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讨论脑干梗塞合并肺部感染
- 格式:pptx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42
疑难护理病例讨论记录疑难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时间:2019-02-06责任护士:XXX主查房人:XXX查房患者姓名:XXX ID号:XXX诊断:1.脑干梗塞(桥脑、延髓),持续植物状态2.吸入性肺炎(多重耐药细菌+真菌),气管造口状态3.高血压病(3级)4.高血压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简要病情:患者男性,81岁。
于2018年1月30日在家突发头晕、四肢无力、麻木、眩晕、二便失禁、失语、吞咽-咳嗽障碍,此后进展到意识障碍,昏迷。
在ICU抢救,插管上呼吸机一个月,但仍然意识障碍,全身仅左眼能睁闭,其余部位均不能活动,四肢瘫。
因多次出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反复发热,治疗过程中出现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
入我院以后,曾经出现高热、心衰、呼衰。
2018年9月12日前后患者开始出现全身散在多发水疱,考虑糖尿病性大疱。
约10天以后发现由骶尾部大疱引起的皮肤破溃出现感染,皮肤坏死。
9月25日开始给予局部每天换药处理,但感染坏死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于10月8日烧三科会诊诊断为“III期褥疮”。
遂给予行局部清创,负压吸引,但创面仍持续扩大。
与烧三科协商,调整治疗方式,停止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改成每日碘伏换药处理。
2019年1月20日开始出现肾功能不全与高钾血症,BUN14.0mmol/L,Cr 227.1umol/L,K+ 7.20mmol/L,并伴有交界区心律,心率过缓,于2019年1月27日行床旁血液透析治疗,将血钾降至5.0mmol/L以下,尿素氮16.63mmol/L、肌酐194umol/L,心率恢复至正常。
目前病情平稳。
主要治疗措施:每日输入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凯时、血栓通等药物,其他治疗:舒普深+利奈唑胺等抗感染治疗,XXX化痰治疗。
当前护理问题:1.电解质紊乱:与高钾、低钠有关。
2.体温过高:与患者肺部感染及骶尾部褥疮有关。
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部感染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骶尾部褥疮有关。
5.体液过多:与肾功能不全有关。
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回顾近5年有关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年龄、意识障碍、吸烟、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肺部感染的关系,同时对肺部感染的致病菌特点、防治原则、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Abstract] Review nearly 5 year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have been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and the patient’s age,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smoking,underlying diseases,invasive operation,the preventive use of antibio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lmonary infection,while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lung infect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inciples,bronchoalveolar lavag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were summarized.[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Stroke;Risk factors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肺部感染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喘、痰多、呼吸困难等,不僅可使脑梗死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支出增加,甚至能危及患者生命。
本文对近几年相关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 感染率脑梗死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长期卧床等原因,容易并发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肺部感染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时间,2022年10月15日。
地点,XX医院。
主持人,XX医生。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60岁,入院主诉咳嗽、发热、气促2周。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其他明显疾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8.5℃,呼吸频率20次/分,心率90次/分,血压140/90mmHg。
肺部听诊,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右肺底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讨论内容:
1.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我们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肺炎。
但是,由于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且存在胸膜摩擦音,
是否存在其他病因需要进一步排查。
2. 实验室检查,患者入院时进行了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培养、痰培养等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培养和痰培养均未发现明显的病原体。
针对这些结果,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虑其他可能的病因。
3. 影像学检查,患者进行了胸部CT检查,发现右下肺多发斑片状浸润影,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需要考虑真菌性肺炎的可能性。
4. 诊断确认,鉴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最终确诊为真菌性肺炎。
患者开始接受抗真菌治疗,症状有所缓解。
结论:
通过本例的讨论,我们发现在临床实践中,肺部感染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并不容易。
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以提高对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引言在重症监护室(ICU)里,患者往往病情较重,需要经过综合治疗才能康复。
然而,重症监护室患者常常伴随着肺部感染的发生,导致患者病情恶化,为治疗带来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免疫力下降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严重,常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例如机械通气、血透等。
这些治疗措施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外界病原体的侵袭,引发肺部感染。
导尿管、中心静脉等医疗器械的使用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中,许多患者需要安装导尿管、中心静脉等医疗器械,这些器械的使用不仅会增加感染风险,而且如果不及时更换或清洁,也容易导致细菌定植和繁殖,从而引发肺部感染。
患者长时间卧床不起重症监护室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不起,这样容易引发呼吸道分泌物积聚、气道受阻等问题。
一旦细菌滋生在这些分泌物上,就会引发肺部感染。
饮食营养不良重症监护室患者常常食欲不佳,营养不良,导致免疫系统下降,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
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感染预防措施重症监护室患者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免疫系统较弱,因此必须加强感染预防措施。
