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二中高三2016届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5.22 KB
- 文档页数:7
河南省安阳二中高三2016届语文下学期期中(文科)试卷语文10.6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迎接新世纪的晚会上,师生们济济一堂,心中升腾起振兴民族的使命感。
B.各民主党派代表畅所欲言,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表达了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信念。
C.米卢蒂诺维奇竟然把数十年一再受挫的中国队带进了世界杯足球赛的决赛圈,真令人刮目相看。
D.长期担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或折冲尊俎,或纵横捭阖,在艰难中为新中国最初的外交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炽热不啻鞭笞摧山坼地B.蹊跷祈求稽首杞人忧天C.毗邻譬如荫庇可与媲美D.嗜好谥号弑君有恃无恐3.下别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他热爱足球事业,即使已经是40岁的人了,仍驰骋在绿茵场上。
B、你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不按科学的态度办事,终于会犯大错误的。
C、校长决定成立以班主任、总务处职员和学生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住校生工作。
D、做工作不但要考虑到今年,而且还要考虑到明年,以至今后几年。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神智神志不清从新重新做人B、淡泊淡薄名利发愤发奋图强C、个别各别对待分辨分辨是非D、费话废话连篇淹没湮没无闻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些人盲目照搬西方文艺,哲学思想,却少见持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分析文章,在重大问题上缺乏严肃、认真的争鸣,以致在创作和理论上产生不良影响。
B.天津市科学技术进修学院相继招生开学。
C.大学课程尚未全部学完;他的论文就经常见诸于全国性的专业学术报刊。
D.蟑螂喜欢栖息于潮湿、防暗或者温暖的环境中。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片主要演员有古月、卢奇、孙飞虎、刘锡田、谢伟才、孙雏民、傅学诚等演员担纲主演。
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20分)1. (2分) (2015高二上·德惠期中) 以下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 提纲挈领迥乎不同引吭高歌好高骛远B . 不假思索相形见绌惨绝人寰绿草如荫C . 鸦雀无声刚愎自用殒身不恤方枘圆凿D . 九天揽月桀骜不驯万马齐喑夙兴夜寐2. (6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
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
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
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
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
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
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寂寂无闻推陈出新细微汇合B . 鲜为人知推陈出新式徽融合C . 寂寂无闻革故鼎新细微汇合D . 鲜为人知革故鼎新式微融合(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B . 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C . 当代青年人并不能很好地拯救传统文化D . 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不断创新和关注(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今天不仅年轻人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扫描版)安阳市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答案】C 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等类型。
A项把“技术崇拜”的范围缩小到了“大型文艺晚会”,不合文意;C对应的原文是“朦胧”的民族意识,而不是“强烈”的民族意识。
选项偷换概念。
2.【答案】B 区分“夷狄”与“诸夏”的标志是“周礼”,所以选项中的“杂处”说法片面,同时“一直”一词表述不准确,而“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的爆发”是无中生有,文中只说“当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
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张冠李戴、混淆范围、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此题选项B对应的原文的意思区分“夷狄”与“诸夏”的标志是“周礼”,所以选项中的“杂处”说法片面,曲解文意。
选项中“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的爆发”是无中生有。
3.【答案】D 之别这一主张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表述有误,文章最后一段说“消极方面……”,表明其作用是双重性的。
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范围、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
选项D“明‘夷狄’、‘诸夏’之别这一主张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表述有误,文章最后一段说“消极方面……”,表明其作用是双重性的。
选项曲解文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选A。
谋:图谋。
5.选C。
6.选B。
A项,错在庄子并非真的剑术如此高明,是庄子为了劝谏赵文王而夸张的说法,以引起赵文王的谈话兴趣。
C项,正确的说法应是庄子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的是庶人之剑而非天子之剑。
D项,从原文可看出庄子劝谏赵文王要有天子气息,使天下臣服,而非无为思想。
安阳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本,完成1-3题。
题目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题目2:请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
(3分)题目3:根据文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3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6题。
题目4:请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5分)题目5: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的一段描写。
(5分)题目6: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中主题的理解。
(5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7-9题。
题目7:请概括文中的主要信息。
(4分)题目8:请分析文中的数据图表。
(4分)题目9:根据文本内容,提出你的建议或看法。
(4分)二、古诗文阅读(共34分)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题目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题目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题目1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9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13-14题。
