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三 化学用语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2
化学用语汇总范文下面是一些化学用语的汇总:1. 元素(Element):指的是一种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例如氧气(O2)。
3. 分子(Molecule):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享或连接的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4. 原子(Atom):由质子(正电荷)和中子(中性)构成核心,围绕核心运动的带有电子(负电荷)的基本粒子。
5. 化学键(Chemical bond):将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力量。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6. 共价键(Covalent bond):通过共享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常见于非金属元素之间。
7. 离子键(Ionic bond):由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常见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
8. 金属键(Metallic bond):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化学键,常见于金属元素之间。
9. 反应(Reaction):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包括反应物转化为产物和能量的转化。
10. 催化剂(Catalyst):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但本身在反应过程中不被消耗。
11. 中和反应(Neutralization reaction):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12. 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
13. 酸(Acid):以释放氢离子(H+)为特征的化合物,常常具有酸性和呈酸味。
14. 碱(Base):以释放氢氧根离子(OH-)为特征的化合物,常常具有碱性和呈苦味。
15.pH值: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pH值小于7表示酸性,大于7表示碱性,等于7表示中性。
16. 摩尔质量(Molar mass):一个化学物质的摩尔质量是以克/摩尔(g/mol)来表示的,等于该物质的质量除以摩尔数。
17. 摩尔数(Mole):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计量单位,表示化学物质的数量。
18. 反应速率(Reaction rate):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速度。
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水蒸气C.氯化钠D.碳酸钠2.(2022上海交大附中一模)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水变成冰后,水分子是静止的C.水变成水蒸气后,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3.(2022海南海南模拟)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氢B.硝酸钾C.二氧化碳D.氦气4.(2022青海西宁模拟)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十里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分子间隔变大D.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5.(2022辽宁阜新市一模)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是因为A.分子的质量增大B.分子的间隔减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种类改变6.(2022青海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二模)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B.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C.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7.(2022上海长宁一模)关于相对原子质量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kg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 gC.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是该原子的实际质量的 12 倍D.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实际质量也越大8.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6000升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C.硫酸、盐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原因——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D.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分子构成不同9.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10. 某同学从衡阳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发现从衡阳带来的密封饼干包装袋鼓起了。
初三化学化学用语专题一、基本概念:【概念复习】1、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中,。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和;其中带正电,带负电荷,不带电荷;在原子中,数= = 。
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常见的原子团有、、、、。
【同步练习】1、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H2B、O2C、2HD、H2O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B、分子比原子运动速度慢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不能D、分子大,原子小3、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是、和;例如:二氧化碳是由许多的构成的,钙是由许多的构成的,厨房内的调味品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则是由和构成的。
【基本概念】4、元素:是具有相同的即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由此可见,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同步练习】4、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味,训练有素的警犬可以根据人体气味识别犯罪嫌疑人。
请从微观角度分析警犬能闻到犯罪嫌疑人气味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小 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5、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A、中子数相同B、电子数相同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质子数相同6、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
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电子二、数字的表示意义1、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化学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同步练习】8、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及数字表示下列粒子:(1)两个氮分子;(2)三个钙原子;(3)两个水分子;(4)两个铁离子。
(5)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6)三个硫酸根离子。
(7)两个氢氧根离子;(8)两个硫离子。
专题03 化学微观意义、化学用语一.选择题1.(2020秋•浦东新区期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微粒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B.二氧化碳C.碳原子和氧原子D.碳元素和氧元素2.(2020•普陀区二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O B.Ca C.Fe D.Al 3.(2020•浦东新区三模)豆类、黑芝麻中富含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的硒(Se)。
