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第十章醚和环氧化合物
- 格式:ppt
- 大小:804.50 KB
- 文档页数:30
第十章 醚和环氧化合物习题(P287)参考答案1、完成下列反应式:(1) CH 3I + NaOCH 2CH 2CH 3CH 3OCH 2CH 2CH 3(2)CH 3CH 2CH 2Cl + CH 3CH CH 2CH 3ONaCH 3CH 2CH 2O CH CH 2CH 3CH 3(3) CH 3C CH 3CH 3Cl + NaOCH 2CH 2CH3CH 2C CH 3CH 3(4)CH 3CH 2CHCH 2BrOH OCH 3CH 2(5)BrONH 3+BrCH 3OHCH 2NH 2 (6)OCH 2CH=CHCH 3OHCH CH 3CH CH 2(7)CH 3C=CH CH 3 + H 2OOC 2H 5CH 3C OCH 2CH 3+CH 3CH 2OH ∆2、下列各醚与氢碘酸反应,生成什么产物?(1) CH 3I+CH3CH 2CH 2CH 2OHHI ( 1 mol)CH 3OCH 2CH 2CH 2CH 3(2) CH 3CHCH 2CH 2CH 3OCH 3CH 3I + CH 3CHCH 2CH 2CH 3I(3)CH 3O CH CH CH 2CH 3CH3CH CH CH 2CH 3CH 3I+CH 3I3、1,2-环氧丙烷分别与下列试剂反应,各生成什么产物?序号试剂反应产物(1) CH3OH,H+CH3CH CH2OHOCH3(2) CH3OH,CH3ONaCH3CH CH2OCH3OH(3) HBr HOCH2CHCH3Br(4) ①C2H5MgBr;②H+,H2O CH3CHCH2CH2CH3 OH(5) ①CH CNa;②H+,H2O CH3CHCH2COHCH4、乙二醇及其甲醚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降低,请解释之。
化合物(1) HOCH2CH2OH(2) HOCH2CH2OCH3(3) CH3OCH2CH2OCH3沸点/℃197 125 84解释两个羟基形成分子间氢键一个羟基形成分子间氢键无羟基,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作用减弱,分子间力减弱,沸点降低5、在3,5-二氧杂环己醇OOOH的稳定椅式构象中,羟基处在a键的位置。
第十章醚和环氧化合物授课对象:应用化学、化工分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药学学时安排:2-4h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主编2005年5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结构;2、掌握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质子化成盐、环氧乙烷与Grignard试剂的反应、Claisen重排、过氧化物的生成;3、熟悉醚的波谱性质;4、熟悉环氧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三元环氧化物的开环(酸催化和碱催化)加成反应;5、熟悉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Williamson制醚的方法);6、了解环氧化物的开环机理;冠醚的结构与应用。
二、教学重点1、醚的中、英文命名法;2、醚的化学性质:质子化成盐、环氧乙烷与Grignard试剂的反应、Claisen 重排、过氧化物的生成;3、三元环氧化物的开环(酸催化和碱催化)加成反应;4、醚的结构和命名;5、醚与HX作用;6、三元环氧化物的开环(酸催化和碱催化)加成反应。
三、教学难点1、Claisen重排的机理;2、环氧化物的开环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酸催化和碱催化下三元环氧化物的开环加成反应是本章的难点,又是重点,通过多做练习题加以巩固。
五、教具电脑、幻灯投影仪、powerpoint课件、红外线指示笔。
六、教学步骤及时间分配1、引导学生回顾醚和环氧化合物的通式、来源或制备方法;2、已经学过了的醚有哪些主要的性质?4、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醚类化合物的重要性,引入本章内容。
一、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醚的结构和分类给出脂肪醚和芳香醚的通式,认识醚键。
以甲醚为例,分析键角和中心氧原子的杂化状态。
两大类:直链醚(单醚和混醚、脂肪醚和芳香醚)、环醚分别举例说明(由powerpoint课件给出结构式)2、命名(1)单醚以烃基的名称命名,如(二)甲(基)醚、二乙烯基醚、(二)苯(基)醚。
由上面分类的例子,让学生来命名。
(2)混醚两个烃基的表达按先小后大的次序,如:甲乙醚、甲(基)烯丙(基)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