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山谷中的谜底》同步练习B卷
- 格式:doc
- 大小:306.50 KB
- 文档页数:9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 课《山谷中的谜底》同步练习 A 卷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就,一同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必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 共 20 题;共 102 分)1.( 11 分)给以下句子加上适合的标点符号。
①谜底终于被揭开了________东坡雪大 ________其余那些树 ________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事________ 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________逐渐地丧失了活力。
②就这样 ________频频地积 ________频频地弯 ________频频地落 ________频频地弹 ________无论雪下得多大 ________雪松一直完好无缺。
2.(8 分)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 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白桦 ________树( huáhuà)吵闹________(huáh uà)咆 ________哮( páo bào)双颊________(jiáxi á)4.(4 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①子弹 ________(dàn t án)穿透了他的心脏,他不再可以动弹________(dàn t án)了。
②关于这群避祸________(nán nàn)的人来说,要想安全度过这个严寒的冬季,可真是个难 ________(nán nàn)题。
5.(6 分)给以下句子加上适合的关系词。
不只并且即便也因为因此只需就①蟋蟀选择住所,________要排水优秀,________要有平和的阳光。
②________在冬季, ________能够看到蟋蟀从里面不停地抛出泥士来。
精选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17.山谷中的谜底苏教版练习题第三篇第1题【填空题】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确实,有时弯曲______屈服和毁灭,______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写出反义词。
奇异—______ 完好无损—______ 屈服—______ 毁灭—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说说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少顷,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形近字组词。
愧______ 魂______ 蓬______ 贞______魁______ 魄______ 篷______ 帧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说说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少顷,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多音字组词。
弹tán______ dàn______ 曲qū______ qǔ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有个谜:西坡长满杂树,东坡只有雪松。
原因是西坡雪小压不断树枝,东坡的雪松枝丫会弯曲,把雪抖落再反弹,其他树没有这个特点都死了。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解析】:第9题【语言表达】缩句。
①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
②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
【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完好无损②正面抗争【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修改病句。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山谷中的谜底》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96分)1. (11分)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①谜底终于被揭开了________东坡雪大________其他那些树________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________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________渐渐地丧失了生机。
②就这样________反复地积________反复地弯________反复地落________反复地弹________不论雪下得多大________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2. (8分)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丧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当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 (2分)多音字巧组词。
抹mǒ________mò________4. (3分)写出近义词。
犹豫不决—________ 完好无损—________ 挺拔—________5. (4分)写出反义词。
奇异—________ 完好无损—________ 屈服—________ 毁灭—________6. (8分)写出下列字的笔顺和笔画数。
①巴:________,共________画。
②虫:________,共________画。
③只:________,共________画。
④回:________,共 ________画。
7. (5分)看谁写得好,抄写下列词语。
屈服毁灭反弹8. (3分)查字典。
“谜”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读________。
9. (8分)选词填空。
搜集搜索①侦察卫星举起照相机,警觉地________军事目标。
②赵先生把几十年来________的文物献给了国家。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课时同步练习-17山谷中的谜谷(2)附答案轻松做做一、细读课文深感悟。
“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是什么。
”结合下文说说这一奇异景观的谜底是( )。
A.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B.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C.其他杂树没有这样的本领二、课内语段阅读。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1.“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是指( ),在这里的含义是( )。
A.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B.承受压力时,暂时的退让,是应变的一种策略,最后“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这才是“弯曲”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C.弯曲就是屈服和毁灭2.“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这句话的含义是( )。
A.这是在谈雪松这种植物的特征和品格B.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启发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三、课外类文阅读。
战胜命运的孩子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 )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画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画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 )怨命运的不公。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抱怨。
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画着说:“你的耳朵( )坏了,( )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瞎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
最新精选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山谷中的谜底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九篇第1题【填空题】查字典。
“谜”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读______。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说说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少顷,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写出近义词。
犹豫不决—______ 完好无损—______ 挺拔—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多音字组词。
