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 格式:pptx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47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概述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又称为“Schwartz-Batter 综合征”,是一种以水潴留、尿排钠增多以及吸湿性低钠血症为特征的综合征,由内源性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或作用增强导致。
引起ADH 分泌异常的原因包括恶性肿瘤、肺炎、脑外伤等,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嗜睡、昏迷等症状。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英文名称: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sis/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 SIADH其它名称:Schwartz-Batter 综合征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发病部位:其他常见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倦怠、嗜睡、躁动、昏迷、抽搐主要病因:由肿瘤、肺炎、脑外伤、脑炎等原因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所致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钠检测、尿钠检测、血浆渗透压检测、ADH 标记免疫测定、X 线、CT、磁共振重要提醒:本病发生后应遵医嘱严格限制水的摄入量。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三、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病因病因总述: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部疾病等;一些药物的使用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部分病因不明者称为特发性 SIADH。
基本病因:1、恶性肿瘤某些肿瘤组织可合成并自主性释放抗利尿激素,最多见者为肺小细胞癌(或燕麦细胞癌),约80%的 SIADH 病人由此引起。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摘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也叫抗利尿激素不适当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症,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sis,SIAVP,Schwartz-Bartter综合征,由Schwartz于1957年首先报道,因抗利尿激素(ADH,即AVP)或AVP 受体基因的活化性突变导致体内水分潴留、稀释性低钠血症、低血浆渗透压、尿钠与尿渗透压升高的临床综合症。
起病隐匿,多继发于呼吸系统的疾病、肿瘤、炎症、药物应用或外科手术。
症状体征SIADH的临床表现包括两方面:1.SIADH本身的表现,主要以低钠血症(hyponatremia)为特征。
2.引起SIADH的原发病的表现。
SIADH的低钠血症主要因肾脏对游离水保留过多以及水的摄入过多所致,因此属稀释性低钠血症。
病人体内的水分增多,常有中度体液容量扩张。
病人的体重可增加5%~10%。
病人一般没有水肿,这与尿钠排出较多有关。
低钠血症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引起脑细胞水肿,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病人的临床表现与血清钠浓度密切相关,轻症者可无症状。
当血清钠浓度低于120mmol/L时,病人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软弱无力、肌肉痉挛、嗜睡,严重者可有精神异常、惊厥、昏睡乃至昏迷,如未及时正确地处理,可导致死亡。
SIADH的表现还与低钠血症形成的速度有关,急性低钠血症即使程度不重也易于产生症状,而慢性低钠血症则不易产生症状。
多数SIADH由癌肿引起,病人常有癌肿的相应表现。
有些SIADH由肺部疾病或脑部疾病引起,病人则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少数SIADH由药物引起,则病人有使用该种药物的病史以及相应的原始疾病的表现。
疾病病因很多恶性肿瘤可以产生ADH,从而引起SIADH。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知识摘要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是一种由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导致体内水潴留和低钠血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SIADH的临床表现及特征、常用术语解释、病理过程、病因、发病机制、类型及其概念、并发症及其概念、详细诊断方法及其确诊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内容。
适合医学生和患者阅读理解,文中包括详细的例子和案例以便于读者理解。
一、临床表现及特征SIADH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1.低钠血症:患者通常会出现钠浓度低于135 mmol/L的症状。
2.水潴留:体内过多的水分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
3.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疲劳、肌肉痉挛和意识障碍。
严重的低钠血症可能导致癫痫发作和昏迷。
二、常用术语解释1.抗利尿激素(ADH):又称为加压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后叶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肾脏重吸收水分来调节体液平衡。
2.低钠血症:指血清钠浓度低于正常范围(135-145 mmol/L)。
3.水潴留:体内水分过多,导致体液积聚。
三、病理全过程SIADH的病理过程主要涉及过量的ADH分泌,导致肾脏过度重吸收水分。
由于水分过多,血浆渗透压降低,进一步导致低钠血症和细胞内外液体失衡。
四、病因SIADH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1.肿瘤:例如小细胞肺癌,可能分泌ADH样物质。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脑炎和脑肿瘤。
3.药物:如氯磺丙脲、卡马西平和某些抗抑郁药。
4.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和支气管哮喘。
5.其他:如艾滋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疼痛等。
五、发病机制SIADH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ADH异常分泌:由于肿瘤、药物或疾病等原因导致下丘脑或非下丘脑来源的ADH异常分泌。
2.肾脏反应:肾脏对ADH的敏感性增加,导致过度水重吸收。
3.体液失衡:水潴留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和低钠血症。
六、类型及其概念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SIADH可以分为:1.原发性SIADH:由肿瘤或脑部疾病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