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图题诗
- 格式:ppt
- 大小:5.34 MB
- 文档页数:48
墨梅图题诗(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岁岁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注释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2.吾家:我家。
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3.洗砚(yàn)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
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
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4.池头:池边。
头:边上。
5.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6.痕:痕迹。
7.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8.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
乾坤:天地间。
2主题这首诗借梅言志,表现了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洁身自好,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3译文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
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4作品赏析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
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
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
【导语】《墨梅》是⼀⾸题画诗,墨梅就是颜⾊艳丽的梅花。
这⾸诗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不满,也体现了作者贞洁⾃守的⾼尚情操。
下⾯就和⼀起来欣赏下王冕描写梅花的诗词《墨梅》,欢迎阅读!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夸颜⾊好,只流清⽓满乾坤。
(版本⼀)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夸好颜⾊,只留清⽓满乾坤。
(版本⼆) 【赏析】 王冕善画梅花,这⾸诗就是⼀⾸题咏⾃⼰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将画中的梅花与洗砚池边的梅花合⼆为⼀,那池边的梅花清新淡雅,宛如画中梅的淡墨痕;画中梅墨晕浅浅淡淡,⼜好像是吸收了墨⾊的池边梅花。
⼀个“淡”字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的形貌,寄寓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尚情趣。
“不要⼈夸好颜⾊,只留清⽓满乾坤”,梅花的颜⾊秀美,但却不是为了博得⼈们的赞赏,它不需要别⼈夸赞,只需要把幽幽的梅⾹留于⼈间就够了。
⼀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充盈⼈间,⽆处不在的情景,⽽且将诗⼈的⼈格魅⼒得以具体的呈现。
这两句刻画了梅花劲秀芬芳、卓⽽不群的⽓质,它不以⾊博取⼈们的喜爱,⽽以内在精神感染别⼈,为⼈间播撒芬芳。
这两句正是诗⼈的⾃我写照,他⾃幼家贫,经过⼀番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
但他屡试不第,⼜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以作画易⽶为⽣。
作者借梅花的这种风⾻,表明⾃⼰淡泊名利,不媚俗不趋时的纯洁操守。
扩展阅读:王冕的诗作特点 王冕是个天真质朴的农民,⼀⽣都在困境中过活。
他的诗⾥充满了反抗精神,揭露了当时的民族⽭盾和阶级⽭盾,表现了对祖国命运和对劳动⼈民灾难的深切关怀。
他的诗,⼤都收⼊《⽵斋诗集》⾥。
《四库全书简明⽬录》说:“冕本狂⽣,天才纵逸,其体排宕纵横,不可拘以常格。
”刘基曾对王冕的诗有过评价。
他说:“予在杭时,闻会稽王元章善为诗,⼠⼤夫之⼯诗者多称道之,恨不能识也。
⾄正甲午(1354)盗起瓯括间,予避地之会稽,始得尽观元章所为诗。
王冕的故事五年级作文500字王冕的故事五年级作文500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提起这首《墨梅图题诗》,大家并不陌生,作者是王冕。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是元朝着名画家、诗人兼书法家。
他七岁丧父,靠母亲做针线活维持生计。
王冕自幼好学,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上学,便给地主家放牛。
他把牛牵到野外,让牛去吃草,自己便跑到学堂,偷偷站在窗外,听先生讲课,直到傍晚才回家,可却把牛落在野外。
地主老爷为此痛打了他一顿。
可他为了听课,依然天天如此,只不过,再也不敢把牛落在野外了。
王冕家贫,晚上点不起油灯,他就跑到附近的寺庙里,借着长明灯,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刻苦学习,直到天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他终于成长为一代大画家,大诗人。
王冕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成为博学多才之人。
成功之路是从没路的地方踏出来的,是从荆棘丛生的荒芜处开辟出来的。
陕西延安子长县瓦窑堡小学五年级四班五年级:薛书雅王冕的故事五年级作文500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提起这首《墨梅图题诗》,大家并不陌生,作者是王冕。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是元朝着名画家、诗人兼书法家。
他七岁丧父,靠母亲做针线活维持生计。
王冕自幼好学,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上学,便给地主家放牛。
他把牛牵到野外,让牛去吃草,自己便跑到学堂,偷偷站在窗外,听先生讲课,直到傍晚才回家,可却把牛落在野外。
地主老爷为此痛打了他一顿。
可他为了听课,依然天天如此,只不过,再也不敢把牛落在野外了。
王冕家贫,晚上点不起油灯,他就跑到附近的寺庙里,借着长明灯,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刻苦学习,直到天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他终于成长为一代大画家,大诗人。
