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解析长效利培酮微球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34.64 KB
- 文档页数:6
注射用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讨论注射用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10月收治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利培酮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等指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注射用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注射用利培酮;随机对照研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发生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中相对较为常见的精神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近年来由于压力的增加以及遗传等因素的作用下而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发病率增高的趋势。
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尤其是急性期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控制临床症状[1]。
但是如何选择临床中较多类型的药物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利培酮作为一种临床中使用较多的抗精神病类药物,其在临床中多疾病中均有一定的应用。
但是对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使用利培酮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利培酮对其治疗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中年龄29-68岁,平均(45.33±8.21)岁;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
实验组中年龄30-70岁,平均(45.41±8.30)岁;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针对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干预,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疏导。
实验组采用利培酮治疗。
利培酮注射,每两周使用一次,每次25毫克。
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精神情况及时的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性研究进展
裴瑞琳;张雄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2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理机制不明的慢性高致残性精神疾病,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思维、情感及行为紊乱和认知功能明显受损。
现阶段药物治疗仍是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流方法。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又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相对来说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副作用较少,患者的依从性较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精神病药物。
本文就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性研究作一综述。
【总页数】7页(P3384-3390)
【作者】裴瑞琳;张雄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呼伦贝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利培酮对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心理治疗联合利培酮应用于中青年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3.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4.利培酮联合不同心境稳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比较
5.内观疗法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代长效针在精神分裂患者的应用和推广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注射用利培酮微球(II)顺利进入医保目录,为我国约1000万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返社会带来新希望,也使其治疗费用大大降低。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不明,尚无根治药物,加上这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患者因中断治疗或自行减药而导致的病情反复是当下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主要难点。
数据显示:首次发作的患者有60%服药依从性差,5年内的复发率超过80%。
多次复发导致病程迁延、增加治疗难度、也使治疗费用大幅增加。
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相比口服制剂可显著改善患者依从性,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治疗策略。
而对于具有攻击和暴力行为的病人,注射长效针剂能够减轻照护负担,维持社会稳定。
”
利培酮这个化学药物本身对精神分裂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而瑞欣妥作为利培酮的长效针剂,每两周注射一次,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口服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普遍存在的用药依从性过低,还能实现平稳的血药浓度,相比口服制剂缩小了血药浓度波峰与波谷的差异,利于降低剂量依赖性副作用的发生风险,提升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
长效针剂通过改良药物释放方式,缩短初始的释药延滞期,其注射后起效迅速,可快速控制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并在停药后快速清除,更利于医生根据病情快速调整治疗方案。
”刘铁榜进一步表示,“很高兴看到我国在精神分裂症治疗领域实现制剂创新,为患者提供了更有临床优势的新药。
相信随着长效针剂的使用,能够为更多患者的预后改善、回归社会带来新的希望。
”。
注射用利培嗣微球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要点【摘要】洼射用利培翻微球是我国茵个上市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结合了长效剂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优势,临床应用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组织专家,在2012年《非典型长效针剂(注射用利培酣微球)||备床应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系统汇总国内外最新指南和循证证据,并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制定《注射用利培翻微球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旨在提高注射用利培酣微球临床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临床医生f是供更好的临床用药指导。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致残性精禅疾病,以恩维、情感及行为紊乱和认知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手里圭延易复发。
2019年TheLancetPsychiatry 发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团队关于”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 Y’ 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精禅分裂症的终生害、病率为S.88%0。
首次发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10a随in期内仍高44%的患者至少存在1次复发,23%的患者持续存在精禅症状,须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而更阜使用长效针剂治疗高助于降低过旱停药和再次入院的风险。
最新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是预防复发的最佳方案之一。
注射用利培嗣微球(risperidonemicrospheres forinjection )制剂是首个第2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
与口服抗精神病药相比,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并降低再佳院风险。
目前国际指南己将长效针剂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程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
随着国内外临床研究的不断开展以及注射用利培嗣微球改良创新制剂的上市,积累了新的临床循证证据和使用经验。
l共识制定方法2洼射用利培自同微球药理机制和药代动力学3洼射用利培自同微球临床应用建议注射用利培嗣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高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再佳院风险、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
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物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8-23T15:21:35.59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月8期作者:武文昊孙敏捷[导读]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物研究进展武文昊孙敏捷(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易复发的精神类疾病。
由于病情反复,患者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且用药依从性差等问题。
而维持治疗、预防复发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关键。
本文主要从长效注射的给药方式治疗精神分裂症出发,通过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指出长效注射针剂相较于口服用药在治疗效果上的潜在优势,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用药建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长效注射。
