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炼钢厂转炉仪表自动化系统概述

炼钢厂转炉仪表自动化系统概述

炼钢厂转炉仪表自动化系统概述
炼钢厂转炉仪表自动化系统概述

炼钢厂转炉仪表自动化系统概述

一、转炉本体仪表

主要包括1、2、3#转炉本体顶吹氧气系统、溅渣氮气系统、钢水罐底吹系统、转炉设备冷却水系统、转炉平台CO监测系统、能源测量系统及转炉二次除尘挡风门等的仪表控制。本系统与其它系统有关的连锁信号通过网络通讯完成数据交换。本体仪表系统由一个PLC柜( 7PLC控制柜)和1个端子柜组成。现场来的电缆先接入端子柜,再由端子柜接至NO.7 PLC 柜。

(1)转炉顶吹氧气系统

转炉顶吹系统主要由氧枪、供氧管路、冷却水管路组成。

转炉顶吹氧气系统主要控制设备如下:

1)氧枪两套,一用一备

2)调节阀3套

3)切断阀3套

(2)溅渣护炉用氮气系统

转炉溅渣系统主要控制设备如下:

1)调节阀2套

2)切断阀3套

(3)转炉氧枪冷却水系统

氧枪供水系统为氧枪冷却提供冷却水,当1#(2#)氧枪在工作位时,切断阀打开,当进出水流量偏差大于5吨或,氧枪切断阀关闭。

转炉设备冷却水系统主要控制设备如下:

切断阀4套

(4)钢水罐底吹系统

1)调节阀2套

2)切断阀2套

(5)转炉平台CO监测系统

(6)二次除尘挡风门控制系统

调节阀2套

二、转炉底吹系统

(1)底吹阀门站

●主供气管及减压装置

底吹阀门站包含两套独立的减压装置;一个是氮气减压装置,另一个是氩气减压装置,每套装置中包含如下设备:气源减压阀及过滤器,气动阀带开、关限位,手动截止阀,自力式调节阀,两个压力变送器及两个压力就地显示表。该减压装置目的是将外网来的压力高于1.5MPa的压力稳定在1.2MPa左右,稳定后的压力通过进气管分送给八个支管,为防止供气压力及温度带给流量显示的误差,在共用进气管上设有温度与压力指示,并参与流量补偿。

●1~8吹搅流量支管

底吹系统共包含8个流量支路,分别接于转炉底部均匀分布的八个透气砖上。每个流量支管分别包含如下设备:手动阀,旋涡流量计,压力变送器,自力式旁通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电动切断阀,手动阀,压力就地显示表。旁通流量调节阀设定的目的是防止该支管堵塞,最小流量设定在12Nm3/h左右;而各支路流量将由PLC根据模型自动设定或由操作

人员进行手动设定.若支路的流量<5Nm3/h,同时该支管压力>0.95进气总管压力(P030_PV)则认为该支管堵塞,并发出报警信息。

●仪表供气气源

来自本体仪表PLC,由该PLC集中显示

●转炉角度及位置

来自转炉氧枪及倾动PLC

(2)工艺系统设备基本参数

?各支管电动切断阀

XCV100~XCV800 共8套

设备配套:电动机参数AC 220V 8x23W;

?各支管压力变送器(8个)

型号:3051TG3A2C21AO4Q8M5P1 检测范围:0~1.6MPa

?进气总管压力变送器(1个)

型号:3051TG3A2C21AO4Q8M5P1 检测范围:0~1.6MPa

?总管压力变送器(2个)

型号:3051TG3A2C21AO4Q8M5P1 检测范围:0~2.5MPa

?各支管流量变送器(8个)

型号:DY015-EALBA2-OD M01T01L2 检测范围:0~100Nm3/h

输出信号:4~20mA 通讯方式:HART通信带液晶显示器

?总管自力式压力调节阀(2个)

型号:41-23 生产厂家:SAMSON 压力设定范围:0.8~1.6MPa

控制范围:1.2MPa

?各支管旁路流量自力式调节阀(8个)

型号:45-9 生产厂家:SAMSON 阀前压力范围:1.2MPa 控制范围:0~12Nm3/h

?氮气总管电磁切断阀(1个)

厂家配套:AC 220V/气关阀/开限位/关限位

?气动薄膜调节阀(8个)

型号:300:01生产厂家:HORA 配气动薄膜执行机构,气源压力>0.4MPa,配手轮、空气过滤器、SIMENS智能型电气阀门定位器,输入信号4~20mA

三、汽化冷却系统

120t转炉汽化冷却装置系统组成:循环水系统、蒸汽系统、除氧给水系统、排污及疏放水系统、软水系统、工业水冷却系统、加药系统、取样系统、活动烟罩氮封系统、排汽系统。(1)给水泵系统

1)给水泵出口支管压力检测、报警、联锁

2)给水泵出口母管压力检测

3)给水泵出口母管流量检测

(2)低压强制循环泵系统

1)低压强制循环泵出口支管压力检测、报警、联锁

2)低压强制循环泵出口母管流量检测

(3)高压强制循环泵系统

1)高压强制循环泵出口支管压力检测、报警、联锁

2)高压强制循环泵出口母管流量检测

3)高压强制循环泵出口支管流量检测

(4)汽包系统

1)汽包本体水温检测与切断阀控制及联锁

2)汽包本体蒸汽压力检测与切断阀控制及联锁

3)汽包本体液位检测与控制及报警联锁

4)汽包加热蒸汽支管压力检测

(5)除氧器系统

1)除氧器本体水温检测与切断阀控制及联锁

2)除氧器本体蒸汽压力检测与切断阀控制及联锁

3)除氧器本体液位检测与控制及报警联锁

4)除氧器加热蒸汽支管压力检测

5)除氧器软水支管压力及流量检测

(6)蓄热器系统

1)蓄热器蒸汽压力检测与报警

2)蓄热器水温检测

3)蓄热器水位检测与报警

4)蓄热器出口主蒸汽母管压力检测与控制

(7)工业水冷却系统

1)氧枪口冷却水回水压力检测

2)副枪口冷却水回水压力检测

3)左下料口冷却水回水压力检测

4)右下料口冷却水回水压力检测

5)冷却水给水水温检测

6)冷却水回水水温检测

四、副枪系统

(1)副枪系统的构成

该系统采用的是由DANIELI-CORUS公司设计生产的, 对冶炼过程中钢水的温度、含碳量、含氧量进行自动测量及自动取样,并通过与静、动态模型结合实现全自动炼钢。副枪系统(图1)包括4个主要组成部分:(1)一个旋转平台或一台横移小车,上面装有一台卷扬机,用于与平台或小车相连的副枪体的升降;(2)一个带有探头贮箱的自动探头安装系统(图2),可确保探头安全存放,可自动选择探头和将探头自动装到副枪体上;(3)装在转炉烟罩上或位于烟罩上方的设备,如一个副枪水冷插入口、一个密封罩和一台清渣装置;(4)电气和仪表设备,如DIRC,一台用于检测结果记录和解释的计算机。计算机与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相连,可作为转炉操作控制室计算机系统的连接设备使用[3]。下面主要对副枪电气和仪表设备的测量系统硬件组成、测量电气控制系统、测量原理、系统软件进行详细阐述。

