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7.71 KB
- 文档页数:3
马兰栽培简介马兰马兰别名马兰头、红梗菜、鸡儿肠、路边菊,为菊科马兰属植物。
全株可入药。
据《本草纲目》记载“马兰,性辛、平、无毒,生泽旁,土温而发”。
具有清热解毒、消食除湿等药效。
适用于外感风热、咽喉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急性肝炎等多种疾病。
幼嫩的地上部茎、叶可做为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食用,炒食、凉拌或做汤,香味浓郁,营养丰富。
每100g新鲜食用部分含蛋白质5.4g、碳水化合物6.7g、脂肪0.6g,是白菜的4~5倍;钙258mg、磷106mg,超过菠菜;Vc36mg,超过柑桔类水果;铁0.5mg。
胡萝卜素含量接近胡萝卜,还含有VB5、VB2等。
马兰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又较耐热。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0℃,嫩茎、叶10~15℃开始生长,生长适温为15~22℃。
32℃高温仍能正常生长,-10℃地下根茎能安全越冬。
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最适宜在肥沃、湿润、疏松的土壤中生长。
低温时生长缓慢;气温过高时,植株纤维多、品质差。
露地栽培整地施肥选择富含有机质的田块,耕翻晒(冻)垡,重施农家肥,整地做畦,畦宽1.5~2m,沟深15~20cm。
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45000kg、磷酸铵复创巴750~1500kg作基肥。
繁殖可用种子直播或用根状茎繁殖。
用种子繁殖时,立春后播种,每公顷用种7500~10250g。
播前将种子与3~4倍干细土混匀,播种宜稀不宜密,条播按行距25cm进行;播后踏实,再浇透水,盖地膜。
种子萌芽出土后揭去地膜,要保持畦面湿润。
播种后半年即可收获。
用根状茎繁殖时,于冬前挖取马兰根状茎,切成5~8cm长的小段,整地后平铺在10cm深的沟底,行距20cm、株距10cm,覆土踏实,行间可套种越冬菜。
分株栽种春、秋季均可进行。
4~5月采收结束后,将植株连根挖出,剪去地下部多余的老根,将已有根的侧芽连同一段老根切下,按株距25cm移栽到整好的畦面上,每穴3~4株,踏实,浇足水,5~7天成活。
2019年第2期现代园艺文心兰别称舞女兰,属兰科文心兰属,开花周期较长,外形娇小美观、花姿优雅,花香淡雅清新。
文心兰一般采用常规的分株方法进行花种繁殖,但是繁殖速度较慢,受限于生产数量,而不能规模化生产[1],不能满足顾客及市场的需求。
所以,我们采用对文心兰茎尖及花梗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方法,在较短时间内繁殖生产出大量的配种苗木。
并通过后期对苗木的养护与细心栽培,提升苗木质量,从而使文心兰在数量生产的同时保证较高的质量,从而获得社会效益与生产方面的经济效益。
1材料与方法1.1出材料供试材料选取自蝴蝶兰2年生花梗,时间为2月。
1.2试验方法剪取整枝花梗,首先应用毛刷沾肥皂水之后刷洗花梗的表面,然后应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并且将花梗切成数段。
在此基础上用0.1%氯化汞溶液进行表面灭菌,持续10min,用无菌水反复冲洗3次。
花梗剪为2cm长带腋芽,基部往下插入到MS+BA5培养基当中,设定条件28℃、1000x、光照12h/d。
蝴蝶兰叶片培养之后将丛生芽切成8mm×8mm,基本培养基1/3MS+Hyponex5g/L,添加KT以及NAA,条件23℃、800lx、光照12/d。
蝴蝶兰茎尖以及腋芽培养方面,剥取160d腋芽以及茎尖3mm,接种成分:培养基MS添加BA、椰乳。
原球茎培养由叶片、腋芽生成的原球茎,在切成小块之后应用增殖培养基培养。
本试验应用的原球茎均粒径为3mm。
培养基是1/3MS+BA2+KT0.5++椰乳200mL。
条件为23℃、1000x、光照12h/d1当原球茎顶端长出小叶后应用生根培养基完成生根培养。
2结果与分析蝴蝶兰幼叶不同位置分化原球茎能力不同。
在接种80d 后之后数据见表1。
幼叶原球茎能力整叶优于片叶,叶中优于叶基,叶尖最差。
原因推测是受外植体营养物质以及发育水平影响。
试验结果提示,激素用量为KT10以及NAA0.1时,分化率为55%,激素水平差距越大,分化率越低,具体见表2。
第五章茎尖培养与快速繁殖第五章茎尖培养与快速繁殖第一节茎尖培养脱毒技术一、培育无病毒苗的意义植物病毒病:由病毒和类病毒、支原体等引起,已发现此类病害700多种,无性繁殖植物严重;无特效药,培育无毒种苗是主要防治措施。
获得无病毒种苗的途径:1)从现有种质中筛选无毒单株;2)已感染植株脱毒。
二、植物脱毒的方法1. 热处理:病原物与植物耐热性不同,将植物在较高温度下处理一段时间,病原物钝化、失活或不能繁殖,而植物所受影响较小、生长较快,使病毒减少甚至消灭。
方法:1) 温汤浸渍:50℃温水中浸10分钟~数小时,简便易行,适用于休眠器官、接穗或种子。
2) 热空气处理:在温热治疗室/箱内,35~40℃,几十分钟~数月。
对茎尖效果较好,热处理后取较大茎尖培养,可提高成活率与脱毒率。
注意:易受伤,掌握温度与时间。
