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46.50 KB
- 文档页数:10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A.蔗糖 B.核糖 C.糖原 D.淀粉2.下列关于糖类物质对应正确的是()①存在于DNA而不存在于RNA的糖类②植物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③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内的糖类④存在于动物乳汁而不存在于肝脏细胞中的糖类.A.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原B.脱氧核糖、葡萄糖、葡萄糖、乳糖C.核糖、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D.脱氧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原3.脂质物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面是有关脂质物质的生物学功能,其中属于磷脂的生物学功能的是()①生物膜的主要成分;②储存能量的分子;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④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⑤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A.①③B.⑤C.①D.②④4.相同质量的油脂比蛋白质和糖类含的能量要高,这是因为()A.油脂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B.油脂中O元素的含量少,C、H含量多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小D.油脂能够转变成蛋白质和糖类5.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B.核酸是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大分子C.淀粉、糖原、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6.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7.高等动物之所以表现出第二性征,就化学成分而言,是由于何种物质作用的结果()A.蛋白质B.核酸 C.糖类 D.脂类8.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B.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D .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9.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关于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RNA 催化细胞内某些生化反应B .RNA 是一种遗传物质C .RNA 参与构成核糖体D .RNA 参与构成细胞膜11.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A .B .C .D .12.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 .DNA 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 病毒可观察到DNA 和RNA 的分布13.某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12,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的水分子总相对分子质量为1620.则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数为( )A .一条B .两条C .三条D .四条14.草履虫体内既含DNA 又含RNA .将草履虫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 A .1种五碳糖 B .5种含氮碱基C .4种核糖核苷酸D .8种核苷酸1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 与RNA 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B .构成的五碳糖不同C .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D .构成的碱基不同16.免疫球蛋白ⅠgG 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S ﹣S ﹣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二硫键的形成:﹣SH +﹣SH →﹣S ﹣S ﹣+2H ).若该ⅠgG 由m 个氨基酸构成,则该ⅠgG 有肽键数及形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A.m个(m﹣4)×18 B.(m+1)个(m﹣4)×18C.(m﹣1)个(m﹣4)×18﹣6 D.(m﹣4)个(m﹣4)×18+617.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侵袭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合理的是()A.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不利于抵御寒冷B.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C.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升高,以适应低温环境D.在休眠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有利于降低植物的细胞代谢18.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B.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糖类、ATP、DNA和RNA等物质中C.砷对多数生物有毒是因为砷与磷化学性质相似,它能够“劫持”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D.该发现将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在地球极端环境乃至外星球寻找生命的思路19.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B.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C.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D.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种子的相同20.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1.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化学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需要解旋酶B.属于水解反应C.会有能量变化 D.反应速度与温度有关22.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贮能物质,则②是脂肪C.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DNAD.若④是主要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贮能物质,则④是糖元23.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24.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中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镁是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各种色素的组成元素B.人体缺铁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C.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D.细胞中的某些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一定作用25.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C.性激素和胰岛素D.神经递质和受体26.某蛋白质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8个﹣SH,在肽链形成空间结构(如图)时,生成4个二硫键(﹣S﹣S﹣),若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5,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A.13278 B.13286 C.13294 D.1550027.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A.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B.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C.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D.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28.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并保持细胞间粘连及对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层粘连蛋白含有肽键数为m﹣3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C.癌细胞膜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D.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29.如图所示,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B.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C.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D.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30.下列哪两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不含相同种类的“五碳糖”()A.叶绿体、拟核 B.线粒体、染色体C.细菌质粒、核糖体 D.ATP、tRNA31.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D.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32.如果图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那么符合图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①核酸②多肽③淀粉.A.①②③ B.②③C.①③D.