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患儿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的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303.4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本病通常初发于婴儿期,l岁前发病者约占全部患者的50%,该病呈慢性经过,部分患者病情可以迁延到成年,但也有成年发病者。
在发达国家本病儿童中患病率可高达10%~20%。
在我国,20年来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也在逐步上升,1998年学龄期青少年(6~20岁)的总患病率为0.70 %,2002年10个城市学龄前儿童(1~7岁)的患病率为2.78%,而2012年上海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6岁儿童患病率达8.3%(男8.5 %,女8.2%),城市显著高于农村(10.2%比4.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
父母亲等家族成员有过敏性疾病史者,患本病的概率显著增加,遗传因素主要影响皮肤屏障功能与免疫平衡。
本病患者往往有Th2为主介导的免疫学异常,还可有皮肤屏障功能的减弱或破坏如表皮中丝聚蛋白减少或缺失;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变化、生活方式改变、过度洗涤、感染原和变应原等。
此外,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也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特应性皮炎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一般认为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由于变应原进入和微生物定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马拉色菌),形成皮肤免疫异常反应和炎症,引发皮疹和瘙痒,而搔抓和过度洗涤等不良剌激又可进-步加重皮肤炎症。
特应性皮炎的异常免疫反应涉及多个环节,如朗格汉斯细胞和皮肤树突细胞对变应原的提呈、Th2为主的异常免疫反应、调节性T细胞功能障碍、IgE过度产生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等。
此外,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也参与了炎症反应等。
非免疫性因素如神经-内分泌因素异常也可参与皮肤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二、临床表现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炎和剧烈瘙痒。
婴幼儿唾液中三种免疫学指标的研究杨媛媛;刘黎明;孙晓勉;贾梅;王懿;杨文方;张水平;Kevin;Acheson【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06(017)001【摘要】目的了解正常儿童唾液中sIgA、IL-6与TNF-α的含量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陕西农村391名出生至18个月婴幼儿进行调查,并对其中55名婴幼儿采用ELISA方法检测唾液中sIgA、IL-6与TNF-α的含量及其粪便中sIgA含量.结果0~18个月龄婴幼儿sIgA(B组48.29700±55.28781)、Il-6(B组100.36200±22.79248)与TNF-α(B组199.05850±182.18959)的均数随年龄增大而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在B组(4~6月)中均为最高,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1岁后趋于平稳;且唾液中sIgA含量与母乳喂养量、粪便sIgA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0~18个月龄的婴幼儿唾液中sIgA、Il-6、TNF-α水平均较低,局部免疫功能较差,因此容易发生病毒及细菌的感染,应提高6个月后辅食的质和量,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但是唾液检测并不能代替粪便中sIgA检测,特别不适用于婴幼儿胃肠道功能及胃肠病(腹泻病等)的监测.【总页数】3页(P14-16)【作者】杨媛媛;刘黎明;孙晓勉;贾梅;王懿;杨文方;张水平;Kevin;Acheson【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幼保健中心,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幼保健中心,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幼保健中心,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市妇幼保健院,陕西,西安,71000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幼保健中心,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幼保健中心,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市妇幼保健院,陕西,西安,710003;瑞士洛桑雀巢国际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9【相关文献】1.牙周炎患者唾液及龈下菌斑中三种厌氧微生物的检测分析 [J], 张天跃2.婴幼儿服装中铅和镉在唾液模拟液的迁移研究 [J], 范娟3.婴幼儿纺织品中12种有机锡化合物在人工唾液中的迁移研究 [J], 范娟4.婴幼儿龋病口腔微生物群失调与唾液免疫生物标志物的关系研究 [J], 纪莹;吴婷婷;王欣;唐丽;杜小沛5.婴幼儿唾液中三种免疫学指标与贫血关系的研究 [J], 杨媛媛;徐剡;杨文方;贾梅;Kevin Acheson;刘黎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6卷第1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6No .12005年2月JO U RNA L OF BEIHUA UN IV ERSI T Y (Natural Science )F eb .2005文章编号:1009-4822(2005)01-0033-03分泌型IgA 在黏膜抗感染中的作用曾常茜(北华大学医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摘要:分泌型I gA (sIgA )作为黏膜免疫系统的效应分子在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黏膜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抗感染机制可能和阻止病毒吸附、凝集细菌、溶解细菌、调理吞噬和A DCC 作用有关.