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本专题复习课同步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151.50 KB
- 文档页数:9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复习讲义编写:胡冰审核:陈日义班级学号姓名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⑴ 物质分类的方法⑵ 化学反应分类的方法:①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② 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④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离子反应和分子反应)。
2、分散系及其分类⑴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⑵ 组成: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剂——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⑶ 分类:⑷ 胶体①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nm ~ 100nm之间;② 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③ 胶体的分类;④净化胶体的方法:渗析法;⑤胶体的应用:知识点二: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和物质的量溶液的配制1、物质的量:用来表示物质所含一定数目微粒集体..多少的物理量,符号为n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mol)、微粒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间关系2、摩尔质量:3、气体摩尔体积:①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②气体摩尔体积:4、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知识点三: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1、实验基本操作①酒精灯的使用:②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锅、蒸发皿、燃烧匙;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试剂瓶、启普发生器及常见的计量仪器(量筒、容量瓶及滴定管等)。
计量仪器:温度计、天平、滴定管、量筒、容量瓶(注:量器不可加热和用做反应器)。
③加热方法:直接加热、水浴加热④气体收集及尾气处理:收集(排水法、排气法)尾气处理:(吸收式、燃烧式、收集式)⑤试纸的使用2、几种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⑴ 过滤 ⑵ 蒸发 ⑶ 蒸馏 ⑷ 萃取3、几种离子的检验⑴SO 42-: ⑵Cl -: ⑶CO 32-:4、多种离子共存时,如何逐一除尽,应把握什么原则(B )分离提纯时,先考虑物理方法(一看,二嗅),再考虑化学方法(三实验),后综合考虑。
专题一 复习提纲(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物质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最重要是从物质的组成上分类(2)、化合物还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 非电解质:关于电解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所以混合物(如溶液)、单质(如Cu 、石墨)等都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能导电是在溶于水或熔融条件下。
所以固体NaCl 、固体K 2SO 4等是不导电的。
3、含金属阳离子的电解质在熔融条件下也能导电(如熔融NaCl 、熔融BaSO4、熔融Na 2O 等),而液态HCl 、纯净的液态硫酸等是不导电的。
4、盐酸、稀(浓)硫酸、NaCl 溶液等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而是电解质溶液。
5、会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3)、电解质还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4)、物质的分散系分类1、常见分散系: 、 、 溶液、胶体、浊液是以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分类的 溶液:分散质直径 纳米 (即10-9m )胶体:1 纳米 分散质直径 100纳米 常见胶体: 浊液:分散质直径 纳米 2、胶体性质(1)丁达尔现象 在光的照射下形成光亮的通道 (2)胶体凝聚沉降 可用做净水剂2、化学反应的分类(1)从形式上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 、 (2)从是否有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为 、 氧化还原反应与 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纯净物 混合物:常见混合物如空气、溶液(如盐酸、稀硫酸、浓硫酸等)、 碱石灰(即CaO 和NaOH 的混合物)等 化合物 单质 (1)、物质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电解质酸: 碱: 盐: 金属氧化物:水 非电解质大部分有机物: 非金属氧化物: 其他:电解质强电解质 强酸: 强碱: 盐: 弱电解质 弱酸: 弱碱: 水:(3)氧化还原反应1.本质:2.判断依据:3.4.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 = 化合价降低总数元素失电子总数 = 元素得电子总数(4)按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分: 、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写:2.拆:3.删:4.查: 离子共存问题:1. 离子之间是否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2. 离子之间是否生成难电离的物质:3. 离子之间是否生成气体:4. 离子之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 溶液无色透明时,注意有色离子的排除:6. 强酸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物质7. 强碱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物质二、物质的量2、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1)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 A --- 。
高中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复习讲义教案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复习讲义编写:胡冰审核:陈日义班级学号姓名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⑴ 物质分类的方法⑵ 化学反应分类的方法:①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② 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④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离子反应和分子反应)。
2、分散系及其分类⑴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⑵ 组成: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剂——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⑶ 分类:⑷ 胶体①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nm ~ 100nm之间;② 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③ 胶体的分类;④净化胶体的方法:渗析法;⑤胶体的应用:知识点二: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和物质的量溶液的配制1、物质的量:用来表示物质所含一定数目微粒集体..多少的物理量,符号为n)间关系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mol)、微粒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2、摩尔质量:3、气体摩尔体积:①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②气体摩尔体积:4、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知识点三: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1、实验基本操作①酒精灯的使用:②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锅、蒸发皿、燃烧匙;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试剂瓶、启普发生器及常见的计量仪器(量筒、容量瓶及滴定管等)。