①②33.在人体中,既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的物质是()A.磷脂 B.胆固醇C.脂肪 D.维生素3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内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B.脂肪、磷脂和固醇是重要的储能物质C.蛋白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D.腺苷是构成A TP的重要部分35.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 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37.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接近于白色,可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B.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C.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50%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D.双缩脲试剂甲液和乙液要混合后使用....39.青苹果汁遇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A.青苹果中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为淀粉40.在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A.甲、丁B.甲、乙、丁C.甲、乙、丙D.甲、丙、丁二、非选择题(共60分)41.请回答下列有关转基因抗病毒马铃薯的问题:(1)获取病毒基因常用的方法有(写出两个即可).(2)获得是转基因马铃薯的核心操作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中与调节抗病毒基因转录的有关部分是.(3)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病毒基因导入马铃薯,需要首先将重组的载体导入,在将之与切成小圆片的马铃薯叶片进行培养,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后,这时插入在Ti质粒上的中的抗病毒基因可以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马铃薯的上.整合的过程一般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期.(4)将共同培养后的马铃薯叶片转移至特定的培养基上,在(填激素名称)的协同调控作用下,经过脱分化形成,再分化得到胚状体或丛芽.对获得的植株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的做法是.42.供体细胞的抗原决定基因能编码抗原或与抗原形成有关的酶,导致器官移植过程中出现免疫排斥.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对猪的基因组进行改造,以解决人体移植器官的短缺和免疫排斥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对猪基因组进行改造,可以选择某种有调控作用的目的基因,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以达到抑制猪抗原决定基因的目的.进行DNA 重组时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是.(2)选择猪胚胎干细胞作为受体细胞,胚胎干细胞是由早起胚胎或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后,利用标记基因的作用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3)将含目的基因的胚胎干细胞注入猪的囊胚,而后将囊胚通过技术移入受体子宫,获得转基因猪.(4)采用核移植技术克隆转基因猪时,应选用处于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随后从构建的重组胚胎中分离得到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形成多种器官,这是利用了胚胎干细胞的.43.图是获得人乳铁蛋白的技术路线.(图中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BamHI、HindⅢ、SmaI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据图分析,过程①表示,该过程需要的限制酶是.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培养基中应另添加.(2)图中过程②最常用的方法是.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需将其置于含95% 空气加5% 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02的主要作用是.(3)图中过程(填序号)表示胚胎移植,在胚胎移植前要对代孕牛进行处理.(4)为检测人乳铁蛋白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技术.44.科研中常用Gfp基因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标记,示踪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图为绿色荧光小鼠制备流程图.请回答:(1)图中所用的胚胎干细胞可以从囊胚的或原始生殖腺中分离出来.将该细胞培养在添加了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是为了能够维持其的状态,以保持干细胞的全能性.(2)图中步骤③所用的G418是一种抗生素,它通过影响核糖体功能而阻断蛋白质合成,对细胞有毒性,可导致细胞死亡.Neo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以将G418转变成无毒形式.添加G418的目的是.(3)移入代孕母鼠b的胚胎中,含有该基因的干细胞只有分化成细胞后,小鼠c的子代才有可能出现绿色荧光小鼠.45.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天,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天究其原因,该小组取适量豆腐乳制成样液,等量加入各试管,进行了以下实验.如上表.实验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样液的颜色将.(2)处理④中,100℃加热的目的是.如果处理③与处理④相比,显色较,且处理③与处理②相比,显色较.则表明豆腐乳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分解.最终使短肽和氨基酸等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3)食用豆腐乳后,其中的氨基酸可以在人体细胞内通过反应形成多肽.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A.蔗糖 B.核糖 C.糖原 D.淀粉【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本题是考查糖类的分类.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不能水解的糖是单糖,由两个单糖分子核糖的糖叫二糖,有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糖叫多糖.【解答】解:A、蔗糖是由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生成,属于二糖,A错误;B、核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属于单糖,B正确;C、糖原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糖,属于动物细胞的多糖,C错误;D、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糖,属于植物细胞的多糖,D错误.故选:B.2.下列关于糖类物质对应正确的是()①存在于DNA而不存在于RNA的糖类②植物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③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内的糖类④存在于动物乳汁而不存在于肝脏细胞中的糖类.A.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原B.脱氧核糖、葡萄糖、葡萄糖、乳糖C.核糖、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D.脱氧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原【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葡萄糖被称为是细胞中的“生命的燃料”;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蔗糖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解答】解:①DNA中含有脱氧核糖,RNA中含有核糖;②糖类是细胞中的主要的能源物质,而纤维素不能作为能源物质,一般利用葡萄糖分解释放能量;③葡萄糖和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物,而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中,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中;④动物乳汁中含有乳糖,而肝脏细胞中没有,肝细胞中含有肝糖原.故选:B.3.脂质物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面是有关脂质物质的生物学功能,其中属于磷脂的生物学功能的是()①生物膜的主要成分;②储存能量的分子;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④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⑤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A.①③B.⑤C.①D.②④【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①、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①属于;②、储存能量的分子,是脂肪的作用,②不属于;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是脂肪的作用,③不属于;④、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是脂肪的作用,④不属于;⑤、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是固醇的作用,⑤不属于;故答案为:C.4.相同质量的油脂比蛋白质和糖类含的能量要高,这是因为()A.油脂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B.油脂中O元素的含量少,C、H含量多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小D.