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案】高中数必修五(人教A版):3.3.3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5.95 MB
- 文档页数:30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三课时(1)教学目标(a) 知识和技能: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 最优解等概念;了解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并会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小)值 (b)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是以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知识为基础,将实际生活问题通过数学中的线性规划问题来解决。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消化能力,教师可通过激励学生探究入手,讲练结合,真正体现数学的工具性。
同时,可借助计算机的直观演示可使教学更富趣味性和生动性(c)情感与价值:渗透集合、数形结合、化归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线性规划的图解法教学难点:寻求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3)学法与教学用具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辨析、画图,亲身实践,调动多感官去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要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起代数问题和几何问题间的密切联系直角板、投影仪,计算机辅助教材(4)教学设想1、 设置情境师:在生活、生产中,经常会遇到资源利用、人力调配、生产安排的等问题,如教材第98页所例(投影)(板书)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y 件,由已知条件可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8,416,412,00x y x y x y +≤⎧⎪≤⎪⎪≤⎨⎪≥⎪≥⎪⎩将上述不等式组表示成平面上的区域,如图3.3-9中阴影部分的整点。
2、 新课讲授(1)尝试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采用哪种生产安排利润最大? 设生产甲产品x 乙产品y 件时,工厂获得的利润为z,则z=2x+3y.这样,上述问题就转化为: 当x 、y 满足不等式※并且为非负整数时,z 的最大值是多少?① 变形——把22333z z x y y x =+=-+转变为,这是斜率为23-z ,在y 轴上的截距为的直线3;当z 变化时,可以得到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233z y x =-+当直线与不等式组确定的平面区域内有公共点时,在区域内找一个点P ,使直线经点P 时截距3z 最大② 平移——通过平移找到满足上述条件的直线③ 表述——找到给M (4,2)后,求出对应的截距及z 的值(2)概念引入(学生阅读并填空)28,416,412,00x y x y x y +≤⎧⎪≤⎪⎪≤⎨⎪≥⎪≥⎪⎩若23z x y =+,式中变量x 、y 满足上面不等式组,则不等式组叫做变量x 、y 的约束条件 ,23z x y =+叫做目标函数;又因为这里的23z x y =+是关于变量x 、y 的一次解析式,所以又称为线性目标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