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昭明文选注释
《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编选最早的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该书选录的是自先秦至梁七八百年间的130位作家的各体诗、文、辞赋等38类,共700余篇。
选录的作品,已经注意到了文学作品与一般学术著作的区别,所以不选六经、诸子中的文章。
这部诗文集大体上包括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初叶的重要文学作品,反映了各种文体的发展轮廓,保存了重要的资料。
《昭明文选》的注释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
后世注本主要有两种:一是唐显庆年间李善注本,改分原书30卷为60卷;一是唐开元六年(718)吕延祚进表呈上的五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本。
近代以来有《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及中华书局以胡刻本断句,于1977年出版的影印本。
此外,《昭明文选译注》是我国第一部《文选》今注今译本,其难度之大,在古文今注今译中不多见。
该书在注释方面下了大量的功夫,对《昭明文选》中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和解释,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总的来说,《昭明文选》的注释工作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古代文学经典,同时也为后世文学和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昭明文选的内容
《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编选最早的诗文总集,它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100多个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作品共60卷,
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类别。
收录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也就是说要把情感与辞的展现完美结合为一体,偏于一面则不予收录。
选取的诗文,不仅要有独到的见解,立论精确,而且辞藻也要很优美。
这与中国现代的审美观念相似。
《昭明文选》有意识地把文学作品同学术著作、疏、奏等应用文区别开来,反映了当时对文学的特征和范围的认识已日趋明确。
据考证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选集,并开创了诗文分类之先河,可以像现代的“红学”研究一样,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昭明文选》原书或相关文献。
昭明文选简介一、昭明文选的由来和背景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的文学历史那可是源远流长,横跨千年,成就斐然。
可是要说起咱们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红楼梦》啊,《水浒传》啊,但有一本书,虽然不像这两本那么家喻户晓,却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它就是《昭明文选》。
它的名字一听就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昭明,意思就是光明,显赫。
而这个《昭明文选》是由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
你瞧这名字,萧统显然是想把文人雅士的智慧和才情都选出来,好让后人读了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光辉。
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并不算长,大约是在梁朝中期的6世纪左右。
可即便如此,它依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这本书的作用也特别简单,基本上就是汇集了那个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文人作品,把诗文、辞章什么的都捡了个遍。
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的文集、选集?但它的意义可比一般的选集大多了,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家欣赏,还充满了时代的色彩。
二、昭明文选的内容和特色要说《昭明文选》里面的内容,真是应有尽有,种类繁多,简直是古代文人的一场大联欢。
它里面收录了不少诗歌、辞章,还有些散文,甚至包括一些小的歌辞和乐章。
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几乎是包罗万象。
你看,萧统挑选的作品,都是当时文人中的佼佼者,谁能被收录进去,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
更有意思的是,《昭明文选》里面还收录了一些对文学创作的评价和总结,算是给那些追求文学之路的朋友们指了一条路。
咱说这本书还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色,那就是它的“选材”很有针对性,萧统并不是随便找几个诗人,给他们的作品堆在一起。
而是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选择。
比如,诗歌上,它不仅收录了王勃、杨炯等人写的诗,还有一些少见的散文作品,像刘勰的《文心雕龙》,里面有一些关于写作技巧和文人创作心路的讨论,这些在其他选集里很少看到。
可以说,《昭明文选》不仅仅是当时文人的“作品集”,它更像是一本“文学指南”。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昭明文选到底和其他的文选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昭明文选的选材标准特别高,而且还保持了一种“独立性”。
昭明文选编纂及体例
【原创版】
目录
1.昭明文选的背景和历史
2.昭明文选的编纂过程
3.昭明文选的体例特点