副枪测量系统硬件组成

副枪测量系统由DIRC5信号处理单元、DIRC 5服务器、副枪系统PLC、测量探头、探头连接器等组成。其中DIRC 5信号处理单元由模拟量输入、高速A/D转换、信号处理等组成。为保证系统精度,DIRC5系统配有一套校准装置,完成系统的校验。

(2)系统测量原理

当副枪测量系统接收到来自PLC系统的启动测量指令时,首先将测量探头测得的模拟量信号通过模拟量输入模板送到高精度模数转换单元, 然后进入信号处理单元,经过处理后的信号送到测量值显示单元进行显示。DIRC5的数据采样周期为40ms,采集的数据包括钢水温度、结晶温度(决定碳含量)、钢水中的氧含量、熔池的液位。整个探头的最长测量时间为24s。DIRC5信号处理单元是该系统的核心。当启动信号评价程序后,系统自动进行各个测量

系统的评价,采用质量码判断给出测量值及精度。针对不同的测量信号,采用直接测量评价和间接测量评价两种方式进行数据处理。

直接测量评价对熔池中钢水温度、结晶温度和钢水中的氧含量信号采用直接测量评价的方式。下面以钢水温度为例进行说明,表1为熔池中钢水温度信号评价的质量码定义。为了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定义窗口由温度偏差ΔT和时间组成,并将其分成6个时间段,对应7个采样值,根据表1质量码的定义对采样值进行比较评价。利用质量码规定的窗口,在整个采样曲线上首先与质量码1进行比较,如不相符,则使用质量码2、3或4,重复这个过程;如果找不到相符的质量码,则系统输出测量无效。

表1 熔池中钢水温度信号评价质量码定义

Table1The definition of the quality code evaluation of the steel bath temperature

结晶温度及钢水中氧含量的信号评价原理与钢水温度类似,在此不再重复。

间接测量评价对于副枪浸入深度,采用间接测量评价获得。在吹炼结束时,使用TSO 探头进行测量,在测得熔池中钢水温度和熔池钢水中氧含量的同时,通过信号评价系统可得到浸入深度。其原理是:当探头以低速通过渣与钢水的接合面时,温度信号值和氧含量信号值将产生一个明显的跳变,通过二者曲线跳变关系及信号测量评价,可以间接测量副枪探头的浸入深度,浸入深度由质量码判断[5]。

(3)系统软件功能

DIRC5系统的软件由一系列功能模块组成,如图3所示。主要由主程序模块、扫描模块、测量模块、数据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图3 软件结构框图

Fig3 The software structure

主程序模块创建和释放缓冲存储区,启动、停止和监视DIRC5的整个处理过程。

扫描模块对系统的开关量和模拟量输入信号进行扫描,扫描周期为40ms。

测量模块当副枪执行测量周期时,熔池温度、结晶温度、氧含量和副枪浸入深度通过测量模块完成信息的处理。测量模块由温度计算、碳含量计算、氧含量计算、副枪浸入深度

计算4个子模块组成。

数据存储模块DIRC5信号处理单元的所有数据都进入到通用存储区。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存储区里的数据。

通信模块完成两个功能:其一,DIRC5系统与副枪PLC之间的通信,通信协议为ModBus;其二,DIRC5系统与DIRCPC的通信,通信协议为TCP/IP,该模块由数据接收和数据发送两个子模块组成。

(4)副枪的常见硬件故障与处理方法

如果在准备位副枪不能测试,但定碳定氧点来信号,需打开副枪连接体与连接件、连接线,用分段排查法找出故障点。可以校验从39米到49米的6芯电缆,检查插头是否拧紧或是否卡偏;也要检查是否为漏水造成,如果漏水需钳工更换密封圈。如果探头连上后只有一个连接信号,一般是螺旋导线或连接件进水,吹干或更换掉。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2005年3月9日9点10分1# 炉副枪在连接TSC探头时,结晶温度点的信号连接不上,判断线路故障,进行校线,发现其中有一根灰色线断了,但断头处需分段查找。先查找49米、24米的接头处,发现24米副枪体内接线插头处有一根线脱焊,重新焊接后,连接TSC探头信号正常。原因副枪连续使用率高,强振动使接线插头处有一根线脱焊,信号中断。

所以当探头连接后无测量信号,更换探头连接器仍不行,一定要检查49米接头处,检查螺旋线接口,探头是否插到底。

需结合程序软件排除的故障

如果副枪无法定碳,一般要检查探头连接是否正常,检查副枪氮气吹扫压力也合理时,则要结合DIRC5服务器来排除故障了。

例如2005年9月16日12:42时,操作工反映2#副枪在降枪过程中,枪体上的TSC探头显示无,到达炉内又出现。后查2#副枪漏水,从DIRC显示来看,在降枪过程中,探头信号已经故障,并且出现氧电势的信号;5秒中后副枪复位循环开始,2秒后转为紧急提枪,出现钢丝绳张力波动,见图2。

图2 副枪故障分析曲线

造成故障的原因,从操作程序分析,副枪在检测不到探头信号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复位循环,不会影响到副枪的动作,DIRC显示复位循环正常,只是在提枪过程中转成紧急模式了。副枪在钢水内10秒钟,不会烧坏枪体。副枪在插入炉内前可能已经开始漏水影响到探头信号检测,所以TSC探头显示时有时无。操作工和仪表人员反映2#副枪枪体经常弯,造成接插件的损耗大,副枪插入炉内的位置可能靠近炉口了。建议进行测量,生产工多注意检查。

需结合机械专业排除的故障

副枪不是一个纯粹的仪表自动化设备,它与机械专业结合非常紧密,有些问题单从仪表角度并不能找到真正原因。例如2005年3月22日13点10分1#转炉副枪在下到炉内,准备测量时,副枪报欠张力故障,连锁不能自动提枪,手动解锁后提枪,加持器被烧毁。

检查副枪的称重传感器,阻值正常,而供桥电压偏小(1.4v)信号(0.32mV),正常供桥电压应在5V。更换称重模块后,供桥电压正常,系统故障消除。运行试车,还有过、欠张力故障,检查现场副枪运行情况,发现副枪机械定位小车滑轮坏,被经常卡住,所以报过、欠张力故障,通知检修处理副枪小车。事故分析:根据副枪测量历史记录图,推断副枪在运行过程中撞到某东西或钢丝绳被卡住。检查现场副枪运行情况,发现副枪机械定位小车滑轮坏,被经常卡住,所以报过、欠张力故障。