油脂能够转变成蛋白质和糖类【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1、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2、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相比,脂肪中氢的含量较糖类高,故被彻底分解时脂肪耗氧多,产生的能量多.【解答】解:A、糖类和油脂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A错误;B、脂肪和葡萄糖及蛋白质相比,脂肪的C、H比例含量高,故等量的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量多,产生的能量多,B正确;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单糖大,C错误;D、糖类、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可相互转化,但这不是脂肪释放能量多的原因,D错误.故选:B.5.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B.核酸是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大分子C.淀粉、糖原、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考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是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它们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解答】解:A、蛋白质以是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A正确;B、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其能储存遗传信息和控制蛋白质合成,B正确;C、核糖是单糖,是小分子物质,C错误;D、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D正确.故选:C.6.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本题需要同学们理解糖类根据水解程度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根据是否具有还原性分为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解答】解:A、糖类分还原糖和非还原糖,其中还原糖指可被氧化充当还原剂的糖,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五碳糖等;故A正确.B、葡萄糖属于单糖,不可以被水解,麦芽糖属于二糖,能水解成两分子葡萄糖;故B错误.C、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故C错误.D、乳糖的分子结构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形成,需水解成单糖后被吸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故D错误.故选:A.7.高等动物之所以表现出第二性征,就化学成分而言,是由于何种物质作用的结果()A.蛋白质B.核酸 C.糖类 D.脂类【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固醇包括: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征.③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解答】解: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是性激素,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属于脂质.故选:D.8.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B.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考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分析】本题是对糖的分类和二糖、多糖的基本单位的考查.回忆糖的分类、不同二糖、多糖的基本单位,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缩合生成的,因此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A正确;B、乳汁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脱水缩合生成的,因此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B 正确;C、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生成的,因此麦芽糖经水解可葡萄糖,不能产生果糖,C错误;D、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因此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D正确.故选:C.9.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A.B. C.D.【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包括纤维素、淀粉和糖原;根据是否具有还原性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等,不同糖类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不同,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半乳糖、乳糖、糖原.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解答】解:A、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是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蔗糖、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糖原、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A正确;B、葡萄糖、果糖是单糖,蔗糖不是还原糖,B错误;C、脂肪和固醇属于并列关系,都属于脂质,C错误;D、固醇不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故选:A.10.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RNA催化细胞内某些生化反应B.RNA是一种遗传物质C.RNA参与构成核糖体D.RNA参与构成细胞膜【考点】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分析】1、RNA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2、RNA分为3种:(1)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2)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3)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联考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50分,1-30题各1分,31-40题各2分)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限制酶水解相邻核苷酸间的化学键打断DNAB.DNA连接酶可将末端碱基互补的两个DNA片段连接C.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末端延伸DNA或RNAD.逆转录酶以一条RNA模板合成互补的DNA2.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用来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A.细菌质粒B.噬菌体C.动植物病毒D.细菌核区的DNA3.下列关于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DNA文库中只含有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基因组文库中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B.如果某种生物的cDNA文库中的某个基因与该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的某个基因控制的性状相同,则这两个基因的结构也完全相同C.cDNA文库中的基因都没有启动子D.一种生物的cDNA文库可以有许多种,但基因组文库只有一种4.对图中a、b、c、d代表的结构和物质描述正确的是()A.a为质粒RNA B.b为限制性外切酶C.c为RNA聚合酶D.d为外源基因5.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mRNA⑤热稳定DNA聚合酶等⑥核糖体.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6.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③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7.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目的基因B.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D.用不同种限制酶处理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8.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缺陷症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对患者采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是:取出患者的白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转入正常ADA基因,再将这些白细胞注射入患者体内,使其免疫功能增强,能正常生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常ADA基因替换了患者的缺陷基因B.正常ADA基因通过控制ADA的合成来影响免疫功能C.白细胞需在体外培养成细胞系后再注射入患者体内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9.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10.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收集大量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便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B.蛋白质工程的原理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最终找到脱氧核苷酸序列的过程C.T4溶菌酶中引入二硫键提高了它的热稳定性是蛋白质工程应用的体现D.蛋白质工程只能改造现有的蛋白质而不能制造新的蛋白质11.