这里的“硒”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4.(2020•松江区二模)硅元素符号是()A.S B.Sn C.SI D.Si 5.(2020•长宁区二模)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B.分子间距C.分子的化学性质D.原子种类6.(2020•静安区二模)关于分子和原子正确的认识是()A.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是可分的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和原子都是运动的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发生变化7.(2020•上海模拟)从分子的角度对某些操作或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操作分析A 桂花飘香分子是运动的B 给足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C 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分子间有间隙D 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 分子体积变小A.A B.B C.C D.D 8.(2020•静安区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B.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单质组成C.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D.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9.(2020•静安区一模)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事实解释A 湿衣服能晾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 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小C CO 有毒而CO2 无毒组成两种物质的元素不同分子间有间隔D 10mL 水和10mL 酒精混合后小于20mLA.A B.B C.C D.D 10.(2018秋•静安区期中)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外电子数为34 B.质子数为34C.中子数为45 D.相对原子质量为79g 11.(2018秋•浦东新区期中)一个氧分子质量(单位:克)的计算表达式为()A.(6.02×1023)÷32 B.16÷(6.02×1023)C.16×2 D.32÷(6.02×1023)12.(2014•宝山区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摩尔氧中约含有6.02×l023个O2B.1摩尔CO2含有2个氧原子C.1摩尔CO2的质量为44克/摩尔D.1摩尔任何物质都约含6.02×l023个微粒二.填空题13.(2020秋•青浦区校级月考)用化学的视角看生活中的现象:(1)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2)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3)在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把100mL酒精与100mL水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体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mL,说明。
化学用语一、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1、单质:H2氢气O2氧气N2氮气C碳P磷S硫Fe铁Cu铜Hg汞2、化合物(1)氧化物:H2O水CO2二氧化碳CO一氧化碳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P2O5五氧化二磷Fe2O3氧化铁Fe3O4四氧化三铁CaO氧化钙MgO氧化镁CuO氧化铜ZnO氧化锌FeO氧化亚铁MnO2二氧化锰 Na2O氧化钠(2)酸: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H3PO4磷酸H2CO3碳酸H2SO3亚硫酸(3)碱: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Ca(OH)2氢氧化钙Ba(OH)2氢氧化钡Cu(OH)2氢氧化铜Fe(OH)3氢氧化铁Fe(OH)2氢氧化亚铁Al(OH)3氢氧化铝Mg(OH)2氢氧化镁(4)盐:NaCl氯化钠Na2CO3碳酸钠ZnCl2氯化锌CaCl2氯化钙KCl氯化钾Na2SO4硫酸钠CuSO4硫酸铜AgCl氯化银FeCl3氯化铁FeCl2氯化亚铁AlCl3氯化铝FeSO4硫酸亚铁Fe2(SO4)3硫酸铁ZnSO4硫酸锌CaCO3碳酸钙BaCl2氯化钡BaSO4硫酸钡KClO3氯酸钾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KNO3硝酸钾Cu(NO3)2硝酸铜Hg(NO3)2硝酸汞NH4Cl 氯化铵NH4NO3硝酸铵(NH4)2SO4硫酸铵NH4HCO3碳酸氢铵NaHCO3碳酸氢钠Cu2(OH)2CO3碱式碳酸铜(5)有机物:CH4甲烷C2H5OH乙醇(酒精)CH3OH甲醇CH3COOH乙酸(醋酸)CO(NH2)2尿素,葡萄糖:C6H12O6淀粉:(C6H10O5)n二、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2Mg+O2点燃====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S+O2点燃性气味的气体。
====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C+O2点燃====2CO 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2C+O2点燃====2P2O5 现象::生成白烟4P+5O2点燃====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3Fe+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2H2+O2点燃====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2H2O2MnO2====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2HgO△====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2KClO3MnO2====K2MnO4+MnO2+O2↑现象:同上,2KMnO4△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2H2+O2点燃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Fe+H2SO4 ==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2Al+3H2SO4 ==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高温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点燃====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2C+O2点燃高温C+2CuO=====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CO2+C高温3C+2H2O=CH4+2CO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点燃Ca(OH)2+CO2===CaCO3↓+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CaCO3↓+CO2↑+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Ca(HCO3) △变浑浊的气体生成====2CuO+H2O+CO2↑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Cu2(OH)2CO3△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2NaOH+CO2===Na2CO3+H2O(也可为KOH)现象:不明显====CaO+CO2↑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CaCO3高温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高温Fe3O4+4CO====3Fe+4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FeO+CO===Fe+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Fe2O3+3CO====2Fe+3CO2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CuO+CO====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跟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NaOH(也可为KOH)+HCl==NaCl+H2O 现象:不明显HCl+AgNO3==AgCl↓+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百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Fe(OH)3+3HCl==FeCl3+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Cu(OH)2+2HCl==CuCl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CuO+2HCl==CuCl2+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以上四个反应,盐酸、硫酸都相似,后面两类就不赘述了,读者只需写出配平即可;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物一般不为H2跟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 现象:不明显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Cu(OH)2+H2SO4==CuSO4+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H2SO4+BaCl2==BaSO4↓+2HCl 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CaCO3+H2SO4==CaSO4+H2O+CO2↑Na2CO3+H2SO4==Na2SO4+H2O+CO2↑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现象:这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跟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NO3==2Fe(NO3)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CuO+2HNO3==Cu(NO3)2 +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Cu(OH)2+2HNO3==Cu(NO3)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NaOH(或KOH)+HNO3==NaNO3+H2O 现象:不明显Mg(OH)2+2HNO3==Mg(NO3)2+2H2O 