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4.20 KB
- 文档页数:2
物理试题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g取10N/Kg)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满分 备注
1.提出问题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
0.9分 2.猜想与假设 杠杆的平衡与力乘力臂有关?(只要回答无论对错均给分)
3.设计和进行实验 A、观察杠杆上的最小刻值(0.45分)和每一个钩码的质量(0.45分)。 0.9分
B、调节杠杆平衡:把杠杆放在支架上:两个细铁丝环位于支点两侧并与支点等距。 0.9分
C、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0.9分
D、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利用铁丝环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0.9分
E、测量并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0.9分
F、改变杠杆两边的钩码数量和位置: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0.9分
G、整理器材。 0.9分
4.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计算并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值。总结并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 0.9分
5.反思与拓展 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减少实验误差) 0.9分
合 计 9分
物理试题2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满分 备注
1.检查器材。 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最小分): 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并记录(每空0.2):检查开关是否断开(0.3分)。 0.9分
2.在额定电压下:测小灯泡额定电流。 A、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示数。 0.9分
B、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0.9分
C、观察并记录小灯泡亮是否正常:断开开关。 0.9分
D、计算并记录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0.9分
3.在低于额定电压时测小灯泡的功率 A、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认读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示数。 0.9分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评分标准(总12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中考加试物理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一、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竖立平面镜 在白纸的中间用直尺和铅笔画一直线,用夹子夹好玻璃,在白纸的直线上竖立一块平面镜。 1 a.没有在纸上画直线的扣分;
b.没有在直线上放平面镜的扣分。
2 找出像的位置 点燃蜡烛,放在平面镜前的某一位置,在白纸上用笔记下此物的位置,把未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的另一端找到点燃蜡烛的像,在白纸上用笔记下此像的位置。 1 a.没有记录物的位置扣分;
b.没有记录像的位置扣分。
3 改变物距,再找像距 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此物的位置,把未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的另一端找到点燃蜡烛的像,在白纸上记下此像的位置。
a.没有记录物的位置扣分;
b.没有记录像的位置扣分。
(扣完为止)
4 重复步骤3 重复步骤3一次。 a.没有记录物的位置扣分;
b.没有记录像的位置扣分。
(扣完为止)
5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把蜡烛吹灭,把平面镜移开,用刻度尺对物体和像的位置进行测量,并记录每一次的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分析实验数据,写出平面镜成像规律:正立、等大、虚像,且像与物以镜面为对称。 2 a.没有把蜡烛吹灭和移开平面镜扣分;
b.测量像距与物距时,刻度尺没有与白纸上的直线垂直扣分;
c.不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像距与物距,扣分;
d.结论不正确扣分。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中的规律(5 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0 实验前准备 把石棉网的位置与酒精灯的高度调节好。 (由教师先准备)
1 悬挂上温度计 在小烧杯中到入约70ml的热水,在铁架台上悬挂上温度计,使之不与烧杯底部或杯壁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 1 a.温度计与烧杯底部或烧杯壁接触,扣分;
1
中考生物实验操作评分参考标准
试题1:正确使用显微镜【七年级上册37页】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计分点 评分细则
器材准备 取用器材 1 1.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镜筒向前,镜臂向后,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将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
实验操作 安装镜头 1 2.由老师安装好物镜,学生选择目镜,说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用大拇指和食指取、装目镜,手接触镜头玻璃部分的要扣分)。
对光 3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用手扳物镜转换的要扣分)。
4.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5.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用手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要能根据光线强弱选择镜面(未转动反光镜对光的要扣分)。
用低倍镜
观察
4 6.用洁净的纱布将“e”字玻片擦干净后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尽量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固定。