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①体细胞的全能性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③根、芽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⑤生长素和乙烯⑥愈伤组织⑦再分化⑧脱分化⑨植物体.A.①、②⑧⑥⑦③⑨、④B.①、②⑧⑥⑦③⑨、⑤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D.①、②⑨⑧⑥⑦③、④12.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两方面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D.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13.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B.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D.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14.下列是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与相关应用的搭配,不合理的是()A.体细胞克隆技术﹣﹣保护濒危物种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C.细胞培养技术﹣﹣促进优良畜群繁育D.细胞培养技术﹣﹣获取自体健康皮肤15.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择的常用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错误的是()组别实验目的实验材料材料特点A 获得克隆动物卵(母)细胞细胞大,细胞质能有效调控核发育B 植物的诱变育种愈伤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突变率高C 获得表达生长激素的转基因动物乳腺细胞分泌乳汁产生生长激素D 烧伤患者移植皮肤自体干细胞分裂能力强,且不会引起免疫排斥A.A B.B C.C D.D16.下面的简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若①是来自不同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④可能出现不同植物的遗传特性B.若①是花粉,则④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C.若①是人参细胞,对②进行扩大培养可提高细胞产物人参皂甙的产量D.若①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细胞,则用③进行繁育会发生性状分离17.如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紫杉醇的途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途径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①过程中需控制好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比例C.②过程需用一定浓度的胰蛋白酶处理愈伤组织D.③过程需使用固体培养基,有利于细胞增殖18.下列过程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①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②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获得四倍体西瓜植株③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植株④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⑤马铃薯的脱毒.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19.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肝、神经等多种组织细胞.下图表示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大致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属于专能干细胞B.通过离心去上清液可以除去胰蛋白酶C.过程①通常用胰蛋白酶处理D.出现接触抑制前,培养瓶中的细胞数量有可能呈“J”型增长20.如图表示利用细胞工程技术治疗肝病患者的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因基因选择性表达,干细胞的mRNA与肝细胞的完全不同B.图中分离可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或胃蛋白酶C.图中的甲细胞最好取自患者的兄弟姐妹的正常体细胞D.该过程的生物工程技术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21.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集到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即可发生受精作用B.排卵就是排出成熟卵细胞的过程C.卵细胞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D.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22.如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横坐标为发育时间).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3.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①过程表示胚胎发育,②过程表示胚后发育B.受精卵形成囊胚的过程中进行卵裂,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C.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D.原肠胚是进行胚胎移植的最好时期24.如图表示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几个阶段,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3是透明带,7是原肠腔B.发育的先后顺序是甲﹣﹣丙﹣﹣乙C.1部位细胞将来发育成完整的胚胎D.甲乙丙时期的细胞都具有发育的全能性25.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试管动物”的培育离不开核移植技术B.受精卵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C.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遗传特性相同的后代D.利用某一胚胎的干细胞细胞进行多组核移植,理论上产生子代的雄性和雌性的个体比例为1:126.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出人造组织器官进行自体移植,可以解决临床上存在的供体器官不足和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下图表示胚胎干细胞分离和定向诱导分化的流程图,其中①~④为细胞或细胞结构,Ⅰ~Ⅳ为操作过程,下列叙述与图中相符的是()A.图中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细胞培养技术B.图中ES细胞是由③分离来的,此外还可以从原始性腺中分离C.ES细胞在滋养层细胞上会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D.过程V的结果多种多样的原因在于ES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27.以下关于试管婴儿生产技术不存在的是()A.体外受精B.细胞培养C.胚胎移植D.基因重组28.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B.都用到细胞工程的技术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D.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29.下列哪种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A.炭疽杆菌B.伤寒杆菌C.乳酸菌D.天花病毒30.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A.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31.韩国“首席科学家”黄禹锡曾因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论文的造假行为,被处以最高处分﹣﹣撤销教授职务.胚胎干细胞是哺乳动物或人早期胚胎中的细胞,可以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治疗性克隆可以克隆器官,治疗疾病B.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D.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血友病女性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当她与正常男性结婚,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都正常3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与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需利用TaqDNA聚合酶B.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取细胞产物的过程中,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C.在胚胎分割移植前,可用分割针取滋养层细胞鉴定性别D.生态农业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33.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中涉及的一些关系,不符合集合图所示关系的是()A.①质粒②载体③DNAB.①cDNA文库②部分基因文库③基因组文库C.①植物组织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细胞工程D.①动物细胞核移植②动物细胞工程③细胞工程34.图表示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部分过程,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理论上推测,第二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占3/4B.在第二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C.引物之间或引物自身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不能扩增目的基因D.耐热的DNA聚合酶总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3’端35.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Dd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几种不同DNA 片段?