4.昭明文选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昭明文选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文学选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编纂,后来由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续补。
这部书是在梁武帝提倡文化、崇尚文学的背景下诞生的,旨在搜集和保存当时的优秀文学作品,传承文化,提高文学修养。
编纂昭明文选的过程可以说是颇具传奇色彩。
据传,萧统在组织编纂昭明文选时,曾经广泛征集天下文章,得到了许多文学家的支持和响应。
他们通过筛选、比较、评判,最终选定了 600 余篇作品,涵盖了诗、赋、论、辩、书、表等文体,形成了一部规模宏大的文学选集。
昭明文选的体例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按照文体进行分类,分为诗、赋、论、辩、书、表等,这种分类方法对后世文学选集的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它对所选作品进行了精心的注解和评点,为读者提供了阅读的便利。
最后,它收录了许多南北朝时期的名篇佳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昭明文选的影响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它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而且在后世也一直备受推崇。
它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
料,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同时,它还对汉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昭明文选古诗十九首1、《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2、《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3、《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5、《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6、《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去者日以疏》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8、《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9、《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10、《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昭明文选全文及译文
《昭明文选》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收录了他的散文、诗文和书信等作品,共分为三卷。
第一卷是韩愈的散文集,主要包括《原道》、《五经正义传》、《原庙大谒文》等作品。
《原道》是韩愈的开篇之作,表达了他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考和追求。
《五经正义传》则是他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和注释,为当时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原庙大谒文》是他在参拜皇帝祖庙时所写,以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之情。
第二卷是韩愈的诗文集,包括了他的律诗、绝句和乐府等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师说》,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这篇文章以明师教育和学生修身养性为主题,表达了韩愈对教育的看法和立场。
第三卷是韩愈的书信集,收录了他与朝廷、亲友、学生之间的书信往来。
这些书信内容丰富,反映出韩愈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也透露出他的人际交往和对世事的关注。
《昭明文选》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精湛的文艺风格,被誉为韩愈文学的巅峰之作。
它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以下是《昭明文选》中的一段摘录及译文:
原文:“吾闻之郑人无复骏良,舍之则取騡驹峭,行之则先迷
井栅。
欲以其赐唾壶于君子,则辞之未迟,事犹跳梁之鳅鱼,势犹水草之蛇蚓,几伤于琼箫之间,继音于淑夫之渊。
”
译文:“我听说郑国再也没有优秀的骏马了,只能取得一匹瘦弱而马背难驾的驴驹,骑在上面容易迷路和卡住围栏。
如果想将这把唾壶赐予君子,他却会拒绝,行为犹如跳跃的鳅鱼,势态犹如水中游动的草蛇,也许会受伤于上层社会的纷争中,永远沦落于庸俗之辈的泥淖。
”。
昭明文选原文译文
《昭明文选》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收录了唐代文学家韩
愈的一些文章和诗歌。
以下是《昭明文选》中的一段原文和对应的
译文:
原文:
昔者先王之道,斯须在于一人。
一人既明,百姓乃治。
治之道,不可轻也。
一人不明,百姓乃乱。
乱之道,不可重也。
故君子慎始,颠覆则救之,乱则治之。
治乱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
古时候,君王的道路,完全在于一人。
一人若是明智,百姓才
能安定治理。
治理的方法,不可轻忽。
一人若是不明智,百姓就会
混乱无序。
混乱的方法,不可重复。
因此君子要谨慎起初之时,一
旦出现颠覆就加以挽救,一旦出现混乱就加以治理。
治理和混乱的
方法,不可不加深思熟虑。
以上是《昭明文选》中的一段原文及其译文,这段文字表达了
君主治国的重要原则,即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取决于君主的明智和善治。
同时也强调了君子应该谨慎行事,及时应对颠覆和混乱的情况,并深思熟虑治理和混乱的方法。
昭明文选编纂及体例
摘要:
1.昭明文选的背景和意义
2.昭明文选的编纂过程
3.昭明文选的体例特点
4.昭明文选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昭明文选,全名《昭明文选三十八卷》,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文学选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编纂。
