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呼吸道感染细菌
- 格式:ppt
- 大小:3.90 MB
- 文档页数:47
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其常见症状近年来,呼吸道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的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鼻塞、打喷嚏等。
本文旨在分析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其常见症状,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一、病因1. 病毒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这些病毒通过空气中飞沫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其中,流感病毒是最具传染性和危害性的,容易引起大规模的流行。
2.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呼吸道感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这些细菌多数来源于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其他人。
3. 真菌感染:某些真菌感染也可以导致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对免疫系统较弱的人。
如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等。
4. 寄生虫感染:部分寄生虫也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如肺吸虫感染、弓形虫感染等。
二、常见症状1. 咳嗽: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可以是干咳或有痰咳。
咳嗽是机体排除呼吸道病原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2. 喉咙痛:喉咙痛是由于呼吸道黏膜受到病原体刺激而引起的。
患者常感到喉咙干燥、灼热或疼痛不适。
3. 鼻塞:呼吸道感染时,鼻腔黏膜充血,导致鼻塞现象。
患者流鼻涕,同时可伴有打喷嚏和鼻痒等症状。
4. 发热: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体温升高是一种常见症状。
5. 胸闷气短:部分呼吸道感染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主要是由于呼吸道炎症引起的。
6. 头痛、全身乏力:呼吸道感染常伴有头痛、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是免疫系统应对病原体的反应。
7. 高发季节: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与季节有关,通常在冬季和春季较多。
这是因为人们在封闭的室内集中活动,病毒和细菌更容易通过空气传播。
三、预防和治疗1. 健康教育:加强呼吸道感染的健康教育,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勤洗手、避免人群聚集场所等。
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症状和治疗途径一、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症状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部位的感染。
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感、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1.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主要由冠状病毒引起。
它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流鼻涕、打喷嚏和喉咙不舒服等。
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头痛、肌肉酸楚以及全身乏力等不适感。
2.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一般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其传播速度快,易造成流行。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行性感冒的表现较为剧烈,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头昏脑胀和身体酸楚等明显的全身症状。
此外,流感还常伴有咳嗽、喉咙痛以及全身不适等。
3. 咽炎咽炎是指咽部黏膜的炎症,其主要症状包括喉咙灼热感、干咳、声音沙哑和吞咽困难等。
有时,患者会出现扁桃体红肿或有白色膜覆盖的表面。
4.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指气管与支气管黏膜的感染性发炎,主要由细菌引起。
患者常会出现轻度发热、胸闷、乏力以及干咳或少量带黄色或浓稠的痰。
5. 肺炎肺炎是呼吸道感染中最严重的一种,主要有细菌和病毒引起。
肺部感染可能导致高度发热、胸闷、呼吸急促以及剧咳,并产生大量黄或者血性的浆液样或粘稠的脓性白色分泌物。
二、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途径针对呼吸道感染的不同病情,医生通常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以下是常见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途径:1. 休息和饮食对于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患者通常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此外,合理饮食也十分重要,及时补充营养以加强机体抵抗力。
2. 温水漱口和含淡盐水漱洗喉咙这是缓解咽部炎症引起的不适感的有效方法。
温水漱口可以有效清除口腔和咽部黏膜上的细菌和病毒,并帮助舒缓喉咙不适。
3. 使用退烧药物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性不适且体温超过38度,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物。
但需注意按药品说明书正确用量使用,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
4. 抗生素治疗支气管炎和肺炎常由细菌引起,对于这些感染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常见病原体概述呼吸道感染是指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这些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或真菌等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或直接接触而引起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疾病,会导致咳嗽、打喷嚏、喉咙痛、发热等症状,并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1. 细菌病原体细菌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其中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1)肺炎链球菌:是引起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导致高热、咳嗽、胸痛等症状。
(2)流感嗜血杆菌:引起流感样病毒感染,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和鼻塞等。
(3)百日咳杆菌:引起百日咳的病原体,症状为持续咳嗽、呼吸困难和痉挛性咳嗽等。
2. 病毒病原体病毒也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以下是常见的病毒病原体:(1)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的主要病原体,症状包括高热、喉咙痛、咳嗽、鼻塞等。
(2)冠状病毒:包括SARS-CoV、MERS-CoV等,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临床症状严重,可导致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3)腺病毒: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常见症状为喉咙痛、咳嗽和鼻塞等。
3. 真菌病原体相对于细菌和病毒,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较为罕见。
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包括:(1)念珠菌属:引起口腔念珠菌病和喉念珠菌病的常见病原体。
(2)曲霉菌:引起曲霉菌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综上所述,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对于不同的病原体,预防和治疗策略也不尽相同。
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佳方法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室内通风等。
在感染时,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加强免疫力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定期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来提高免疫力。
