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芳香化湿药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2
中药药理学——第六单元芳香化湿药细目一基本知识要点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凡是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如下: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1)成分:挥发油。
(2)作用:健胃祛风,刺激胃肠运动,有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或积气的排出。
(3)对胃肠运动的不同影响,与机体的机能状态有关苍术煎剂——对抗乙酰胆碱所致小肠痉挛——对抗肾上腺素所致平滑肌抑制(4)药物作用的不同与剂量也有一定关系厚朴煎剂对小鼠和豚鼠离体肠管小剂量下——兴奋——大剂量——抑制2.促进消化液分泌挥发油—通过刺激嗅觉—味觉感受器—或温和地刺激局部黏膜——反射性地增加消化腺分泌。
3.抗溃疡苍术、厚朴、砂仁等——抗溃疡;其主要作用环节与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和抑制胃酸分泌过多有关其主要作用环节包括:4.抗病原微生物体外实验研究表明,芳香化湿药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综上所述,与芳香化湿药舒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脾醒胃等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调整胃肠运动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溃疡、抗病原微生物等。
细目二常用药物厚朴要点药理作用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厚朴煎剂对小鼠肠管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兴奋作用,但加大剂量则产生抑制作用;对豚鼠兴奋——不明显,抑制——更显著厚朴酚对组织胺所致十二指肠痉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促进消化液分泌成分:挥发油作用:通过刺激嗅觉、味觉感受器或温和地刺激局部黏膜——反射性地增加消化腺分泌。
3.抗溃疡成分:生品厚朴煎剂、姜炙厚朴煎剂、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机制:抑制胃酸分泌过多4.保肝成分:厚朴酚为主要有效成分作用:对小鼠病毒性肝炎、急性肝损伤、免疫性肝纤维化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可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5.抗菌、抗病毒抗细菌成分:厚朴酚细菌种类:草兰氏阳性菌、耐酸性菌、炭疽杆菌、类酵母菌丝状真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变形链球菌。
厚朴对小鼠实验性病毒性肝炎——抑制6.抗炎镇痛成分:厚朴乙醇提取物作用:a.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芳香化湿药说白了芳香化湿药,就是指有着芬芳味道,另外又去湿气作用的中草药材。
芳香化湿药有温燥清热利湿的作用,也可以协助健脾开胃,适用医治由于体内湿气太重而造成脾胃不好,进而出現食欲差、人体怠倦困乏、胸闷气短、口水多等病症的病症。
除开健脾祛湿,这类药的一部分中药材还对风寒感冒、炎热、关节疼、痰湿咳嗽等病症有医治作用。
普遍的有佩兰、白豆蔻、白蔻、砂仁、藿香、赤芍、姜厚朴、白蔻等,她们实际有什么医治作用,怎样服食实际效果更强呢?下边来一一详细介绍。
1.佩兰佩兰是兰草花的一种,有着浓厚香气,其茯苓功效平辛,有消暑清热利湿的作用,针对暑湿、恶心干呕、湿寒头痛等有医治作用,一般用水煎服就可以。
可是又阳虚、气虚、胃气虚等不可以服食。
2.白豆蔻药用价值一部分是绿色植物白豆蔻的果子,茯苓功效辛温,有理气养胃的作用,针对消化不良、胃涨、恶心想吐、胸闷气短等病症有医治功效。
若是由于胃里受凉而造成饮食搭配有呕吐感的,能够将白豆蔻碾成粉末状,伴酒服食。
什么叫芳香化湿药芳香化湿药有什么芳香化湿药有哪些实际效果3.砂仁砂仁归肠胃经,性温味辛,有去湿温中的作用,与姜厚朴、白蔻、赤芍等一起服用能够医治寒湿造成的腹胃胀痛等病症。
4.藿香很多人夏天中暑的情况下会喝藿香正气水,这在其中的藿香是去暑湿、头痛、呕吐泄泻的灵丹妙药。
藿香性微温,味艰辛,服食方式煨煎汤服食,或是添加丸、散中服食。
除开去暑湿,藿香还有利胃止呕、去口臭的作用。
5.赤芍赤芍有袪风健脾胃、去湿祛寒的作用,性微温,味辛、苦。
能够医治风寒感冒、水肿、泄泻、夜盲等多种多样病症。
6.姜厚朴姜厚朴的当药一部分为姜厚朴的干性皮肤,有去湿气止咳化痰的作用,可以医治体内湿气造成的腹胀便秘、消化不良难消、痰多咳嗽等病症。
什么叫芳香化湿药芳香化湿药有什么芳香化湿药有哪些实际效果7.白蔻白蔻与白蔻壳全是芳香化湿药,白蔻取绿色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省砂的完善干躁果子当药,气茯苓功效温辛,有温脾化湿的作用,针对脾胃虚弱而造成的呕吐泄泻有医治作用。
祛风湿药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秦艽: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胆退黄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胃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白花蛇:祛风、活络、定惊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治骨鲠咽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尿稀莶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芳香化湿药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厚朴:行气、燥湿、消积、平喘藿香:化湿、解暑、和中止呕砂仁:化湿、行气、温中、安胎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佩兰:化湿、解暑草果:燥湿、温中、截疟利水渗湿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泽泻:利水渗湿、泄热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金钱草:利水通淋、排石、除湿退黄、解毒消肿茵陈蒿:清利湿热、退黄疸猪苓:利水渗湿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外)清热收涩木通: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通草:清热利水、通乳海金沙:利水通淋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瞿麦:利水通淋、活血通经地肤子:清热利水、止痒萆藓:利湿浊、祛风湿温里药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干姜:温中、回阳、温肺化饮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细辛: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花椒:温中、止痛、杀虫丁香:温中降逆、温肾助阳小茴香:祛寒止痛、理气和胃理气药橘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