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4_2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无答案) 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4
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2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2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气温和降水章节与课题第四章第2节降水课时2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1、了解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2、能够阅读分析“降水量分布图”,并能总结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教学资源降水柱状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导入新课: 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时候,除了要掌握气温的资料和数据外,还要知道降水的情况。
什么是降水?.一、主要降水类型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阅读课本74-75内容)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_和_________;②气温______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形成降水。
2、降水量的测定(P75阅读):测量工具是____ _____;测量单位_______。
3、三种降水类型AB CA:_______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主要分布在_______附近)(发生在徐州夏季午后或热带雨林地区,降水强度大,时间短,范围小)B:_______雨:湿润空气遇山地向上爬升,气温下降,变冷凝结,在________坡产生降水。
迎风坡或背风坡,如喜马拉雅山南侧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C:_______雨: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被抬升,变冷凝结产生降水。
(沿海的季风气候区,如东亚地区)(多发生在春秋季,降水强度弱,时间长,范围广)总结:三种降水类型的共同特点是:暖湿空气_______,气温______,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第四章第2节《气平和降水》(第2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降水的形成条件及降水的种类2.认识降水量的观察方法,掌握等降水量线的观点,理解降水的散布规律,认识天气资料的表示方法。
3.经过阅读气温降水散布图,培育学生读图剖析能力,经过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及降水的逐月分派图,培育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学习重、难点】要点:1.等降水量线及世界降水的散布。
2降水的主要种类难点:世界降水的散布规律。
【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仔细准备1.从大气中下降的、、等,统称为降水。
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二是3.降水的三种基本种类是、、。
4.丈量降水量一般用的工具是,单位是。
5.地球有两大雨极,一是印度东北部的,二是夏威夷群岛上的。
6.在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中,横坐标表示一年的个月,纵坐标左侧是,右侧是。
二、自主研究,合作沟通讲堂研究一:读图4-14,赤道地域与两极地域哪里降水多?比一比,亚欧大陆沿海地域和内地地域哪里降水多?讲堂研究二:读图4-15、4-16,找出乌兰巴托与昆明最高、最低月均匀气温各是多少,计算这两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
讲堂研究三:在图4-17坐标网格中,模仿乌兰巴托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会出洛杉矶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三、当堂练习,检测固学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降雨B.降雪C.冰雹D.霜2.润湿空气受热膨胀上涨,变冷凝固而形成的降水叫( )A.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D.台风雨3.以下地域降水最少的是()A.赤道邻近B.亚欧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域C.中纬度的大陆西部沿海D.两极地域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降水量的单位是厘米B.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C.雨量器就是有刻度的量杯D.降水量的多少是在每次降水后测出的5.对于世界年降水量散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域渐渐增加B.南北回归线邻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C.赤道邻近降水多,两极地域降水少D.内地地域降水多读世界年均匀气温散布图,回答以下问题(1)世界年均匀气温的散布规律是从向逐渐递减。
第一课时《气温及气温的分布》学案【课题课型】:新授课【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属于毕业会考的考察范围,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生活中也有较多的应用。
【学习目标】:1、能说出气温的概念及气温的单位、表示方法、测定方法2、能说出等温线的含义,并学会判读方法3、会运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提高读图能力4、能根据气温的数字资料,绘制气温变化曲线简图,初步提高绘图能力【学习重难点】:1、等温线的判读2、会运用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学习要点】:等温线及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流程一:能说出气温的概念及气单位、表示方法、测定方法。
1、阅读课本60页内容,填空:气温是指空气的,单位是,符号为。
2、阅读课本62页内容,填空:观测气温的工具是,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次。
3、根据日平均气温就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得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求法?学习流程二:能说出等温线的含义,并能正确判读等温线1、回顾等高线含义及判读方法,填空: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
2、根据等高线的知识,从而得出等温线的内容,等温线就是把气温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
(大或小)学习流程三:会运用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挑战自己)独立阅读课本61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填空:1、红色越深,代表气温值越;蓝紫色越深,代表气温值越。
总结得出,洲是最炎热的大陆,洲是最寒冷的大陆,除了南极洲以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为洲。
2、观察等温线数值的变化情况,得出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大于20℃)的地区位于。
(纬度范围)3、根据图中颜色所表示气温值的不同,归纳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第一条规律:赤道地区气温,两极地区气温,即从纬度向纬度气温值是逐渐降低的。
(低或高)4、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得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第二条规律:同纬度地区,陆地与海洋气温 (不同或相同)。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降水形成的条件和降水的主要类型。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能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重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特点;难点: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降水及降水类型1.降水(1)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_等,统称为降水。
(2)单位:_____ 。
(3)测量工具:_______ 。
(4)降水量:是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_________,通常以_____为单位。
2.降水的形成条件(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_____ 和_______ 。
(2)空气_____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3.降水类型(1)对流雨:湿润空气_____膨胀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降水。
(2)地形雨:湿润空气_________时,遇到山地,沿山坡______,温度_____,水汽凝结,在_______产生的降水。
(3)锋面雨:当_______与_______相遇时,相对较轻的_______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名师点睛】降水类型的形成由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知,海拔高处气温低;由降水形成条件知,空气温度下降,水汽能够凝结出来。
三种降水类型的形成都与空气上升有关。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1.世界降水分布特点:_________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1)_____地区降水多,_____地区降水少。
(2)回归线附近大陆_____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地区,_____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三、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1.气候要素:_____、_____2.表示方法: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和等值线图;3.气候资料图的阅读(1)坐标图中的横坐标轴表示月份;_____纵坐标轴表示气温,与图中曲线相对应;_____纵坐标轴表示降水量,与图中柱形相对应。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学习目标】1.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理解等温线的含义,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3.能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重点:1.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2.世界气温分布特点难点: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自主学习】一、气温1.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2.气温与生活: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4.气温的观测(1)可以利用气象园中的百叶箱来测定气温,也可以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