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了解不同的病原体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们的健康。
第一节呼吸道感染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二、急性细支气管炎三、肺炎(Pneumonia)(一)细菌性肺炎1.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的累及肺大叶的大部或全部,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肺炎球菌,少见的有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诱因:受寒、感冒、过度疲劳、慢性疾病、免疫功能缺陷等◆发病机制:肺炎球菌引起致敏,机体发生变反应性炎。
血管扩张,通透性↑→浆液、纤维素渗出病理变化:(1)充血水肿期:第1-2天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有大量浆液渗出,少数RBC、WBC (2)红色肝样变期:第3-4天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有大量RBC渗出,少数WBC、纤维素(3)灰色肝样变期:第5-6天大量纤维素、中性粒细胞渗出,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呈贫血状(4)溶解消散期:一周后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溶解酶→纤维素溶解、病原体被吞噬溶解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大叶性肺炎(灰色肝变期)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灰色肝变期)并发症(1) 肺肉质变(Pulmonary carnification):纤维素性渗出物因嗜中性粒细胞渗出少,溶蛋白酶不足→肺泡内纤维素性渗出物不能完全分解吸收消散→肉芽组织予以机化肉眼: 呈褐色肉样纤维组织大叶性肺炎(肉质变)(2)化脓性胸膜炎及脓胸(3)肺脓肿(4)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5)感染性休克2. 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渗出性炎症,绝大多数为化脓性炎症。
病因: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链球菌等。
诱因:急性传染病、受寒、酗酒、心衰等。
发病机制: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抵抗力下降,细菌可侵入细支气管远端及末梢肺组织繁殖,引起小叶性肺炎病理变化:肉眼:肺内出现散在实变病灶,直径 0.5-1cm,色暗红、灰黄色, 质实,下叶背侧较多小叶性肺炎融合性小叶性肺炎镜下:(1)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 (2) 病灶周围肺组织代偿性肺气肿小叶性肺炎并发症:(1)呼吸衰竭(2)心衰(3)脓毒败血症(4)肺脓肿及脓胸(5)支气管扩张(二)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病因:流感病毒,呼吸道胞病毒,腺病毒等病理变化:肉眼:肺组织充血,水肿,体积轻度增大镜下: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增宽,血管充血,水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透明膜形成,病毒包涵体。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和第第十七章其他细菌复习题及答案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酸染色,呈红色B.专性需氧,生长缓慢C.菌落表面粗糙呈菜花状D.耐酸碱,在6%H2SO4或4%NaOH中可存活30minE.耐煮沸,100℃15min才死亡2.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A.大肠埃希菌B.丙型链球菌C.脑膜炎奈瑟菌D.结核分支杆菌E.肺炎链球菌3.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生长的细菌是:A.变形杆菌B.布氏杆菌C.肉毒梭菌D.结核分枝杆菌E.产气荚膜梭菌4.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沙保培养基B.罗氏培养基C.疱肉培养基D.巧克力色培养基E.亚碲酸钾培养基5.细胞壁中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衣氏放线菌D.霍乱弧菌E.幽门螺杆菌6.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A.索状因子B.磷脂C.分枝菌酸D.蜡脂DE.硫酸脑苷脂7.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不可能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破损的皮肤D.泌尿道E.节肢动物叮咬8.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A.白喉棒状杆菌B.炭疽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绿脓假单胞杆菌E.布氏杆菌9.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是: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B.以体液免疫为主C.为有菌免疫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E.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10.卡介苗是: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B.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构分枝杆菌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D.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E.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11.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A.结核性脑膜炎患者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C.严重结核病人,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患者D.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E.C + D12.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下述错误的是: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B.可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状况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为标准.D.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况E.12-18小时观察结果13.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下述可能情况错误的是:A.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B.表明机体接种卡介苗成功C.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D.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E.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无免疫力14.从痰中检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菌是:A.表皮葡萄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 结核分枝杆菌二、多项选择题1.结核杆菌对下列化学因素具有抵抗力:A.70—75%酒精B.4%NaOHC.3%HCID.6%H2SO4E.5%石炭酸2.结核杆菌培养特性表现为:A.严格厌氧B.专性需氧C.营养要求高D.生长缓慢E.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3.结核菌素试验主要用途是:A.用于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免疫效果测定B.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不宜接种卡介苗C.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婴幼儿可作结核病诊断D.作为机体细胞免疫力功能状态的检测E.在未接种卡介苗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4.麻风杆菌所致的瘤型麻风,其特点:A.潜伏期长,病变严重B.主要侵犯皮肤粘膜.神经等C.病灶组织不易找到麻风杆菌D.麻风菌素试验呈阳性E.血清中查到大量抗体5.麻风杆菌所致的结核样型麻风,其特点:A.病程缓慢.稳定B.病变主要发生在皮肤.神经C.病灶组织查到大量麻风杆菌D.麻风菌素试验呈阴性E.该型麻风传染性小三、名词解释1.BCG2. acid-fast bacilli3.结核菌素试验4.感染性免疫5.麻风细胞四、问答题1.简述抗酸染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