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心包开窗引流术
- 格式:ppt
- 大小:158.00 KB
- 文档页数:31
心包引流操作规程心包引流术是常见的心脏外科手术操作之一,它是指将心包腔内积液引流出来,以减轻或防止心包腔内积液对心脏和循环系统的影响。
以下是心包引流术的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其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 心包引流术需要在手术室进行,手术室要保持清洁整洁,并进行消毒。
2. 准备好心包引流所需的器械和器材,包括引流管、套管、引流瓶、引流袋等。
3. 检查患者的手术前准备情况,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部位等。
二、手术操作步骤1. 患者处于全身麻醉状态下,用双手术巾固定患者的上肢,使其呈半展卧位。
2. 麻醉医师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
3. 用消毒剂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然后铺好手术巾,暴露出心包区域。
4. 麻醉医师在心脏起搏和心电监护的指导下,进行切口,将切口长度控制在适当大小,避免伤及深层结构。
5. 医师小心地分离心包和心肌组织,找到心包腔并做好暴露。
6. 使用针头或剪刀,制作心包穿刺孔。
根据引流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器械,如引流针或引流套管。
7. 将引流管或引流套管插入心包腔,接上引流瓶或引流袋,将引流物引流出来。
在引流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颜色,以及引流量的变化情况。
8. 引流完成后,将引流管或引流套管留置在心包腔内,将引流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上,避免移位。
9. 术毕,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包扎并做好敷料,固定引流管或引流套管。
三、术后关注及护理1. 术后心包引流患者需要密切监护,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指标。
2. 观察心包引流物的性状和颜色,及时记录引流液量的变化情况。
3. 定期更换引流瓶或引流袋,避免引流被阻塞。
4. 引流液量明显减少或引流液性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5. 注意观察引流部位的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6. 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患者抗生素、止痛药物等治疗。
7. 安慰和照顾患者的心理和生活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xx市第x人民医院手术知情同意书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科室床号住院日期年月日住院号术前诊断拟定手术医师拟定手术方式□剑突下心包开窗术□其他拟定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拟定手术日期年月日。
根据您的病情,您需要进行上述手术治疗(以下简称手术)。
该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一般来说,手术和麻醉的过程是安全的,但由于该手术具有创伤性和风险性,因此医师不能向您保证手术的效果。
由于个体差异和某些不可预料的因素,术中和术后可能会发生意外和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现告知如下,包括但不限于:1.麻醉意外。
2.术中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造成病人术中死亡,术中术后发生心律失常造成病人死亡。
3.手术过程中视情况可能切除或切断肋骨。
4.术中可能损伤神经(膈神经、迷走神经、喉返神经),引起声嘶、膈肌上抬等并发症。
5.术后出现低心排,手术改善心功能效果不佳。
术后发生胸腔内大出血,需二次开胸止血。
6.术后发生肺不张、感染(胸腔内、肺部、切口、纵隔)、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衰竭,严重电解质紊乱。
7.若病人术前有潜在疾病, 而无明显临床表现, 手术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
8.若术晨突发手术设备故障须立即停止手术,术中突发不可预料和不可抗拒的手术设备与电力故障时,有影响手术效果和造成死亡的可能。
9.若术后发生并发症会增加病人痛苦和费用,缝胸骨钢丝折断需拆出等。
本手术提请患者以及亲属注意的其他事项:我已详细阅读以上内容,对医师护士告知表示完全理解,经慎重考虑,我决定做此手术,做术中快速冰冻切片。
我明白在本次手术中,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其他附加操作或变更手术方案,我授权医师在于有紧急情况时,为保障我的生命安全实施必要的救治措施,并保证承担全部所需费用。
患者签署意见:患者签署姓名:法定代理人签署意见:法定代理人与患者的关系:法定代理人签署姓名:未由患者本人签字的原因:1.患者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由法定代理人签字。
2.患者因病无法签字,由近亲属或者关系人签字。
心包穿刺引流记录模板心包穿刺引流记录模板是临床中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操作时使用的一种记录方式,以便于对操作过程进行准确记录和监测。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心包穿刺引流记录模板的相关参考内容,供参考: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床号:1. 心包穿刺引流前准备:- 术前洗手消毒,穿戴无菌手套、无菌防护衣、面罩和帽子。
-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信息解释和心理安慰。
- 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床号等。
2. 穿刺操作过程:- 根据患者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选择穿刺点位(通常为左侧剑突下1-2肋间或心尖部),标记穿刺点位。
- 用酒精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并建立局部无菌场。