(2)观测时间: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3)读“一天中4次气温观测记录”图,计算: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15℃,最低气温是4℃,日平均气温是9.5℃。
【相关拓展】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人们根据各地的气象记录,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
2.气温分布图的阅读方法(1)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因素影响显著。
(3)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规律:自北向南,北半球等温线值逐渐增大,南半球等温线值逐渐减小。
(4)当等温线围成封闭曲线时,一般表示这里出现了一个低温或高温中心。
3.世界气温分布规律(1)纬度差异: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2)海陆差异: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3)地形差异: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交流探究】探究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1)观察北半球、南半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答:从低温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2)观察北半球的20℃等温线,在海陆交界处有两个明显的弯曲,这说明什么问题?答: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气温和降水集体备课个人空间一、课题:4。
2气温和降水二、学习目标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气温的定义.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及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难点)三、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气候要素一般指_____、_____两个方面。
2.表示气温的符号为_____,读作摄氏度,所用仪器是_______。
3。
图4—6与4-7的景观差别主要是由于_____的差别造成的。
【合作探究】一、读课本图4-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思考回答。
等温线: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是等温线。
1)年均温最高的为______洲,年均温最低的为______洲。
2)世界年均温较高的地区有:____ 洲、____ 洲、____洲的大部,及亚洲____ (部位),北美洲的_____ (部位)(即:___ _纬度地区);3)世界年均温分布规律为:①世界气温从____纬度向_____纬度逐渐降低;②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______(一样/不一样);二、阅读教材P73“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P73“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北京与悉尼相比,1月哪个地方气温高?7月哪个地方气温高?为什么?(2)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它反映了一个地方气温年变化的幅度。
算一算: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是多少度?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检测训练】1. 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A。
七月 B。
八月 C。
一月 D。
二月2。
一年当中,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
一月 B。
二月 C.七月 D。
八月3。
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是指大气的变化状况B.气温的测定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C.一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D。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一、导入气温和降水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气象因素之一,对人类的生活、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将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基本观点、影响因素以及其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定义及其在大气层中的作用;2. 掌握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3. 掌握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等的影响;4. 能够通过实例探讨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气温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2. 降水的定义及其形式;3.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4. 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等的影响。
四、进修过程1. 气温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 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气温的测量方法有干湿球温度计、最高最低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2. 降水的定义及其形式-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后从云层落至地面的现象;- 降水形式有雨、雪、雹、霰等。
3.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气温受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季节等因素影响;- 降水受气温、水汽含量、地形等因素影响。
4. 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等的影响- 气温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穿着、作息时间等;- 降水的变化会影响农作物的发展、水资源的供应等。
五、教室讨论1. 请同砚们讨论气温和降水对城市生活的影响;2. 请同砚们思考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六、实践活动1. 利用天气预报数据,分析近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2. 到户外实地考察不同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温和降水的基本观点、影响因素以及其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气温和降水的理解,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做好准备。
地理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气温温馨寄语:每天告诉自己——自己最大的资产就是课堂上45分钟的交流与学习[学习目标]1、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2、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3、能根据世界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目标一]自主学习气温1、定义:气温是指的温度,单位常用表示。
2、气温测定:工具:一般生活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米高处的温度测量时间:通常每天测次,一般在每天时间、8时、、20时这几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3、气温变化观图分析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气温最高值约是℃一天中气温最低值约是℃该地气温日较差是℃(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时,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观图分析气温年变化观察图填表结论一:(陆地和海洋比较) 海洋最热月和最冷月比陆地 (早或晚)一个月 结论二:(南半球和北半球比较)南半球和北半球在季节上 (一致或相反)[目标二]合作探究世界气温分布规律规律一:(纬度影响)从低纬度向两级气温逐渐 (降低或升高) 规律二:(海陆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 (相同或不同) 规律三:(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 (高或低)北半球大陆某地气温年变化图 南半球大陆某地气温年变化图 南半球海洋某地气温年变化图[目标三]达标检测基础知识巩固1、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A气温与天气 B天气与气候 C气温与降水 D天气与降水2、你所在的学校附近,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 12点 B午后2点左右 C日出前后 D 日落前后3、一年中,南半球大陆上,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A 6月B 7月C 12月D 1月4、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极洲5、关于世界气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气温分布大致有两级向低纬度逐渐降低B海洋与陆地气温不一样C南半球等温线与北半球等温线比明显平直D同纬度地区海拔高,相对距太阳近,因而气温高综合能力提升1、图中所示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方,同五带中带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