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物理竞赛-电磁学篇C—11静电场:静止的、点电荷的电场及叠加(共27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27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竞赛第7部分《静电场》教案新人教版在奥赛考纲中,静电学知识点数目不算多,总数和高考考纲基本相同,但在个别知识点上,奥赛的要求显然更加深化了:如非匀强电场中电势的计算、电容器的连接和静电能计算、电介质的极化等。
在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上,对无限分割和叠加原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把静电场的问题分为两部分,那就是电场本身的问题、和对场中带电体的研究,高考考纲比较注重第二部分中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而奥赛考纲更注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静态问题。
也就是说,奥赛关注的是电场中更本质的内容,关注的是纵向的深化和而非横向的综合。
一、电场强度1、实验定律a、库仑定律内容;条件:⑴点电荷,⑵真空,⑶点电荷静止或相对静止。
事实上,条件⑴和⑵均不能视为对库仑定律的限制,因为叠加原理可以将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应用到一般带电体,非真空介质可以通过介电常数将k进行修正(如果介质分布是均匀和“充分宽广”的,一般认为k′= k /εr)。
只有条件⑶,它才是静电学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但这一点又是常常被忽视和被不恰当地“综合应用”的)。
b、电荷守恒定律c、叠加原理2、电场强度a、电场强度的定义电场的概念;试探电荷(检验电荷);定义意味着一种适用于任何电场的对电场的检测手段;电场线是抽象而直观地描述电场有效工具(电场线的基本属性)。
b、不同电场中场强的计算决定电场强弱的因素有两个:场源(带电量和带电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
这可以从不同电场的场强决定式看出——⑴点电荷:E = k结合点电荷的场强和叠加原理,我们可以求出任何电场的场强,如——⑵均匀带电环,垂直环面轴线上的某点P:E = ,其中r和R的意义见图7-1。
⑶均匀带电球壳内部:E内 = 0外部:E 外 = k ,其中r指考察点到球心的距离如果球壳是有厚度的的(内径R1、外径R2),在壳体中(R1<r<R2):E = ,其中ρ为电荷体密度。
这个式子的物理意义可以参照万有引力定律当中(条件部分)的“剥皮法则”理解〔即为图7-2中虚线以内部分的总电量…〕。
电 场 强 度 叠 加 原 理1.点电荷的场强:电荷Q ,空间r 处204r r Q q F E πε==2.点电荷系:在点电荷系Q 1,Q 2,…,Q n 的电场中,在P 点放一试验电荷q 0,根据库仑力的叠加原理,可知试验电荷受到的作用力为∑=i F F,因而P 点的电场强度为 ∑∑∑===i ii E qF qF qF E=即 ∑∑304rrQ E E i i πε == 点电荷系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各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的场强的矢量和。
这就是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
3.连续分布电荷激发的场强将带电区域分成许多电荷元d q ,则⎰⎰=0204r r dq E d E πε=其中,对于电荷体分布,d q =ρd v , ⎰⎰⎰v r r dv E 0204 περ= 对于电荷面分布,d q =σds ,0204r r ds E s⎰⎰πεσ= 对于电荷线分布,d q =λd l ,⎰l r rdl E 0204πελ=其中体密度 dVdQV Q V =∆∆→∆lim=ρ 单位C/m 3; 面密度 dSdQS Q S =∆∆→∆lim=σ 单位C/m 2; 线密度 dldQl Q l =∆∆→∆lim=λ 单位C/m 。
五、 电场强度的计算:1.离散型的:∑∑304rrQ E E i i πε == 2.连续型的:⎰⎰=0204r r dq E d Eπε=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完全取决于电荷在空间的分布情况。
如果给定电荷的分布,原则上就可以计算出任意点的电场强度。
计算的方法是利用点电荷在其周围激发场强的表达式与场强叠加原理。
计算的步骤大致如下:● 任取电荷元d q ,写出d q 在待求点的场强的表达式;● 选取适当的坐标系,将场强的表达式分解为标量表示式; ● 进行积分计算;● 写出总的电场强度的矢量表达式,或求出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 在计算过程中,要根据对称性来简化计算过程。
例1. 电偶极子(Electric Dipole )的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