王冕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成为博学多才之人。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墨梅图题诗》同步练习卷一、基础积累1. 读拼音,写汉字。
(1)这个比yù________句用得不太tuǒ________当。
(2)奶奶那稀shū________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3)春阳映入花ruǐ________,春风摇动着花枝,蜜蜂流连花间,一派生机àng________然。
2. 根据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家yù户晓”的“yù”字小明不会写,他应该用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
该字在字典中有以下解释:①说明,使人了解;②明白,了解;③比方。
在“家yù户晓”中,它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3. 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然后选词填空。
(1)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________(2)形容条理分明,整齐有序。
________(3)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________他是个________的人,任何难办的事情,到了他的手上都会被处理得________。
当然,他也是一个清高的人,绝不会与那些溜须拍马的人________。
4. 根据诗意写诗句。
(1)在我家洗砚台的池塘边有一棵梅树,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________(2)不图人们夸奖它的颜色有多好看,只求在天地之间保留清新淡雅的香气。
________5. 如果你站在王冕笔下的墨梅树下,你会如何夸赞它?请写一写。
6. 理解句子。
“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诗中的“清气”一词,一语双关,既指________,又指________。
7. 《墨梅图题诗》的作者是王冕,王冕是清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
(判断对错)8. 王冕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风气,过着隐居的生活。
________(判断对错)9. 课内阅读墨梅图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默写诗歌。
(2)对一、二句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A.这两句交代了梅花生长的特点,也描写了梅花淡淡的颜色,但诗人写梅花的颜色是墨黑色的,这不准确B.这两句话运用了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了画梅花的技法,又写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一新(3)对三、四句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A.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趣和宏大抱负,鲜明地表现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B.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喜欢颜色淡雅、清气浓郁的梅花,与表现诗人的人格和操守没有什么关系10. 课外阅读梅花飘香忆当年在百花凋零的寒冬里,一簇簇摇曳着盛开的梅花,像一朵朵粉红色的云霞,映入我的眼帘;一股股梅花芳香,沁入我的心扉,牵动我的情思……也许对梅花有一种亲切的感情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与反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与反第【1】篇〗墨梅教学目标:1、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3、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其他描写梅花及托物言志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诵读古诗,体会情感,感受美感,领悟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冬天里,许多花都凋零了,唯有蜡梅花傲放枝头。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梅花图,请看——出示《墨梅图》,这是一位画梅高手的代表作,是他为朋友良佐画的。
你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花,用一两个词语来说说。
老师送你们几个词语,读,出示:枝干挺秀朴素淡雅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师:同学们,我们要上课了,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一、诗画引路,感受“梅”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有关梅的诗,板书:梅,这梅花可不是一般的梅,它很特别,叫墨梅。
(板书:墨)(生跟老师一起写,指导写法:上面一个黑,下面一个土)齐读课题。
2、解诗题。
(墨梅就是用水墨不用颜料画成的梅花。
)(指着《墨梅图》)这首诗就写在刚才那幅画上,我给它取个题目叫“题画诗”。
(板书:题画诗)3、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对,就是著名的书画家——王冕。
(板书:王冕)4、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近王冕,走进这首《墨梅》。
二、自主探究,了解诗1、要学好诗必须先要读好诗。
请大家将诗好好地读上几遍,做到字正腔圆,通顺流畅,读出节奏,读出诗味来。
(出示《墨梅》) 生自由练读。
2、谁来把诗读准确指名读。
相机指导“吾”的读音,跟老师多读几遍。
理解“吾家”就是“我家”“乾坤”的读音,理解“乾坤”就是“天地,人间”评价学生:你能把每一个字读准确。
评价学生: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评价学生:字正腔圆,你读出了节奏!标出节奏,再齐读。
3、你读得有板有眼,你读出了节奏,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好这首诗。
(齐读)三、诗中找画,进入“境”1、同学们,古诗是凝练的,寥寥数语常常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正如王维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墨梅图题诗》鉴赏作文(小学六年级300字)今天,我有幸看到了王冕的《墨梅图诗》。
