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望小儿指纹
- 格式:ppt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15
望小儿指纹要点速记及歌诀
望小儿指纹
1.望小儿指纹的含义
观察3岁以内小儿食指掌侧前缘部的浅表络脉的形色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
2.望小儿指纹的原理及意义
速记歌诀
小儿指纹察脉络,太渊分支从此过。
望纹切脉同一理,纹色形态诊邪客。
3.望小儿指纹的方法
诊察小儿指纹时,可抱小儿面向光亮,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再以右手拇指的侧缘蘸少许清水后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从指尖(命关)向指根部(风关)推擦几次,用力要适中,使指纹显露,便于观察。
速记歌诀
儿科诊法指纹分,风气命关手太阴。
红黃隐隐正常色,不出风关邪未深。
4.正常小儿指纹
(1)三关的划分
(2)正常指纹特点在食指掌侧前缘,隐隐显露于掌指横纹附近,纹色浅红微黄,隐现于风关之内,不明显浮露,不超出风关,粗细适中。
(3)影响因素小儿指纹受年龄大小、皮肤薄厚、体形胖瘦、气候寒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临床上要注意排除这些相关的影响,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速记歌诀
隐隐风关内,淡红黄相兼。
单枝粗细适,长幼寒温变。
5.病理小儿指纹
对小儿病理指纹的观察,应注意其纹位、纹态、纹色、纹形四方面的变化,其要点可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速记歌诀
指纹浮沉主病情,浮浅主表沉里明。
红纹外感紫属热,黄虚黑郁青痛惊。
淡细不泽主虚证,深粗暗滞实热征。
风关病轻气关重,命关见之病多凶。
多枝弯曲环形重,单枝斜形属病轻。
详情:网页链接。
辨小儿指纹望小儿指纹,又称望小儿食指络脉,是观察3岁以内小儿食指掌侧前缘部的浅表络脉形色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
小儿指纹诊法始见于唐。
王超《水镜图诀》,是由《灵枢。
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
后世医家如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清·陈复正的《幼幼集成》、林之翰的《四诊抉微》、汪宏的《望诊遵经》等,对此法都有详细的论述和发挥,使之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对诊断儿科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食指掌侧前缘络脉为寸口脉的分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循次指内廉,出其端),与寸口脉同属手太阴肺经,故望小儿指纹与诊寸口脉意义相同,可以诊察体内的病变。
加之3岁以内的小儿寸口脉位短小,切脉时只能“一指定三关”,诊脉时又常哭闹,气血先乱,使脉象失真,从而影响诊脉的准确性。
而小儿皮肤较薄嫩,食指络脉易于观察,望指纹较之诊脉更为方便易行,故常以此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弥补小儿脉诊的不足。
诊察小儿指纹时,可抱小儿面向光亮,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再以右手拇指的侧缘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从指尖向指根部轻推几次,用力要适中,使络脉显露,便于观察。
小儿食指按指节分为三关:食指第一节,即掌指横纹至第二节横纹之间,为风关;第二节,即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为气关;第三节,即第三节横纹至指端,为命关。
正常指纹特点正常食指指纹在掌侧前缘,纹色浅红,红黄相间,络脉隐隐显露于风关之内,粗细适中。
影响因素小儿指纹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年幼儿络脉显露而较长;年长儿络脉不显而略短。
皮肤薄嫩者,络脉较显而易见;皮肤较厚者,络脉常模糊不显。
肥胖儿络脉较深而不显;体瘦儿络脉较浅而易显。
天热脉络扩张,指纹增粗变长;天冷脉络收缩,指纹变细缩短。
因此,望小儿指纹要排除相关因素的影响。
对小儿病理指纹的观察,应注意其纹位、纹态、纹色、纹形四方面的变化,其要点可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浮沉分表里指纹浮而显露:为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
中医诊断学望诊之排出物及小儿指纹中医诊断学望诊之排出物及小儿指纹望排出物望排出物是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某些排出体外的病理产物的形、色、质、量的变化以诊断病情的方法。
分泌物主要是指人体官窍所分泌的液体,它具有濡润官窍等作用,如泪、涕、唾、涎等,其色、质、量的表现与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当脏腑有病时,可引起其发生异常改变。
排泄物是人体排出的代谢废物,如大便、小便等,当脏腑有病时,也可发生相应的形、色、质、量的异常改变。