木香:行气、调中、止痛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青皮:疏肝破气、散结消滞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沉香:行气止痛、降逆调中、温肾纳气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佛手:舒肝、理气、和中、化痰荔枝核:理气止痛、祛寒散滞柿蒂:降气止呃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毒消肿消食药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瘀莱菔子:消食化积、降气化痰鸡内金: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化坚消石神曲:消食和胃麦芽:消食和中、回乳、疏肝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驱虫药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使君子:杀虫消积苦楝皮:杀虫、疗癣贯众:杀虫、清热解毒、止血雷丸:杀虫榧子:杀虫、润肠通便、润肺止咳止血药小蓟:凉血止血、解毒消痈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茜草:凉血化痰止血、活血祛瘀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大蓟:凉血止血、散瘀消痈槐花:凉血止血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侧柏叶:凉血收敛止血、祛痰止咳蒲黄:化痰收敛止血、活血祛痰、利尿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棕榈炭:收敛止血血余炭:止血散瘀活血祛瘀药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丹参:活血祛痰、凉血消痈、安神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桃仁:活血祛痰、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牛膝: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虎杖: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毒、化痰止咳、泻下通便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水蛭:破血逐瘀消徵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庶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苏木: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平喘、利水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阳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炭)止血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白芷:祛风解表、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痛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辛夷:散风寒、通鼻窍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辛凉解表药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蝉蜕:疏风热、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菊花:疏风清热、解毒、明目、平肝葛根: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柴胡: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淡豆豉:解表、除烦。
旗开得胜1常用单味中药——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凡气味芳香,以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本类药多辛香温燥,易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气虚者慎用;又因其气味芳香,大多含挥发油,故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苍术【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主治病证】(1)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
(2)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3)湿盛脚气、痿证。
(4)夜盲,眼目昏涩。
厚朴 【功效】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主治病证】(1)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
(2)食积或便秘胀满。
(3)咳喘痰多。
广藿香 【功效】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主治病证】(1)湿阻中焦证。
(2)阴寒闭暑,暑湿证,湿温初起。
(3)呕吐,尤宜湿浊中阻者。
旗开得胜2 砂仁【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主治病证】(1)湿阻中焦证。
(2)脾胃气滞证。
(3)脾胃虚寒吐泻。
(4)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
白豆蔻【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主治病证】(1)湿阻中焦证(2)脾胃气滞证。
(3)胃寒呕吐。
佩兰【功效】化湿,解暑。
【主治病证】(1)湿阻中焦证。
(2)湿热困脾。
(3)暑湿及湿温初起。
草豆蔻【功效】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主治病证】(1)寒湿中阻之胀满疼痛。
(2)寒湿中阻之呕吐、泄泻。
草果旗开得胜3 【功效】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主治病证】 (1)寒湿中阻证。
(2)寒湿偏盛疟疾。
旗开得胜1第一部分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一、最佳选择题1、白豆蔻具有止呕的作用,善于治疗A 、胃寒呕吐B 、胃虚呕吐C 、妊娠呕吐D 、寒饮呕吐E 、胃热呕吐2、藿香止呕,尤其善治A 、胃寒呕吐B 、胃热呕吐C 、湿浊呕吐D 、肝胃不和呕吐E 、胃虚呕吐3、芳香化湿药具有的功效是A 、化湿醒脾或燥湿运脾。
8种芳香化湿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序号类别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图片1芳香化湿药苍术山精、赤术、马蓟、青术、仙术分布区域1、茅苍术: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各地多有栽培。
2、北苍术:分布于华北、东北及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道地产区1、茅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地,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者质量最好,故名茅苍术。