弹tán______ dàn______ 曲qū______ qǔ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写出反义词。
奇异—______ 完好无损—______ 屈服—______ 毁灭—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有个谜:西坡长满杂树,东坡只有雪松。
原因是西坡雪小压不断树枝,东坡的雪松枝丫会弯曲,把雪抖落再反弹,其他树没有这个特点都死了。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解析】:第8题【语言表达】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完好无损②正面抗争【答案】:【解析】:第9题【语言表达】将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是什么。
【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课文《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对此观点,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表明自己的观点,并用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事例采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缩句。
①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
②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
【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扩句。
2015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5.3山谷中的谜底练习卷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帐篷.(pēng pãng) 反弹.(tán dàn) 女贞.(zhēng zhēn)柘.树(tuò zhâ) 枝丫.(yā yà) 明白.(bài bái)2.看拼音,写汉字。
3.查字典。
(1)“柘”的读音是,共有画,用部首检字法,先查部首“”再查。
(2)“魁”的读音是,共有画,第6画是,“魁”的解释有二种:①为首的,居第一位的;②高大:身魁力壮。
“魁梧”的“魁”应取第种解释。
4.把下列两组词中能搭配在一起的组成词语写在横线上。
支起揭开减轻得到压断丧失枝丫生机帐篷压力谜底启示、、、、5.根据意思给恰当的词语打“√”。
(1)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
(启事启示)(2)切实避免或防止。
(切记切忌)(3)形容一条一条,连续不断。
(屡屡缕缕)(4)辩白。
(分辩分辨)6.按要求,写成语。
(1)写三个体现坚强意志的成语。
、、(2)写三个体现人生哲理的成语。
、、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 )A.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B.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是什么?C.山谷的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D.一位旅行者说,“我敢肯定,东坡也曾长过杂树,只是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8.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雪下得多大,雪松( )完好无损。
(2)有时弯曲( )屈服和毁灭,( )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3)( )其他树木没有雪松这个本领,( )渐渐地丧失了生机。
(4)人的一生,()奋斗,()能成功。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说说句子的含义。
(1)一位旅行者说:“我敢肯定,东坡也曾长过杂树,只是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2)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 课《山谷中的谜底》同步练习 C 卷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就,一同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必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 共 20 题;共 109 分)1.( 11 分)给以下句子加上适合的标点符号。
①谜底终于被揭开了________东坡雪大 ________其余那些树 ________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事________ 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________逐渐地丧失了活力。
②就这样 ________频频地积 ________频频地弯 ________频频地落 ________频频地弹 ________无论雪下得多大 ________雪松一直完好无缺。
2.(8 分)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 分)我是拼音小好手néng g òu xìng ku īxi àn r ùwěi tuōpū tiān gài d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10 分)给形近字组词漓 ________瑕________驼________桨________峦________璃 ________假________蛇________浆________恋________5.(6 分)填入适合的关系词。
①________凡卡在城里遭罪。
________要回到乡间爷爷那边去。
②凡卡 ________回到爷爷身旁受累。
________不肯在鞋店里再受摧残。
③________爷爷能来城里接凡卡,他________不会再受摧残。
6.( 15 分)按要求达成以下句子练习。
( 1)只管两个竹节人放在一同,那就是格斗了。
六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17.山谷中的谜底苏教版17 山谷中的谜底课内基础提优夯实课内基础,你就拥有了遨游语言天空的翅膀……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àng peng()cuí huǐ()kuí wǔ()zhī yā()wán hǎo wú sǔn()cāng cuì tǐng bá()二、选词填空。
1. 承担承受(1) 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 ) ,在( ) 不了的时候,学会先弯曲一下。
(2) 王教授( ) 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研究工作。
2. 揭示揭开(1) 这一奇异景观是个谜,许多人不知所以然。
( ) 这一健底的是两位旅行者。
(2) “滴水穿石”的现象向人们( ) 了一个道理: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会达到目的。
3. 不是......而是...... 尽管……还是…… 不是......就是......(1) 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可是( ) 被大雪压弯了,( ) 被大雪压垮了。
(2) 确实,有时弯曲( ) 屈服和毁灭,( ) 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三、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下山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从那些小小裂缝开始的,都是由那些看来不甚稀奇的雪水推动的,我们真是防不胜防啊!”1. 联系上下文,把下面的词语正确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侵蚀崩溃渗透2. 听了工人的话,“我”会得到什么启示呢?请你试着把文章结尾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一、帐篷摧毁魁梧枝丫完好无损苍翠挺拔二、1.(1) 承担承受(2) 承担2.(1) 揭开(2) 揭示3.(1) 不是……就是…… (2) 不是……而是……三、1.qū tán 2.解释说明3.直面困难和压力,迎难而上作出让步4.启发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四1.渗透侵蚀崩溃2.是呀,许多的隐患就存在于不经意间,我们应该小心面对身边的每点小小的隐患才是。
小学语文-有答案-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17山谷中的谜底1练习卷选择题1.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帐篷(pēng péng) 反弹(tán dàn) 女贞(zhēng zhēn)柘树(tuò zhè) 枝丫(yā yà) 明白(bài bái)2. 根据意思给恰当的词语打“√”。
1.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
(启事启示)2.切实避免或防止。
(切记切忌)3.形容一条一条,连续不断。
(屡屡缕缕)4.辩白。
(分辩分辨)3.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 )A.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B.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是什么?C.山谷的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D.一位旅行者说,“我敢肯定,东坡也曾长过杂树,只是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填空题看拼音,写汉字。