此外,人体有病时所产生的某些病理产物,如痰液、呕吐物等也属排出物范畴,其色质量也与病情密切相关。
望排出物变化总的规律是:凡色白、质稀者,多属虚证、寒证;凡色黄、质稠者,多属实证、热证。
一、望痰涕(一)望痰痰是由肺和气道排出的病理性黏液。
观察痰的色、质、量,可以判断脏腑的病变和病邪的性质。
痰白清稀者,多属寒痰。
因寒邪阻肺,津凝不化,聚而为痰,或脾阳不足,湿聚为痰,上犯于肺所致。
痰黄稠有块者,多属热痰。
因邪热犯肺,煎津为痰,痰聚于肺所致。
痰少而黏,难于咯出者,多属燥痰。
因燥邪犯肺,耗伤肺津,或肺阴虚津亏,清肃失职所致。
痰白滑量多,易于咯出者,多属湿痰。
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聚为痰,上犯于肺所致。
痰中带血,色鲜红者,称为咯血。
常见于肺痨、肺络张、肺癌等病人。
多因肺阴亏虚和肝火犯肺,火热灼伤肺络,或痰热、邪毒壅肺,肺络受损所致。
咯吐脓血痰,气腥臭者,为肺痈。
是热毒蕴肺,化腐成脓所致。
(二)望涕涕是鼻腔分泌的黏液,涕为肺之液。
流涕多因六淫侵袭、肺失宣肃,或热邪熏蒸、气血腐败成涕,或气虚阳亏、津液失固所致。
可见于多种鼻腔、鼻窦疾病。
新病鼻塞流清涕,是外感风寒;鼻流浊涕,是外感风热。
阵发性清涕量多如注,伴喷嚏频作者,多属鼻鼽,是风寒束于肺卫所致。
久流浊涕,质稠、量多、气腥臭者,多为鼻渊,是湿热蕴阻所致。
二、望涎唾(一)望涎涎是从口腔流出的清稀黏液。
涎为脾之液,由口腔分泌,具有濡润口腔、协助进食和促进消化的作用。
“望小儿指纹诊法”及其临床意义侯雅静;陈家旭;刘玥芸【摘要】Inspection of children fingerprint is one of important diagnostic methods in TCM Pediatrics.After researching many ancient medical books the author thinks the inspection of children fingerprint diagnostic method is very important and is worth being studied in technological methods and utilized in modern through considering it's origin,theoretical basis and diagnosis content.%望小儿指纹也称望虎口三关脉纹,是中医儿科临床诊断中重要的诊法之一.笔者参考多部古籍资料就望小儿指纹诊法起源、理论依据及其所包含望三关、颜色等内容进行梳理.该诊法融合经络学说、五色主病理论、寸口脉学说等思想,自唐朝起源,历经多代医家验证传承至今,是值得用现代科学探索发展并推广应用于临床的中医儿科诊断方法.该诊法补充完善了临床四诊信息,利于辨证论治,不仅可作为诊断用法,还可作为病情观测指标并判断疾病预后、转归,部分现代医学研究结果亦证实该诊法具有科学性及临床诊断意义.【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23)007【总页数】3页(P909-910,920)【关键词】小儿指纹;理论依据;临床意义【作者】侯雅静;陈家旭;刘玥芸【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9在现代中医儿科的临床诊断中,望小儿指纹诊法并未得到重视。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备考习题及答案:望小儿指纹小儿指纹鲜红其临床意义是A.外感表寒证B.里热证C.疼痛、惊风D.脾虚疳积E.血络郁闭『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指纹鲜红属外感表证、寒证。
A.指纹淡白B.指纹色青C.指纹鲜红D.指纹紫红E.指纹紫黑小儿外感风寒常见到的指纹是小儿疳积常见到的指纹是『正确答案』C、A『答案解析』指纹鲜红属外感表证、寒证。
指纹淡白属脾虚、疳积。
淡滞定虚实指纹浅淡而纤细者,多属虚证。
因气血不足,脉络不充所致。
指纹浓滞而增粗者,多属实证。
望头面五官头发瘙痒,多脂多屑,头发脱落,其临床意义是A.肾经亏损B.血虚受风C.肝经风热D.血热化燥E.脾胃湿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头发已脱,头皮瘙痒、多屑多脂者,多为血热化燥所致。
小儿睡时露睛,多由于A.脾虚气血不足B.肾虚阴精亏耗C.肺失宣降D.肝经风热E.肝风内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睡眠露睛多属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胞睑失养所致。
目部的肾脏相关部位是A.眼胞B.白睛C.黑睛D.瞳仁E.内外眦的血络『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瞳仁属肾,称为“水轮”。
五轮学说认为,白睛所属的是A.心B.肺C.肝D.肾E.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白睛属肺,称为“气轮”。
望皮肤小腿部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者,称为A.抱头火丹B.麻疹C.流火D.瘾疹E.赤游丹『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者,为丹毒。
发于小腿足部者名流火。
斑与疹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色红成片B.是否时现时隐C.是否抚之碍手D.是否压之褪色E.是否伴有身热『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斑指皮肤黏膜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摊于皮肤,摸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的症状。