检测sI gA 有助于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关键词:分泌型I gA ;黏膜免疫;抗感染中图分类号:R392.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4-09-18基金项目:吉林省卫生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吉卫发[2000]50)作者简介:曾常茜(1964-),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疾病的免疫学诊断研究. 黏膜免疫在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泌型IgA (Secretory immunog lobulin A ,sIgA )是黏膜免疫系统的主要效应分子,主要存在于泪液、唾液、乳汁和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黏膜表面分泌液中.近年来,对sIgA 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1 sIgA 的合成、运输与分泌IgA 约占成人总Ig 的15%,按其结构和在机体内存在部位的不同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sIgA 为双聚体,沉降系数11S ,相对分子质量400ku .每个sIgA 分子含有一个J 链和一个分泌成分(secretorycomponent ,SC ).α链、L 链和J 链均由浆细胞分泌出以后,在上皮细胞的嗜碱性侧以共价键的形式与SC 结合,上皮细胞以内化的方式将IgA -SC 摄入泡内形成吞饮小泡,转运至细胞的顶端,并将IgA -SC 复合物以胞吐方式释入黏膜腔.释放过程中SC 分子被截去一小段,其余部分成为sIgA 的分子成分.在某些动物,这种转运过程也发生在肝内,结果是将sIgA 随胆汁排入肠道.但在人类肝细胞表面未发现SC 分子,只能通过其他的摄取机制进行补偿.例如,IgA1可经由Fc 受体和唾液糖蛋白受体被肝细胞内化.经肝转运对IgA 的活性和代谢都有重要意义.因为IgA 不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可以通过非炎症性方式清除循环中的抗原,再通过肝进行处理并将sIgA 转运至肠黏膜.2 sIgA 合成和分泌的调节sIgA 合成和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调节.2.1 T 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B 细胞的存在和增生、分化有赖于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T 细胞和抗原.在肠黏膜局部中CD4+T 细胞又可分为主要增强免疫功能的Th1细胞和增强抗体反应的Th2细胞.Th1细胞分泌IL -2,IFN -γ,Th2细胞分泌IL -4,IL -5,IL -6和IL -10.TGF -β和IL -4对于IgA 的类别转换起调控作用.在TGF -β和LPS 共同存在的情况下,mIgA 阴性细胞发生类别转换,成为mIgA 阳性细胞.在IL -5和IL -2的共同作用下,TGF -β作用进一步加强,而IL -2,IL -5,IL -6和IL -10则促进m Ig 阳性B 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提高IgA 分泌量,但对m IgA 阴性B 细胞作用不明显.M ellman 等报道IFN -γ和TNF 能增强sIgA 的转运,从而增加sIgA 分泌量.肠相关淋巴组织(Gut -associated ly mphoid tissue ,GALT )中的特异性Th 细胞含量高于脾脏,可能与肠道的集合淋巴结(Peyer 's patch ,PP )和呼吸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ronchus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BALT )中淋巴细胞的迁徙及在黏膜固有层定居有关.选择性IgA 缺乏的患者大都伴有sIgA 的减少或缺乏,且Th 数量减少,说明T 细胞影响sIgA 的合成和分泌.2.2 抗 原sIgA 的产生直接取决于抗原的存在.正常菌丛是肠道黏膜淋巴组织产生sIgA的主要刺激来源.用伤寒沙门氏菌免疫小鼠可诱导小鼠脾T细胞数量增加,CD4/CD8比值增高,细胞因子(IL-1,IL-2, IL-4和IFN-γ)含量增加,肠液sIgA增高[1].用加入脂质体的病毒单位疫苗肺部免疫雌鼠后能诱导泌尿生殖道产生sIgA应答,在肺相关淋巴组织中,作为主要成分的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经脂质体刺激后,可使IgA定型B细胞迁徙至远处黏膜组织,从而表现出呼吸道诱导的sIgA应答遍及普通黏膜免疫系统的现象.2.3 激 素许多研究发现雌激素、孕激素可通过影响IgA 淋巴细胞的定位,使sIgA合成增加.类固醇激素能增强sIgA的转运.Day nes等通过外周血亦可加强肠道局部特异IgA抗体产生,抗原在1,25(OH)2 Vit D3及DH EA脱氢雄甾酮协调下免疫动物脚掌,28d后肠道内抗原特异性的IgA抗体含量明显升高.3 sIgA与感染sIgA缺乏或降低而无全身免疫功能异常者容易发生慢性或反复感染、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并易造成局部带菌状态.扁桃体切除能明显减低咽部sIgA,使人易患呼吸道感染.sIgA能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细菌的表位,有效地防止呼吸道疾病.如抗仙台病毒的sIgA单克隆抗体能有效预防小鼠呼吸道感染和肺炎.sIgA超声雾化吸入能有效治疗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2].Alverdy等通过给动物注射内毒素和地塞米松后,发现肠道黏液层中sIgA含量下降,肠道细菌粘附到肠黏膜上的数量增多.因此,sIgA在肠黏液层中起到抗粘附作用,使细菌无法在肠黏膜表面定植.体外实验发现,在肠黏膜完整的情况下,细菌可穿过肠黏膜,而sIgA则有效地防止细菌的穿透作用.sIgA抗体与肠道细菌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正是由于肠道细菌的存在诱使肠特异sIgA抗体的分泌.