kuí wù mídǐ zhànɡ pénɡ( ) ( ) ( )jǐng guān cuī huǐ cānɡ cuì tǐng bá( ) ( ) ( )查字典。
1.“柘”的读音是________,共有________画,用部首检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
2.“魁”的读音是________,共有________画,第6画是________,“魁”的解释有二种:①为首的,居第一位的;②高大:身魁力壮。
“魁梧”的“魁”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按要求,写成语。
1.写三个体现坚强意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三个体现人生哲理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雪下得多大,雪松( )完好无损。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山谷中的谜底》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91分)
1. (8分)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丧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当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11分)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①谜底终于被揭开了________东坡雪大________其他那些树________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________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________渐渐地丧失了生机。
②就这样________反复地积________反复地弯________反复地落________反复地弹________不论雪下得多大________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3. (8分)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似shì________sì________相xiānɡ________ xiànɡ________
发fā________ fà________晃huǎnɡ________huànɡ________
4. (1分)“刁”加一点是________字。
5. (4分)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农夫家的禾苗________没有长高________都枯死了。
②农夫________给禾苗施肥、浇水,________把禾苗拔了起来。
6. (5分)用“敬爱”写一句话
7. (5分)课文《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对此观点,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表明自己的观点,并用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事例采说明理由。
8. (3分)写出近义词。
犹豫不决—________ 完好无损—________ 挺拔—________
9. (4分)写出反义词。
奇异—________ 完好无损—________ 屈服—________ 毁灭—________
10. (5分)看谁写得好,抄写下列词语。
屈服毁灭反弹
11. (3分)查字典。
“谜”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读________。
12. (6分)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谜底终于被揭开了________东坡雪大________其他那些树________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________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________渐渐地丧失了生机________
13. (1分)说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帐篷中的旅行者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感到高兴。
一位说:“我敢肯定,东坡也曾长过杂树,只是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________
14. (1分)说说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少顷,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________
15. (1分)说说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少顷,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________
16. (5分)将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是什么。
17. (5分)扩句。
①旅行者来到山谷。
②魁北克省有山谷。
18. (5分)缩句。
①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
②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
19. (5分)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②海面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20.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②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29分)
21. (10分)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
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
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
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
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
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帐篷中的旅行者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感到高兴。
一位说:“我敢肯定,东坡也曾长过杂树,只是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
(1)“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始终……”文中反复能换成其它词吗?为什么?
(2)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之谜?
22. (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有个谜:西坡长满杂树,东坡只有雪松。
原因是西坡雪小压不断树枝,东坡的雪松枝丫会弯曲,把雪抖落再反弹,其他树没有这个特点都死了。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3. (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下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qū qǔ)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tán dàn)的机会。
”
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弯曲________ (qū qǔ)反弹________ (tán dàn)
(2)文中破折号所起的作用是()。
A . 转折
B . 解释说明
C . 递进
24.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海涨潮
我去青岛的第三天,爸爸带着我去海边看涨潮。
三点多钟以前,大海还是那样温文尔雅。
我站在礁石上,凉滋滋的海水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脚面。
洁白的浪花追逐着人们的脚印,发现“哗啦,哗啦”的“笑声”。
海风是那样凉爽,像一只只小鱼似的滑过我的腿间。
三点多钟,海风一下子变得凶猛起来,掀起我的裙子。
不一会儿,我站的礁石和岸滩被蔚蓝的海水隔开了,我知道开始涨潮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海浪从海平线上滚滚而来。
它们打在礁石上,浪花碎玉似的乱溅起来。
那溅起的水花,远远望去像一朵白梅,微雨似的纷落在海水里,浪花一浪接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它们好像赛跑,一个浪头冲过礁石奔向沙滩,另一个浪头又紧跟着冲了过来。
它们好像在和礁石搏斗,疯狂地发起猛攻,猛烈地拍打着礁石。
礁石满不在乎,傲慢地站在那里。
海浪又像在跳高,它们一个接一个地蹦向大堤,可怎么也蹦不上去。
突然,一个巨浪奔腾着蹦向大堤,可这次又失败了。
海浪只好认输。
啊!大自然!你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艺术家啊!你把地球描绘得这么威武、雄壮!
(1)照样子写词语。
凉滋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结合短文内容解释词语。
①满不在乎
②温文尔雅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 (共20题;共91分)
1-1、
1-2、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29分)
21-1、
21-2、
22-1、
23-1、
23-2、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