例如:•检查医疗器械是否清洁消毒•定期更换导管等医疗器械•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注意手卫生•严格控制重症监护室的访客,尽可能减少外界病原体的传染加强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护理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做到:•定时转换体位,帮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清洁口腔、鼻腔、喉咙等部位,避免细菌存留•给患者进行合理的气管异物抽吸等治疗•配合医生,定期评估患者呼吸道症状及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重症监护室患者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以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搭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补充剂•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定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饮食计划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需要护理人员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疑难病例讨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护理讨论日期:2014年1月20日时间16:00地点:神经内科示教室主题: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目的:1、通过查房复习相关内容,要求大家掌握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2、脑梗死相关理论知识,促进业务知识的熟练。
3、讨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要点主持人:护士长彭鲜艳记录人:张慧元(一)责任护士杨亚报告病例患者文书珍,男,80岁,因认知功能下降、意识障碍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十余年,有3次“脑梗死”病史,曾有左眼外伤致失明。
查体:BP130/90mmHg,神志嗜睡,右侧瞳孔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双上肢有自发动作,四肢肌张力高,双侧巴氏征阳性,双下肢不肿,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
患者1月10日 14:40许进食肉饼后突起喉中痰鸣,呼吸困难,全身发绀,大汗,无呕吐、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查:BP180/110mmHg,心率150次/分,全身皮肤发绀,立即予以侧卧位,拍背,呋塞米、西地兰静推减慢心率,急查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心肌酶学等,后患者吐出部分中餐进食食物后,全身发绀较前有所好转,心率逐渐减慢至120次/分,多参数监护示氧饱和度96%,患者神志清楚。
辅助检查:肥达氏试验、流出抗体阴性;免疫组正常;PPD-IgG,阴性,PPD-IgM,阴性;血沉:20.00mm;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丙肝抗体定量、梅毒抗体定量(初筛)、人免疫缺陷病毒(初筛)阴性;头部CT提示:1、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腔梗,脑萎缩、脑白质变性;肺部CT提示:肺部感染、左室增大,肺淤血,少量胸腔积液。
脑钠肽升高。
头颅MRI:双侧侧脑室旁、双侧放射冠区、双侧半卵圆中心异常信号,考虑陈旧性腔隙性梗塞灶并周围胶质增生;双侧侧脑室旁、双侧放射冠区、双侧半卵圆中心及双侧额顶叶白质异常信号,考虑多发缺血灶;脑萎缩。
腹部彩超:肝实质光点稍多,余未见异常。
0 引言急性脑梗死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最常见的病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1]发病急,病情重,脑梗死后合并肺部感染是脑梗死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整体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性期脑梗死的救治成功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1 临床资料2017年1月-6月我科共收治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52-77岁之间,其中22例住院期间合并肺部感染。
诊断标准:全部患者经脑CT或MRI 确诊。
其中大面积脑梗死3例,脑栓塞3例,脑干梗死6例,基底节区脑梗死18例,腔隙性脑梗死13例,多发性腔梗10例。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6例,冠心病史9例,脑卒中病史8例。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急性脑梗死的救治成功率。
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收入院15例,其中嗜睡7例,浅昏迷至重度昏迷3例,另有5例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住院1~3d渐至嗜睡昏迷;以头痛,眩晕,呕吐,肢体麻木,视物重影为首发症状23例;失语6例,9例以言语不清,肢体乏力起病。
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肢体活动障碍,大多数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2 护理方法2.1 心理护理急性脑梗死起病急,患者和家属都很难接受眼前的现实,患者发生偏瘫后会出现急躁、悲观情绪,突然失语或言语不清者往往有焦虑心理。
向家属及患者介绍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病程、时间及预后,让家属与患者认识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向患者说明起病1周内是疾病关键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2 呼吸道护理低流量持续吸氧可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
清醒者应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昏迷患者给予吸痰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要做到及时,定时,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一用一更换。
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痰的颜色,量及性质,经常肺部听诊,尽早发现肺部感染,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是探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
方法:我院收治的95例脑出血患者早期病情监护观察,对并发肺部感染21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结果:21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全部治愈。
结论: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及时、准确、有预见性、有针对性、有目的观察和护理,早期采取正确的翻身拍背,及时有效吸痰并抬高床头15-30度,同时注意营养,预防感染等护理和心理健康指导,是脑出血患者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脑出血;肺部感染;护理绝大部分脑出血患者病情危重,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偏瘫。
由于长期卧床,易并发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加重患者的病情,也是脑出血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诱因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因此,做好脑出血患者的精心护理,是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笔者回顾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5例脑出血患者中合并肺部感染的31例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本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者31例,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42~80岁;昏迷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者18例;吞咽困难并发肺部感染者4例,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者9例。
所有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痰多、痰液粘稠或脓性痰、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都增高,痰培养有致病菌生长,肺部X线,胸CT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片状实变阴影。
2.护理2.1口腔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可明显减少咽部细菌繁殖,对吸入性肺炎有预防作用,患者应每日两次口腔清洁,根据pH值选用清洁液,我们常选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含漱液。
2.2饮食护理保证营养供给,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肺部感染。
对昏迷患者不能进食者48h后开始鼻饲,保证患者营养需要,每4h一次,每次200ml,随着患者病情稳定,鼻饲量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