(5)副枪DIRC5系统校验

当出现无法排除的故障,而且找不出原因时也可以对副枪进行校验,因为校验也是保证系统精度可靠方法之一,DIRC5系统配有一套校准装置,可以完成系统的校验。

首先进入副枪DIRC 5系统的画面,其中F1为灯测试键,F2为DIRC-5校验键,F6是测试键,F7是副枪校验键。然后按照以下步骤校验:

a.校验工具是专用副枪校验仪,接线时接输出端。

b.校验线有六根:熔池温度(红、黑);结晶温度(灰、白);氧含量(蓝、黄)

c.熔池温度校验过程:红(+),黑(-)

点F2进入校验状态,再点F3(BATH)进入熔池温度校验状态。

下限:在教验仪上输入1600℃点F6(low),等待直到最小处显示1600℃左右。

上限:在教验仪上输入1700℃点F7(high),等待直到最大处显示1700℃左右。

点F8保存并退出。

d.结晶温度校验过程:灰(+),白(-)

点F2进入校验状态,再点F4(SOLID)进入结晶温度校验状态。

下限:在教验仪上输入1450℃点F6(low),等待直到最小处显示1450℃左右。

上限:在教验仪上输入1550℃点F7(high),等待直到最大处显示1550℃左右。

点F8保存并退出。

e.氧含量校验过程:蓝(+),黄(-)

点F2进入校验状态,再点F5(OXYGEN)进入氧含量校验状态。

下限:在教验仪上输入90mV点F6(low),等待直到最小处显示90mV左右。

上限:在教验仪上输入190mV点F7(high),等待直到最大处显示190mV左右。

点F8保存并退出。

f.在此校验过程中如显示值与输入值偏差太大,可不用保存,点F2直接退出。

副枪校验过程需两人相互联系,一人在24米平台副枪口用贺力氏校验仪输入温度,

温度范围从1400℃到1700℃,每输一次温度,另一个人在MCC室上位机上点一次F7键。观察

转炉设备概述(

课程名称:转炉设备 编制: 校对: 审定:

目录: 前言2页 第一章:培训目的 第一节基本知识目标2页 第二节能力目标2页 第二章:转炉设备 第一节转炉炼钢设备组成方框图- 4页 第二节顶底复吹转炉炼钢设备特点 5页 第三节转炉生产工艺流程图 6页 第四节转炉设备的组成5页 第四章转炉设备安装、试车 第一节制作单位预装15-16页 第二节现场设备安装16-17页 第三节空载荷试运转17-18页 第四节转炉试运转应满足的条件和技术要求18页 第五章转炉开新炉和冶炼 第一节转炉开新炉需要具备的条件 18页 第二节冶炼过程中的操作要求 18-19页 第三节设备动行中故障的排除方法 19页 第四节操作过程中紧急状态下的处理方法 20页 第五节设备交接班规定 21页 第六章转炉设备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21--23页

前言 根据分厂培训计划编写了这本教材,以便我们一起共同掌握转炉炼钢主要工艺设备和机械设备的相关知识和主要工艺操作技能、解决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通过培训能够更进一步的提高使用和维护转炉炼钢设备的能力,并使我们的操作工人和点检员分析和排除故障的能力有所提高。 同时,通过学习,进一步让点检人员了解如何更好的与一线员工的沟通。 第一章培训目标

第一节基本知识目标 1.1.1了解氧气顶吹转炉设备组成和配套设备的构造。 1.1.2熟悉和掌握转炉设备结构、工艺参数、设备操作和维护。 第二节能力目标 1.2.1了解转炉设备选型依据、设备结构特点等方面的能力。 1.2.2对转炉设备发生故障的问题点有准确判断能力。 1.2.3提高杜绝转炉设备故障、减少故障、处理故障的能力。 第二章转炉设备 第一节转炉炼钢设备组成方框图

莱钢120t转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1年第30卷第2期 Techniques of Automation & Applications | 63 经验交流 Technical Communications 收稿日期:2010-09-09 莱钢120t 转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 马 丽,孟祥彬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自动化部,山东 莱芜 271104) 摘 要:以转炉本体系统为中心,进行转炉各工艺系统控制功能的开发,完成了脱硫—混铁炉—转炉—精炼工艺流程上的集群控制,协 调作业,实现了生产计划—工艺流程—自动控制的全流程综合自动化。 关键词:转炉;综合自动化;集群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7241(2011)02-0063-05 Develop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Automation System in Laiwu Steel Group’s 120t- Converter MA li, MENG Xiang-bin ( Automation Department of Laigang Group, Laiwu 271104 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verter’s main body as the center to develop the control function of converter’s each process system. It complets the desulfurization - hot metal mixer - converter - refining’s cluster control and coordinate work, and realizes the whole process’s comprehensive automatization of the plan - process - automatic control. Key words: converter; comprehensive automation system; cluster control 1 引言 近年来,用户对钢材性能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钢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同时钢铁生产企业也对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扩大品种,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转炉生产工艺流程发生了很大变化。铁水预处理、复吹转炉、炉外精炼、连铸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转炉炼钢模式。目前由单纯用转炉冶炼发展为铁水预处理—复吹转炉吹炼—炉外精炼—连铸这一新的工艺流程[1,2]。这一流程以设备大型化、现代化和连续化为特点,在这种形势下,炼钢流程中,转炉区域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现就变得非常的必要且重要。 莱钢银山型钢炼钢厂共有120t转炉三座,是莱钢目前炉容最大的三座转炉,每炉出钢量达到140t,为后道工序的2台板坯连铸机,1台异型坯连铸机提供优质钢水,在炼铁-炼钢-轧钢的冶炼大工艺流程上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120t转炉区域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实现了基础自动化和部分过程自动化级的功能。各主要工序,如3座脱硫、1座混铁炉、3套转炉本体系统、3座精炼、综合水处理系统、二次除尘系统、煤气柜等基本实现了基础级自动控制,但相对独立,形成“孤岛”,相互之间缺少信息的传输与交换,无法实现生产管理对现场生产的自动调度与信息反馈,不能实现全流程各工序的紧密衔接、互动协作、节律匹配。 本系统以转炉本体系统为中心,进行了转炉本体(包括散状料上料、散状料下料、合金上料、本体、底吹氩、转炉干法除尘、余热锅炉)控制功能的开发;完成了脱硫—混铁炉—转炉—精炼工艺流程上的集群控制,协调作业;实现了生产计划—工艺流程—自动控制的全流程综合自动化。 2 转炉冶炼开氧统计模型的开发 在银山型钢的转炉系统中,采用了干法除尘(LT)工艺作为转炉的一次除尘,以代替传统的OG湿法除尘。