而且腹腔来源、B细胞分泌的抗体VH基因在肠黏膜表面细菌抗原的诱导下发生针对抗原的特异突变,产生相应抗体.sIgA能作用于已被肠道酶类改变了的病毒,阻止病毒对黏膜的粘附.哺乳类及鸟类的大多胃肠道寄生虫感染中均有sIgA应答.有些诱导sIgA应答的抗原具有宿主保护性,但大多数抗原分子无保护价值,对后一类抗原具有特异性的sIgA可能起免疫调节作用,甚至保护寄生虫的作用.尿sIgA的功能并不完全清楚,但已证明尿sIgA可抑制细菌粘附到尿道上皮细胞表面而形成集落.尿sIgA低于正常水平的人易发生尿道感染[3].Kaufman等认为尿道感染患者尿sIgA增高.“正常”人尿sIgA增高,往往提示以往无症状的隐匿性尿感染.因此,尿sIgA水平可作为尿道感染免疫反应的表现和可能还需继续治疗的标志[4]. Riedash等[5]的研究表明急性尿道感染和复发性尿道感染妇女的尿液中,局部合成的sIgA均降低,并认为尿液中sIgA水平降低是反复尿感染的因素之一.David Greenw ell报道肾盂肾炎患者尿中sIgA 明显增高,而正常对照和膀胱炎则不增高.提示正常情况和上尿道感染时肾脏产生sIgA参与免疫反应,而下尿路感染时sIgA水平与非感染时尿sIgA 未有明显变化.这种差异是由于上尿道感染时分泌sIgA能力增强,抑制细菌的粘附,而下尿道不会产生sIgA所致.因此,认为尿sIgA测定可用于鉴别上下尿路感染,作为一个泌尿感染定位诊断的指标.4 sIgA的抗感染机制sIgA可以防止细菌和病毒吸附在黏膜表面形成集落,还可以凝集细菌形成较大颗粒,有利于黏膜对细菌颗粒的清除.sIgA还可在补体、溶菌酶共同存在下,溶解细菌达到抗感染作用.此外,sIgA还具有调理吞噬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 totoxicity, ADCC)作用[6].5 sIgA的检测方法sIgA的检测方法有径向免疫扩散法(Radial immunodiffusion,RID)、放射免疫测定法(Radioimmunoassay,RI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法(Isoelectric focusing,IEF)和免疫印迹法(imm unoblot)[7~9]等.RID方法特异性强、操作简便,但敏感性差.IEF方法和免疫印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但操作复杂,只适合于研究,不适合于临床应用.RIA方法敏感性高,但具有一定的假阳性,且有放射性同位素损伤和污染等弊端.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近年来,受到重视,但用于sIgA的检测易受IgA的干扰,结果特异性不理想.在ELISA方法中只有采用针对sIgA特异表位的抗sIgA抗体,方能保证sIgA34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6卷测定的特异性.sIgA 在机体黏膜免疫防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正致力于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目前,口服疫苗的研制将提高黏膜sIgA 应答,对防止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Sing h M ,V ohra H ,Kumar L ,et al .Inductio n ofSystemic and M ucosal ImmuneResponse in M iceImmunised w ith Porins of Salmonella T ypha [J ].J M ed M icrobio l ,1999,48(1):79.[2]甘子维,周惠敏,鱼绥和,等.粗制分泌型IgA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5,16(2):150.[3]F liedner M ,M ehls O ,Rauterberg EW ,et al .UrinarysIgA in Children w ith Urinary T ract Infection [J ].J Pediatr ,1986,109(3):416.[4]马济民.尿路感染时尿分泌型IgA 的观察[J ].中华肾脏病杂志,1985,1(2):82.[5]Riedasch G ,Heck P ,Rauterberg E ,et al .Does LowU rinary sIgA Predispose to Urinary T ract Infection [J ].Kidney I nt ,1983,23(5):759.[6]T agliabue A ,Nencio ni L ,Villa L ,et al .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 ediatedAntibacterialActivityofI ntestinal Ly mphocy tes w ith Secreto ry IgA [J ].N ature ,1983,306(5959):184.[7]Kutukculer N ,Aydo gdu S ,Caglay an S ,et al .Salivaryand Gastric Fluid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 and F ree Secreto ry Component Concentra tio ns in Children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positive G astritis [J ].J T rop Pediatr ,1998,44(3):178.[8]Reitz C ,Breipohl W ,Augustin A ,et al .Analysis of TearProteins by One and Two -dimens ional T hin -layer Isoelectric Focusing ,Sodium Dodecyl Sulfate Electrophoresis and Lectin Blotting .Detection of A New Component :Cystatin C [J ].Graefes A rch Clin Exp Opthalmol ,1998,236(12):894.