2. 茎尖培养脱毒3. 其他途径脱毒3.1 愈伤组织培养脱毒:花器官、珠心胚等愈伤中存在无病毒细胞群,从再生植株可得到无病毒苗。
3.2 茎尖微体嫁接脱毒:在无菌条件下,将切取的茎尖嫁接到培养的砧(zhen)木苗上。
3.3 抗病毒剂的应用:抗病毒醚: 可抑制病毒复制和扩散,嘌呤和嘧啶类似物;抗菌素三、茎尖培养脱毒技术1、原理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茎尖等生长点因为无维管束,病毒只能通过胞间连丝传递,赶不上细胞分裂和生长的速度,所以茎尖几乎不含病毒。
茎尖培养脱毒效果好,后代稳定,目前广泛应用。
2、脱毒技术2.1 操作取无菌顶稍1~2 cm→解剖镜(8—40倍)下→剥去幼叶→切取茎尖0.2~0.5 mm、带1~2个叶原基→接种。
注意:随切随接,防止变干;茎尖小较好,但太小不易成活,过大又不能保证完全脱毒。
草莓:茎尖0.2~0.3mm,脱毒率100%;1mm,脱毒率50%。
2.2 培养基基本培养基: MS、White、B5等。
碳源: 蔗糖效果好,可用白砂糖激素:2,4-D、IAA、NAA等,通常低浓度。
2.3 继代培养初代培养长成的新梢→切成小段→增殖培养基→1个月左右→新梢又可扩繁→→建立和维持茎尖无性系。
长江流域马兰扦插栽培高产技术作者:梅再胜徐天鹏张育林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7期马兰别名马兰头,是一种以嫩茎叶为食用器官的野生蔬菜,其抗寒、抗热、抗旱、抗涝、抗病、抗虫能力强。
长江流域过去一般于4~5月在田野采收上市,近几年湖北省的黄石市、浙江省的金华市等地实行大面积人工扦插种植,将马兰采收上市期提早到头年的11月下旬,且采收期可一直持续到当年6月中旬,亩产量3000~3600千克。
以下将长江流域马兰扦插栽培高产技术进行介绍,供菜农参考。
一、选准栽培种目前我国尚无人工驯化或选育的马兰品种,各地栽培的马兰均处于野生状态,只是不同野生品种特征特性有所不同。
黄石市多年的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江金华的大圆叶马兰最适合在大棚内进行扦插高产高效栽培。
该品种的特点是茎嫩叶肥、清香可口,高产抗病,抗寒、耐热,耐旱、耐涝,长势强,商品性状好。
二、整地做畦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耕地做马兰的栽培地。
先将耕地深翻晒垄,每亩施入腐熟猪牛粪3000千克或腐熟菜籽饼150千克,再加尿素50千克、氮磷钾含量各15%的进口三元复合肥30千克做基肥。
然后精耕细耙,按宽2~2.5米的标准包沟开畦,畦高30厘米、长20~25米。
三、扦插繁殖马兰的繁殖方式有扦插繁殖、种子繁殖、根茎繁殖和分株繁殖4种,人工大面积栽培以扦插繁殖最为简单易行,且幼苗萌发最快、苗期最短,近几年黄石市人工栽培的马兰一直采用扦插繁殖。
即9月上中旬割取已木质化的健壮老枝条,去掉叶片和顶端嫩梢,将老枝条剪成10~13厘米长的小段,每一小段至少要有5个节间。
然后用小挖锄配合,将枝条小段扦插定植,要求将枝条小段插入土中3~4个节间的深度,扦插定植的株、行距均为20~22厘米,每亩定植苗数为1.2万株左右。
另外,每块地预留一小块,按8~10厘米的株、行距扦插,以备日后补苗用。
扦插定植后随即浇水紧土,保持土壤湿润,以后要长期保持土壤适当湿润,2~3天后即开始出芽。
马兰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摘要:以马兰的茎尖为材料,进行了茎尖的萌发和分化,试管苗的生根、移栽和移植的研究,建立起马兰茎尖的快速繁殖技术。
结果证明:MS+BA0.2 mg·L-1+IAA0.5 mg·L-1+GA30.5 mg·L-1是生长点萌发生长的理想培养基;MS+NAA0.1 mg·L-1+ BA 1.0 mg·L-1是萌发生长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IAA0.6 mg·L-1是不定芽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的理想培养基;在温室中河沙是试管苗移栽的理想基质;移植到山坡上的试管苗长势旺盛。
关键词:马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Rapid propagation of Kalimeris indicaAbstract: The indu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allus were studied for young stem of Cynanchum inamoenum and then rooting and transplanting of tube plantlets were also studied, in the end a asexual system of Cynanchum inamoenum were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in the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S+BA0.5 mg·L-1+2,4-D 1.8 mg·L-1-2.0 mg·L-1 was the optimum medium for callus induction. The ideal medium for callus differentiation was