120t转炉炼钢电气自动化方案

120t转炉炼钢工程电气自动化方案

11.5 电气自动化及仪表 11.5.1概述 建设120吨氧气顶吹转炉,一台板坯连铸机。予留一台4机4流方坯连铸机。 11.5.2供配电 11.5.2.1供电原则 根据就近供电的原则,炼钢厂区设35kV变电所一座(详见35KV 变电所叙述部分),转炉车间的高压电源均来自35kV变电所. 依据低压配电深入负荷中心原则,按负荷情况在厂区内分散设变电所和配电设施. 35kV变电所以放射式主供炼钢车间变电所、吊车变电所、除尘变电所、水泵房变电所、连铸车间变电所、煤气加压站变电所、OG风机、转炉二次除尘风机、二次除尘风机、地下料仓除尘风机等。 11.5.2.2低压变电所设置 根据厂区负荷分配情况,设7座车间变电所。 1).设两台1600 kVA变压器,负责厂房跨的所有吊车供电. 2). 在转炉加料跨旁建一转炉车间变电所,其中设两台1250 kVA 变压器,负责整个转炉车间低压供电. 3). 在二次除尘设两台500 kVA变压器,负责一、二次除尘系 统低压供电. 4). 在循环水泵房建一低压变电所,设四台1600 kVA变压器, 和一台1000 kVA变压器(其中1000 kVA变压器高压电源由厂方提

供,用于事故水电源),负责整个转炉及板坯连铸机的水处理系统低压供电; 5). 在地下料仓皮带通廊下建一低压变电所,设2台630 kVA变压器,负责地下料仓、污泥脱水间、沉淀池等系统的低压供电; 6). 在连铸跨新建的两台连铸机附近建一低压变电所,设两台1250 kVA变压器,负责两台连铸机低压供电。 7)在煤气加压站附近建一低压变电所,设两台630 kVA变压器,负责煤气加压站及煤气柜的低压供电 8)在空压站毗邻建一低压变电所,设两台1250 kVA变压器,负责空压机等的低压供电.该变电所按二期设计. 所有的变压器6 kV高压电源均引自35kV变电所。 各个变电所低压负荷如下:

巡检机器人中的指针式仪表读数识别系统

巡检机器人中的指针式仪表读数识别系统 发表时间:2019-07-16T14:11:31.2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作者:彭鹤 [导读] 摘要:巡检机器人能自动识别仪表设备的状态,先准确定位图像中的仪表设备,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仪表读数的自动识别。 (大唐河北发电有限公司马头热电分公司河北省邯郸市 056044) 摘要:巡检机器人能自动识别仪表设备的状态,先准确定位图像中的仪表设备,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仪表读数的自动识别。 关键词:巡检机器人;仪表读数识别;指针提取 巡检机器人主要在户外工作,仪器识别算法需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光照和天气情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迭代最大类间方法,解决了由光照或镜面反射引起的仪器图像过亮或过暗时指针提取问题;提出基于Hough变换的指针角度计算方法,推导了指针角度与仪表读数间的函数关系,实现了指针仪表读数的自动识别。 一、仪表识别算法概述 变电站的仪表多数安置在室外,巡检机器人采集的仪表图像通常受到环境的影响。现有的识别算法为,利用仪表表盘的形状特征,通过模板匹配或椭圆拟合确定仪表表盘在图像中的基本位置及区域范围。其算法虽具备一定实时性和鲁棒性,但并不适用于巡检机器人采集到的变电站仪表图像。这是因变电站设备结构复杂,在机器人采集到的图像中,背景紊乱,并不仅包含仪表区域,还同时囊括了其它设备。在指针识别方面,通常在获取仪表表盘的子图像后,再使用多种的图像处理方法提取仪表指针的位置及指向方向。另外,智能机器人能自动实现对仪表设备的状态识别,必须进行仪表设备在图像中的准确定位,在这基础上,实现仪表读数的自动识别。 二、指针式仪表读数识别 1、指针区域提取。在仪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受仪器玻璃的光照条件或镜面反射的影响,很难提取仪器指针等特征信息,从而影响仪器的读数识别。因此,在提取指针区域前,需要去除噪声,增强高通图像。为后续指针中心线的精确提取提供清晰的图像,从而提高仪器识别的精度。 1)表盘图像去噪。由于仪器图像在采集过程中会受到噪声的干扰,可采用图像平滑的方法来降低噪声对仪器图像质量的影响。如果平滑窗口太大或太小,仪器图像的细节将变得模糊或边界轮廓将被破坏。本文采用5*5方形窗口的中值滤波去除图像噪声,不仅达到了去噪的目的,而且保持了图像的细节信息。 2)高通增强。为了提高背景与目标区域的灰度差,准确提取指针区域,采用Butterworth高通滤波器对仪器图像进行增强,抑制低频信息。 3)目标分割。最大类间方差是一种常用的自适应目标阈值分割算法,对背景清晰的普通图像具有良好的分割效果,但在对前后景灰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很难实现目标提取。 在实际变电所采集的指针式仪表灰度图像二值化阈值分割过程中发现,当仪表图像在过亮或过暗的光照条件下采集时,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的灰度变化很小。采用传统的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二值阈值分割后,二值图像中存在较大的黑白区域,无法从仪表表盘区域正确分割,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指针提取。 鉴于这种现象,在指针区域无法分割的过亮或过暗仪器图像中,背景和目标间的最大类间方差值较小。当最大类间方差在区间范围内时,可正确地实现分割,否则分割失败。最大类间方差可作为衡量指针目标提取是否准确的标准。基于此准则,本文提出了一种迭代的最大类方差方法。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仪器灰度图像进行第一阈值分割时,最大类间方差在其范围内,相应的阈值为最优阈值,否则将第一阈值分割中划分的目标类作为第二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的对象,判断最大类间方差是否在其范围内。以此类推直到最大类间方差在其范围内,相应的阈值是最佳分割阈值。 2、指针定位。如图1所示,仪表图像中指针具有顶端细,底端粗,灰度关于中心线对称的特性,指针的中心线必须穿过旋转轴。因此,可通过过表盘转动轴心提取指针的中心线来实现指针的定位,并使用直线提取方法来提取指针的中心线。 图1 仪表图像中指针特征 Hough变换是一种检测特定边界形状的方法,常用于直线和圆的检测。它将图像坐标空间转换为参数空间,得到一些峰值,然后通过检测参数空间的峰值给出图像中几何曲线的数学方程。Hough变换能有效地避免图像中某些特征点的干扰,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和鲁棒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指针定位算法,用于检测过表盘转动轴心的指针位置。此外,指针的旋转角度限制在仪器量程范围内,在搜索图像的Hough变换值时,可搜索特定角度范围内的直线,从而减少搜索量,提高搜索效率。 三、系统评价与验证 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用于电力系统大型室外变电所仪表的自动识别。而仪器读取识别系统读取采集到的图像,识别结果存储在数据库中,用于后台数据库和专家系统的监控和数据分析。 仪器识别系统以MATLAB R2014A为软件开发环境进行仿真实验,以实际测试现场采集的指针式仪表为测试对象。仪表自动识别系统的指针仪表自动识别模块包括读人图像、指针仪表区域定位和仪表识别。本文提出的指针识别算法主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1)适应各种光照条件下的指针区域自适应提取;2)基于Hough变换的指针定位和读数识别。 1、自适应指针区域提取算法的验证与分析。实验分析表明,采用传统的最大类间方差法对仪器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可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实现对仪器图像的精确分割,而对光线暗淡或摄像机过度曝光时太暗或太亮的仪器图像,由于仪器图像中背景区域和指针表盘区域的灰度差小,传统的最大类间方差法无法提取表盘区域,从而导致后续仪表读数无法识别。基于此,本文提出的迭代最大类间方差法实现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综自系统,是二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随着智能站的推广,综自系统和保护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其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近几期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些综自方面的相关知识。本期介绍一些总体的概念。 1.综自的概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就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保护装置、信号系统、自动装置和远东装置等)的功能综合于一体,实现对变电站主要设备的监视、测量、控制、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自动化功能。 综自系统包括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微机自动装置、微机五防等 子系统。它通过微机化保护、测控单元采集变电站的各种信息(如 母线电压、线路电流、断路器位置、各种遥信等)。并对采集到 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借助通信手段,相互交换和上传相关信