这真是赏心悦目。
这幅画展示了王冕的正直和杰出的个性。
我仔细一看,一束淡墨梅花划过画面,构图很新颖;纤细的枝干舒展而优雅,花朵稀疏而浓密,枝干上下倾斜。
虽然它们在纸上是梅花,但似乎有梅花的正反两面,所有的梅花都被轻微地染色,用淡墨点缀。
只有雄蕊有增加墨水的重点。
开花的、开花的、出芽的。
它们都是干净、湿润和自由的。
梅花形状好,充满活力。
看起来弥漫在纸张背面的“清新空气”具有“充满干燥和温柔”的精神。
墨水渗透到纸的背面。
这幅画真的很逼真。
如果它是空的和真实的,可以说这幅画是深刻和精致的。
诗和书法的题字饱满而有力,它们确实与诗歌融为一体。
不幸的是,美并不完美。
甘龙皇帝的题字被插在有他的印章的画之间,这破坏了“墨梅图题字”这首优美的诗。
它是完美的,并且变得完美。
墨梅图题诗改写作文500第一个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就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作“画梅圣手”。
这就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
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冲洗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对外开放的梅花都呈现淡淡的墨痕。
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下梅花的形态,一个“浓”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超群于寒冷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
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人们就是这样赞扬王冕的。
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
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
当地的县官和一个存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记起他都遭了婉拒,最后,当县官亲自进社区见到他时,他听见消息后赶紧躲藏了出来,又使县官喝了闭门羹。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充分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充分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独特地说明了他不向世俗谄媚的忠贞、善良的职业道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第二个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墨梅图赏析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相信大家都读过,不错,这正是王冕的《墨梅》,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也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淡雅脱俗,迎寒傲雪。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一作元肃),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
浙江诸暨人。
出身农家,幼年丧父,隐居九里山,白天放牛,只要有空就画荷花,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
著作郎李孝光欲推荐作为府吏,冕宣称:“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奈何朝夕抱案立于庭下,以供奴役之使!”遂下东吴,入淮楚,历览名山大川。
游大都,老友秘书卿泰不华欲荐以馆职,力辞不就,南回故乡。
隐居会稽九里山,卖画为生,终老田园。
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
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
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王冕特别善于画梅花,他所画的墨梅图淡雅脱俗,图里的梅花枝干挺秀,苍劲有力,而且构图清新悦目,是看到的人眼前一亮,仔细观看他所画的梅花,就可以有一种迎寒傲雪,傲然挺拔的感觉,可以让人感觉到梅花的不畏严寒的风骨,作者正是用这样的苍劲有力的笔法表现出没的所有的风骨,同时,作者也是用这样的方法反应出自己不畏强权的的精神,当时正值元末,社会动荡,百姓民不聊生,作者通过画梅,咏梅,表现出自己对于梅花高洁品质的喜爱,同时也希望自己也可以像梅花一样,保持高洁的品质。
画上一支含苞欲放的梅花,横斜在画幅中间,劲拔的枝干有数尺之长;已开未开的梅花洋溢着一种蓬勃的生机,显得十分清新可爱。
画的左上角有画家自己的一首诗。
这首诗和梅花一样,充满着生气。
它不仅说明了画家创作这一作品的意图,而且吐露了他的胸怀和理想。
在画法上笔力挺秀,圈梅花时创造了一种一笔两顿挫的方法。
墨梅图题诗教材简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诗先在一、二行描绘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两行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学情分析:学生生活在21世纪,王冕生活在遥远的元朝时期,虽然学生和诗人有距离,但人性是相同的,人的心灵的情弦就是对话的平台。
在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关键词“淡”、“满”,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借助文本和资料自读、自悟,让教师、学生和作者三者的心灵和谐交融,情感达到共鸣。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3.在诗画的感染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音乐、资料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赞颂梅花的诗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元朝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王冕的作品。
还记得《王冕学画》这篇课文吗?回忆一下。
(板书作者、诗题。
读课题)2.墨梅指什么?猜一猜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吗?3.咱们赶紧去读一读古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