7.两眼从一侧注视物镜;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直到物镜镜头接近玻片标本为止(单手转动粗准焦螺旋和未注视物镜要扣分)。
8.两眼睁开,一只眼往目镜里看;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至看到物像;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用眼不正确要扣分)。
9.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看到清晰的物像(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视野不明亮和不能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的均要扣分)。学生举手示意,考评老师验证评分。
实验习惯 整理器材 1 10.取下玻片、目镜,盖上镜头盖,转动转换器,把两物镜偏到两旁,使镜筒降到最低位置,将显微镜放回显微镜箱,清理好桌面(整理不到位要扣分)。 2
试题2: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七年级下册52页】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计分点 评分细则
器材准备 选用实验器材 1 1.一次性选取好器材 (漏选器材要扣分)。
实验操作 对光 3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用手扳物镜转换的要扣分)。
3.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2014年南昌市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考试评分标准
实验一、用常见温度计测温度
器 材:烧杯一只 热水适量 常见温度计一支。
得分点:(1) 估测热水的温度;
(2)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分度值;
(3)将温度计正确放入热水中至玻璃泡完全浸没热水中;
(4)待温度计示数大致稳定时读出温度并正确记录结果;
(5) 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实验二、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
器材:托盘天平一架(配套砝码盒)且处在非平衡状态、固体5件。
得分点:(1)能正确调节天平平衡 ;
(2)称量时,左盘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3)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的办法(要用镊子),使天平平衡 ;
(4)能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5)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实验三、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器材:凸透镜(标明焦距)、凹透镜(也标明焦距)、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
得分点:(1)正确选择器材 (会选凸透镜);
(2)在光具座上,能正确固定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
(3)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4)正确操作,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倒立、缩小的实像);
(5)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实验四、连接串联电路并测定其中一用电器的电压值
器材:电池盒(装有2-3节干电池)、开关1个、小灯泡2只(附灯座)、电压表1只、导线若干根。
得分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能正确连接串联电路,并检查无误;
(3)、能正确接入电压表;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项目及得分
检验实验器材齐全 1
在光具座上按正确的顺序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2
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
将蜡烛放在u>2f(u表示物距,f表示焦距)范围内,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2
记录物距、像距及像的特征 2
将蜡烛放在f
记录此时物距、像距及像的特征 2
将蜡烛放在u
记录物距及像的特征 2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
整理好实验器材,复原摆齐 1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项目及得分
检查实验器材齐全 1
用天平测量石块质量
观察水平台上天平的量程并正确记录 1
观察水平台上天平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正确记录 1
用镊子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 1
调节横梁平衡 2
左物右码放好石块及砝码,用镊子加减砝码轻拿轻放 3
加减砝码的次序正确 1
能正确读出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并正确记录 2
称量完毕将物品、砝码取下,游码拨回零刻线处 2
用量筒测量石块体积
观察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并正确记录 1
在量筒中加入一部分水记录体积 1
将石块用细绳拴住放入量筒中 1
读出总体积并记录 2
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面相平 1
设计简单的表格、求出石块体积并正确记录 2
求出石块的密度并正确记录 1
实验认真、尊重事实、整理器材 2
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项目及得分
实验器材确认 1
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并记录 2
画出实验电路图 2
摆好器材,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
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1
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 1
电流表连接无误 1
电压表连接无误 1
闭合开关、调节滑片 1
分步:调到额定电压 1 记录电流表示数 1
调到大约额度电压的1.2倍 1,观察灯泡亮度,记录电流表示数 1
调到小于额度电压的位置 1,观察灯泡亮度,记录电流表示数 1
利用公式P=UI算出三次的功率 3
得出结论 2
实验认真、尊重事实、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2
物理试题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g取10N/Kg)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满分 备注