综自所谓的综合,既包括横向综合,即讲不同间隔、不同厂家的 设备相互连接在一起;也包括纵向综合,即通过纵向通信,将变 电站与控制中心、调度之间紧密集合。 2.综自的布局 综自系统按照设备的布局来划分,可以分为集中式、局部分散式、 分散式三种。 (1)集中式 通过集中组屏的方式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并同时完成保护、控制、通信等功能。这种布局形式早期应用的比较多,因为早期综自设备技术不成熟,对运行现场的条件要求比较高,所以只能在环境比较良好的主控室中安装。 集中式布局的主要缺点是,所有与综自系统相连的设备都需要拉 电缆连接进入主控室,电缆的安装敷设工作量很大,周期长,成 本高,也增加了CT的二次负载。随着综自设备技术的成熟,已经用的很少。

转炉炼钢设备

1 概述 1.1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特点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又称 LD 炼钢法,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完全取代了平炉炼钢,其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与其它炼钢方法相比,它具有一系列的优越性,较为更突出的几点如下: 1.生产效率高 一座容量为80 吨的氧气顶吹转炉连续生产24 小时,钢产量可达到日产3000 — 4000 吨,而一座 100 吨的平炉一昼夜只能炼钢 300 — 400 吨钢,平均小时产量相差甚远,而且从冶炼周期上看,转炉比平炉、电炉的冶炼周期要短得多。 2.投资少,成本低 建氧气顶吹转炉所需的基本建设的单位投资,比同规模的平炉节约30% 左右,另外投产后的经营管理费用,转炉比平炉要节省,而且随着转炉煤气回收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蒸气及转炉煤气发电,使转炉逐步走向“负能”炼钢。 3.原料适应性强 氧气顶吹转炉对原料情况的要求,与空气转炉相比并不那么严格,可以和平炉、电弧炉一样熔炼各种成分的铁水。 4.冶炼的钢质量好,品种多 氧气顶吹转炉所冶炼的钢种不但包括全部平炉钢,而且还包括相当大的一部分电弧炉钢,其质量与平炉钢基本相同甚至更优,氧气顶吹转炉钢的深冲性能和延展性好,适宜轧制板、管、丝、带等钢材。 1 / 35

5.适于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 由于冶炼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再加转炉容量不断扩大,为准确控制冶炼过程,保证获得合格钢水成分和出钢温度,必须进行自动控制和检测,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另外,在这种要求下,也只有实现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才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1.2 转炉炼钢机械设备系统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是将高压纯氧[压力为0.5~1.5MPa ,纯度99.5% 以上,(我厂为99.99% )],借助氧枪从转炉顶部插入炉内向熔池吹氧,将铁水吹炼成钢。氧气顶吹转炉的主要设备有: 1.转炉本体系统: 包括转炉炉体及其支承系统——托圈、耳轴、耳轴轴承和支承座,以及倾动装置,其中倾动装置由电动机、一次减速机,二次减速机、扭矩缓冲平衡装置等组成。 2.氧枪及其升降、氧气装置及配套装置。 氧枪包括枪体、氧气软管及冷却水进出软管。 根据操作工艺要求氧枪必须随时升降,因此需要升降装置,为保证转炉连续生产,必须设有备用枪,即通过换枪装置,随时将备用枪移至工作位置,同时要求备用枪的氧气,进出水管路连接好。 3.散装料系统: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使用的原料有: (1)金属料——铁水、废铁、生铁块; (2)脱氧剂——锰铁、硅铁、硅锰、铝等; (3)造渣剂——石灰、萤石、白云石等;

仪表自动化系统应急预案

一、D C S控制系统应急预案 1、仪表操作人员接到通知后应在十分钟内到达事件发生现场。 2、检查计算机系统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引入计算机。 3、检查控制器、电源箱及外围设备是否正常接入,有无松动和漏 电情况。 4、检查UPS是否正常投入,是否旁路运行。 5、检查控制器I/O卡件运行信号灯是否正常闪烁。 6、检查系统通讯传输及数据采集是否正常。 7、检查DCS操作系统与数据库连接是否正常。 8、检查OPC是否正常运行。 9、检查DCS操作系统自诊断是否正常。 10、检查控制器功能模块是否正常。 11、检查事件记录及历史趋势曲线图是否正常记录及显示。12、检查数据库临时性文件是否占用内存过大。 13、如上述情况存在不正常,与车间领导联系。 厂用电中断的现象及处理: 1.厂用电中断现象: 1.1DCS系统机柜只有一路电源运行。 1.2现场设备跳停,并且中控无法控制。 1.3UPS电源由市电转换为蓄电池供电模式。 1.4现场事故应急灯打开。 2. 确认厂用电中断应: 2.1 打开控制站柜门,观察卡件是否工作正常,有无故障显示(FAIL 灯亮); 2.2从每个操作站实时监控的故障诊断中观察是否存在故障; 3.当电气通知投入保安电源后,

