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进展情形,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等要紧史实。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试探和归纳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绩,培育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盛世经济的繁荣”。
本课的难点是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可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明白得,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腕]多媒体课件[课时]一课时[课型]新讲课[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曲辕犁、筒车图[教学进程]一、温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引出本课的课题;或出示几首反映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等方面情形的唐诗,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一时期的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三、教学新课:一、讲“开元之治”一目时,能够配合教材中的插图,从“唐玄宗走马任姚崇”那个小故事入手,再一一介绍唐玄宗的改革方法。
二、讲农业的进展,能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归纳出唐朝农业进展的具体表现。
3、讲农业工具的改进时,可做如下安排:①制作“汉代牛耕图”和“唐朝曲辕犁图”,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比如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良)。
若是能制作模型教具让学生进行演示,则直观成效会更好。
②讲述筒车时,能够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制作实物模型教具,或利用电脑制作有动画成效的筒车模型,以便更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想象,分析出筒车比以往浇灌工具先进的地址,帮忙学生加深明白得,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③若是是生活在农村或山区的学生,还能够让他们亲自到有这两种工具的地址看一看,摸一摸,切身感受一下。
并让学生观看一下此刻还在利用的筒车比唐朝的筒车又有了什么改良。
4、学习丝织业的进展时,能够通过精心挑选给学生提供一些那时的丝织品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进程中,体会劳动制造了美,培育他们的历史乐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开元盛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开元盛世的原因,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
2.能力目标: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盛世的成就,了解经济的分类,提高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唐朝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并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塑造谦虚、勤奋、节俭的习惯,塑造正确的人生观(3)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二、自学指导:七分钟阅读全文,包括绿体字、图片、材料、动脑筋等,总结下列问题的答案。
1.唐玄宗有哪些统治措施? 2.“开元盛世”的表现(具体) 3.“开元盛世”的表现(总结)三、合作探究1.古代经济涉及哪些行业?2.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zhun)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你认为后来他坚持这样做了吗?通过对比玄宗前后的做法,你得到哪些对自身成长有利的启示?四、小结1.单元主标题,本课的课题:,标题:,。
“开元盛世”的人物,。
2.“开元盛世”的表现(具体):农业:(1)农耕技术,风俗。
(2)工具,,手工业:,,。
商业:大都市,,,。
坊,市。
3.“开元盛世”的整体表现:(1),(2),(3),(4)。
五、当堂训练:1.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反映的是()A.贞观之治B.开皇之治C.开元盛世D.合同为一家 2.右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A.灌溉田地 B.耕种田地 C.鼓风冶铁 D.纺织丝绸3.“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辅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最早出现在()A.西汉 B.东汉C.隋朝D.唐朝4.在唐朝采取育秧移植栽培技术种植的什么农作物() A.小麦 B.粟C.水稻D.玉米 5.(6分)读右图,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
主要内容有:“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商业的繁荣及城市的发展等一系列史实。
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归纳和分析,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用古诗、史料等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唐玄宗前后期的统治变化,培养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唐朝全盛时期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对一些丝织品、陶瓷工艺品、城市布局的赏析和认知,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工匠精湛技艺的敬佩之情,初步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学习“开元之治”这一基本事实,通过观察、比较等多种方法运用,加深学生对唐朝农业工具革新的理解,化解学习上的难度,通过对丝织品、瓷器的欣赏,使学生意识到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美感和历史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突破方法是通过收集材料,讨论,历史剧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历史知识的感知。
难点:1、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难以认知。
解决方法是通过与直辕犁作比较来突破,筒车通过影像资料解决。
2、开元盛世产生的原因。
通过老师与学生互动合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其原因及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学生排演“玄宗走马任姚崇”的历史剧,稻米、粟、黄瓜、菠菜等实物图片,唐三彩的纺织品、白瓷、青瓷、丝绸实物、曲辕犁的模型。
教学引入根据本课内容,利用图片、诗歌、影像片段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愉快的进入学习情景,形成对历史的认识。
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测效果复习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二课《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你对上一节内容中哪一个历史人物最感兴趣,为什么?1、唐太宗2、武则天3、他们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获得了人民的支持,使统治长治久安,唐朝经济逐渐走向稳定。
第3课《“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
1、记住唐朝农业的新工具和著名的瓷窑;
2、了解唐朝开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
3、说出唐都长安的建造特点及开元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关系;
4、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
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学习过程:
【预习】
一、“开元之治”(教师讲授)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阅读课文第二、三、四、五、六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几个表现(画在书上)
2、说出唐朝丝织业的特点
3、介绍唐朝著名的陶瓷及瓷窑(写在学案上)
4、列举唐朝繁华的大都市。
(写在学案上)
5、观察“唐朝长安城平面图”,你能说出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吗?(画在书上)
6、什么叫“开元盛世”(画在书上)
三、唐朝的衰亡(教师讲授)
【反馈】
知识梳理:同学们自己设计
知识运用:
1、阅读下列材料: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郭沫若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贞观”、“开元”分别是哪位皇帝的年号?他们的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局面?
2、郭沫若称赞的是谁的统治?