1.提出问题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
0.9分 2.猜想与假设 杠杆的平衡与力乘力臂有关?(只要回答无论对错均给分)
3.设计和进行实验 A、观察杠杆上的最小刻度值(0.45分)和每一个钩码的质量(0.45分)。 0.9分
B、调节杠杆平衡:把杠杆放在支架上,两个细铁丝环位于支点两侧并与支点等距。 0.9分
C、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0.9分
D、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利用铁丝环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0.9分
E、测量并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0.9分
F、改变杠杆两边的钩码数量和位置,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0.9分
G、整理器材。 0.9分
4.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计算并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值。总结并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 0.9分
5.反思与拓展 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减少实验误差) 0.9分
合 计 9分
物理试题2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满分 备注
1.检查器材。 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最小分度), 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并记录(每空0.2),检查开关是否断开(0.3分)。 0.9分
2.在额定电压下,测小灯泡额定电流。 A、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示数。 0.9分
B、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0.9分
C、观察并记录小灯泡亮度是否正常,断开开关。 0.9分
D、计算并记录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0.9分
3.在低于额定电压时测小灯泡的功率 A、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认读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示数。 0.9分
附件1: 中考加试物理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一、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竖立平面镜 在白纸的中间用直尺和铅笔画一直线,用夹子夹好玻璃,在白纸的直线上竖立一块平面镜。 1 a.没有在纸上画直线的扣0.5分;
b.没有在直线上放平面镜的扣0.5分。
2 找出像的位置 点燃蜡烛,放在平面镜前的某一位置,在白纸上用笔记下此物的位置,把未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的另一端找到点燃蜡烛的像,在白纸上用笔记下此像的位置。 1 a.没有记录物的位置扣0.5分;
b.没有记录像的位置扣0.5分。
3 改变物距,再找像距 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此物的位置,把未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的另一端找到点燃蜡烛的像,在白纸上记下此像的位置。 0.5 a.没有记录物的位置扣0.5分;
b.没有记录像的位置扣0.5分。
(扣完为止)
4 重复步骤3 重复步骤3一次。 0.5 a.没有记录物的位置扣0.5分;
b.没有记录像的位置扣0.5分。
(扣完为止)
5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把蜡烛吹灭,把平面镜移开,用刻度尺对物体和像的位置进行测量,并记录每一次的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分析实验数据,写出平面镜成像规律:正立、等大、虚像,且像与物以镜面为对称。 2 a.没有把蜡烛吹灭和移开平面镜扣0.5分;
b.测量像距与物距时,刻度尺没有与白纸上的直线垂直扣0.5分;
c.不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像距与物距,扣0.5分;
d.结论不正确扣0.5分。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中的规律(5 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0 实验前准备 把石棉网的位置与酒精灯的高度调节好。 (由教师先准备)
1 悬挂上温度计 在小烧杯中到入约70ml的热水,在铁架台上悬挂上温度计,使之不与烧杯底部或杯壁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 1 a.温度计与烧杯底部或烧杯壁接触,扣0.5分;
1 2014年合肥市生物实验操作考评细则
A卷——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步骤 考核点 分值 扣分点
准 备 1.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1分 没做扣0.5分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没滴加清水扣0.5分
制作
临时
装片 1.取材:用解剖针或牙签挑少许番茄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 1分 果肉堆积较厚扣0.5分
2.盖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端,使另一端先接触水滴,并缓缓盖上,无明显气泡。 1分 用手盖盖玻片扣0.5分,视野中有明显气泡且影响观察,扣0.5分
制作的装片肉眼可见气泡,但不影响观察不扣分。
用低
倍镜
观察
细胞 1.取镜、安放、对光:方法正确,视野明亮。 1分 1.不会对光,扣1分,提醒后继续操作。
2. 单手拿取显微镜、镜筒倾斜不扣分。
2.安放装片:方法正确。 1分
3. 调节: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能分辨细胞各部分结构。 1分 细胞重叠严重,影响观察,
扣0,5分。
绘图 1.绘图:根据所观察的物像,绘制番茄果肉细胞图(以观察实物图像为准)。 1分 画成示意图,明显不是真实观察的显微镜视野中的图,扣0.5分。
画图方法明显有错误,扣0.5分。
2.标注:正确标注番茄细胞结构名称和图的名称 2分 1.标错1个细胞的结构扣0.5分;标错2个细胞的结构扣1分;标错3个细胞的结构扣1分。细胞的结构名称有错别字等同标错,需扣分。
2.没有写图的名称或者完全写错扣1分;
3.图名中写错别字扣0.5分;
4.用箭头线标注不扣分。
5.“番茄”写成“蕃茄”不扣分;
6.标注“番茄细胞图”或“番茄细胞结构图”不扣分。
整理
实验台 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台,显微镜归位。 1分 没有整理实验台扣0.5分。
显微镜没有归位扣0.5分。
显微镜的三个归位位置中,能归位其中两个位置,不扣分。
总分 10分