3.1对DCS系统机柜及UPS电源进行全面检查(如有问题及时处理),进入实时监控画面,观察系统是否运行正常。 3.2对系统实时监控画面进行全面检查如无问题,通知有关人员系统恢复正常,可以正常操作。 4.当电气确认一小时内不能投入保安电源,应通知调度及生产车间进行准备。当确认短时间内供电无法恢复,UPS电源无法坚持运行时,在保证现场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对DCS电源进行断电操作。 DCS系统断电操作: 1.每个操作站依次退出实时监控及操作系统后,关闭操作站工控机及显示器电源; 2.依次关闭卡件柜、安全栅柜、继电器柜、网络柜、电源柜的电源; 3.关闭不间断电源(UPS)电源开关; 4.关闭总电源开关。 5.当恢复正常送电时,应对DCS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开始送电 5.1合上总电源开关;5.2合上不间断电源(UPS)电源开关; 5.3依次合上电源柜、卡件柜、安全栅柜、继电器柜、网络柜; 5.4开启各操作站及显示器电源,之后按照正常操作步骤操作。 二、PLC系统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上位机通讯出现故障: 2.冗余的控制器是否正常运行,如果主控制器故障,而从控制器未正常切换,则应立即汇报相关领导并通知调度做好紧急停车的准备,同时人为重启从控制器,启动失败等待停车命令。 3.确保控制器正常的情况下,迅速检查各冗余控制器与交换机之间、工程师站、操作员站与交换机之间的网络连接情况:是否有通讯接头破损、脱落和松动状况,如有损坏立即更换备用或现场制作,松动则立即插紧,然后再经工程师站检查网络,测通网络,恢复正常运行。 4.PLC系统卡件损坏: 4.1非冗余AI\DI\DO卡件损坏,首先确认损坏卡件上的仪表点是否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精)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变电站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作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模式和基本功能,进一步叙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基本概念,并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 :变电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1. 概述 电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整个电网的一、二次设备信息进行综合利用,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系统、网络、数据库现代通讯技术等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控制、测量、保护、自动装置等 ,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实行自动监控,测量和协调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他完全取代了常规的监控仪表,中央信息系统,变送器及常规远动装置。不仅提高了变电站的可控性,而且由于采用了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更有效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最大程度提高了变电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2. 变电站 变电站 (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 2.1 变电站组成 变电站主要是有设备及安装工程、建筑工程(土建、其他项目工程等。设备及安装工程包括两部分 :既一次部分(设备、二次部分(设备。

变电站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变电站的设备有变压器、开闭电路的开关设备,汇集电流的母线,计量和控制用互感器、仪表、继电保护装置和防雷保护装置、调度通信装置等,有的变电站还有无功补偿设备。 2.2 变电站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 分为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即高、低压每相共用一个绕组,从高压绕组中间抽出一个头作为低压绕组的出线的变压器。电压高低与绕组匝数成正比,电流则与绕组匝数成反比。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似,它们把高电压设备和母线的运行电压、大电流即设备和母线的负荷或短路电流按规定比例变成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控制设备的低电压和小电流。在额定运行情况下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为 l00V , 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为 5A 或 1A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经常与负荷相连近于短路 , 请注意 :绝不能让其开路, 否则将因高电压而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或使电流互感器烧毁。开关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熔断器等都是断开和合上电路的设备。断路器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用来合上和断开电路;故障时在继电保护装置控制下自动把故障设备和线路断开,还可以有自动重合闸功能。在我国, 220kV 以 上变电站使用较多的是空气断路器和六氟化硫断路器。 隔离开关的主要作用是在设备或线路检修时隔离电压,以保证安全。它不能断开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应与断路器配合使用。在停电时应先拉断路器后拉隔离开关, 送电时应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断路器。如果误操作将引起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 负荷开关能在正常运行时断开负荷电流没有断开故障电流的能力, 一般与高压熔断丝配合用于 10kV 及以上电压且不经常操作的变压器或出线上。 2.3 变电站作用

120转炉设备介绍

一、120吨转炉装置的组成------太重提供 1、转炉炉体1套 2、转炉托圈装置1套 3、转炉倾动装置1套 二、120吨转炉装置基本技术参数

托圈耳轴轴向总长:13905 mm 托圈断面宽度:850 mm 托圈断面高度:2100 mm 托圈内径:φ7250±8 mm 转炉倾动角度:±360° 水冷却系统:通过水气套八路进水,通过驱动侧旋转接头回水 底吹配管:通过水气套八路进气 三、120吨转炉成套设备技术说明 1、转炉炉壳 转炉炉壳为全焊接式固定炉底结构,采用16MnR、厚度75mm钢板焊接而成,炉体直径为?6800mm,炉壳高度为9196mm。主要由炉口法兰、上下部圆锥段、圆柱炉身段以及锥柱间、锥球间均匀过渡用的圆环段和球形炉底等部分组成,炉口段和炉底段材料下料不准超过三块。 炉壳上部、中部、下部焊接后应进行消除应力退火;退火后,应保证尺寸和公差,圆柱

度≤10mm,然后对这几个部件进行组装检查,最大错边量≤3mm。 炉口法兰用钢板拼焊而成。上部圆锥段顶部焊接有加筋法兰,供固定炉口用。上部圆锥段外表面有半割钢管及角钢焊接而成的冷却水循环通道。在出钢口上部、下部焊有两圈法兰,上部法兰厚度为90mm,下部法兰厚度为140mm,材质为:16MnR,中间联以立筋,形成开放式箱形结构,用于安装炉体支承结构。筋板及人孔材质为Q235。 炉壳分为四段八块运输,到安装现场后进行现场组焊,并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合格后采用加热方式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 水冷炉口分六块,材质为耐热球墨铸铁,采购厂家为宝钢铸造有限公司。 2、托圈、耳轴装配 2.1托圈 托圈的作用是托住炉体并在倾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炉体旋转,是转炉设备的关键件。托圈的主要尺寸为?8950 / ? 7250×2100,托圈采用16MnR钢板焊接而成。内弧板、外弧板厚度为60mm,上盖板、下盖板厚度为120mm。 转炉托圈为焊接箱形结构,其内通循环水冷却,两侧耳轴为空心结构,以容纳托圈冷却水、水冷炉口冷却水和炉壳上部圆锥段冷却水及转炉底吹供气管的通道。 托圈的两个弧形段、驱动端耳轴块、游动端耳轴块焊接后应进行消除应力退火;退火后,应保证尺寸和公差,并经磁粉和超声波探伤检验合格;然后对四个部件进行组装检查,最大错边量≤4mm。 托圈的两个弧形段、驱动端耳轴块、游动端耳轴块分为四块运输,到安装现场后进行现场组焊,并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合格后采用加热方式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 2.2 耳轴 驱动端耳轴、游动端耳轴为大型锻件,材质为20MnMoNb,采用碱性电炉、真空脱氧、脱气的冶炼工艺,且进行调质处理。对长、短耳轴锻件进行超声波探伤,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性能检验。耳轴安装在耳轴支块上,保证两耳轴同轴度≤Ф1mm。 托圈耳轴焊接完成后必须进行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检查,用压力0.9Mpa的水试验,不得有任何泄漏现象。托圈制作完后内部残留的铁屑焊渣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3、转炉倾动装置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系统概述; 本次设计采用YH-B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其系统是面向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成套自动化设备其是陕西银河网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新型设备,该系统是在总结我国微机变电站运行经验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新的发展趋势,以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为宗旨,以方便现场安装调试、无人值守为目的,向智能化迈进的全新概念综合自动化系统。 其设备从变电站整体出发,统一考虑保护、监测、控制、远动、直流和五防等功能,避免了功能装置重复备置等弊病,及减少投资,又有利于变电站运行管理和维护。 YH-B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组成结构如下图;

