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候》同步精品课堂(第2课时)
- 格式:pptx
- 大小:27.12 MB
- 文档页数:33
3.4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教案课题:世界的气候课时:第2课时适用对象: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的气候类型和分布规律;2.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理解不同的气候类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世界的气候类型和分布规律;2.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的气候类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掌握气候类型间的转换与过渡。
教学方法:1.探究法,学生对照图像分析气候分布规律;2.引导法,提问、讨论,带领学生找寻规律及规律背后的原因;3.归纳法,通过举例或类比,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室;2.图片、地球仪、普通世界地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或地图,引领学生回想上一课的内容,复习大部分地区面积较小,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较高的原因。
二.新知呈现(30分钟)1.介绍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利用线图或地图向学生展示,让学生看清各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带的大致分布位置。
2.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然后,按照不同气候类型逐一介绍、总结其特点和影响因素。
三.思考拓展(15分钟)1.梳理世界各国之间的气候差异,探究不同的气候类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引导学生由一国之内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及农作物种植、旅游业等方面的发展,联想到全球各地的现实情况。
四.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探究与拓展,总结出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和分布规律。
五.课堂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提交一张世界地图,标出各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位置,并在地图上画一条将各种气候类型隔开的线。
电子版送交交;手绘版可在课后提交。
教学后记:作为一个讲课的机器人,我知道教学是一个非常细致和耐心的过程,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更是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
《世界的气候》教学方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气候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把握基础,适时适度的安排运用各种图表、数据分析气候事物和现象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这部分内容采用了知识竞赛和汇报展示的形式进行学习,将结合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以及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来分析每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区,同时通过展示对应的自然景观来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五、当堂练习下表是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回答下面各题。
1.你认为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2.该种气候类型有可能在下列哪个地区分布()A.南亚B.欧洲西部C.西亚D.南极地区3.号称“地球之肺”的大片森林分布于下列哪个气候区?()A.热带雨林B.热带沙漠C.热带草原D.热带季风4.当世界各国科学家竞相赶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罗马气候炎热干燥,许多植物处于休眠状态 B.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一片枯黄 C.尼罗河沿岸泛滥成灾D.哈尔滨的人们正在准备“冰灯游园会”5.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④热带季风气候B.③热带草原气候C.②热带沙漠气候D.①地中海气候 答案:D ;C ;A ;D ;C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一、热带气候类型 二、亚热带气候类型 三、温带气候类型四、寒带气候类型 五、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征 分布特点。
《世界的气候》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重点难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归纳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回忆上节课所学,回答问题:1.什么是气候?它与天气有什么区别?2.各地的气候相同吗?气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可能的答案)1.气候是指某一地区的平均天气状况。
与天气相比,气候是长时间的,且更具稳定性.2.各地的气候有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课程引入】提问:为什么不同地区呈现的自然景观不同呢?生:(可能的答案)气候的差异师:我们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将气候分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板书)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三、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1. 主要气候类型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世界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生:(可能的答案)世界主要有11种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承转)气候的类型分布受到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影响。
(1)复习气温分布规律1.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2.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3.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2)复习降水分布规律1.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逐渐减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4.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承转):从全球范围看,由于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而气候类型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从低纬到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2.热带气候热带地区全年高温,但各地降水量的差异却很大,因此又划分出四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活动:读“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热带四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并根据各气候直方图说出四种气候的特征。
《世界的气候(第二课时)》教案基础巩固读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2题。
1.可以判定甲地位于北半球的地理信息是()A.气温年较差较大B.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C.气温曲线开口向下D.冬季降水多于夏季2.下列关于乙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B.雨热同期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D.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世界气候复杂多样,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但是它们的分布有着一定的规律。
读某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区域的自然景观为()A.植被终年常绿B.地面上树木稀疏,长着较高的草C.生长着落叶阔叶林D.沙漠广布4.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B.赤道附近C.中纬度大陆内部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能力提升5.(选做题)(2022·湖南衡阳中考)读图,判断该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湿润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每年6月份,当位于南半球的坦桑尼亚地区的大草原上的青草被逐渐消耗,食物变得越来越少,为了获得食物,草原上的动物会长途跋涉3 000多千米来到基塔莱,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
读动物迁徙路线和多多马气候资料图,完成6~7题。
6.(选做题)每年当多多马的动物迁徙到基塔莱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多多马正值夏季,气候炎热B.多多马春暖花开C.基塔莱绿草悠悠D.基塔莱正值冬季,草木枯黄7.多多马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草原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思维拓展8.柯本气候分类是一种基于气温、降水和植被分布建立的气候分类系统。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柯本提出的气温指标,甲、乙、丙、丁中属于热带气候的是和,属于温暖带气候的是。
(2)柯本提出,若在热带且最干月降水量不低于60毫米,则具备“全年多雨”的特征,符合这一气候特征的是,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
(3)柯本在划分气候类型的过程中,也会参照当地的主要植被类型。
《世界的气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世界的气候》(第二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以前几个时学习的天气、气温和降水知识为基础,是对本知识的归纳和延伸,为以后学习区域地理和中国地理做准备。
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新标的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方面有重要意义,也突显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学生了解影响气候的几个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②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①学生会运用前面已有知识,读图、分析归纳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②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实例感受人类生产、生活与气候的密切联系以及气候异常带的灾害,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懂得热爱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影响气候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
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世界各地气候复杂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大。
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各地气温和降水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气候类型呢?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呢?我想通过下面的学习和大家一起找出答案。
出示(2018版)地理新标要求学生阅读。
1、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2、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活动1教师引导出示(春节期间我国南北气温差异;两极地区图片和赤道热带雨林图片),结合图329回答问题。
1.从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看,A位于什么带?B位于什么带?(答A位于热带,B位于南寒带)2.热带、寒带的气温有何特点?(答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低温)3.A、B谁的降水多?谁的降水少?(答A降水多,B降水少)4.A、B谁的纬度高?谁的纬度低?(答A的纬度低,B的纬度高)教师小结赤道地区纬度低,气温高,海洋广阔,水分蒸发旺盛,大气暖湿,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而两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水分蒸发微弱,大气干冷,很难形成降水。
课题:3.4世界的气候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纬度位量、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能够举出日常生活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气候。
教学重难点:重点:举例说明纬度位量、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举例说明纬度位量、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全国各地同一时间形成不同差异的原因?二、新课讲授:(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个地方的气候差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降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1)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日较差或年较差小——海洋;日较差或年较差大——陆地。
(2)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距海近,海洋水汽丰富,降水多;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3)结论:海陆位置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在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表现最为显著。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就地形而言,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另外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是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结论: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和高原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4.活动: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2)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长——纬度因素(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海陆因素5.活动: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纬度位置(二)气候与人类活动1.气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游、体育运动、军事、商业、工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气候也影响人类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显著。
(1)衣(2)食(3)住吊脚楼冰屋(4)行——南船北马(5)农业与气候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所以,同一种农作物,在有的地区生长良好,在有的地区却不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