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护理与救治
- 格式:ppt
- 大小:156.50 KB
- 文档页数:26
护理三基题急性腹痛的护理干预与处理策略急性腹痛是指腹部突发剧烈疼痛的症状,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与处理策略。
本文将从初步评估、疼痛处理、情绪支持和教育指导四个方面,探讨急性腹痛的护理干预与处理策略。
一、初步评估初步评估是护理干预与处理的第一步,通过对患者的病情了解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帮助护理人员准确定位疼痛的来源和病因。
在初步评估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疼痛特点:询问患者腹痛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以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呕吐、发热等。
2. 疾病史: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包括既往是否有过类似腹痛发作以及相关疾病(如溃疡病、胆囊炎等)的患病情况。
3.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听诊、观察皮肤黏膜等,以发现潜在的体征或异常。
通过初步评估,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并制定下一步护理干预与处理的策略。
二、疼痛处理针对急性腹痛,疼痛处理是护理干预的重点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疼痛处理策略:1. 药物缓解:根据疼痛的程度和来源,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缓解,如非处方的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处方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镇痛药)等。
但是需要注意,使用镇痛药物应慎重,避免潜在的副作用。
2. 热敷或冷敷:对于某些急性腹痛的病因,如胃炎或胃肠痉挛等,可以尝试热敷或冷敷来缓解症状。
但需注意温度、时长和患者的舒适度,避免烫伤或过度刺激。
3. 放松技巧:通过呼吸训练、放松练习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从而减轻腹痛症状。
三、情绪支持急性腹痛往往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包括焦虑、恐惧和抑郁等。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情绪支持:1. 倾听与沟通:倾听患者的表达和抱怨,给予充分的沟通和理解,并适当提供抚慰和安慰。
2. 心理干预:对于严重焦虑或恐惧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心理干预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或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缓解情绪。
急性腹痛的救护方法
急性腹痛有3种类型:①绞痛。
疼痛剧烈,常为阵发性,多见于胆结石、肠梗阻。
②钝痛。
能为患者忍受的持续性疼痛,如胃炎、肝炎引起的疼痛。
③放射痛。
因神经支配的关系,一个脏器疼痛牵涉到其他部位,如肝胆疼痛可放射到右肩。
突然而至的腹痛,而且剧烈难忍,往往是病情严重的征兆,需急送医院救治。
(1)需送医院救治的急性腹痛:①疼痛剧烈,患者流冷汗、倒地乱滚,或抱膝屈蹲难以起立,甚至服镇痛药也无济于事。
腹部发硬或者由于腹肌的紧张而如同一块硬板样坚硬。
②局部腹痛变成全腹疼痛。
③除腹痛外,还有腹胀,可摸到包块或者有粪便带血。
④除腹痛外,患者有意识模糊,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等休克表现。
(2)现场救护:腹痛的病因相当复杂,且病情紧急,故迅速送患者去医院是最重要的;其次,可为患者做如下事情:①让患者平躺,屈曲双腿,以松弛腹肌,减轻腹痛。
②肠绞痛时可针刺或手掐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脐周痛时加刺天枢、气海穴。
③禁止给患者服镇痛药、泻药,暂不进食。
④不要用热水袋热敷腹部。
⑤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神志、呼吸等是否正常。
一、引言急性腹痛是指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可能是由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急性腹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为提高救治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急性腹痛救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急性腹痛救治工作。
2. 急性腹痛救治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急性腹痛救治工作。
三、应急预案1. 早期识别(1)医护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急性腹痛识别能力,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判断。
(2)对疑似急性腹痛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早期救治(1)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包括疼痛程度、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2)给予患者安慰,减轻其心理负担。
(3)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4)给予患者必要的止痛、镇静、止吐等对症治疗。
3. 病情评估(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分类救治。
(2)对重症患者,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 治疗方案(1)根据病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对疑似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腹部B超、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
(3)对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查等。
(4)对疑似生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妇科或男科检查。
(5)对疑似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等检查。
(6)对疑似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5. 住院治疗(1)对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及时安排床位。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做好病情记录,定期向患者家属汇报病情。