题目13:请简析诗歌的意境。
(4分)题目14:请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5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题目16: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句子的改写。
(5分)题目17:请根据题目要求,修改病句。
(5分)题目18:请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语句的衔接。
(5分)题目19:请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语段的扩展。
(5分)四、写作(60分)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题目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安阳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目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题目2:作者在文中运用了......题目3:根据文本内容,......。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四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据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超过500亿多次,两成网民接到的电话中超过一半是骚扰电话,而且每周都能接到骚扰电话的网民达到25. 4%。
不夸张地说,骚扰电话面前,几乎无人能幸免。
公众可能不难:日常生活中,接到骚扰电话,( )。
打骚扰电话的人究竟是谁,他们从何种渠道、如何获取了我们的个人信息,又都在为哪些产品做宣传,都是无从得知的。
一场对骚扰电话的公民追击,在向警方报案、做过常规的笔录和调查后就了。
客观而言,具体某个骚扰电话给公民个人带来的权益侵害可能有限,一般性的电话骚扰或不至于涉及刑事犯罪,但却起码也是明白无误的治安违法,有效的社会治理也不能就这样的任其地逍遥法外。
公民遇到骚扰电话怎么办?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乏报警求助、拿起法律武器等内容,但事实上骚扰信息的发布主体一般处于无从查证的状态,最终难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身临其境杳无音信有恃无恐不了了之B.感同身受杳无音信肆无忌惮不了了之C.感同身受石沉大海有恃无恐束之高阁D.身临其境石沉大海肆无忌惮束之高阁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习惯性地在手机上做一下骚扰电话的标记,然后拒听或者接起来后挂断B.习惯性地接听或者接起来后挂断,最多在手机上做一下骚扰电话的标记C.习惯性地拒听或者接起来后挂断,最多在手机上做一下骚扰电话的标记D.习惯性地在手机上做一下骚扰电话的标记,然后接听或者接起来后挂断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据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量超过500亿次B.据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拨打骚扰电话超过500亿多次C.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拨打骚扰电话超过500亿多次D.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量超过500亿次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河南省滑县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1. (6分) (2016高三上·莱芜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这里的绿竹不是屋前屋后的小摆设,它漫山遍野,在四十余平方公里的山区内,层层叠叠,依着山的不同坡度蜿蜒(起伏/绵亘)。
绿竹随着太阳的光影移动,深深浅浅层次分明地(变换/变幻)着翠绿、青绿、金绿、黄绿的颜色。
汽车驶了一程又一程,视野里的绿竹还是无边无际,(扑/迎)面而来,如大海波涛,____________ ,忽而下沉为一片绿色低谷。
风摇波滚,气像恢弘。
终年行走在都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置身于这一望无际的绿色竹海中,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是一次生命的释放。
岁寒三友中,如果说松是精英分子,梅是贵族小姐,竹____________。
它虽然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却没有显赫的地位。
青绿的茎上深嵌着一道道素色的竹节,薄薄尖尖的竹叶,是“布衣”小民的打扮。
绿竹生性俭朴,只要一层土就能立足生长。
即使生长在断崖绝壁的地方也能伸直自己的腰杆。
(1)文中加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漫山遍野摆设B . 层层叠叠蜿蜒C . 气像恢弘深嵌D . 心旷神怡腰杆(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起伏变幻迎B . 绵亘变换迎C . 起伏变换扑D . 绵亘变幻扑(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就是平民百姓了B . 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就是平民百姓了C . 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非平民百姓莫属D . 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非平民百姓莫属2. (6分) (2015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两千余年来,“学而优则仕”作为以学致仕的信条被读书人奉行不渝。
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以后,“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成了士子生活的金科玉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质疑、耸人听闻、情不自禁B. 谨慎、驰骋、熏陶C. 奔跑、激动、喧哗D. 畅快、堵塞、恳求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B. 她的演技真是出神入化,让人叹为观止。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场雨下得真是倾盆大雨。
3. 下列句子中,语病最多的是()A. 他的成绩提高了,得益于老师的辛勤教导。
B. 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C. 我非常喜欢阅读,尤其是科幻小说。
D.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是()A. 高兴、愉快、喜悦B. 美丽、漂亮、秀丽C. 快乐、欢快、欢乐D. 努力学习、勤奋、刻苦5. 下列句子中,句式转换错误的是()A. 原句:这所学校的学生都很优秀。
改写后:这所学校的学生优秀。
B. 原句:他每天都很努力学习。
改写后:他每天都很勤奋。
C. 原句: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改写后: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我们要。
D. 原句:他认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改写后:他成绩不断提高,认真学习。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庐山谣》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7. 《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
8.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9. 《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
