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图题诗
- 格式:ppt
- 大小:839.00 KB
- 文档页数:19
墨梅图题诗(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岁岁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注释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2.吾家:我家。
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3.洗砚(yàn)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
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
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4.池头:池边。
头:边上。
5.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6.痕:痕迹。
7.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8.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
乾坤:天地间。
2主题这首诗借梅言志,表现了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洁身自好,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3译文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
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4作品赏析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
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
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
王冕的故事五年级作文500字王冕的故事五年级作文500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提起这首《墨梅图题诗》,大家并不陌生,作者是王冕。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是元朝着名画家、诗人兼书法家。
他七岁丧父,靠母亲做针线活维持生计。
王冕自幼好学,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上学,便给地主家放牛。
他把牛牵到野外,让牛去吃草,自己便跑到学堂,偷偷站在窗外,听先生讲课,直到傍晚才回家,可却把牛落在野外。
地主老爷为此痛打了他一顿。
可他为了听课,依然天天如此,只不过,再也不敢把牛落在野外了。
王冕家贫,晚上点不起油灯,他就跑到附近的寺庙里,借着长明灯,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刻苦学习,直到天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他终于成长为一代大画家,大诗人。
王冕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成为博学多才之人。
成功之路是从没路的地方踏出来的,是从荆棘丛生的荒芜处开辟出来的。
陕西延安子长县瓦窑堡小学五年级四班五年级:薛书雅王冕的故事五年级作文500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提起这首《墨梅图题诗》,大家并不陌生,作者是王冕。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是元朝着名画家、诗人兼书法家。
他七岁丧父,靠母亲做针线活维持生计。
王冕自幼好学,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上学,便给地主家放牛。
他把牛牵到野外,让牛去吃草,自己便跑到学堂,偷偷站在窗外,听先生讲课,直到傍晚才回家,可却把牛落在野外。
地主老爷为此痛打了他一顿。
可他为了听课,依然天天如此,只不过,再也不敢把牛落在野外了。
王冕家贫,晚上点不起油灯,他就跑到附近的寺庙里,借着长明灯,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刻苦学习,直到天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他终于成长为一代大画家,大诗人。
王冕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成为博学多才之人。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墨梅图题诗》同步练习卷一、基础积累1. 读拼音,写汉字。
(1)这个比yù________句用得不太tuǒ________当。
(2)奶奶那稀shū________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3)春阳映入花ruǐ________,春风摇动着花枝,蜜蜂流连花间,一派生机àng________然。
2. 根据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家yù户晓”的“yù”字小明不会写,他应该用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
该字在字典中有以下解释:①说明,使人了解;②明白,了解;③比方。
在“家yù户晓”中,它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3. 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然后选词填空。
(1)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________(2)形容条理分明,整齐有序。
________(3)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________他是个________的人,任何难办的事情,到了他的手上都会被处理得________。
当然,他也是一个清高的人,绝不会与那些溜须拍马的人________。
4. 根据诗意写诗句。
(1)在我家洗砚台的池塘边有一棵梅树,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________(2)不图人们夸奖它的颜色有多好看,只求在天地之间保留清新淡雅的香气。
________5. 如果你站在王冕笔下的墨梅树下,你会如何夸赞它?请写一写。
6. 理解句子。
“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诗中的“清气”一词,一语双关,既指________,又指________。
7. 《墨梅图题诗》的作者是王冕,王冕是清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
(判断对错)8. 王冕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风气,过着隐居的生活。
________(判断对错)9. 课内阅读墨梅图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默写诗歌。
(2)对一、二句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A.这两句交代了梅花生长的特点,也描写了梅花淡淡的颜色,但诗人写梅花的颜色是墨黑色的,这不准确B.这两句话运用了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了画梅花的技法,又写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一新(3)对三、四句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A.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趣和宏大抱负,鲜明地表现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B.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喜欢颜色淡雅、清气浓郁的梅花,与表现诗人的人格和操守没有什么关系10. 课外阅读梅花飘香忆当年在百花凋零的寒冬里,一簇簇摇曳着盛开的梅花,像一朵朵粉红色的云霞,映入我的眼帘;一股股梅花芳香,沁入我的心扉,牵动我的情思……也许对梅花有一种亲切的感情吧。
墨梅图题诗教材简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诗先在一、二行描绘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两行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学情分析:学生生活在21世纪,王冕生活在遥远的元朝时期,虽然学生和诗人有距离,但人性是相同的,人的心灵的情弦就是对话的平台。
在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关键词“淡”、“满”,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借助文本和资料自读、自悟,让教师、学生和作者三者的心灵和谐交融,情感达到共鸣。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3.在诗画的感染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音乐、资料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赞颂梅花的诗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元朝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王冕的作品。
还记得《王冕学画》这篇课文吗?回忆一下。
(板书作者、诗题。
读课题)2.墨梅指什么?猜一猜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吗?3.咱们赶紧去读一读古诗吧。
王冕墨梅图题诗的诗画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王冕墨梅图题诗的诗画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王冕墨梅图题诗的诗画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3、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艳丽的颜色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芳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最终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