6. 出院指导(1)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包括饮食、休息、用药等。
(2)告知患者复诊时间,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四、应急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急性腹痛的能力。
2. 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五、结语急性腹痛应急预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腹痛的救治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腹痛常见症状护理
腹痛
病因:一般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病变时腹痛呈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剧,空腔脏器病变时呈阵发性绞痛。
腹痛常分为急性、慢性,急性腹痛常见于脏器炎症;空腔脏器扭曲、梗死;脏器破裂、穿孔。
慢性腹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腹腔脏器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肝炎等以及胃癌、肝癌等腹部肿瘤。
临床表现:实质性脏器病变时,呈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剧;空腔脏器病变时,呈阵发性绞痛。
部位、性质。
护理措施1)对急性腹痛患者,详细了解疼痛的特点,严密观察疼痛的变化,除询问病人主诉外,护士还应通过对神志、面容、生命、体征等观察判断疼痛的严重程度。
2)协助患者采取有利于减轻疼痛的体位,如急性胰腺炎患者喜前倾坐位缓解疼
痛,护士应给予患者倚靠物并注意病人安全防止坠床。
3)当急性腹痛诊断未明时,最好予以禁食,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
4)遵医嘱合理应用药物镇痛,应注意严禁在未确诊前随意使用强效镇痛药或激素,以免改变腹痛的临床表现,掩盖症状、体征而延误病情。
5)根据情况可选择局部热敷、针灸等方法缓解疼痛,但急腹症时不能热敷。
6)针对导致病人发生腹痛的病因,教给病人缓解或预防腹痛的方法。
如对于消化性溃疡病人,应讲解引发溃疡疼痛的诱因,使患者能够在饮食、嗜好、情绪、生活节奏等方面多加注意,对于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告诉他们如何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
试论急性腹痛患者临床护理的体会急性腹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也是一种症状复杂、疾病种类多样、病情变化迅速的危急症状。
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是医护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通过实际工作经验,我对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有了一些体会,现在将这些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重视护患沟通在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患者首先需要在疾病发作时及时得到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沟通。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聆听患者的病情描述和症状表现,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等情况,及时传达给医生,以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我们也要向患者详细说明治疗和护理的措施,让患者感到安心和信任,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
二、密切观察病情在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疼痛的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等症状。
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和意识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
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为医生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三、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在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
首先是疼痛的缓解和控制,可以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减轻疼痛感,帮助患者舒缓情绪,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
其次是患者的饮食和饮水管理,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饮食和饮水,避免进食过多或者缺水引起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营养和水分的需要。
还要定期更换体位,促进排气排便,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保持专业技能的持续提高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急性腹痛的急诊处理急性腹痛是患者自觉腹部突然性疼痛,主要分为内脏性腹痛和躯体性腹痛。
其中,内脏性腹痛是由腹腔内部疾病引起,患者表现为恶心、出汗、呕吐等,主要是通过内脏神经传导的疼痛;而躯体性腹痛是由躯体神经进行传导,患者表现为持续性腹痛,通常无呕吐症状。
1急性腹痛发病原因对于急性腹痛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第一,腹膜急性发炎,如肠穿孔、胃穿孔等引起的疼痛,这类腹痛往往具有明确的疼痛定位,及在炎症及周边部位,通过按压、咳嗽或体位改变时都会使疼痛加剧,且患者肠鸣音会消失;第二,腹腔器官出现急性发炎,如急性肠炎、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等;第三,腹腔脏器梗阻,主要表现为肠绞痛、阵发性腹痛,如泌尿道结石梗阻、肠梗阻、胆石绞痛等;第四,脏器出现破裂、扭转等情况,包括脾、肝等破裂,也包括异位妊娠破裂等,患者腹痛具有急、剧特点,且伴有内出血症状发生;第五,腹腔内血管梗阻问题,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具有原发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在临床中较为少见,且患者腹痛十分剧烈;第六,中毒。
患者如果出现中毒情况,也容易导致急性腹痛情况,但这种情况尽管腹部疼痛剧烈,但定位不明确,需要结合临床实验室进行具体检查;第七,神经官能性腹痛问题。
2急性腹痛临床症状2.1 疼痛部位通常来说,急性腹痛位置与病变位置有直接关系。
