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后MMP-2、MMP-9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68.26 KB
- 文档页数: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在探索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时,本文综合了多项研究成果,以展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依达拉奉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清除自由基,这一过程对于减轻脑组织损伤至关重要。
脑卒中发生后,自由基的产生增多,导致脑细胞损伤和神经功能缺失。
研究显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可以有效减少脑梗死面积,这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表明,依达拉奉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更好地重返日常生活。
长期随访发现,依达拉奉还能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这对于预防再次中风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依达拉奉的疗效受到治疗时机的影响。
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损伤,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显示,脑梗死发生后48小时内开始使用依达拉奉的患者,其疗效优于48小时后开始治疗的患者。
因此,及时治疗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依达拉奉的剂量也是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较高剂量的依达拉奉能够更好地减轻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剂量。
在临床应用中,依达拉奉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许多医生认为,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然而,也有部分医生对依达拉奉的疗效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依达拉奉的疗效尚需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为确保疗效,需要把握治疗时机,合理选择剂量。
同时,期待未来有更多研究为依达拉奉的疗效提供更加坚实的证据。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依达拉奉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脑梗死严重程度患者中的疗效差异。
还可以研究依达拉奉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临床医生应不断积累经验,及时更新治疗指南,确保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_2\MMP_9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_2(MMP_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_9(MMP_9)的影响。
方法选择3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择住院诊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7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
两组在治疗前、后行NIHSS评分判定疗效,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MMP_2和MMP_9的表达。
结果依达拉奉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MMP_2和MMP_9表达均下降,依达拉奉组更明显。
结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明显,并能调节血清中MMP_2和MMP_9的表达。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基质金属蛋白酶_2;基质金属蛋白酶_9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主要治疗方法是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微循环和神经保护等综合治疗。
脑缺血后可引发一系列神经生物化学变化从而导致脑损伤,自由基在脑损伤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自由基可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因此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尤其是基质金属蛋白酶_2(MMP_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_9(MMP_9)在其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1,2]。
依达拉奉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可以改善因脑缺血及再灌注引起的氧自由基释放造成的脑损伤[3]。
本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MMP_2和MMP_9的表达情况,旨在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理论支持。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入住我院的发病24小时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
纳入标准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
本组均排除合并内脏重要器官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近3个月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共观察11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7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其中依达拉奉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45~78(6 0.63±11.78)岁;常规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8~79(61.50±13.04)岁。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疗效评价关键词依达拉奉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ADL评分我们自2005年7月~2006年8月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采用随机方法于2005年7月~2006年8月随机选择60例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均符合下列标准:按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发病时间小于48小时,不用溶栓治疗者,排除TIA、RIND和脑栓死,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全身出血性疾病、消化道溃疡、过敏体质、1周内使用抗凝治疗的患者。
一般资料:治疗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7~71岁,平均56.6±10.3岁。
其中轻型或中型脑梗死14例,多发脑梗死9例,腔隙性梗死7例。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5例,有糖尿病史12例,有冠心病史9例。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5~72岁,平均58.4±12.5岁。
其中轻型或中型脑梗死12例,多发性脑梗死10例,腔隙性梗死8例。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4例,有糖尿病史10例,有冠心病史11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及伴发病积分、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失积分及生活能力等级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包括适量脱水剂,抗血小板聚集,调整血压,控制血糖及防治并发症。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治疗21天。
观察指标:使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4天、21天各评分1次;评定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LL]评分采用Batherel指数量表)。
结果统计方法:计数资料用t检验。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E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见表1、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s-CRP、MMP2的影响李炜【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06【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方法予以辛伐他汀、阿斯匹林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4 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4天后对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s,NIHSS)评分,并测定hs-CRP、MMP-2水平对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MMP-2及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比较差异MMP-2及hs-CRP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NIHS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hs-CRP水平并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总页数】2页(P58-59)【作者】李炜【作者单位】422300,湖南省洞口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7、hs-CRP的影响 [J], 陆云南;马涛;何培成;华烨2.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hs-CRP的影响 [J], 李保清3.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hs-CRP、NSE、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J], 张薇; 刘威; 王英; 陈松杰; 王润青4.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opeptin、NT-proBNP、Hs-CRP和Hcy水平的影响 [J], 廖国平; 邓芳文; 孙德贵; 胡建华; 林敬明; 尹新生5.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 李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目的观察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
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依达拉奉)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MMP-9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明显,两组MMP-9的含量均明显降低,治疗组的MMP-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可以降低MMP-9的水平,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daravone treatment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he impact on 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s expression. Methods All 10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conventional therapy + edaravone)and the control group(conventional treatment)50 patients, and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MMP-9’s change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wo groups’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were lower,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wo groups’MMP-9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Edaravon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evel of MMP-9,and it is worthy of attention.[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Edaravone;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Impact急性脑梗死是由多因素、多机制、多环节所致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也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病过程。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在过去几年中,作为神经科学研究者,我一直在深入研究依达拉奉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我的研究显示,这种药物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有效清除脑缺血后产生的自由基,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
实验证明,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脑梗塞患者脑组织中的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程度,从而保护神经细胞。
依达拉奉还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脑梗塞患者脑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依达拉奉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进而保护神经细胞。
同时,依达拉奉也能促进神经再生。
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依赖于损伤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依达拉奉可以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促进损伤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为了进一步验证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为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另一组给予安慰剂治疗。
治疗周期为2周。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我们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
结果显示,经过两周的治疗,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安慰剂治疗组。
这说明依达拉奉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仍需进一步探讨。
例如,依达拉奉的最佳剂量、治疗时机以及长期疗效等问题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进行研究。
依达拉奉在不同种族、年龄段以及性别等方面的疗效差异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的来说,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疗效,为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仍需大规模、多中心、双盲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