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应选用哪种限制酶?()A.4;MboⅠB.3;MboⅠC.4;BamHⅠD.3;BamH36.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图表示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聚合酶B.图中⑤过程需要的培养基中一定含有植物激素和无机养料C.将PrG导入细胞Ⅱ,则Ⅱ最可能是浆细胞D.图中①~⑤过程中不是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37.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诱导融合,可用模型图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过程表示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则甲、乙细胞可用酶解法获取B.若该过程表示体外受精,则甲、乙细胞都需要经过准备阶段C.若该过程表示制备单克隆抗体,则丙细胞是杂交瘤细胞D.以上三个过程可以用同一种诱导剂诱导融合38.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B.过程②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D.取F1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过程中,必须使用生长素使染色体加倍39.下列有关受精作用及胚胎发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顶体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C.受精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D.胚胎从透明带内伸展出来的过程称为孵化40.图甲表示某环型DNA分子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完全酶切后的片段电泳结果若改变条件使其酶切不充分就有可能获得如图乙所示的电泳结果(Kb即千个碱基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全长至少为7Kb,该DNA分子中至少含有4个EcoRⅠ酶切位点.B.反应时间越长,得到图甲结果的可能性越大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来自原核生物,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适当增加EcoRⅠ浓度,更可能得到图乙的结果二、简答题41.绞股蓝细胞中含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基因,可以合成一种抗TMV蛋白,叶片对TMV具有抗感染性.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TMV的感染会导致大幅度减产.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的烟草,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1)科学家首先从绞股蓝细胞中提取抗TMV基因转录的RNA,然后合成目的基因.图中①过程表示.(2)合成的目的基因还需要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过程如图2.①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酶的作用来完成的.②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是因为DNA复制的原理是.③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以用PCR扩增血液中的.A.白细胞DNA B.病毒蛋白质C.血浆抗体D.病毒核酸(3)由图分析,在过程③构建的重组Ti质粒上应该含有的标记基因是基因,重组Ti质粒导入烟草体细胞的方法是.(4)在过程⑤培养基中除含有卡那霉素及植物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外,还必须添加,以保证受体细胞能培养成再生植株.(5)绞股蓝的基因之所以能接到烟草植物中去,原因是.(6)过程⑥可采取的方法,检测植株是否合成了抗TMV蛋白.在个体水平的鉴定过程中,可通过的方法来确定植株是否具有抗性.42.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1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育种工作者还利用番茄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如图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现过程②的技术是,在此之前使用酶处理细胞以除去细胞壁.过程③原生质体经过再生,与此密切相关的细胞器为.(2)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倍体植株.(4)如果形成c细胞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方法是.(5)若杂种植株在有丝分裂在过程中,仅保留番茄的染色体而马铃薯的染色体会不断丢失,采用特异性引物对番茄和马铃薯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图3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4棵再生植株1~4进行PCR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多选)(6)图2Ⅰ过程培育植物体A主要应用了技术.(7)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实验,则Ⅱ过程中,培育植物体B的方法(Ⅱ)称为.植物体C的基因型有.(细胞A为两两融合细胞,写出具体的基因型.)(8)三种育种得到的植物体A、B、C中一定为纯合体的是.43.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请回答(1)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大.(3)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4)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5)得到的Z细胞可进行体外培养或者在培养,前者需用对Z 细胞处理,使之分散开,否则在培养过程中会出现.(6)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注射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比较;或用图中的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44.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与一般的繁育良种动物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在图中对良种奶牛处理所用的激素是处理的目的是.(2)“转基因牛”D培育过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h过程的常用方法是.(3)c→d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其原因是.(4)从图中的(选图中数字)最可能获取ES或EK,它的形态特征是.(5)图中的转基因牛D可以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基因药物.在构建的相应基因表达载体中,外源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使其仅能在牛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人们通常将此类转基因动物称为.该方案中的早期胚胎在移植入受体母牛子宫之前,必须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一般是取处于囊胚时期的细胞进行检测.(6)图中奶牛的牛粪可以用于生产沼气,沼气工程利用的是生态工程的原理.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联考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50分,1-30题各1分,31-40题各2分)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限制酶水解相邻核苷酸间的化学键打断DNAB.DNA连接酶可将末端碱基互补的两个DNA片段连接C.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末端延伸DNA或RNAD.逆转录酶以一条RNA模板合成互补的DNA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DNA连接酶:(1)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两类:E.coli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这二者都能连接黏性末端,此外T4DNA连接酶还可以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时的效率比较低.(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DNA连接酶和DNA 聚合酶的区别:①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②DNA连接酶是同时连接双链的切口,而DNA聚合酶只是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③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而DNA聚合酶需要模板.解答:解:A、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故A正确;B、DNA连接酶可以连接黏性末端相同的两个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故B正确;C、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末端延伸DNA,而延生RNA的是RNA聚合酶,故C错误;D、逆转录过程就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故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逆转录酶等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用来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A.细菌质粒B.噬菌体C.动植物病毒D.细菌核区的DNA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1、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2、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解答:解: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应该具备标记基因、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切点、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和稳定存等特点.