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行。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欣赏自己的立身之德《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拔,穿插得势,构图清爽悦目。
用墨浓淡适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潇洒,生气盎然。
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划出来。
不仅表现了梅花的自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
加上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惋惜,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人们是这样赞扬王冕的。
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
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殊的好。
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终,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抓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学设计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
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这幅《墨梅图》构图新奇、别致,一枝梅花横贯画面,花朵淡墨轻染,照应诗中的“淡墨痕”,花“好色”,但“梅花”香气淡淡溢出,使人不能不叹为观止。
而且,画中题诗书法饱满苍劲,与诗意画意相融合,更添一奇。
学情分析我校地处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文化区,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网络畅通。
学生主要来源于城市及城市化的农村,由于受环境影响,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学习主动性较强,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勇于发现,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成长较快。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墨梅》及王冕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附:多媒体课件简介课件背景选择江浙一带水乡美景,这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诗人当年创作情境,当介绍诗作背景时“诗人王冕”及“墨梅”伴随舒缓的筝乐缓缓映入眼帘,学习诗作时诗作出现于画面;初步感知检查反馈时重点字闪烁并出现读音;学习诗句时为避免干扰学生,画面只保留江南水乡的背景及所学的诗句,诗句依次出现,学习探讨重点词时重点词语变为红色,当单击重点词时旁边出现其解释;挖掘深意,体会情感时画面再次出现“诗人王冕”及“墨梅”;赏画-配乐有感情朗读时“墨梅”及舒缓的筝乐再度响起。
《墨梅图题诗》鉴赏作文(小学六年级300字)今天,我有幸看到了王冕的《墨梅图诗》。
这真是赏心悦目。
这幅画展示了王冕的正直和杰出的个性。
我仔细一看,一束淡墨梅花划过画面,构图很新颖;纤细的枝干舒展而优雅,花朵稀疏而浓密,枝干上下倾斜。
虽然它们在纸上是梅花,但似乎有梅花的正反两面,所有的梅花都被轻微地染色,用淡墨点缀。
只有雄蕊有增加墨水的重点。
开花的、开花的、出芽的。
它们都是干净、湿润和自由的。
梅花形状好,充满活力。
看起来弥漫在纸张背面的“清新空气”具有“充满干燥和温柔”的精神。
墨水渗透到纸的背面。
这幅画真的很逼真。
如果它是空的和真实的,可以说这幅画是深刻和精致的。
诗和书法的题字饱满而有力,它们确实与诗歌融为一体。
不幸的是,美并不完美。
甘龙皇帝的题字被插在有他的印章的画之间,这破坏了“墨梅图题字”这首优美的诗。
它是完美的,并且变得完美。
墨梅图题诗改写作文500第一个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就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作“画梅圣手”。
这就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
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冲洗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对外开放的梅花都呈现淡淡的墨痕。
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下梅花的形态,一个“浓”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超群于寒冷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
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人们就是这样赞扬王冕的。
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
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
当地的县官和一个存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记起他都遭了婉拒,最后,当县官亲自进社区见到他时,他听见消息后赶紧躲藏了出来,又使县官喝了闭门羹。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充分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充分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独特地说明了他不向世俗谄媚的忠贞、善良的职业道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第二个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只留清气满乾坤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全诗意思及赏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出自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墨梅》。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
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洵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墨梅王冕题画原版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版本二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品注释1、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
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2、吾家:我家。
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3、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
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4、头:边上。
5、个个:朵朵的意思。
6、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7、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8、流:有流传、流布之意。
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9、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
10、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
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作品译文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记《走进梅花——<墨梅图题诗>》的成长故事双流区西航港小学喻玮一、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双流区名师工作室导师——周晓玲师父一直认为,好课是“磨”出来的。
的确,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磨课”,它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
这一次我在工作室执教的《走进梅花——<墨梅图题诗>》也是在师父的要求下不仅在学校磨了很多遍,在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6年级3班展示之后又在师父的带领下进行了学员之间的磨课。
因此,我想说,磨课千遍也不厌倦,纵课虐我千百遍,我待课依旧如初恋。
因为,我在一个优秀的团队里,感谢学校六年级每一位语文老师和工作室的每一位学员的教学各具特色,却从不吝啬自己的智慧,倾尽全力地帮助我。
每次磨课,我们都乐在其中,畅所欲言,竭尽全力。
《走进梅花——<墨梅图题诗>》的磨课过程历经了三次大变,多次反复琢磨,反复和老师们进行智慧碰撞。
二、纵课虐我千百遍,我待课依旧如初恋。
在师父告诉我们新学员要上亮相课时,我回来赶紧查阅语文书,希望可以赶紧确定方向。
翻阅六年级上下册语文书后,我选定了古诗教学。
之所以选择古诗教学作为工作室的新学员亮相课,其实风险比较大,非常容易失误。
但是,我在选课时,想要做一次大胆地尝试,抛弃那些较易出彩的篇章,并且存有私心。
因为关于古诗教学,我的课堂驾驭能力不是特别强。
我想借学校同仁的智谋、工作室成员的帮助和师父的智慧促成自己的成长,所以我选择了《墨梅图题诗》。
在选定题目之后,我就开始大量地阅读古诗教学,听教育名人王崧舟老师的《枫桥夜泊》,窦桂梅老师的《游园不值》,黄千红老师的《秋思》,参考双流区研培中心付建勇老师古诗教学“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四部曲……希望通过对古诗教学的恶补可以让我对古诗教学有较为全面的认知。
但是,题画诗和一般古诗的教学又有点不一样,所以需要恶补国画知识。
所以,我抓紧时间请教学校美术老师,并亲自尝试画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