计量仪器:温度计、天平、滴定管、量筒、容量瓶(注:量器不可加热和用做反应器)。
③加热方法:直接加热、水浴加热④气体收集及尾气处理:收集(排水法、排气法)尾气处理:(吸收式、燃烧式、收集式) ⑤试纸的使用2、几种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⑴ 过滤 ⑵ 蒸发 ⑶ 蒸馏 ⑷ 萃取 3、几种离子的检验⑴SO 42-: ⑵Cl -: ⑶CO 32-: 4、多种离子共存时,如何逐一除尽,应把握什么原则(B )分离提纯时,先考虑物理方法(一看,二嗅),再考虑化学方法(三实验),后综合考虑。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玻璃的叙述正确的是A.钢化玻璃、石英玻璃及有机玻璃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含溴化银的变色玻璃,变色原因与太阳光的强度和生成银的多少有关C.玻璃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D.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Na2O·CaO·6SiO2,说明玻璃为纯净物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乙醇、空气为原料可制取乙酸B.甲苯分子中最多13个原子共平面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可以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D.分子式为C5H12O的醇共有8种结构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环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9N AB.56g铁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小于3N AC.16g O2和14C2H4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8N AD.常温下,1 L 0.5 mol/L CH3COONH4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H3COO-与NH4+的数目均为0.5N A4.下列微粒互为同位素的是A.H2和D2B.2He和3He C.O2和O3D.冰和干冰5.下列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
元素X W Y Z R原子半径(pm) 37 64 66 70 154主要化合价+1 -1 -2 -5、-3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按X、W、Y、Z、R的顺序依次增大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可能是离子晶体,也可能是分子晶体C.W、Y、Z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H3>H2Y>HWD.R元素可分别与X、W、Y三种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6.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向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或SO32—C.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足量盐酸酸化,然后加BaCl2溶液,若加HCl时有气体产生,加BaCl2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D.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7.短周期元素W、X、Y、Z、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与Y能形成两种常温下均为液态的化合物,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Z的原子在短周期中半径最大,Q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Y<ZB.W、X、Y、Z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水溶液一定呈碱性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大于X,是因为非金属性Y强于XD.工业上制取Q单质通常采用电解其熔融氯化物的方法8.下列物质的分类依据、类别、性质三者之间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A.A B.B C.C D.D9.“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②实验室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0.1875年科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镓”,它是门捷列夫预言的元素类铝。
本专题复习课一、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等。
用树状分类法将物质一般分为: 错误!又:化合物根据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是否导电,分为:化合物⎩⎪⎨⎪⎧电解质⎩⎨⎧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二、物质的转化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从形式和反应物种类分四种基本类型⎩⎪⎨⎪⎧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变化⎩⎪⎨⎪⎧非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特征三、物质的分散系分散系(混合物)⎩⎪⎨⎪⎧溶液胶体⎩⎨⎧ 丁达尔效应聚沉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四、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五、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图六、原子的构成1.原子(A ZX)⎩⎪⎨⎪⎧原子核⎩⎨⎧质子Z中子11H 除外N核外电子2.关系式: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________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了数+________ 七、离子的检验1.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 B.①和③C.③和④ D.①和④2.给出下列条件,无法确定该物质摩尔质量的是( )A.已知气体在标准状况时的密度B.已知物质的体积和质量C.已知一定量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D.已知物质一个分子的实际质量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 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B.25℃,1.01×105 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C.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所制得的100 mL溶液中含Na+数为0.1 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4.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22.4bcaN AL B.22.4abcN ALC.22.4acbN AL D.22.4bacN AL5.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 g硫酸铜,配成500 mL溶液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6.