常见的载体种类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细菌核区的DNA不能作为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是识记层次的考查.天然的质粒不能直接作为载体,基因工程中用到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3.下列关于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DNA文库中只含有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基因组文库中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B.如果某种生物的cDNA文库中的某个基因与该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的某个基因控制的性状相同,则这两个基因的结构也完全相同C.cDNA文库中的基因都没有启动子D.一种生物的cDNA文库可以有许多种,但基因组文库只有一种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其中基因组文库包含某种生物所有的基因,而部分基因文库只包含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如:cDNA文库.以mRNA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催化,在体外反转录成cDNA,与适当的载体(常用噬菌体或质粒载体)连接后转化受体菌,则每个细菌含有一段cDNA,并能繁殖扩增,这样包含着细胞全部mRNA信息的cDNA克隆集合称为该组织细胞的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与cDNA文库比较:解答:解:A、由分析中定义可知,cDNA文库中只含有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基因组文库中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A正确;B、mRNA是由基因中的外显子转录形成的,因此cDNA文库中的基因不包含启动子和内含子等结构,与该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结构不同,B错误;C、cDNA文库中的基因都没有启动子,只包含基因中的外显子,C正确;D、由于cDNA文库中只含有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因此该种基因文库可能有多种,而基因组文库中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因此只有一种,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文库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区别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的区别;掌握cDNA文库获得方法,并对所获得的基因结构进行判断,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福州八中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理)一、选择题1. 汉坦病毒(HTV)属于布尼亚病毒,该病毒引起的心肺综合征是致命的疾病。
以下对于HTV 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用培养基进行HTV培养时,应适合增添动物血清B.HTV构造简单,不含有核糖体C.剖析 HTV碱基种类和比率可确立其遗传物质种类D.HTV再次入侵人体时,记忆细胞可增值分化成浆细胞【答案】 A【分析】汉坦病毒(HTV )一定寄生在活细胞中生殖,不可以用培养基培养, A 错误; HTV无细胞构造,构造比较简单,不含核糖体,B正确;构成DNA和RNA的碱基种类不完整相同,且双链 DNA 中互补配对的碱基相互相等,而单链RNA中碱基一般不等,所以剖析HBV 碱基种类和比率可确立其遗传物质的种类, C 正确; HTV再次入侵人体时,记忆细胞可增值分化成浆细胞, D 正确。
2. 以下对于发菜和花菜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构成发菜和花菜的遗传物质核苷酸均有 4 种B.发菜和花菜均含有光合色素,在生态系统中饰演生产者的角色C.发菜和花菜细胞内 RNA均是单链, DNA均为链状双螺旋构造D.发菜和花菜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同样【答案】C【分析】试题剖析:构成发菜和花菜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均由 4 种脱氧核苷酸构成,故A 正确;发菜和花菜都含有光合色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故 B 正确;发菜和花菜细胞内RNA均是单链,花菜细胞中的DNA均为链状双螺旋构造,而发菜细胞质还含有环状DNA,如质粒,故 C 错误;发菜和花菜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同样,都是核糖体,故 D 正确。
考点:此题观察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构造和构成的有关知识,意在观察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重点,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构造的能力。
3.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 E. B.W ilson)以前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识题的答案都一定在细胞中找寻”。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40分,第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1.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2. 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 和m 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 1 <5m2 ,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生物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多3.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4. 如图所示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 ( )A. 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 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 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 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5. 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 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 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 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6.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 S 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7.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DNA双链,然后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高二文科生物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和消化液C.细胞内液和血液 D.血浆、淋巴、组织液等3.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4.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液调节5.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较,神经调节具有的特点是A.反应速度迅速B.作用时间较长C.作用范围较广泛D.通过体液运输6. 下列关于激素阐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是有机分子 B.激素可直接参与细胞内各种生命活动C.激素是信息分子 D.激素种类多,量极微7.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8.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B.种群密度C.年龄组成D.性别比例9.在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A.淋巴细胞 B.肝细胞 C.神经细胞 D.红细胞10.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B.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11.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微生物 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12.下列不属于...高等动物免疫系统功能的是A.防卫B.监控C.清除D.供能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淋巴细胞是A. B细胞B.浆细胞C. T细胞D.吞噬细胞14.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A.细胞分裂B.细胞伸长C.果实成熟D.果实发育15.目前,我国使用H1N1流感疫苗预防甲型H1N1流感。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40分,第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1.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2. 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 和m 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 1 <5m2 ,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生物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多3.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4. 如图所示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 ( )A. 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 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 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 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5. 