- 使用无菌巡回包扎,辅助穿刺定位。
- 麻醉局部皮肤,通常使用2%利多卡因。
- 在穿刺点位上作皮肤切口,插入穿刺针,直到穿透心包。
- 用针引导线穿刺心包,记录针头进入心包腔的感觉。
- 观察心包穿刺引流排液情况,记录引流颜色、量和性质。
3. 引流情况记录:- 记录引流开始时间。
- 每小时记录一次引流量和引流性质,并观察排液情况。
- 阶段性记录引流量、引流颜色和性质的变化。
- 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记录,如引流停止、引流液性质异常等。
4. 患者监测:- 定期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并记录。
- 观察患者自述症状的变化,如胸闷、呼吸困难等。
5. 操作结束及处理:- 引流完成后,拔出引导针,将切口处皮肤处理干净。
-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舒适措施,如更换整洁干净的衣物、清洗切口处等。
- 记录引流结束时间。
6. 医师签名:- 记录操作医师的姓名和医师的签名,并在操作完成时签署。
备注:- 心包穿刺引流操作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师进行。
- 需要注意穿刺针和引导针的选择和无菌操作,以避免感染风险。
- 引流过程中要留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时调整引流速度和负压力度。
- 引流液的观察和记录对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心包穿刺引流记录模板摘要:心包穿刺引流是一种治疗心包积液的常见方法。
本文将对心包穿刺引流记录模板进行概述,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一、操作步骤心包穿刺引流是一种通过刺入心包腔,将积聚在心包腔内的积液或气体排出的方法。
其操作步骤如下:1.患者取位:患者需要平躺在病床上,头向左侧,身体稍微后仰。
医生需要裸露患者的胸部,以便准确地刺入心包腔。
2.定位穿刺点:医生需要通过触诊或其他方法,确定患者的左侧心膈角,并在此处进行刺穿。
3.刺入心包腔:医生使用心包穿刺针,经过定位点刺入心包腔。
一般情况下,针头会贯穿整个心包腔,直到抵达积液或气体所在位置。
4.抽吸积液:在刺入心包腔后,医生需要通过心包穿刺针管,抽吸积聚在心包腔内的积液或气体。
5.停止穿刺:在抽吸积液或气体达到满意效果后,医生应该停止穿刺,并嘱咐患者不要活动,以免影响心包穿刺引流的成功。
二、注意事项心包穿刺引流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心包穿刺引流操作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2.穿刺过程中需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3.针头需要垂直穿入心包腔,避免斜行或偏移。
4.在抽吸积液时,需要慢慢抽吸,避免过快过猛,以免损伤心包组织。
5.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率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常见问题心包穿刺引流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包括:1.针道出血:穿刺过程中,针头刺入心包腔后可能会出现针道出血,这可能是由于针头过快过猛导致的。
遇到针道出血时,应该立即停止穿刺操作,并紧急处理。
2.心搏骤停:心包穿刺引流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心搏,导致心搏骤停。
这可能是由于穿刺过程中刺针过于粗暴或操作过程中疏忽大意导致的。
遇到心搏骤停时,应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3.感染:心包穿刺引流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容易导致感染。
遇到感染问题,应该立即停止穿刺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措施。
【名医小讲堂——基础知识】心包穿刺抽吸引流怎样做?【名医小讲堂】主讲医生:张子曙教授拥有美国最高级放射行医执照ABR;芬兰kuopio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湖南首位影像介入学博士。
具有欧美多国放射及介入学10余年工作经历。
致力于美国医疗精准化、规范化理念体系的引入,希望对长期从事放射与介入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带来帮助,现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急性心包填塞是致命性急诊,必须尽快处理。
我们介入放射科的常见手术中,有可能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如上腔静脉综合症、布加综合征、血透导管纤维鞘去除术等。
因此,作为介入放射科医生,必须掌握急性心包填塞时的心包穿刺技术。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的是,心包填塞导致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条件与填塞的量和时间有关,急性心包填塞时,可以少量/中量心包积液!介入手术术中或者术后,如果出现心包填塞,而且生命体征恶化,哪怕是少量/中量积液,也必须急症处理。
急性心包填塞的心包穿刺引流没有绝对禁忌症,因为它的严重后果常常超过其他禁忌症的后果。
心包穿刺可以有如下两种引导方法:盲穿、超声引导、心包穿刺有两种途径:左侧胸骨旁途径、剑突下途径.心包穿刺有两种体位:仰卧位,半坐位心包穿刺有两种引流方法:抽吸引流,植管引流超声引导优于盲穿。
常见的两种心包穿刺途径中,左侧胸骨旁途径常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而剑突下途径往往用于盲穿。
关于体位,半坐位用于积液分布不利于穿刺、患者由于各种情况不能仰卧位时,植管引流由于穿刺针抽吸引流。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心包穿刺途径:一.剑突下途径盲穿时常用。
剑突左侧,肋缘下1cm处进针,进针方向:超左肩关节、与腹壁成角15-30度。
剑突下途径的穿刺道往往过肝脏左叶,这是允许的。
缺点:损伤左肝、膈神经、损伤膈肌、损伤胃上图为剑突下途径示意图二.胸骨旁途径左侧胸骨旁途径是最常使用的心包穿刺途径进针位置:左侧胸骨旁,4-5肋间隙、5-6肋间隙,此途径可以避免损伤左肺,也可以避免损伤左侧乳内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