3、举出此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两项重大举措。
4、举例说出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举出四项即可)。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开元盛世”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把握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以及经济上繁荣的表现等相关知识点。
能力目标: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产业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大家综合回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全盛时期的唐朝居世界先进地位;通过欣赏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本课学习的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
本课学习的难点:农业工具的改进一、自学交流1、开元之治1)、唐玄宗任用等人当宰相,“励精图治”。
2)、重视______,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的政绩。
3)、提倡节俭。
4)、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2、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A、修建了________处大型水利工程。
B、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__________栽培,_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C、从_____传入蔬菜新品种。
D、_______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________在全国盛行。
E、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_______,创制新的灌溉工具_________。
F、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积极_______、治理______)2)、手工业A、丝织业,丝织品的__________很多,_________技术高超。
B、陶瓷业:以越窑______、邢窑_______和________最为有名,________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A、大都市有_______、________扬州和________。
B、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___和____,____是居民住宅区,____是繁华的商业区。
C、_____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____,经济_______,仓库______,人口________,唐朝进入_________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3课“开元盛世”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学习难点:曲辕犁、筒车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一、课前预习基础知识1.开元之治: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______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重视地方______,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开元初年,唐玄宗还命人烧毁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
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______”。
2.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修建了40多处大型______。
农耕技术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______栽培。
蔬菜有许多新品种。
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______之风在全国盛行。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_____,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_____。
(2)手工业:丝织品花色品种______,丝织技术______。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越窑______、邢窑的_____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3)商业: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______区,市为繁华的______。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______的中心,又是一座______的大城市。
3.开元盛世:______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______时期。
历史上称为“______”。
4.唐朝的衰亡: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
第3课时开元盛世【教师寄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学习目标】1、掌握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以及经济上繁荣的表现的知识。
2、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取得的成就,提高大家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全盛时期的唐朝居世界先进地位;通过欣赏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提高审美情趣【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学习难点】1、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
2、开元盛世产生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_______,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_______。
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_______。
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_______和_______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唐朝时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和,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
5、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荣的。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的大都市。
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共同提高!)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赞颂的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你能归纳一下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2、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学会归纳概括知识。
生产部门发展情况(主要成就)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拓展延伸(深化知识,我行你也行!)发挥想象力,查找有关唐朝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料和搜集描写唐都长安的唐诗,以一位外国商人的身份谈你在唐都长安的所见所闻。
四、课堂小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展示填充知识结构:①唐太宗的_______和武则天的统治为其奠定了基础;②唐玄宗任用贤臣如______,励精为治;原因③重视_________,把中央的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唐玄宗④提倡勤俭。
与开元农业:_____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_____之风盛行;新的农业工具盛世表现 ______和____。
【学习目标】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学习诊断】
1、“贞观之治”在位的皇帝是,此皇帝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宰
相是,善断大事的宰相是,著名的谏臣是。
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是,她的统治被称为“”。
【学习过程】
一、普读求是(请看清题意,带着问题看书,注意标记关键词,完成者请自行梳理、记忆!)
(一)开元之治
1、唐诗欣赏(见课本12页课前导入框)
请问:《忆昔》的作者是谁?诗中描写什么时期的景象?你知道是哪位皇帝在位吗?
2、材料简析: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后来他是怎样做的呢?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
二、合作探究课本13页动脑筋
三、补读帮困(四人小组互帮互助,解决疑难问题)
【效果检测】《新课堂》13页单项选择填空部分
【知者加速】《新课堂》14页材料解析题
【自主建网】(提示:可以知识要点为线索)
【因人作业】将本节课出现的错题整理在此
用心爱心专心 1。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唐朝衰亡的表现
2.培养学生图说历史、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工具的改进
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三、导入新课
唐玄宗在中国历史上是这样一位帝王,他稳定社稷、励精图治,开创太平盛世。
杜甫曾写《忆昔》,歌颂他为政时国家的繁荣昌盛。
他贪图享乐,疏于政事,断送大好河山。
白居易曾作《长恨歌》,感叹他揪人心痛、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
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褒贬不一呢?今天让我们一起群求答案吧?
四、自主学习
实用文档
开元之治‛:唐玄宗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任用_______为相,使_______年间的_______为之一新,史称‚___________‛。
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1)_______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_____________在全国范围盛行。
(2)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_______》,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_______‛(3)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_______,还创制了新的_____工具
_______。
2、手工业方面:(1)丝织业: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________。
(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最为著名。
3、商业方面:(1)唐朝的大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长安城宏伟富丽。
城内分为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是住宅区,________为繁华的商业区。
实用文档
________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________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唐朝的衰亡‛:
1、唐朝日趋衰亡的原因(1)唐玄宗后期,渐渐贪图享乐,宠爱________,不理政事。
他还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以边将________和________为首的叛乱。
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
________‛。
唐朝从此日趋衰落,________,唐朝灭亡。
五、巩固训练
1、“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唐玄宗励精图治
B、唐玄宗崇尚节俭
C、有贤臣魏征为其处理政事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实用文档
2、关于唐朝人日常生活的叙述,错误的()
A、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
料C、在越窑可以买到最好的青瓷制品D、长安城内的居民居住在坊里
3、唐朝全盛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唐朝的国际性大都市指的是()
A、洛阳
B、长安C扬州D、成都
附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开元之治:姚崇开元政局开元之治
盛世经济的繁荣:1、(1)茶叶饮茶之风(2)《茶经》茶神
实用文档
(3)曲辕犁灌溉筒车 2.(1)高超(2)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 (1)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坊市坊市长安 4.玄宗开元盛世
唐朝的衰亡:(1)杨贵妃安禄山史思明安史之乱 907
巩固训练:1.C 2B 3.D 4.B T26456 6758 杘40829 9F7D 齽36279 8DB7 趷 31814 7C46 籆31899 7C9B 粛 qM|
|21629 547D 命•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