1.把气泡、污物等当成细胞的,其他步骤正确的给8分;
- 1 - A1、实验名称:探究水沸腾时随温度变化的特点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0 实验前准备 把石棉网的位置与酒精灯的高度调节好。 (由教师先准备)
1 悬挂上温度计 在小烧杯中到入约70ml的热水,在铁架台上悬挂上温度计,使之不与烧杯底部或杯壁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 1 a.温度计与烧杯底部或烧杯壁接触,扣0.5分;
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扣0.5分;
c.温度计与烧杯底部或杯壁接触扣0.5分。(扣完为止)
2 给小烧杯中的水加热 读出水的初始温度,然后点燃酒精灯,给小烧杯中的水加热,每隔一定的时间,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在实验纪录表格中。 1 a.不能正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每次扣0.5分。
(扣完为止)
3 观察水沸腾后温度计的变化 水沸腾后,每隔20秒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三次即可,熄灭酒精灯,观察水的沸腾情况,停止沸腾后,记录水的温度一次。 1 a.不能正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每次扣0.5分;
b.未熄灭酒精灯扣0.5分。
(扣完为止)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水沸腾的规律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水沸腾过程中的规律为温度不变,且要吸热的结论。 1.5 实验记录表格中至少有六次数据记录。
a.没有画出实验记录表格扣0.5分;
b.没有在表格上记录数据扣0.5分;
c.不能得出实验结论扣0.5分。
5 整理器材 取下温度计、摆放好器材。 0.5 a.未取下温度计、摆放好器材的扣0.5分。
考场座号: 报名序号:
监考评分员签名(2人): 2016 年 5月 日 以 下 由 考 生 填 写 以下由监考评分人员填写 最后得分:
考生姓名 考题代号实验名称 A1 实验
步骤 实验情况及扣分原因
记 录 分数1 分数2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实验操作统考号
理试题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
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
标明质量大小)。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提出问题: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杠杆的平衡与_______ __________有关?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2)调节杠杆平衡。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5)整理器材。
4.分析与论证:
(1) 杠杆的最小刻度值是 厘米,每一个钩码的质
量是 千克。
(2)数据记录:
四.实验结论:
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 五.反思与拓展
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实验操作统考号
物理试题2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一.实验目的:
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二.实验原理:
根据电功率公式P=UI测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电功率。
三.实验器材:
小灯泡(2.5V),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3V、15V),电流表(0.6A、3A),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四.实验操作要求
1. 检查器材。
2. 按图5连好的电路,在额定电压下,测小灯泡额定电流。
3. 在低于额定电压时测小灯泡的功率。
4. 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备注1.检查仪器、药品。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0.6分2.待鉴别溶液的取样:用三个烧杯分别取A、B、C三种固体少许。A、正确启开广口瓶,并将瓶塞倒放于桌面上。取用完毕马上盖好瓶塞。0.6分B、用药匙取用药品操作正确。0.6分3.分别嗅A、B、C 三种固体的气味,鉴别出碳酸氢铵。A、闻药品的气味方法正确。0.6分B、鉴别结论正确。0.6分
4.向剩余的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用玻璃棒混合,嗅气味。A、正确启开广口瓶,并将瓶塞倒放于桌面上。取用完毕马上盖好瓶塞。0.6分B、使用玻璃棒混合固体操作正确。0.6分C、嗅气味方法正确。0.6分5.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结果。能正确地描述和解释实验现象。0.6分6.整理复位。洗净烧杯、玻璃棒,并将仪器恢复原位,擦净桌面。0.6分合计6分
化学试题2 组装过滤装置并过滤粗食盐水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备注1.检查仪器、药品。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0.6分2.制作过滤器。A、将滤纸对折2次展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内。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1.2分
中考加试化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一、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
评分标准(5 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铜与氧气的反应 用坩埚钳夹持一洁净光亮的铜片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正确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后,将酒精灯熄灭,同时将加热后的铜片和坩埚钳放置在石棉网上。 1 a. 加热方法不正确或实验后铜片或坩埚钳放置方法不正确扣0.5分;
b. 没有及时熄灭酒精灯或熄灭方法不正确的扣0.5分。
2 镁与稀盐酸的反应 用镊子夹取一小段镁带,送入试管底部,打开盛有稀盐酸的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正确地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的稀盐酸,同时用手摸摸试管外壁,观察并记录现象。 1.5 a. 先加液体后加固体的扣0.5分;
b. 倾倒稀盐酸方法不当或有液体溢出的扣0.5分;
c. 加酸过量的扣0.5分。