中图分类号:R971Research progress of long-acting injectable antipsychotic drugsWU Wenhao,SUN Minjie(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Abstract:Schizophrenia is a kind of mental disease with easy recurrence. Due to the repeated illness, the patient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aggression and poor medication compliance. Maintenanc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relapse are the key to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long-acting injection of the way of administration of schizophrenia, through the long-acting injection of antipsychotic drugs clinical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and other aspects to review the progress of clinical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armacoeconomics, it points out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long-acting injection in treatment effect compared with oral medication, which can provide more medication suggestions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Schizophrenia;Antipsychotic drugs;Long-acting injectable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的精神类疾病。
从药物经济学看中药注射剂
张方;周超凡
【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年(卷),期】2007(32)5
【摘要】从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对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使用现状进行经济学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的资金投入、资源投入情况以及临床健康结果的产出、社会福利的产出情况,明确了中药注射剂占用了大量的医药卫生资源,但产出并不乐观,从而提出上市后中药注射剂药物经济学评价的重要意义以及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总页数】4页(P453-456)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药物经济学;成本;产出;上市后再评价
【作者】张方;周超凡
【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两种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在乳腺癌化疗应用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J], 陈健清;陈贵全;简晓顺;杨任
2.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现状看《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J], 刘松青
3.几种常用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药物经济学研究 [J], 邹小雅;王小玲;郑玉容
4.3种中药注射剂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 [J], 王丽红
5.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中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分析 [J], 胡静; 徐嘉路; 韩漫漫; 董祺; 杨骏; 缪红; 徐小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培酮微球(LAIR)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探究【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运用利培酮微球(LAIR)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利培酮片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LAI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AN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2、4、6个月,观察组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LAIR治疗精神分裂症,不仅可以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还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微球;利培酮片精神分裂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延性精神疾病,可诱发精神残疾和社会功能衰退,并且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不仅危害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1]。
当前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药物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服药时间较长,患者依从性不高,再加上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诸多不良反应,降低患者耐受性。
在这一背景下,长效抗精神病针剂为长期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了新的一个选择,其中LAIR作为首个非典型的一种抗精神病长效针剂,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
因此,本文对LAIR运用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
对照组病程2-30个月,平均(15.6±4.1)个月,年龄20-67岁,平均(43.2±6.7)岁,其中20例为女性、27例为男性;观察组病程3-31个月,平均(15.7±4.2)个月,年龄22-68岁,平均(43.4±6.8)岁,其中21例为女性、26例为男性。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利培酮片、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对照研究作者:梁松新等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第22期[摘要] 目的探讨长效利培酮微球(RLAI)、利培酮片、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RLAI 组30例,利培酮片组45例,喹硫平片组45例,治疗12周。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8周、12周末RLAI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利培酮片和喹硫平组(P0.05);RLAI与利培酮片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震颤、静坐不能,喹硫平组为体重增加、心动过速。
结论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与口服利培酮片、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RLAI组在控制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方面优于口服利培酮片、喹硫平片,且有长期维持治疗的优势。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长效利培酮微球;利培酮;喹硫平[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2-0003-04[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safet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function among risperidone long-acting microsphere(RLAI), risperidone and quetiapine pi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RLAI group of 30 cases, risperidone group of 45 cases,quetiapine group of 45 cases, treated for 12 weeks. Clinical efficacy was assessed wi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 social functions with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 (PSP) and adverse reactions with the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 Results The PANS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PSP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at 12th weekend; Main adverse reactions of RLAI and risperidone were tremor,akathisia, those of quetiapine group were weight gain and tachycardia. Conclusion RLAI,risperidone and quetiapine have equivalent difficancy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but RLAI has an advantage in controlling mental symptoms, improve social function over risperidone and quetiapine pills, and RLAI has the advantage of long-term maintenance treatment.[Key words] Schizophrenia; Risperidone long-acting microsphere; Risperidone; Quetiapine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其现象是反复发作,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成功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是临床仍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推荐患者持续使用抗精神病长效药物。
长效微球注射剂及其在糖尿病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艾国;程远国
【期刊名称】《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随着新型释药系统的研究和发展,长效微球注射剂已引起广泛关注。
DNA 重组人胰岛素等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生物技术药物经长效微球注射剂给药后可以减少糖尿病人所需的多次注射,使药物治疗更易接受。
作者综述了近年来长效微球注射剂的研究进展,提示此种新型释药系统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将成为一个很有希望的给药途径。
【总页数】8页(P206-213)
【作者】艾国;程远国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
【相关文献】
1.长效利培酮微球注射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J], 肖启;汪洁;董莹盈;段迪;蒋培荣
2.蛋白质多肽长效微球注射剂的体内药动学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J], 艾国;程远国
3.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解析长效利培酮微球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J], 朱珠;杨会霞;蔡乐
4.干细胞移植在糖尿病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J], 窦艳华;王雪鹰;杜娟;徐艳;王卓
5.干细胞移植在糖尿病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J], 窦艳华;王雪鹰;杜娟;徐艳;王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