[9]Birkholz S ,Schneider T ,K nipp U ,et al .DecreasedHelicobacterPylori -specificGastricSecreto ryIgAAntibodies in Infected Patients [J ].Digestio n ,1998,59(6):638.sIgA and Anti -infection Effect in Mucosal ImmunityZENG Chang -qian(Medical College of Beihua U niversity ,Jilin 132013,China )A bstract :Secretory IgA (sIgA )is an effective molecule and acts in anti -infectio n of respiratory tract ,g astrointestinal tract ,urinogenital tract .Its mechanism of anti -infection probably relates to preventing viral absorption ,bacterial agg lutination ,bacterial ly sis ,opsonocy tophagic effect and 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 toto xicity (ADCC ).Key words :Secreto ry IgA ;Mucosal immunity ;Anti -infection【责任编辑:王坤】35第1期曾常茜:分泌型IgA 在黏膜抗感染中的作用 。
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唾液sIgA,IgG和溶菌酶水平的变化张延琳;吴惠华
【期刊名称】《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5(024)005
【摘要】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及琼脂平板打孔法分别测定了52例和人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唾液sIgA,IgG及溶菌酶水平,观察其中36例中,重度牙周炎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术后3月的牙周指数以及远期疗效。
结果表明:牙周炎患者治疗前sIgA低于,而IgG和溶菌酶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1月sIgG,IgG与正常组已无差异,溶菌酶反低于正常组,手术治疗降低牙周指数大于非手术治疗,结果提示:IgA水平与成人牙周炎指数呈正相
【总页数】4页(P386-389)
【作者】张延琳;吴惠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420.2
【相关文献】
1.香砂六君子汤对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唾液中sIgA、IgG水平的影响 [J], 黄海军;徐华;方一新
2.慢性涎腺炎手术前后唾液流量及SIgA,IgG,溶菌酶变化的测定 [J], 朱声荣;王秀丽
3.康复新口服液对口腔溃疡患者疼痛缓解,唾液SIgA水平、IgG水平的影响 [J],
曹云峰;张荣;周俊;邸乐乐;陈晓迪
4.牙周炎患者唾液SIgA和血清IgA变化的意义 [J], 苟建重;张兰
5.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唾液免疫球蛋白sIgA、溶菌酶变化及临床意义 [J], 贾立辉;华泽权;孟冬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单纯疱疹患者血清中IgE、IgM、IgA水平变化康靖【摘要】Objective:To study the oral herpes simplex of patients of IgE, IgM, IgA levels in serum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Methods:60 patients were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using using ELASA assay observation index. Results:The treatment group of before treatment serum IgE, IgM, IgA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and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acyclovir + vitamin B1+ thymosin capsule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ral herpes simplex, and the influence of IgE, IgM, IgA level in serum.%目的:研究口腔单纯疱疹患者血清中IgE、IgM、IgA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对60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静脉采血,采用ELASA法检测观察指标。
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清中IgE、IgM、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后水平。
结论:阿昔洛韦+维生素B1+胸腺肽胶囊治疗口腔单纯疱疹患者有显著疗效,且对血清中IgE、IgM、IgA 水平有影响。
【期刊名称】《甘肃医药》【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3页(P836-838)【关键词】口腔单纯疱疹;免疫球蛋白E;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作者】康靖【作者单位】741300 甘肃天水,武山县洛门中心卫生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复发性单纯疱疹是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导致的炎症性口腔、皮肤黏膜病,且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倾向,其中口腔单纯疱疹(OHS)的复发率为30%~50%,由HSV-I型引起,感染该病毒的患者出现口腔周围、唇缘、颜面部皮肤和鼻孔附近,部分患者出现眼部疱疹性角膜炎[1],生殖器等部位,初起局部现有灼热、潮红及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数小时后出现密集的小水疱,全程7~8天,愈后留有色素沉着,该病具有自限性,易反复发作,且无特效方法治疗,一般采用局部消炎、止痛、营养支持、口服抗病毒等方法。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分析什么是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是一种皮肤病,属于过敏性疾病之一。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成人也可患病。