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与N2的摩尔质量相等C.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1∶1D.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2∶17.下列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常用于分离物质的仪器是( )A.①②⑥ B.①③⑤C.②④⑥ D.③④⑦8.为了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其中有下列几个操作:①NaOH固体放在纸上进行称量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③NaOH在烧杯里刚好完全溶解,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次,洗涤液也均转入容量瓶中⑤使蒸馏水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C.②③⑤ D.①③⑤9.下列物质的分类采用树状分类法的是( )A.铁是单质又是导体B.纯净物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C.氯化钠是钠盐又是氯化物D.氢氧化钙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属于碱10.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11.(1)相同物质的量的CO2和O2,其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氧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质量相同的CO2和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2)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其分子数最多接近____________,最少接近_____,氧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_。
12.下图是医生为病人输液时用的一瓶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C6H12O6)注射液的标签:葡萄糖注射液规格:250 mL内含葡萄糖12.5 g生产批号:0909203有效期:至2012年9月(1)该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________。
(2)该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
(3)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2位)1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2-4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HCl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五步操作中,最后进行的是________。
(2)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的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酒精灯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 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粗盐经过一系列操作后的溶液中滴加过量饱和Na2CO3溶液。
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Na2CO3溶液已经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2.0 mol·L-1 CuSO4溶液和1.0 mol·L-1 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
计算:(1)混合液中CuSO4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2)混合液中Cu 2+、H +、SO 2-4的物质的量浓度。
本专题复习课知识网络 一、如Fe 、Cu 、Al 、Na 等 如H 2、N 2、O 2、C 60等 如He 、Ne 等 如CH 4、C 2H 5OH 、CH 3COOH 等 如HCl 、H 2SO 4、H 2CO 3等 如NaOH 、KOH 、Ca(OH)2等 如NaCl 、CaCO 3、NaHSO 4等 如CO 、CO 2、CuO 等 如HCl 、NaCl 、NaOH 等 如NH 3·H 2O 、CH 3COOH 等 如C 2H 5OH 、C 6H 12O 6、CO 等二、2.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四、状态不同 不溶的 挥发性不同 溶质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 可溶性固体 沸点不同 互溶的液体 二者互不相溶 互不相溶 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溶剂中六、2.电荷数 电荷数 七、①颜色 状态 气味 ②颜色 有无沉淀 气体强碱 稀HNO 3酸化的AgNO 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 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 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BaCl 2(CaCl 2)溶液 与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另取试液能与BaCl 2或CaCl 2溶液产生沉淀 蓝色 浅绿色 黄色 紫红色 黄色 紫色课后作业1.D [①和④中均用玻璃棒引流。
]2.B [根据相关关系式可确定M =ρ·V 标、M =m n、M =N A ·m (分子),故答案为B 。
] 3.B [A 项中含有N A 个氢原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其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 ;B 项中64 g SO 2的物质的量为1 mol ,含有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为3 mol ,故原子总数为3 N A ;C 项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 -1,则100 mL 溶液中Na +的数目无法计算;D 项中水在标况下不是气体,一定体积的水不能按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
]4.A [设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则a MN A =b ,所以M =aN A b g·mol -1,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c g÷⎝ ⎛⎭⎪⎫aN A b g·mol -1×22.4 L·mol -1=22.4bc aN A L 。
]5.D [首先应以500 mL 来计算胆矾或硫酸铜的质量,计算得出应用12.5 g 胆矾或8.0 g硫酸铜,因此A 、B 项错误,由于配制500 mL 溶液,故C 加水500 mL 是错误的,而应加水稀释至500 mL 。
]6.C 7.B 8.D 9.B 10.D11.(1)1∶1 3∶2 1∶1 8∶11 (2)N A 0.5 N A 2N A12.(1)237.5 g (2)1 g·cm -3 (3)0.28 mol·L -113.(1)③ (2)②①③④⑤ (3)除去Ca 2+以及加入的过量Ba 2+取上层清液直接滴入Na 2CO 3溶液,不再产生沉淀 (4)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或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 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而导致液滴或晶体飞溅14.(1)7.5 (2)托盘天平和砝码(3)搅拌、加热(4)用玻璃棒引流(5)加蒸馏水至容量瓶中的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不是因为该同学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15.(1)c(CuSO4)=1.0 mol·L-1c(H2SO4)=0.5 mol·L-1(2)c(Cu2+)=1.0 mol·L-1c(H+)=1.0 mol·L-1c(SO2-4)=1.5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