MS+AgNO30.6 mg·L-1+KT0.7 mg·L-1+NAA0.1 mg·L-1. The method of rooting was that transfer into the 1/2MS media after the cut of adventitious bud was treated in the 50 mg·L-1IAA for 10min. The seedling grew well with flourishing root and blooming and seeding in the former yearsKey words: Cynanchum inamoenum; tissue culture; Rapid propagation马兰(Kalimeris indica)又称北鸡肠、山鸡肠、马兰头、路边菊、十里香和红管药等,属于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山阳坡、半湿草地、湿草甸子、林边、沟边、林内草地、荒地等处,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江苏等地有分布[1-2]。
马蔺的繁殖方法有哪些马蔺又叫马莲、马兰、马兰花等,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马蔺具有独特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和利用价值。
那马蔺是怎么繁殖呢?有哪些作用和价值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马蔺的繁殖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马蔺的繁殖方法播种繁殖马蔺可以用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不过采用播种繁殖有个弊端就是直播的种子的出苗率比较低。
马蔺在播种的时候,种子发芽的温度是在15℃——30℃之间,如果温度不合适,那么发芽率会很低,在播种前一般都需要催芽,可以用温水浸泡,能够提高种子的出芽率。
种子的收集适合选在11月份,剪掉马蔺的花序,取出种子,在2、3月份的时候播种即可,播种的时候可以采用条播的方式,如果温度较低,可以用塑料膜覆盖保温。
播种繁殖需要注意,马蔺的种子在常温下发芽不良,储藏超过5年的种子,活力会下降,一般在储藏的时候会采取变温储藏的方式。
分株繁殖马蔺的分株繁殖一般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但是以春季和秋季为最佳繁殖时间。
将马蔺进行分株,然后每2——3株合成一丛进行栽植。
将马蔺每新的的一株保留3——5片叶子,其他的叶子可以剪掉。
重新栽植的植株成活率较高,注意高温的时候要进行遮阴。
根茎繁殖马蔺还可以采取块茎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一般全年可以进行,但也是以春季和秋季为好。
将马蔺的地下的根茎剪成10cm长左右的一段,每段要带有几个钟芽。
在种植根茎的时候,可以将根茎放进一个挖好的沟中,根芽朝上,将根须展开,覆上土,之后浇透水即可。
在温度低的时候可以盖上塑料膜,高温时候要遮阴。
马蔺的作用和价值观赏经济价值马蔺是美丽且神奇的治理水土、保持护坡的植物,能够保持水土,而且它还有着美丽的外观,顽强的生命力并且便于种植管理,所以说它拥有良好的美化生态功能且具有经济价值。
马蔺的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的。
其具有一种成为完美水保护坡植物的“天性”。
马蔺的根系很发达,适应能力极强,而且耐盐碱,这些特征决定了其非常适合中国北方气候干燥、土壤沙化地区水土保持以及盐碱地的绿化改造等用途。
野生山马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李岩;吴延军
【期刊名称】《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卷),期】2002(38)6
【总页数】1页(P580-580)
【关键词】野菜;野生山马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作者】李岩;吴延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园艺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7
【相关文献】
1.秦巴山区及毗邻地区野生金钗石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J], 江爱明;曹婷
2.“野生百合快速繁殖的组织培养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J], 郑庆伟;
3.冀北山区野生红柴胡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J], 李冬杰
4.野生蔬菜马兰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J], 石丽敏;陈劲枫;杨寅桂;钱春桃
5.野生百合快速繁殖组织培养方法获国家专利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