现象:白色沉淀溶解CaCO3+2HNO3==Ca(NO3)2+H2O+CO2↑Na2CO3+2HNO3==2NaNO3+H2O+CO2↑NaHCO3+HNO3==NaNO3+H2O+CO2↑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跟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或HNO3、H2SO4)==NaCl+H2O 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CaO+H2O==Ca(OH)2 现象:放出大量的热NaOH(KOH)+FeCl3(Fe(NO3)3、Fe2(SO4)3)==Fe(OH)3↓+NaCl 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2NaOH(KOH)+FeCl2(Fe(NO3)2、FeSO4)==Fe(OH)2↓+2NaCl 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2NaOH(KOH)+CuCl2(Cu(NO3)2、CuSO4)==Cu(OH)2↓+2NaCl 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NH4Cl(NH4NO3、(NH4)2SO4)+NaOH(KOH)==NH3↑+H2O+NaCl 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MgCl2(Mg(NO3)2、MgSO4)+NaOH(KOH)==Mg(OH)2↓+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NaHCO3+NaOH==Na2CO3+H2O 现象:不明显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此反应把Na换成K是一样的2NaOH+CO2==Na2C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Ca(OH)2+CO2==CaCO3↓+H2O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NaHSO4+NaOH==Na2SO4+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2NaOH+SO2==Na2S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跟钡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 现象:有白色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生成BaCl2+Na2CO3==BaCO3↓+2NaCl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硝酸,其实也溶于硫酸,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容易看出来跟钙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固体逐渐溶解Ca(HCO3)2+Ca(OH)2==2CaCO3↓+2H2O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跟几种金属及其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铜:CuSO 4•5H 2O △====CuSO 4+5H 2O ↑ 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高温CuO+CO====Cu+CO 2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H 2+CuO====Cu+H 2O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 Cu+2AgNO 3==Cu (NO 3)2+2Ag 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 CuCl 2+2NaOH==Cu (OH) 2↓+2NaCl 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 CuO+H 2SO 4==CuSO 4+H 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 (OH) 2+H 2SO 4==CuSO 4+2H 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Fe(Zn)+CuSO 4==FeSO 4+Cu 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Cu 2(OH)2CO 3△====2CuO+H 2O+CO 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铁:Fe+2HCl==FeCl 2+H 2 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 FeCl 2+2NaOH==Fe(OH)2↓+NaCl 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4Fe(OH)2+O 2+2H 2O==4Fe(OH)3 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 Fe (OH) 3+3HCl==FeCl 3+3H 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Fe (OH) 2+2HCl==FeCl 2+2H 2O 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Fe+CuSO 4==FeSO 4+Cu 现象:铁溶解生成红色金属 Fe+AgNO 3==Fe(NO 3)2+Ag 现象:铁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 Fe 2O 3+6HCl==2FeCl 3+3H 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溶液23432Fe O Fe O 点燃= 现象: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Zn+FeCl2==ZnCl2+Fe 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银:AgNO3+HCl==AgCl↓+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AgNO3+NaCl==AgCl↓+Na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Cu+2AgNO3==Cu(NO3)2+2Ag 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2AgNO3+Na2SO4==Ag2SO4↓+2Na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高中化学常用化学用语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常用的化学用语,这些术语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化学现象。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化学用语,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1. 元素(Element)元素是指由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无法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其他物质。
元素由一个或多个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每个元素都有一个特定的化学符号,如氧气的化学符号为O,铁的化学符号为Fe。
2. 化合物(Compound)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化学式用来表示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比例,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2O,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
3. 分子(Molecule)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最小粒子。
分子可以是同种元素的组合,也可以是不同元素的组合。
例如,氧气(O2)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
4. 反应物(Reactant)反应物是参与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它们在反应中发生化学变化。
反应物可以是元素、化合物或离子。
例如,在燃烧反应中,燃料和氧气是反应物。
5. 生成物(Product)生成物是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新物质。
生成物可以是元素、化合物或离子。
例如,在燃烧反应中,二氧化碳和水是生成物。
6. 反应速率(Reaction Rate)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
它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衡量。
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7. 催化剂(Catalyst)催化剂是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催化剂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或降低反应活化能来增加反应速率。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酶和金属。
8. 酸(Acid)酸是一类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的酸度可以通过pH值来衡量,pH值越低表示酸度越强。
9. 碱(Base)碱是一类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键入公司名称]中考复习专题五化学用语及微观粒子化学中考复习(Xi)专题化学用语及微观粒子1、分子的(De)特点分子是(Shi)构成物质的一(Yi)种微粒,大多数(Shu)物质由分子构成。
分子(Zi)是保持物质的化(Hua)学性质的(De)一种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即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2、表示方法:用化学式(分子式)表示。
3、相对大小:用相对分子质量表示。
即组成各元素的原子乘以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二、原子1、原子的特点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金刚石。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即原子种类和大小以及质量即质子数和中子数(即原子核)都不变。