特应性皮炎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渗出和结痂,常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和食物过敏等。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免疫反应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什么是儿童特应性皮炎儿童特应性皮炎是指儿童期(通常为生后4个月至2岁)发生的特应性皮炎。
儿童特应性皮炎在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等方面与成人特应性皮炎有所不同。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1. 皮肤瘙痒瘙痒是儿童特应性皮炎最常见的症状,往往是疾病的主要原因。
瘙痒让孩子感到不适,影响睡眠、饮食,甚至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
瘙痒可出现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手臂、手腕、脚踝、膝盖等处。
2. 皮肤红肿、渗出和结痂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水疱、渗液和结痂等表现,是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典型症状。
这些病变可出现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手臂、膝盖、脖子等处。
3. 皮肤干燥、粗糙皮肤干燥、粗糙是儿童特应性皮炎常见的症状之一。
由于皮肤细胞屏障功能不足,皮肤失去保湿能力,导致皮肤干燥、粗糙,容易出现龟裂、脱皮等症状。
4. 皮肤变色皮肤红肿、渗出、结痂等症状长期存在,会导致皮肤色素沉积,从而导致皮肤变色。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诊断和治疗1. 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可以初步诊断出儿童特应性皮炎。
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可以进行皮肤刮片、过敏原检查等。
2. 治疗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瘙痒、红肿、渗出等不适感。
治疗的方法包括局部应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
局部应用药物包括类固醇类药物、钙调制剂、外用激素、紫外线B光照射等。
口服药物包括抗过敏药、免疫抑制剂等。
光疗治疗常采用紫外线照射治疗。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预防儿童特应性皮炎的预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儿童患有特应性皮炎需要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水分蒸发和皮肤干燥,使用润肤剂常常有帮助。
唾液SIgA、溶菌酶含量与小儿呼吸道疾病关系的研究
张博芬
【期刊名称】《放射免疫学杂志》
【年(卷),期】1994(7)1
【摘要】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它与各种病原微生物,变应原及其它有害物质的侵入直接有关。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机体的各项免疫功能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粘膜局部免疫对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发生机理,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均有一定的意义。
【总页数】1页(P19)
【作者】张博芬
【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沈阳医学院口腔科;沈阳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
【相关文献】
1.唾液SIgA、溶菌酶含量与牙周病关系的探讨 [J], 王惠
2.唾液SIgA、溶菌酶含量与慢性支气管炎关系的探讨 [J], 顾涛
3.牙周病患者唾液SIgA、溶菌酶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J], 徐东武
4.支气管肺炎患儿唾液SIgA、溶菌酶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J], 骆培良
5.小儿呼吸道疾病唾液中SIgA含量的观察 [J], 沈洪全;宠华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在免疫机能评定中的应用作者:苏利强鲁建明秦海生王浩林王树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06期摘要:目的:应用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含量指标评定免疫机能;方法:收集整理文献,找到合理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案;结果:唾液中sIgA作为分析免疫机能简易指标在指导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运动员长期大强度训练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这可以从唾液中sIgA含量反映。
结论:可以通过唾液中sIgA含量及时调整运动量和强度、合理膳食来预防和缓解机体免疫的下降;对大众健身方面,可以通过分析sIgA的含量监控机体免疫状况,为科学的健身提供客观指标以指导实践。
关键词: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免疫机能中图分类号: G804.7文章编号:1009-783X(2006)06-0071-02文献标识码: A机能评定的方法和范围很广,主要涉及有氧运动能力,有氧运动供能系统分析,定量负荷的运动,胆固醇,血脂,脂肪酸,脂蛋白,心脏传导的变异性,心脏的形态和功能,肌肉活动的电生理,神经系统的灵敏性,肾功能情况,血氧运输功能,肌肉收缩力,心功能,运动能力,体质机能状况等方面[1]。