10.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展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1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第1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学不应该脱离生活朱志荣任何学术,不管多么艰深,都要落实到具体、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去。
作为一门学科,美学当然不能只是停留在各种现象的浅层和表面,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层次,但它同时也必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体、感性的现象。
美学作为一门科学确实不能庸俗化,它是研究学理性问题的,不是一门指导人们如何获取感官享受的庸俗化科学。
但是,美学的学理研究也必须面对现实的时尚,必须能够指导具体的审美活动,指导人们的梳妆、打扮、抹口红等生活中的审美欣赏。
美学的原理必须与审美现象相适应,必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
对于审美问题的研究,必须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把审美活动和对它的研究推向崭新的领域和境界。
审美活动最早起源于修饰,但如果修饰的目的仅仅停留在视觉的生理快感效果上,显然还不是审美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享乐是多层次的,审美愉悦也是一种享乐。
但审美愉悦是感官享乐和精神享乐的统一,而且只有实现了感官与精神愉悦的统一,感官的快适才可能是审美的愉悦。
纯感官的世俗享乐,包括视听之乐,以及味觉甚至嗅觉的快感,必须具有精神性或社会性的价值,才可能称其为审美的快感。
审美观有鲜明的民族性。
例如对青蛙的评价,根据俄国近代学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说法,俄罗斯人觉得青蛙的形状“使人不愉快”,何况这种动物身上还覆盖着冰冷的黏液。
而中国人长期以来都认为它姿态优美,动作敏捷,更有那清脆的叫声,从中可以联想到丰收之景。
历史上就有很多名句传颂:“蛙声十里出山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我们不能说美只是对象的自然属性,因此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必有一者是错的。
从客观上说,青蛙的确能使中国人获得精神享受,又的确使俄罗斯人讨厌、反感。
审美观还具有时代性。
从社会发展的潮流来说,进步的审美观念总是在取代过去错误的审美观念。
安阳市二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 D(A与“学以致其道”并不一致。
B达到“陈言务去”“文从字顺”的反面。
C摒弃了先验的、狭隘的单纯儒道观念的羁绊。
)2B(这是讲值得肯定的地方,并不是导致唐代古文运动失败的原因。
)3A(从文中信息推断不出)4.D(养:养活)5.B6.D《论语》不是“六经”7.A名闻四方是弱冠之时。
强加因果。
8.C9.(1)作者运用拟人手法(1分),把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写活了,似乎淡烟和疏柳也懂得献媚“晴滩”似的,给人以动感。
(2分)一个“媚”字引出了雨后初晴,阳光明媚的初春美景,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声。
(1分)(2)景色的淡雅,视野的开阔;饮食的清淡新鲜;经历人生挫折后的从容淡定、清旷闲雅。
10.(1)调任洪州。
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亭传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
(“徙”“会”“岁”“悉”各1分,句意1分)(2)这样之后才知道我以前可以说从未曾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里开始。
(“然后”“向”“未始”“于是乎”各1分,句意1分)11.然洼然,若垤若穴(第一个字请参考课本)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砭人肌骨山川寂寥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12(1)E项3分,C项2分,D项1分(2)①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直接突出传主的形象:做事有原则,做人有气节。
②引用沈从文、叶圣陶等名人对传主的评价,从侧面表现其高尚气节。
③引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感染力。
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3)朱自清“生不逢时”,处境困窘但毫不妥协,这更能体现他人格的完美。
①他虽清贫,但写作时仍然注重质量,每天最多写500字,这更能显出他的认真严谨。
②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改名“自清”以自励,取字“佩弦”以自警,这更能显出他的洁身自好。
③物价飞涨,生活艰难,但为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他第一个在声明上签字,这更能显出他的无畏和勇气。
安阳市高三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1分)1.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家乡都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或是风景秀丽的观光胜地。
但家乡的山水________以她特有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2)在福州马尾区元宵灯会上,游客能有机会________由马祖的台湾美食厨艺代表团和马尾的福州风味美食代表团献上的两岸美食。
(3)我希望“你摊上事儿了”不仅成为最新流行语,而且能________那些有“事儿”的人,让那些没事找事的人不敢轻易生事。
A . 依然品尝震撼B . 依然品尝震慑C . 已然品评震慑D . 已然品评震撼2. (2分)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
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
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①走近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浸人衣袖。
③远离瀑布还好几里,就先听到丘壑雷鸣,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
④水冲到潭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
A . ①②③④B . ①④②③C . ③②④①D . ③①④②3.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星宿,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崇奉的星神,具体是指“四象”和“二十八宿(读音xìu)”。
“四象”是在东、南、西、北四方都有一位守护神,分别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B . 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C . 晦,阴历每月第一日;朔,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D . 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河南省安阳二中高三2016届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
语文卷2.26
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些企业效率低,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如果不压缩生产规模,就难以扭亏为盈。
B、鉴于《金瓶梅词话》自身的缺陷,问世不久便被禁,只有少数批评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开发行的书。