该书对于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萧统在编纂昭明文选时,广泛收集了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诗、赋、论、辩、书、启等各类文体,共选录了769 篇作品,涉及到170 多位作者。
他在选编过程中,注重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力求全面反映当时的文学风貌。
经过多年的努力,萧统终于完成了这部规模宏大的文学选集。
昭明文选的体例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采用了分类编纂的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分为不同的类别,如诗、赋、论等,便于读者查阅和研究。
其次,它对所选录的作品进行了精心的注解和评点,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再次,它收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对于后世了解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昭明文选对于后世的影响和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它不仅对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所收录的许多作品,如《庐山谣》、《洛神赋》等,至今仍被誉为文学史上的瑰宝。
同时,它所开创的文学选集体例,也为后世的文学选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一、《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渡过江去采摘荷花,荷花池中多的是芬芳的草。
采摘了这些花要送给谁?心中所想的是远方的人。
回头望故乡,漫长的路途浩无边际。
虽然心意相同却要分别居住,忧伤之情伴随终身。
二、《诗经·周南·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沙洲上。
温柔美丽的女子,君子们喜欢追求。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右摇曳着。
温柔美丽的女子,日日夜夜思念她。
思念却不能得到,日日夜夜都感到痛苦。
忧愁啊忧愁,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三、《庄子·逍遥游》原文:逍遥游于广莫之野,莫知其所终。
莫知其所始,莫知其所穷。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文:在广阔的莫野上逍遥游,没有人知道它的尽头。
没有人知道它的起点,没有人知道它的穷尽。
水的积累不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在凹槽里倒杯水,芥子就能成为一艘船。
放置杯子在上面就会粘住,是因为水浅而船大的原因。
四、《文选·赋》之《登楼赋》原文:登斯楼也,则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译文:登上这座楼,有高耸的山峰,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还有清澈的流水,映衬着左右。
拿起酒壶和酒杯自斟自酌,看着庭院里的树木,心情愉悦。
依靠着南窗寄托自己的傲气,知道容膝之地容易感到安逸。
天空高远,觉得宇宙无穷无尽;兴致已尽,悲伤袭来,认识到盈亏有定数。
以上仅为《昭明文选》中部分篇章的文言文翻译,实际上《昭明文选》内容丰富,涉及众多文学体裁,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昭明文选重点篇目
《昭明文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集,由唐代文
学家韩愈所编选。
它收录了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初期的一些优秀文学
作品,内容包括了诗、赋、文、记、论等多种文体。
这部文集对后
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文章宝库"。
在《昭明文选》中,有很多重点篇目,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魏晋
南北朝至唐代初期的一些文学名篇,如《陈情表》、《岳阳楼记》、《洛阳纸贵》等。
这些篇目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广
泛传颂和研究。
《陈情表》是其中的重点篇目之一,它是南朝梁代文学家、政
治家骆宾王所作的一篇辞章,内容真挚感人,表达了作者忠诚为国
的情怀,被誉为中国古代辞赋之冠。
《岳阳楼记》则是唐代文学家
范仲淹的代表作,以其雄浑豪放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作之一。
而《洛阳纸贵》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
锡的一篇散文,以其清新明丽的文风和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而备
受推崇。
这些重点篇目在《昭明文选》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不仅在
当时影响深远,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这些篇目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
库中的珍贵财富。
100多个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531)主持编选的,故称《昭明文选》。
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是个很渊博的学者。
著作多散佚,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
其主持的《昭明文选》,主要收录诗文辞赋,除了少数赞、论、序、述被认为是文学作品外,一般不收经、史、子等学术著作。
选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即情义与辞采内外并茂,偏于一面则不收。
萧统有意识地把文学作品同学术著作、疏奏应用之文区别开来,反映了当时对文学的特征和范
围的认识日趋明确。
后世注本主要有两种:改分原书30卷为60
卷;一是唐开元六年(718
注本。
近代以来有《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及中华书局以胡刻本断句,于1977年出版的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