2、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3、相对大小: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
Ar(X)=(一个X原子真实质量/一个碳-12原子真实质量)×124、原子结构:5、原子中的几个等量关系:(1)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核电荷数注:核电荷数就是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数目。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6、原子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三、离子1、粒子的特点离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例如 NaCl。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3、相对大小:简单离子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原子团离子用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表示。
4、离子分类:阴离子(带负电的)和阳离子(带正电的)。
5、离子和原子关系:在原子变成离子过程中,原子核不变,即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变。
四、联系1、分子、原子、离子它们体积很小,质量很小、它们总是在不停运动;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之间有间隙:一般条件下,气体分子之间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最小。
3、同种分(Fen)子一定构成同一(Yi)种的(De)物质,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Tong)种的(De)物质。
化学实验中常见用到的化学用语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和现象。
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会用到一些特定的化学用语,这些用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用语,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化学实验中的专业术语。
1. 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实验中,反应物是指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而生成物则是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新物质。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通常用于描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例如,当氢气(H2)和氧气(O2)反应时,生成的水(H2O)可以用化学式表示为:2H2 + O2 → 2H2O。
2. 摩尔和摩尔质量摩尔是化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表示一定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通常以克/摩尔(g/mol)为单位。
它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例如,氧气(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那么8克的氧气就等于0.25摩尔。
3. 溶液和浓度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
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相对量。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摩尔/升(mol/L)和百分比(%)。
例如,一个浓度为0.1mol/L的盐水溶液表示在每升溶液中有0.1摩尔的盐。
4. 酸和碱酸和碱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物质的酸性和碱性。
酸是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而碱则是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范围从0到14。
pH值小于7表示酸性,大于7表示碱性,等于7表示中性。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涉及物质的电子转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氧化剂氧化其他物质,还原剂还原其他物质。
例如,铁(Fe)在与氧气反应时会被氧化成氧化铁(Fe2O3),这是一个典型的氧化反应。
6. 离子和离子方程式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可以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来获得电荷。
微专题三 化学用语
1.(2017北京)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B)
A .2H
B .2H 2
C .H 2
D .2H 2O 2
2.(2017镇江)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B)
A .水银—Ag
B .锌离子—Zn 2+
C .二氧化氮—N 2O
D .锰酸钾—KMnO 4
3.(2016兰州)下列化学用语与意义对应不相符的是(D)
A .O 2:一个氧分子
B .4Ne :4个氖原子
C .SiO 2:二氧化硅
D .2Mg 2+:两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4.(2017泰安)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
A .2Na :“2”表示两个钠元素
B .NO 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C .2OH -:“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Mg +2
O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5.(2017黄冈)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①NO 2 ②Fe 2+ ③K 2MnO 4 ④ ⑤
A .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
C .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
D .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6.(2017天水)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O__。
(2)两个氮分子__2N 2__。
(3)碳酸钠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__CO 32-__。
7.(2017兰州)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He__。
(2)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__O 2__。
(3)2个铁离子__2Fe 3+__。
(4)硫的+6价氧化物__SO 3__。
8.(2016天水)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三个氮原子__3N__。
(2)两个铝离子__2Al 3+__。
(3)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Ca__。
(4)乙醇的化学式__C 2H 5OH__。
9.(2014省卷)某市售天然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钙离子:__Ca 2+__,硫酸根离子:__SO 42-__,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__H 2Si +4O 3__,镁离子与氯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MgCl 2__。
(导学号 70244108)
10.(2014天水)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2H__2个氢原子__。
(2)3Fe 2+__3个亚铁离子__。
(3)硝酸铜中铜元素显正二价__Cu +2_(NO 3)2__。
(4)――→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11.(2015天水)(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N 2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Al__。
(3)两个二氧化碳分子(用化学用语表示)为__2CO 2__。
(4)画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
12.(2016省卷)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人体缺乏后会引起贫血的元素__Fe__;
②两个氢原子__2H__;
③三个二氧化硫分子__3SO 2__;
④四个氢氧根离子__4OH -__。
(2)在符号“H +12O ”中H 正上方的“+1”表示__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__,H 右
下角的“2”表示___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__。
13.(2017随州)从H 、C 、N 、O 、Na 、S 、K 七种元素中,选取有关的元素,用适当化学用语填空:
(1)不含电子的离子__H +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__N 2__。
(3)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__H 2O(或NH 3或CH 4)__。
(4)纯碱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Na +1
2CO 3__。
(5)可作复合肥的盐__KNO 3__。
(6)生成物都是单质的分解反应__2H 2O_=====通电 2H 2↑+O 2↑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