3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倒入适量硫酸铜溶液,然后用胶头滴管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观察并记录现象。 1.5 a. 倾倒方法不当或有液体溢出的扣0.5分;
b. 滴管使用不当的扣0.5分;
c. 加入液体药品过量的扣0.5分。
4 写出结论 在实验记录表上正确记录上述反应的现象,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最后通过上述反应小结并简述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会伴随哪些现象。 0.5 a. 现象记录不正确的扣0.5分;
b. 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扣0.5分;
c. 没有小结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的或小结不正确的扣0.5分。(扣完为止)
5 整理器材 把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清洗器材并整理复位。 0.5 a. 随意倒废液,未清洗整理器材扣0.5分。
2
三、实验名称:水的净化
评分标准(5 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取适量浑浊的水,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 用100mL小烧杯取约20mL浑浊的水,开启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用药匙取少量明矾加入小烧杯;盖好试剂瓶并放回原处,标签向实验者。 0.5 a. 取水超过烧杯容积1/3或从试剂瓶中取用明矾方法不正确扣0.5分。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1 / 12 中考加试物理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一、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竖立平面镜 在白纸的中间用直尺和铅笔画一直线,用夹子夹好玻璃,在白纸的直线上竖立一块平面镜。 1 a.没有在纸上画直线的扣0.5分;
b.没有在直线上放平面镜的扣0.5分。
2 找出像的位置 点燃蜡烛,放在平面镜前的某一位置,在白纸上用笔记下此物的位置,把未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的另一端找到点燃蜡烛的像,在白纸上用笔记下此像的位置。 1 a.没有记录物的位置扣0.5分;
b.没有记录像的位置扣0.5分。
3 改变物距,再找像距 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此物的位置,把未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的另一端找到点燃蜡烛的像,在白纸上记下此像的位置。 0.5 a.没有记录物的位置扣0.5分;
b.没有记录像的位置扣0.5分。
(扣完为止)
4 重复步骤3 重复步骤3一次。 0.5 a.没有记录物的位置扣0.5分;
b.没有记录像的位置扣0.5分。
(扣完为止)
5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把蜡烛吹灭,把平面镜移开,用刻度尺对物体和像的位置进行测量,并记录每一次的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分析实验数据,写出平面镜成像规律:正立、等大、虚像,且像与物以镜面为对称。 2 a.没有把蜡烛吹灭和移开平面镜扣0.5分;
b.测量像距与物距时,刻度尺没有与白纸上的直线垂直扣0.5分;
c.不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像距与物距,扣0.5分;
d.结论不正确扣0.5分。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中的规律(5 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0 实验前准备 把石棉网的位置与酒精灯的高度调节好。 (由教师先准备)
1 悬挂上温度计 在小烧杯中到入约70ml的热水,在铁架台上悬挂上温度计,使之不与烧杯底部或杯壁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 1 a.温度计与烧杯底部或烧杯壁接触,扣0.5分;
赣市教中招办字〔2011〕1号
关于公布中考加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题库
评分标准的通知
各县(市、区)中招办、市直中学:
根据赣州市中招办〘关于下发〖赣州市中考加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题库〗的通知〙(赣市教中招办字〔2010〕1号)文件精神,我市共公布了物理、化学各20个实验操作题库,根据实施方案分三年逐次增加考题范围,2011年中考加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题的范围是在题库的1—14号抽取,2012年在公布的所有题库中抽取,具体考题在考前另行公布。现将我局组织学科专家编制审定的中考加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各20个题库的评分标准印发给你们,请各县(市、区)按要求配齐配足教学仪器和药品,确保中考加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组织监考评分人员认真学习评分标准,准确把握每个操作步骤和相应得分,确保考生成绩的公平、公正。
附件1:〘中考加试物理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附件2:〘中考加试化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中考加试 理化实验操作 评分标准 通知
抄报:市教育局刘卫东局长、黄元魁副局长、蓝赟副局长
抄送:市教育局有关科室、各县(市、区)电教仪器室
赣州市中招办 2011年3月22日印发
共印60份 附件1: 中考加试物理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一、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竖立平面镜 在白纸的中间用直尺和铅笔画一直线,用夹子夹好玻璃,在白纸的直线上竖立一块平面镜。 1 a.没有在纸上画直线的扣0.5分;
b.没有在直线上放平面镜的扣0.5分。
2 找出像的位置 点燃蜡烛,放在平面镜前的某一位置,在白纸上用笔记下此物的位置,把未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的另一端找到点燃蜡烛的像,在白纸上用笔记下此像的位置。 1 a.没有记录物的位置扣0.5分;
物理试题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g取10N/Kg)
实验步骤 满分 备注
1.提出问题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
0.9分 2.猜想与假设 杠杆的平衡与力乘力臂有关?(只要回答无论对错均给分)
3.设计和进行实验 A、观察杠杆上的最小刻度值(0.45分)和每一个钩码的质量(0.45分)。 0.9分
B、调节杠杆平衡:把杠杆放在支架上,两个细铁丝环位于支点两侧并与支点等距。 0.9分
C、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0.9分
D、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利用铁丝环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0.9分