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 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 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 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6.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 S 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7.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DNA双链,然后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二年生物科试卷命题学校:福清一中命题教师:陈晓东审核教师:郑灼英祝阳婕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20每小题1分,21-35每小题2分,共50分)1、为探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理,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B.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起关键作用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b=a<d,则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D.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2、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中文微博,2016年1月17日在空间站种下的百日菊开花了,这是首次在太空培育的花朵。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极性运输,百日菊的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B.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体内各种激素分布均匀,百日菊的生长不再依赖激素调节C.该百日菊的生长发育,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该百日菊的花瓣无地球上的花朵那样优美的弧度,这是因为该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B.植物激素进入靶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的小分子有机物4、在市场上可见到不均匀(凹凸不平)的西瓜,若切开可见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末发育,其原因可解释为()A.该西瓜一定是由于不恰当使用膨大剂形成的B.发育着的种子合成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未受粉的雌蕊,其子房也可以发育成为果实D.光照不均匀使得果实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5、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A.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促进该植物茎段的生长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6、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C.用NAA形成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D.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后去调节生命活动7、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8、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 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 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
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植物的微型繁殖的优点是()A.取材少 B.培养周期短 C.繁殖率高 D.以上都是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3.下列叙述中,不是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密切相关的()A利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等诱导 B 利用聚乙二醇(PEG)等试剂诱导C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 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4. 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养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的植株,所产生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工程产物,在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可以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部位,既消灭了癌细胞,又不会伤害健康细胞C.动物细胞培养中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D.动物细胞培养至50代后能继续传代的是正常细胞6. 设计细胞杂交实验时,如果期望获得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种,不需考虑的是()A.亲本细胞的生殖隔离问题 B.选择具有期望的优良性状的亲本C.亲本细胞的融合技术 D.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7. 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MⅡ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8. 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40分,第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1.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2. 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 和m 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 1 <5m2 ,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生物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多3.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4. 如图所示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 ( )A. 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 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 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 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5. 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 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 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 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6.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 S 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7.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DNA双链,然后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
关于该果蝇的精原细胞的一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B.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C.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前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D.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中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不同,染色体数相同8.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7(a-m) B.8(a-m) C.7(a/2-m) D.8(2a-m)9.某同学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10.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需使用限制酶和Taq聚合酶B. 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C. 过程③可将重组表达质粒导入NaCl处理过的大肠杆菌D. 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1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它分布在()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B.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 D.细胞核、内质网、叶绿体12.核糖体RNA( 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
