T max或接近T max的情况下?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在T max或接近T max的情况下运行是非常不稳定的,有可能造成电动机的停转。
4.11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铭牌数据如下:①当负载转矩为250N·m时,试问在U=U N和U`=0.8U N两种情况下电动机能否启动?T N=9.55 P N/ n N=9.55*40000/1470=260NmTst/T N=1.2Tst=312NmTst=KR2U2/(R22+X202)=312 Nm312 Nm>250 Nm 所以U=U N时电动机能启动。
当U=0.8U时Tst=(0.82)KR2U2/(R22+X202)=0.64*312=199 NmTst<T L所以电动机不能启动。
②欲采用Y-△换接启动,当负载转矩为0.45 T N和0.35 T N两种情况下, 电动机能否启动?Tst Y=Tst△/3=1.2* T N /3=0.4 T N当负载转矩为0.45 T N时电动机不能启动当负载转矩为0.35 T N时电动机能启动③若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设降压比为0.64,求电源线路中通过的启动电流和电动机的启动转矩。
I N= P N/ U NηN cosφN√3=40000/1.732*380*0.9*0.9=75AI st/I N=6.5I st=487.5A降压比为0.64时电流=K2 I st=0.642*487.5=200A电动机的启动转矩T= K2 Tst=0.642312=127.8 Nm4.12 双鼠笼式、深槽式异步电动机为什么可以改善启动性能?高转差率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又是如何改善启动性能的?因为双鼠笼式电动机的转子有两个鼠笼绕组,外层绕组的电阻系数大于内层绕组系数,在启动时S=1,f2=f,转子内外两层绕组的电抗都大大超过他们的电阻,因此,这时转子电流主要决定于转子电抗,此外外层的绕组的漏电抗小于内层绕组的漏电抗,因此外笼产生的启动转矩大,内层的启动转矩小,启动时起主要作用的是外笼。
深槽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性能得以改善的原理。
是基于电流的集肤效应。
处于深沟槽中得导体,可以认为是沿其高度分成很多层。
各层所交链漏磁通的数量不同,底层一层最多而顶上一层最少,因此,与漏磁通相应的漏磁抗,也是底层最大而上面最小,所以相当于导体有效接面积减小,转子有效电阻增加,使启动转矩增加。
高转差率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导体电阻增大,即可以限制启动电流,又可以增大启动转矩,转子的电阻率高,使转子绕组电阻加大。
4.13线绕式异步电动机采用转子串电阻启动时,所串电阻愈大,启动转矩是否也愈大?线绕式异步电动机采用转子串电阻启动时,所串电阻愈大,启动转矩愈大4.14 为什么线绕式异步电动机在转子串电阻启动时,启动电流减小而启动转矩反而增大?T st=KR2U2/(R22+X202)当转子的电阻适当增加时,启动转聚会增加。
4.15 异步电动机有哪几种调速方法?各种调速方法有何优缺点?①调压调速这种办法能够无级调速,但调速范围不大②转子电路串电阻调速这种方法简单可靠,但它是有机调速,随着转速降低特性变软,转子电路电阻损耗与转差率成正比,低速时损耗大。
③改变极对数调速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大的启动转矩,虽然体积稍大,价格稍高,只能有机调速,但是结构简单,效率高特性高,且调速时所需附加设备少。
④变频调速可以实现连续的改变电动机的转矩,是一种很好的调速方法。
4.16 什么叫恒功率调速?什么叫恒转矩调速?恒功率调速是人为机械特性改变的条件下,功率不变。
恒转矩调速是人为机械特性改变的条件下转矩不变。
4.17 异步电动机变极调速的可能性和原理是什么?其接线图是怎样的?假设将一个线圈组集中起来用一个线圈表示,但绕组双速电动机的定子每组绕组由两各项等闲圈的半绕组组成。
半绕组串联电流相同,当两个半绕组并联时电流相反。
他们分别代表两中极对数。
可见改变极对数的关键在于使每相定子绕组中一般绕组内的电流改变方向。
即改变定子绕组的接线方式来实现。
改变即对数调速的原理4.18 异步电动机有哪几种制动状态?各有何特点?异步电动机有三种反馈制动,反接制动和能耗制动. 反馈制动当电动机的运行速度高于它的同步转速,即n1.>n0时一部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这时转子导体切割旋转磁场的方向与电动机状态时的方向相反.电流改变了方向,电磁转矩也随之改变方向..反接制动电源反接改变电动机的三相电源的相序,这就改变了旋转磁场的方向,电磁转矩由正变到负,这种方法容易造成反转..倒拉制动出现在位能负载转矩超过电磁转矩时候,例如起重机放下重物时,机械特性曲线如下图,特性曲线由a到b,在降速最后电动机反转当到达d时,T=T L系统到达稳定状态,能耗制动首先将三项交流电源断开,接着立即将一个低压直流电圆通入定子绕组.直流通过定子绕组后,在电动机内部建立了一个固定的磁场,由于旋转的转子导体内就产生感应电势和电流,该电流域恒定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作用方向与转子实际旋转方向相反的转矩,所以电动机转速迅速下降,此时运动系统储存的机械能被电动机转换成电能消耗在转子电路的电阻中.4.19 试说明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定子极对数突然增加时,电动机的降速过程。
N0=60f/p p增加定子的旋转磁场转速降低,定子的转速特随之降低.4.20 试说明异步电动机定子相序突然改变时,电动机的降速过程。
异步电动机定子相序突然改变,就改变了旋转磁场的方向,电动机状态下的机械特性曲线就由第一象限的曲线1变成了第三象限的曲线2但由于机械惯性的原因,转速不能突变,系统运行点a只能平移到曲线2的b点,电磁转矩由正变到负,则转子将在电瓷转矩和服在转矩的共同作用下迅速减速,在从点b到点c的整个第二相限内,电磁转矩和转速方向相反,.4.21 如图5.51所示:为什么改变QB的接通方向即可改变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定子上有两个绕组AX,BY,一个是启动绕组,另一个是运行绕组, BY上串有电容.他们都镶嵌在定子铁心中,两个绕组的轴线在空间上垂直,绕组BY电路中串接有电容C,当选择合适的参数使该绕组中的电流i A在相位上超前或滞后i B,从而改变QB的接通方向即可改变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4.22 单相罩极式异步电动机是否可以用调换电源的两根线端来使电动机反转?为什么?不能,因为必须调换电容器C的串联位置来实现,即改变QB的接通位置,就可以改变旋转磁场的方向,从而实现电动机的反转,. 4.23 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异步电机的有何不同?异步电动机的转子没有直流电流励磁,它所需要的全部磁动势均由定子电流产生,所以一部电动机必须从三相交流电源吸取滞后电流来建立电动机运行时所需要的旋转磁场,它的功率因数总是小于1的,同步电动机所需要的磁动势由定子和转子共同产生的当外加三相交流电源的电压一定时总的磁通不变,在转子励磁绕组中通以直流电流后,同一空气隙中,又出现一个大小和极性固定,极对数与电枢旋转磁场相同的直流励磁磁场,这两个磁场的相互作用,使转子北电枢旋转磁场拖动着一同步转速一起转动.4.24 一般情况下,同步电动机为什么要采用异步启动法?因为转子尚未转动时,加以直流励磁,产生了旋转磁场,并以同步转速转动,两者相吸,定子旋转磁场欲吸转子转动,但由于转子的惯性,它还没有来得及转动时旋转又到了极性相反的方向,两者又相斥,所以平均转矩为零,不能启动,要采用异步启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