其中,胃在上腹部位置;肝胆位于右上腹;阑尾疼痛主要发生于McBurney点;小肠绞痛主要位置在肚脐周围、结肠交通则发生于下腹部位置。
当然,急性盆腔炎患者也会伴有下腹部疼痛。
2.2 疼痛程度消化性溃疡具有突发性,发作时患者腹部存在刀割样疼痛,中上腹部如烧灼持续疼痛;肠绞痛、肾绞痛、胆绞痛的疼痛具有持续性,患者往往会出现呻吟;而胆道蛔虫梗阻患者,在剑突位置会出现钻顶式疼痛;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急性腹痛,患者往往疼痛持续时间长,且具有广泛性、剧烈性;而脊髓痨胃肠危象患者,腹部位置会出现电击式的绞痛。
2.3 诱发因素关于急性腹痛的诱发因素研究较为深入,临床表明某些疾病导致腹痛可能与患者饮食有直接关系,例如,食物过于油腻容易导致胆囊炎、泌尿系结石、胆石症等,患者容易出现全腹剧烈疼痛且伴有板状腹,考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一、预案背景急腹症是一组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多样,病情危急,需迅速诊断和治疗。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护理人员对急腹症的认知和识别能力。
2. 建立健全急腹症护理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3. 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急腹症护理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组长:护士长3. 副组长:责任组长4. 成员:各病区护士、医生、药剂师等四、预案内容(一)病情观察与评估1.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痛性质、部位、程度及伴随症状。
2. 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并与医生沟通。
3.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
(二)急救措施1. 立即通知医生,协助进行抢救。
2. 根据病情给予禁食、补液、抗感染等治疗。
3.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三)护理措施1. 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减轻疼痛。
2. 加强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情绪。
3. 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尿量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休克症状。
4.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治疗效果。
(四)特殊情况的应对1. 若患者出现肠梗阻、穿孔等并发症,立即进行手术准备。
2. 若患者出现休克,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
3. 若患者出现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
五、应急预案的实施1.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腹症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2. 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3. 定期检查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六、应急预案的评估1. 定期评估应急预案的执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七、附则1. 本预案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急腹症的认知和识别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降低急腹症患者的死亡率。
急腹症病人的护理急腹症是指腹腔内器官发生急性病变导致急性腹痛的疾病。
由于病变器官的不同,急腹症可以表现为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胃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或非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肝炎等)。
护理人员对急腹症病人的护理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监测病情: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和血压等指标。
特别是要注意腹痛的程度、性质和部位的变化,以及腹部肿块、腹部张力和压痛等症状的出现或变化。
监测尿量和尿液颜色,判断是否存在肾功能损害。
2.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急腹症病人的腹痛常常剧烈,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耐受能力,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氯胺酮和非甾体抗炎药等,但在给予镇痛药物时需注意病人的肾功能和呼吸功能,避免过量使用。
3.密切观察并控制病人的排尿情况:急腹症病人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无尿的状况,这可能是肾功能受损的表现。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排尿情况,建立尿量记录,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给予适当的饮食和营养支持:消化道急腹症病人为了减轻腹部刺激,常常需要禁食或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但对于非消化道急腹症病人,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饮食和营养支持。
5.提供情绪支持:急腹症常常导致病人焦虑、恐惧和情绪不稳定。
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的沟通和情绪支持,安抚病人的情绪,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6.给予相应的抗生素和抗炎药物: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抗生素和抗炎药物,护理人员应按医嘱给予,并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和不良反应。
7.手术前后的护理:一部分急腹症病人需要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准备工作,如必要时给予减胃液药物、洗胃等操作。
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恢复情况,包括切口愈合情况、排气和排便情况等,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疼痛控制、伤口护理和排便观察等。
急腹症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