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连接。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B.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13.下面是几个同学对有关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在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RNA是不同的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如胰腺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就是如此D.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均在细胞质内完成14.如图表示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涉及的核苷酸总共有5种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相同C.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TP的消耗15. 某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培养蚕豆,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已知蚕豆细胞的一个有丝分裂周期是20小时。
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情况绘制的曲线如图所示。
不正确的是( )A.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大量利用“U”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大量蛋白质的合成C.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大量合成转运RNAD.大量利用“T”和“U”的时期,细胞正处于分裂间期16.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A. AB. BC. CD. D17.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B.显微注射技术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C.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D.为育成抗除草剂农作物新品种导入的抗除草剂的基因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18.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区别是( )A. 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而是对蛋白质进行操作B. 蛋白质工程完全不同于基因工程C. 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可以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D. 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19.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限制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大B.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了基因突变C. Taq酶是PCR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耐高温的DNA解旋酶D. DNA连接酶能将DNA片段上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连接起来20.1987年,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荧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中,获得高水平的表达。
长成的植物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
结合此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一研究的原理包括基因重组、细胞的全能性②萤火虫与烟草共用一套遗传密码③烟草体内合成了荧光素是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④荧火虫和烟草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基本相同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1.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下列叙述不必担心的是( )A. 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B. 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C. 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D. 转基因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危害22.下列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工程依据的原理不相符的是( )A.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胶原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B.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C. 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D. 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23.下图是培育抗冻番茄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和过程②所用的酶相同B. 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获得是定向变异的结果C. 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的主要目的是筛选目的基因D. 可用DNA探针检测抗冻基因是否在番茄植株中表达24.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用来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C.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D. 筛选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培养后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2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IV的核酸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B.脱氧核糖与脂肪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C.RNA聚合酶能催化某种单体形成多聚体D.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通过叶绿体合成葡萄糖26.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都需要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筛选②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指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原理是膜的流动性③经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④植物细胞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始终保持不变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①27.下图表示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生物导弹杀死癌细胞利用了单克隆抗体的杀伤作用B.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选择后获得的细胞均能增殖C.上图中可以用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促进融合D.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2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过程中存在T-A的配对方式B.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D.RNA也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29.科研人员研究了马铃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幼苗的成苗率和脱苗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育脱毒苗的过程中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B. 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成苗率越低C. 培育脱毒苗所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细胞全能性D. 根据本实验,培养脱毒苗时茎尖的适宜大小为0.27mm30.实验人员利用矮牵牛(二倍体,2n=14)的红色花瓣细胞(液泡呈红色)与枸杞(四倍体,4n=48)叶肉细胞,制备了相应的原生质体,并诱导其融合,经筛选、培养获得杂种植株。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可利用电激、离心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 若原生质体均为两两融合,则融合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62条C. 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筛选出杂种原生质体D. 获得该杂种植株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二、非选择题(共60分)31.(10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2分)研究者调查了大别山不同海拔高度的9个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所示。
(1)(每空1分)大别山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______________。
在野外调查中,很难从外部特征确定马尾松种群的准确年龄,通常以马尾松立木的胸径结构(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代替其______________结构,来进一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2)在野外群落调查中,首先识别组成群落的物种并列出它们的名录,这是测定物种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