2、北苍术:主产于内蒙古、山西、辽宁等地。
菊科苍术属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2芳香化湿药厚朴厚皮、重皮、赤朴、烈朴、川朴、紫油厚朴分布区域1、厚朴: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等地。
现在有些地区已多栽培。
2、凹叶厚朴: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
道地产区主产于四川、湖北、浙江、安徽等地。
四川、湖北产者称为川朴,质量为佳。
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3芳香化湿药草果草果仁、草果子、老蔻分布区域分布于广西和云南南部地区。
道地产区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姜科砂仁属植物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
4芳香化湿药广藿香藿香、海藿香分布区域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与广西有栽培。
原产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
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的地上部分。
5芳香化湿药佩兰兰、兰草、水香、都梁香、大泽兰、兰泽、燕尾香、香水兰、孩儿菊、千金草、省头草、女兰分布区域分布于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道地产区主产于江苏、山东、上海、河北等地。
菊科泽兰属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
6芳香化湿药砂仁缩沙蜜、缩砂仁、缩砂密分布区域1、阳春砂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现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均大面积栽培。
2、绿壳砂仁:分布于云南南部。
3、海南砂仁:分布于海南。
现广东、海南大面积栽培。
道地产区阳春砂仁主产于广东、云南、广西、福建等地,品质较好;绿壳砂仁主产于云南;海南砂仁主产于海南及雷州半岛等地。
第十二章芳香化湿药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脾喜燥而恶湿,“土爱暖而喜芳香”。
本类药物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能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前人谓之“醒脾”,“醒脾化湿”等。
同时,其辛能行气,香能通气,能行中焦之气机,以解除因湿浊引起的脾胃气滞之症状。
此外,部分药还兼有解暑、辟秽、开窍、截疟等作用。
化湿药主要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脱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澹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证。
此外,有芳香解暑之功,湿温、暑湿等证,亦可选用。
使用化湿药,应根据湿困的不同情况及兼证而进行适当的配伍应用。
如湿阻气滞,脱腹胀满痞闷者,常与行气药物配伍;如湿阻而偏于寒湿,脱腹冷痛者,可配伍温中祛寒药;如脾虚湿阻,脱痞纳呆,神疲乏力者,常配伍补气健脾药同用;如用于湿温、湿热、暑湿者,常与清热燥湿、解暑、利湿之品同用。
化湿药物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油,一般以作为散剂服用疗效较好,如入汤剂宜后下,且不应久煎,以免其挥发性有效成分逸失而降低疗效;本类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类药大多能刺激嗅觉、味觉及胃粘膜,从而促进胃液分泌,兴奋肠管蠕动,使胃肠推进运动加快,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排除肠道积气的作用。
董香Huoxiang《名医别录》为唇形科植物广蕾香PogOStemonCabIin(B1anco)Benth的地上部分。
主产于广东、海南等地。
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割。
切段生用。
【性能】辛,微温。
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止呕,解暑。
【应用】1、湿阻中焦。
本品气味芳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
又因其性微温,故多用于寒湿困脾所致的院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
2.呕吐。
本品既能化湿,又能和中止呕。
治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本品最为捷要。
常与半夏、丁香等同用,如蕾香半夏汤(《和剂局方》若偏于湿热者,配黄连、竹茹等;妊娠呕吐,配砂仁、苏梗等;脾胃虚弱者,配党参、白术等。
【考点精讲】
1.含义:凡气味芳香,以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2.功效:化湿醒脾、燥湿运脾,兼解暑发表。
3.主治:
(1)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所致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泻、食少倦怠、舌苔白腻。
(2)湿热困脾之口甘多涎,湿温、暑湿,兼治阴寒闭暑等。
4.临床应用
(1)寒湿困脾者,配温里药。
(2)湿热中阻者,配清热燥湿药。
(3)湿阻气滞者,配行气药。
(4)脾虚生湿者,配补气健脾药。
5.注意事项:
(1)阴虚血燥、气虚者慎用。
(2)入汤剂不宜久煎。
一、苍术
二、厚朴
三、广藿香
四、佩兰
五、砂仁
六、白豆蔻
七、草豆蔻
八、草果。
芳香化湿药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
(2)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3)湿盛脚气、痿证。
(4)夜盲,眼目昏涩。
厚朴
【功效】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为消除湿滞痞满要药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
(2)食积或便秘胀满。
(3)咳喘痰多。
广藿香
【功效】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证。
(2)阴寒闭暑,暑湿证,湿温初起。
(3)呕吐,尤宜湿浊中阻者。
注意:后下。
佩兰
【功效】化湿解暑。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证(善除中焦秽浊陈腐之气)
(2)湿热困脾。
(3)暑湿及湿温初起。
砂仁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证。
(2)脾胃气滞证。
(3)脾胃虚寒吐泻。
(4)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
【配伍】
砂仁配木香:砂仁性温,功能化湿行气温中;木香性温,功能理气调中止痛。
两药相合,化湿、理气、调中止痛力胜,凡湿滞、食积,或夹寒所致脘腹胀痛即可投用。
兼脾虚者,又当配伍健脾之品。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