E、测量并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0.9分
F、改变杠杆两边的钩码数量和位置,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0.9分
G、整理器材。 0.9分
4.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计算并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值。总结并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 0.9分
5.反思与拓展 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减少实验误差) 0.9分
合 计 9分
物理试题2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满分 备注
1.检查器材。 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最小分度), 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并记录(每空0.2),检查开关是否断开(0.3分)。 0.9分
2.在额定电压下,测小灯泡额定电流。 A、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示数。 0.9分
B、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0.9分
C、观察并记录小灯泡亮度是否正常,断开开关。 0.9分
D、计算并记录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0.9分
3.在低于额定电压时测小灯泡的功率 A、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认读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示数。 0.9分
1 2014年六安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及实验报告
(考试时间 15分钟)
准考证号 姓名 学校
说明:1、、考生除发现仪器、药品有损或缺少可向教师提出外不得问其它问题。
2、考试时间15分钟。
3、满分15分,其中实验报告3分,实验操作12分。
实验A:探究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实验用品:试管架、试管、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锌粒、硫酸铜溶液、稀盐酸、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镊子、抹布、废液缸、回收锌粒的广口瓶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1 探究颜色的变化:在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2 探究沉淀的生成:在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3 探究气体的生成: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锌粒,然后滴入少量稀盐酸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4 处理废液,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注:每空1分总计3分
实验报告得分: 监考教师签名:
2014年六安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
评分点 考试内容 分值 得分
1 取液:取下瓶塞,倒立桌面,手持试剂瓶,标签对着手心,口对口在试管中加入约1--2ml氢氧化钠溶液,盖好瓶塞,放回原处。(亦可用胶头滴管取用,用量不得超过2ml) 2
2 滴液:用胶头滴管吸取酚酞试液少量,悬放于试管口上方,想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2--3滴;取液后,滴管放回原处。 2
3 取液:去下瓶塞,道理桌面,手持试剂瓶,标签对着掌心,口对口在试管中加入1--2ml硫酸铜溶液,盖好瓶塞,放回原处。(亦可用胶头滴管取用,用量不得超过2ml) 1.5
4 滴液: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少量,悬放于试管口上方,向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变加边振荡,取液后滴管放回原处。 1.5
中考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中考实验操作评分是中考化学实验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进行全面评价。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水平,制定了中考实验操作评分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考实验操作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以便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掌握。
一、实验前准备。
1. 实验前准备充分,包括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和器材。
2. 对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实验操作技能。
1. 操作仪器、器材和试剂的正确性和熟练度。
2. 实验中的操作流畅度和稳定性。
3. 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三、实验数据记录。
1. 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实验数据的单位、精度和格式的规范性。
3.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四、实验结果分析。
1. 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和判断。
2. 对实验结果的原因和意义进行合理的解释和阐述。 五、实验操作规范。
1.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范。
2. 实验操作中的仪器、器材和试剂的使用规范。
六、实验操作态度。
1. 实验操作中的认真、严谨和负责的态度。
2. 实验操作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实验操作效果。
1. 实验操作的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操作的整体表现和实验效果的好坏。
以上即是中考实验操作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希望学生和教师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希望教师能够根据评分标准,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实验操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