测定的方法也各异,但对免疫系统的评定比较少,运动与免疫方面的研究多为研究报告,目前针对免疫方面的评定尚不多见,且对免疫指标测定时多为取血,本文试图用一种无创的简便、易实施的方法来评定免疫机能。
1理论依据唾液免疫球蛋白(Ig)是唾液的主要蛋白成分之一,在各种口腔及全身性疾病的特异性免疫、病因学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分泌型(sIgA)是唾液Ig中的主要成分。
是由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二聚体IgA,与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的分泌片结合后,穿越黏膜上皮细胞,存储在唾液腺[2]。
sIgA可以防止细菌和病毒吸附在黏膜表面,还可以凝集细菌形成较大颗粒,有利于黏膜对细菌颗粒的清除,sIgA还可在补体、溶菌酶共同存在下,溶解细菌达到抗感染作用,此外,sIgA还可以通过中和病原体所产生的毒素,从而在黏膜局部发挥重要的抗感染作用。
[作者单位] 1徐州市儿童医院皮肤科,江苏徐州221006;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江苏南京210009;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江苏南京210009 [通讯作者] 王飞,E 2mail:ff wangfei@163.com特应性皮炎患儿唾液中分泌型I gA 及溶菌酶含量的变化陈萍1,杨莉2,王飞3[摘 要]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患儿发作期唾液中分泌型I g A 及溶菌酶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4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和20例健康婴儿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浊法检测唾液中分泌型I g A 及溶菌酶含量,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血清总I gE 。
结果 ①特应性皮炎患儿唾液中分泌型I g A 、溶菌酶含量及血清总I gE 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儿童,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②特应性皮炎患儿唾液分泌型I g A 及溶菌酶含量与SC ORAD 评分均呈正相关(P 均<0.01),血清总I gE 阳性组患儿分泌型I g A 含量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1)。
结论 特应性皮炎患儿发作期唾液中分泌型I g A 及溶菌酶含量可能增加,从而发挥了抗感染和清除过敏原的作用。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唾液;分泌型I g A;溶菌酶[中图分类号] R 7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89(2009)11-0718-03The L evel of Sa li vary Secretory Im m unoglobuli n A and L ysozy m e i n I nfan ts w ith A top i c D erma titis CHE N Ping 1,Y ANG L i 2,WANG Fei3(1D epart m ent of D er m atology,Xuzhou Children ′s Hospital,Xuzhou 221006,China;2D epart m ent of Peditrics,Zhongda Hospital,East and South U niversity,N anjing 210009,China;3D epart m ent of D er m atology,Zhongda Hospital,East and South U niversity,N anjing 210009,China )[Correspond i n g author] WANG Fei,E 2mail:ff wangfei@[Abstract]O bjecti ve T o study the levels of salivary secret ory i m munogl obulin A (sI g A )and lys ozy me and its clinicalsignificance in infants with acute at op ic der matitis (AD ).M ethods The levels of sI g A and lys ozy me were as 2sayed by radi o 2i m munoassay and turbidi m etry in 40patiens with AD and 20healthy contr ols .The t otal I gE in seru m were analyzed by allergy screen aut omatic allergy screening system.Results ①The levels of sI g A and lys ozy me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t otal I gE in seru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D patients than those in healthy contr ols (P <0.01).②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 on bet w een the levels of sI g A or lys ozy me and S CORAD score (P <0.01),and the levels of sI g A in positive t otal I gE gr 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egative gr oup in AD (P <0.01).Conclusi on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levels of salivary secret o 2ry I g A and lys ozy me may be increased in acute at op ic der matitis,which p lays an i m portant r ole in anti 2infec 2ti on and eli m inate allergens .