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宋史·杨时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B.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C.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D.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 译文: 不明白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4)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译文: 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5)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句) 译文: 老师不一定要超过学生。
(6)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 译文: 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6.名句默写
文本精读透解字词
通读全文,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古之学.者.(① 求学的人 )必有师。师者,所.以.
(② 用来……的,凭它(他)来……的 )传道受.(③ 同“授”,传授
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④ 谁
)能无惑?惑而.
(⑤ 连词,表转折 )不从.师.(⑥ 跟随老师学习 ),其为.(⑦ 作为
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⑧ 懂得道理 )也固.(⑨ 本来
答案 A 解析 “狂”修饰“走”,状中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累日”表示时 间,与“狂走者”联系紧密,“至无雪乃已”,意思为“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 来”,“至”与“乃已”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A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仆,在文中用作谦辞,是作者自称,与《归去来兮辞》中“僮仆欢迎”的“仆” 意思不同。 B.先达,对前辈的尊称。“先达”中的“先”字与“先哲”“先贤”中的“先”字意思 一样。 C.字,古代对一个人的称呼,可与名的意义一致,也可相关,甚至相反。如韩 愈,字退之,名与字意义相反。 D.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分三等,称三甲。考中一甲者称“进士及 第”,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