C.北京雷锋小学累计30年来5000名学生不停地续写雷锋日记,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D.经过几年试行,实践证明,颁发“考试说明”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也有利于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见解深刻,切中时弊,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B.同学们问我学习的方法是什么,依我的门户之见,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C.直到锒铛入狱,这个贪污犯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我落到今天这个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
”
D.有些为别人作序或作跋的人,不但对书稿内容缺乏研究,甚至只浏览书稿的一鳞半爪,便率尔成文。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是
A.日记长不过2000字,短的只有几行,逼得你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文字功夫自然强。
B.知识经济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C.小伙子1.88米的身高,站在他面前,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D.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上传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进入新千年后,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造成了杭州等城市的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问题日益严重。
B.超微型电脑已经尽显了巨大的魅力,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微型特点还可以发展到更高水平。
C.日前,成都血液中心销毁了近73万毫升人民无偿捐献的血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血浆袋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之中。
D.金钱会腐蚀一些明星、艺术家,诱使他们放弃昔日的理想,成为金钱的奴隶,这必然会损害他们的形象。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权力国家权利启示征文启事
B.厉害利害攸关常年常年累月
C.处事立身处世暴发爆发战争
D.事物事务繁忙修养修养生息
6.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回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
A.迟疑逐渐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
C.犹豫逐步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7.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巴格达当地时间12月17日凌晨,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发动空袭,巴格达上空顿时炮声大作,火光四射,地面不断___烟柱。
②由于他多次___劳动纪律,最近受到公司的警告处分。
③随着欧元的启动,欧元将成为一种与美元___的主要货币。
A.升起违犯对峙B.翻起违犯对抗
C.腾起违反抗衡D.滚起违反竞争
8.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黯淡好高骛远焕然冰释初生牛犊不怕虎
B憔悴仗义执言痛心疾首防患于未然
C洗练琳琅满目各行其事迅雷不及掩耳
D晦涩振聋发溃高屋建瓴放之四海而皆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②中央财政部称,中国政府每年必须花费几十亿来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
③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的义务。
④只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西华一高完全有希望有实力为国家级示范高中。
A.与其遏制抚养进升
B.宁可遏制扶养晋升
C.与其遏止扶养进升
D.宁可遏止抚养晋升
10. 下列句子文字书写正确,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是()
A.某些以“承包”、“租赁”为幌(huǎng)子的所谓经济“改革”,其实是化公为私,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B.栅(shān)栏外一片醉人的浓绿中,“一品红”开得像热情的火把。
C.“名人出书”,反映不一:有人认为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人认为无伤大雅(yǎ),也有人认为不过是商业炒作。
D.对于“犯而不校”(jiào)的“恕道”,先生的态度很鲜明:“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物形象丰满、情节引人入胜、具有震撼力的小说,读起来总会让人津津乐道。
B.不管台湾当局今后做什么,怎么做,祖国大陆都将既往不咎地为受地震灾害的台湾同胞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
C.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摆在桌面上,大家开诚布公地谈一谈,问题不就解决了?
D.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会经过一番评头品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12. 在下列文字横线上,填入恰当文句使之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颗芝麻粒儿。
但人们总是踏山于脚下,哪怕它是高山之王——珠穆朗玛峰。
人为攀登而欣喜,_____________。
A. 因为,他们又一次用自己的坚实步履证明了人类的伟大,理想的崇高。
B. 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 同时,他们更深深地感谢:山,多亏您提供了大展雄姿的舞台!
D.山,却缄默不语——因为它知道,衬托别人,奉献自身是光荣的。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老师和同学的误解让班长感到十分___________,他把头扭向一边,不愿让同学们看见自己的眼泪。
②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政府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___________,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③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___________的色彩,但也有一些内容健康,格调明朗。
④该公司去年曾有过一次违规不论,单说这一次查出的偷税款竟达几十万元,就该依法制裁。
A.委屈基础上神秘尚且B.委屈前提下神秘姑且
C.委曲基础上神奇尚且D.委曲前提下神奇姑且
1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跋扈惘然若失了了无几一言以蔽之
B.椭圆淹没无闻沽名钓誉万变不离其宗
C.睿智沧海一粟风烛残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昏厥老态龙钟转瞬即逝学富五车,材高八斗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
15. (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曹操在濮阳大败后遇险的情况及反映出的曹操性格特征。
16. (本小题满分4分)
《家》中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
17. (本小题满分4分)
用几个四字短语评价史湘云。
18. (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孙策用什么方法向袁术借兵马?他开始草创江东基业的过程里最主要的助手有哪几个?
19. (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黛玉第一次葬花的原因。
20. 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
(本小题满分60分)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
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