该系统在我国首次集微机保护和远动为一体,并率先把这种装置直接安装于高压开关柜上,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是以单元分散型嵌入式为指导思想,系统装置中每个单元的结构、外观和尺寸是完全一致的。其可把各个单元分散安装在一次设备上,或集中组屏按装。相比两者具有明显的优点;可以大大减少连接开关柜控制屏及控制室的各种电缆,减少控制室面积,从而节省了变电站综合造价,简化了施工,方便了维护,并且提高了变电站的可控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有了很大提高。消除了因设备之间错综复杂的二次电缆引线接错造成的问题,提高可靠性 YH-B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面向对象设计的。系统中每一种单元都面向变电站内的各种一次设备。如线路单元,就是面向开关柜设计的,它包含了对该开关柜的控制、测量、事故记录和线路的各种保护等;电容器单元也像线路单元一样,它是面向电容器组的;变压器是变电站的核心设计,YH-B2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变压器设计了三种面向它的完全独立的功能单元。第一是主保护单元,它主要完成变压器差动保护等。第二是后备保护,它主要完成变压器的过流保护等。第三是变压器的测控单元,主要完成主变的有载调压控制和电气量的测量。备自投单元是完成变电站两路电源的自动投切功能的。直流子系统也被YH-B2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纳入了整体成套范围,作为系统的一个单元整体规划设计。 YH-B2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安装,所有单元均通过一梗三芯通讯电缆同后台总控单元实现实时数据交换。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厂家直供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全国销售热线1326-007-2458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系统概述 根据现代化矿井的实际需要,为进一步提升矿井现代化装备及管理水平,增强矿井科技创新能力,沈阳研究院结合现代矿井实际,适时研制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技术的KJ333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能将矿井各类监控子系统集成到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中,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联接。将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进行分析处理、统计、优化、发布,从而实现矿井“管、控、监”一体化及减员增效的目标。 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地面调度中心大屏幕、控制器、各类监控主机、数据服务器、核心交换机、防火墙、接入网关、自动化平台软件、防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本安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井下各种监控分站、井下光缆配线器、光缆接线分线器、传输光缆及通讯线等组成。 系统特点: 1)产品全部采用工业级产品,采用多种硬件、软件安全措施,确保了整个自动化系统长期连续可靠地运行。2)主干网采用单模光纤,传输速率100 M / 1000 M。传输介质支持光纤多模、单模、超五类双绞线和普通通讯线,满足煤矿井巷安装特点,铺设方便灵活。 3)工作时整个网络成链状结构,环网冗余,可快速建立连接及连接恢复,恢复时间<300 ms。 4)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且控制层采用工业以太环网、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保证了现场子系统的实时性。5)采用开放式的TCP/IP协议,提供了多种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支持COM/DCOM组件、NETDDE、ActiveX 控件、OPC、VBA、ODBC、FTTP等技术,兼容能力强,并支持CAN/RS485总线等多种信号接入及转换,可方便接入矿井各种监控子系统。 6)软件采用B/S结构,基于IE浏览,便于特殊功能的开发和第三方软件的集成,客户端零配置。 7)具有强大的网管功能,如:VLAN划分、IP地址设置、优先级控制、电源管理及端口状态监视、流量控制等。 8)系统节点容量大大增加,克服了现有煤矿监控系统所支持的节点最大容量的限制。 9)较强的信息集成能力,通过合理实用的分级控制模式,在充分保留各子系统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可有效的整合国内现有各子系统。 10)强大的数据综合及后台处理功能支撑,为整个矿山的现代化综合管理提供数据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全矿井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管控一体化。 系统功能 综合自动化功能 l 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用于传输和管理矿山安全生产的多源异质的海量信息系统,能实时采集存储生产过程的重要信息,以实现设备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提供毫秒级的数据采集检测速度,采用高效的数据压缩算法可以大大节约存储空间。 l 综合自动化控制 可靠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对相应控制系统发送控制命令,主要包括采掘、运输、提升、供排水、压风、注浆、通风防尘等自动化系统。集中控制煤矿生产设备,实现对采煤机、破碎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可伸缩式皮带机的顺序启停控制,能实现手动、就地集控的切换。能实现对各电机包括电流、电压、温度、绝缘等的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安装)。能实现采煤机运行、停止状态的监测。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完全实现无人值守。 l 供电系统可视化实时监控 能实现变电所主变运行方式及各参数的监测,能实现变电所各高压开关柜运行、停止状态的监测,能实现各种矿井用电量、电气参数及故障情况的报表生成、存储、打印及显示。能实现变电所视频监视,系统模拟现场设备实际情况,实时、动态显示现场设备的真实运行状态。

机械设备控制技术期末题库

机械设备控制技术期末题库 命题人:王文松使用班级:105101~03 填空题 第一章 1、组合开关是一种多__ _ _ __、多___ ___、可控制多个的电器。 2、接触器互锁触点应__ __联在对应的电路中。 3、电动机点动和连续控制的区别是控制线路是否具有__ _____功能 4、可编程控制器采用____ ___的方式___ ____地进行工作。 5、液压传动是以___ ____系统中的____ ___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传动方式。 6、常用的液压泵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 7、叶片泵按流量是否可调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类。 8、液压缸按结构特点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大类。 9、顺序阀能控制执行元件的_______动作,其图形符号为_______。 10、根据调速方法不同,调速回路主要有_______回路、_______回路和_______回路。 11、液压控制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基本部分组成。 12、电器是接通、断开电路或_______、_______、保护设备的电工器具和装置。 13、刀开关、按钮、组合开关属于_______控制电器,接触器、继电器、电磁铁属于_______控制电器。 14、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对于没有电流冲击的电路,应使熔体的额定电流_______线路的工作电流。 15、液压系统的压力取决于。 16、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因压力的增高而。 17、液压控制阀按用途不同,可分为_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 三大类。 18、调速阀是由_______ 阀和_______ 阀串联而成的 19、溢流阀在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作_______ 阀用;在容积调速回路中作_______ 阀用。