[Key words] A t op ic der matitis (AD );Salivary;Secret ory i m munogl obulin A (sI g A );Lys ozy me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变应性皮肤病,一般自婴幼儿期起病,部分可持续到成年期,80%的患者容易发展为过敏性鼻炎或哮喘[1],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过敏原和感染常是上述疾病的诱因,而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在清除抗原及微生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口腔黏膜免疫功能的变化,笔者对4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发作期唾液中分泌型I g A (secret ory i m munogl obulin A ,sI g A )及溶菌酶(lys ozy m e,LZ )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收集2006年12月~2007年4月在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岁以内发作期特应性皮炎患儿40例(AD 组),诊断符合Hanifin 和Rajka 于1980年提出的诊断标准[2],疾病严重程度采用SCORAD 评分法进行评分。
伴有口腔疾病、呼吸道疾病、免疫缺陷病及寄生虫感染者除外,检测前2周系统服用过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者除外。
同时收集20例与AD组患儿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儿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均无过敏性疾病史及家族特应性病史。
AD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11月,平均3.8月,母乳喂养18例,人工喂养14例,混合喂养8例,伴有家族特应性病史者13例,SCORAD评分为15.4~67.5分,平均38.88±12.43分。
对照组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11月,平均3.2月。
母乳喂养9例,人工喂养7例,混合喂养4例。
1.2 方法1.2.1 标本收集 特应性皮炎患儿及健康婴儿均于上午10时(或清晨哺乳后2h)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用1mL无菌针管去针头后,在口腔底部抽取唾液1.0mL加入塑料离心管中密封,置-20℃冰箱保存备检。
同时采集静脉血2mL,离心或自然析出血清,血清标本置于2~8℃保存不超过7天。
1.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放免药盒购自北京原子高科核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批号:S1*******);溶菌酶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第一分所;“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领检科技有限公司。
1.2.3 测定方法 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采用比浊法测溶菌酶的含量;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总I gE水平及特异性I gE(s pecific I gE)。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两指标相关性采用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AD患儿与健康对照者唾液分泌型I g A及溶菌酶含量 见表1。
AD组患儿唾液分泌型I g A及溶菌酶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 0.01)表1 AD组与对照组唾液分泌型I g A及溶菌酶含量的比较Tab.1 Contrast the level of sI g A or lys ozy me bet w een ADgr oup and contr ol gr oupGr oup Cases sI g A(μg/mL)Lys ozy me(μg/mL)AD4049.45±18.4319.62±3.48Contr ol2024.10±11.6015.93±3.83 t 4.132 2.939P<0.01<0.012.2 AD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总I gE及特异性I gE的测定结果 血清总I gE>100I U/mL为阳性,AD组血清总I gE阳性28例(70.0%),健康对照组为4例(2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9.20,P<0.01)。
22例(55.0%)AD患儿检测到特异性I gE,以食入变应原为主,其次为吸入变应原。
2.3 AD组唾液分泌型I g A和溶菌酶含量与SCORAD 评分的相关性 见图1~2。
AD组患儿唾液分泌型I g A和溶菌酶含量与SCORAD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0,0.821,P均<0.01)。
图1 唾液分泌型I g A含量与SCORAD评分的关系Fi g.1 Relati on bet w een the levels of sI g A and SCORAD score图2 唾液溶菌酶含量与SC ORAD评分的关系Fi g.2 Relati on bet w een the levels of lys ozy me and S C ORAD score 2.4 AD组血清总I gE水平与唾液分泌型I g A含量的关系 血清总I gE阳性组患儿的唾液分泌型I g A 含量为54.50±17.38μg/mL,阴性组为37.67±15.68μ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2.885,P<0.01)。
3 讨论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是多因素的,包括家族中的易感性、皮肤对环境的高反应性、皮肤屏障功能缺陷,对食物、吸入性变应原、微生物感染、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特应性皮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