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脑梗塞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5.20 MB
- 文档页数:33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目的分析和总结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
方法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内科收治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5例,对这些患者严格按照整体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
并和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62例急性腦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75例患者经过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干预后,治愈为71例,治愈率达到94.66%,2w内复发3例,复发率为4%。
结论整体护理能够减少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
标签:急性脑梗死;肺部感染;护理肺部感染是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是影响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我院选择2010年1月~2012年8月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5例,严格按照整体护理程序对这些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取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内科收治2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经头部CT检查证实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5例,肺部感染率为28.41%。
75例患者中男51例,女24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2.3±5.4)岁。
感染住院时间:住院2~12d为27例,占到36%,住院12~21d为32例,占到42.66%,住院21d以上为16例,占到22.22%。
其中高血压18例,动脉粥样硬化37例,糖尿病20例;所有患者均出现胸闷、咳痰等临床症状。
感染发生时间的病程为2~21d,高峰期病程为2~14d。
1.2诊断标准本组75例患者均符合我国脑血管协会修订的相关诊断标准,并且均经过头部CT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排除既往肺部感染病史和咳嗽病史。
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可确诊:①出现胸闷、咳嗽等呼吸系统综合症状;②双肺有鸣锣音和不同程度的肺部实质病变;③体温升高超过37℃,统计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④X胸片检查呈现炎性改变。
1.3方法对75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心理、饮食、口腔等全方位的护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疑难病例讨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护理讨论日期:2014年1月20日时间16:00地点:神经内科示教室主题: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目的:1、通过查房复习相关内容,要求大家掌握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2、脑梗死相关理论知识,促进业务知识的熟练。
3、讨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要点主持人:护士长彭鲜艳记录人:张慧元(一)责任护士杨亚报告病例患者文书珍,男,80岁,因认知功能下降、意识障碍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十余年,有3次“脑梗死”病史,曾有左眼外伤致失明。
查体:BP130/90mmHg,神志嗜睡,右侧瞳孔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双上肢有自发动作,四肢肌张力高,双侧巴氏征阳性,双下肢不肿,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
患者1月10日 14:40许进食肉饼后突起喉中痰鸣,呼吸困难,全身发绀,大汗,无呕吐、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查:BP180/110mmHg,心率150次/分,全身皮肤发绀,立即予以侧卧位,拍背,呋塞米、西地兰静推减慢心率,急查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心肌酶学等,后患者吐出部分中餐进食食物后,全身发绀较前有所好转,心率逐渐减慢至120次/分,多参数监护示氧饱和度96%,患者神志清楚。
辅助检查:肥达氏试验、流出抗体阴性;免疫组正常;PPD-IgG,阴性,PPD-IgM,阴性;血沉:20.00mm;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丙肝抗体定量、梅毒抗体定量(初筛)、人免疫缺陷病毒(初筛)阴性;头部CT提示:1、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腔梗,脑萎缩、脑白质变性;肺部CT提示:肺部感染、左室增大,肺淤血,少量胸腔积液。
脑钠肽升高。
头颅MRI:双侧侧脑室旁、双侧放射冠区、双侧半卵圆中心异常信号,考虑陈旧性腔隙性梗塞灶并周围胶质增生;双侧侧脑室旁、双侧放射冠区、双侧半卵圆中心及双侧额顶叶白质异常信号,考虑多发缺血灶;脑萎缩。
腹部彩超:肝实质光点稍多,余未见异常。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摘要】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危害巨大。
本文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了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史、炎症反应等。
探讨了肺部感染的病因,了解病因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本文还详细介绍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强调了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本研究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方向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预防措施、控制、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脑血管阻塞造成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
而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也较高。
当患者同时患有急性脑梗死和肺部感染时,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还容易导致病情恶化,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正确认识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临床治疗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该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有必要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和管理策略。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病情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分析,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有效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本研究还旨在总结针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最终目的是为了明确控制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强调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向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疾病的认识,提升患者的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一)【关键词】脑卒中;肺部感染;护理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合并肺部感染不但会延缓患者康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减少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8年6月我科共收治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2~75岁,治愈31例,死亡5例。
2护理对策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尿量、心率、心律、痰量等指标,进行严密的观察及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2.2高热的观察及护理肺部感染和疾病本身均可引起高热,肌注退热药物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退热的目的,但各种退热药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多采用物理降温,如大血管部放置冰袋、30%~50%乙醇擦浴、温水擦浴等。
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多补充水分,能口服的患者鼓励每日多饮水,300~500ml/次,总量1000~2000ml,必要时静脉补液。
测量体温,1次/4h,或随时测量,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心率、心律、意识状态的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给予处理。
2.3促进痰液排出在护理中应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和量,及时正确收集痰标本,及时送检作痰细菌学培养,了解病原菌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治疗用药。
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
若无力咳嗽,则用电动吸引器吸痰,吸痰前要检查电动吸引器的负压,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吸痰管进入气管适当深度时边退边旋转吸出痰液。
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将手空心握拳,适度拍打患者背部,由下至上,由外侧至中央,反复进行5~10min,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排出。
还可给以电动排痰机排痰。
配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将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10mg加生理盐水40ml进行雾化吸入,2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