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识别系统设计

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模式识别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机器视觉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在许多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仪表,仪表的读数都要靠人来完成,工作量很大而且误差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基于这个原因,设计了一个工业生产线在线检测数据数字化处理系统。首先通过摄像头采集仪表图像,通过传输装置以无线的方式把图像传输到电脑上,然后在电脑上通过matlab程序设计,处理图像,读取仪表的数据,然后用labview调用matlab程序,并设计一个显示界面,通过界面可以看到实时的数据与仪表图像以及在一段时间内数据的变化情况。最后通过labview访问access数据库,将读取的数据传入数据库中,便于被调用,最终实现检测数据的数字化处理。 关键词:机器视觉图像处理 Matlab Labview

Online testing data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line digital processing system desig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ology,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makes a great progress and develop- ment.At present,there are a lot of instrument in many enterprises.in- strument reading work need people to complete.So there are a lot of work to do and efficiency is very low,as the same time,error rate is quite high.For this reason,there design a online testing data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line digital processing system.First of all,there need to take Picture by camera.next,t hrough transmission device in wireless way to transmit the image to a computer.Then by matlab programming on the compu- ter,d ata processing images, read the meter.And then call matlab by labview and design a display interface.Through the interface can see the real-time data.At last,through labview access access database,and take the data into database.Finally,realize the testing data of the digital processing. Keywords: Machine vision image processing Matlab Labview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SICAM Anole SICAM Anole 灵活,强大,易用Answers for energy

概述 SICAM Anole后台监控软件适用于1000kV-6kV的电力、石油、化工、轨道交通、机场等行业的各级变电站和调度系统。SICAM Anole 具有优越的性能、灵活的配置以及开放的结构,可方便地满足中国客户的各种需求和使用习惯,最大程度的给客户带来利益。

SICAM Anole 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分层开放式系统 系统采用了目前先进的开放分布式应用环境的网络管理技术、数据库中间件和通信中间件技术和多层客户/服务器(Client /Server)技术,遵循软件互联国际标准基于IEC61970/61850/61968的统一CIM建模,为各行业用户提供了遵循IEC标准的统一支撑平台。 跨平台特性 一套代码,任意运行。跨UNIX/Linux/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跨IBM/SUN/HP/ALPHA/X86硬件平台,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各种同构或异构平台。 分布式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构架,将系统功能有序地分配到网络上各个节点:包括软件自诊断、实时处理、报警处理、历史采样记录、事故追忆、实时计算、数据服务、安全验证、远方控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各个节点的功能。全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网络方式的SCADA系统应用场合下,系统可以自动以冷备用、温备用和热备用等各种方式运行。无论在何种方式运行,均可自动维护系统中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报警、画面、WEB等数据的一致性和兼容性。避免人工干预,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先进的人机交互界面 系统提供了具备“所见即所得”功能的图文/报表一体化编辑工具。依照一组具有完备集特征的时间定义方法和统一的图形图元结构定义,无须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即可在任意工作站或服务器上定义复杂的接线图、棒图、曲线图、趋势图、实时报表和历史报表等,并且能够支持任意文字和图形的混排。 支持数据库的在线更新,在保证不干扰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在线更新数据库测点信息。 支持远程维护 系统可以允许工作站通过远程拨号/远程联网方式进入采集与控制系统主站,从而实现远程诊断和远程维护。减轻用户负担,加快服务速度。

转炉设备维护

目录 一、前言 (1) 1、设备维护制度 (1) 1.1设备维护 (1) 1.2设备维度 (1) 2、氧气转炉车间概况 (2) 2.1氧气转炉车间的组成 (2) 2.2主厂房个跨间的布置 (2) 2.3氧气转炉炼钢车间主要设备 (2) 2.3.1转炉炉体 (2) 2.3.2炉体支撑装置 (3) 2.3.3炉体倾动机械 (5) 2.3.4吹氧设备 (6) 3.供料设备 (7) 3.1加料装置常见故障 (7) 3.2铁合金称量车维护检查 (7) 4、烟气净化和回收设备 (7) 4.1烟气净化系统 (7) 4.2烟罩 (8) 4.3烟道 (8) 4.4风机 (8) 4.5 水封逆止阀 (9) 二、转炉设备维护新技术 (9) 1、溅渣护炉工艺 (9) 2、转炉炉体与托圈的连接装置新技术 (13) 三、结论 (13)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5)

转炉设备维护检修要点 摘要:炼钢在钢铁联合企业内是一个中间环节,它联系着前面的炼铁等原料供应和后面的轧钢等成品生产,炼钢车间的生产对整个钢铁联合企业有重大的影响,而炼钢车间的正常生产需要以设备的正常运转为依托,因此,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尤为重要。本文就介绍另一些氧气转炉设备维护与检修的内容以及维护转炉的新技术。 关键词:设备维护制度转炉炉体托圈与耳轴倾动装置吹氧设备供料设备烟气净化装置溅渣护炉

一、前言 1、设备维护制度 1.1设备维护 设备维护(Eq ui pme nt se rv ice m ain te nan ce):设备维修与保养的结合。为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失效的概率,按事先规 定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 的规定进行的技术管理措施。 1.2设备维护制度 设备维修制度,是指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和修理所规定的制度,其内容是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一、计划预修制 计划预修制,又称计划修理制,是指我国工业企业50年代从苏联引进后开始普遍推行的一种设备维修方式。这种维修是进行有计 划的维护、检查和修理,以保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其特点在 于预防性与计划性,即在设备未曾发生故障时就有计划地进行预防 性的维修。这种按事先规定计划进行的设备维修是一种比较科学的 设备维修制度,有利于事先安排维修力量,有利于同生产进度安排 相衔接,减少了生产的意外中断和停工损失。运用这种维修制度, 要求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故障理论和规律,充分掌握企业设备及其组 成部分的磨损与破坏的各种具体资料与数据。在设备众多、资料有 限的情况下,可以在重点设备以及设备的关键部件上应用。计划预 修制的内容主要有: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清洗换油和计划修理。二、计划保修制 计划保修制是60年代在总结计划预修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设备维修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计划大修。这是一种有计划地进行三级保养和大修理的制度和方法。 三、全员生产维修制(T MP) 全员生产维修制,又称预防维修制,是日本在学习美国预防维修的基础上,吸收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理论和以往设备维修制度中的 成就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我国是80年代开始,引进研究和推行这种维修制度的。全员生产维修制的核心是全系统、全效率、全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