疹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的症状。
望舌阴寒内盛,血行瘀滞的舌象表现是A.舌淡红润泽B.舌红绛少苔C.舌绛紫而干D.舌淡白光莹E.舌淡紫湿润『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舌淡紫而湿润---阴寒内盛,或阳气虚衰所致寒凝血瘀。
简述望小儿指纹的方法望小儿指纹是指幼儿指纹的特征,与成人指纹相比,望小儿指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为了对望小儿指纹进行识别和研究,需要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获取和分析指纹特征。
常用的望小儿指纹采集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指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幼儿手指上的指纹特征,然后使用摄像机或者数码相机等设备进行拍摄。
在拍摄时,应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并保持镜头与指纹平面垂直,以确保获取到清晰的指纹图像。
然后,将拍摄到的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中,使用专门的指纹识别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间接观察法是指通过使用特殊的指纹材料,将幼儿的手指放置在上面,然后将指纹转移至指纹卡片上。
这种方法需要用到指纹卡片、指纹粉等工具。
首先,将指纹卡片放置在平整的表面上,然后将幼儿手指按压在指纹卡片上,使指纹与卡片接触。
接下来,使用指纹粉轻轻地覆盖在指纹卡片上,使指纹清晰可见。
最后,将指纹卡片放置在扫描仪或者数码相机上进行扫描或拍摄,然后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无论是直接观察法还是间接观察法,望小儿指纹的采集都需要严格遵守一些规范和要求。
首先,采集指纹的环境应该保持干净整洁,避免灰尘和杂质对指纹图像的影响。
其次,采集指纹时应该保持幼儿的手指干燥,并避免手指上有污垢等物质。
此外,还应注意保护幼儿的隐私,采集指纹时要尽量减少对幼儿的不适和抵触情绪。
望小儿指纹的采集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指纹识别和犯罪侦查,还可以应用于儿童安全防护、学生管理等方面。
通过对望小儿指纹的采集和分析,可以为幼儿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也为幼儿的身份确认和信息管理提供了便利。
望小儿指纹的采集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采集过程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和要求。
这些采集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可以为幼儿的安全和身份确认提供有效的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指纹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望小儿指纹的采集方法将会越来越完善,为社会的发展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文档小儿看病歌诀小儿有病令人怜,全仗医生仔细观。
令人抱出光明处,先将面部用心看。
额属心兮颏属肾,左肝右肺两腮前。
鼻乃脾经为主宰,五经辨色要心虔。
白者气虚黄有积,赤者为热青主寒。
鼻塞声重伤风重,眼下青色主饮痰。
口唇赤白阴阳判,赤者胃热白者寒。
虫积唇内生白点,疳气鼻燥体态干。
有痛啼哭总不止,有积襁褓不耐烦。
抱出贪凉欲赴冷,此乃内热使之然。
若是当风即畏缩,必是伤风与阴寒。
鼻冷疮疹耳冷热,遍身发热是风寒。
手足心热口发渴,纹沉食积是真诠。
若是下午手心热,阴虚盗汗夜生烦。
倘若手指稍头冷,便是惊风一例看。
只有中间一指热,小儿一定是伤寒。
中指微微独自冷,定然麻痘恐相缠。
复看指纹记歌诀,浮沉色气审的端。
要看指纹风气命,三关内推细心研。
三关寅卯辰部位,病之吉凶在此间。
初起风关病无碍,气关纹现恐缠绵。
乍临命位诚危急,射甲通关命难全。
指纹何故浮然样,邪在皮肤病易蠲。
忽而关纹沉沉状,已知入里病盘旋。
身安脉纹红黄色,紫脉为热红伤寒。
青主惊风白疳疾,三关见黑命恐难。
伤食弯外青兼紫,脉纹弯内是风寒。
腹痛纹入掌中里,色淡气弱禀先天。
关纹滞涩皆因积,邪遏阴营卫气连。
食郁中焦风热炽,不行推荡病何迁。
小儿指纹色泽主病歌身安定见红黄色,红艳外感风寒得。
指纹淡淡本虚寒,莫待深红化为热。
关纹见紫热之症,青色为风古所称。
食伤紫青痰气逆,三关青黑祸难成。
紫黑血络因郁闭,色淡为虚紫红热。
青色惊风与痛证,实证多见滞暗色。
简述望小儿指纹的方法
望小儿指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光学扫描:利用光学设备对望小儿手指进行扫描,通过反射
和吸收的光线来获取指纹图像。
这种方法非常常见,操作简单,扫描速度快,但对指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
2.电容式扫描:采用电容感应技术对指纹进行扫描。
手指放置
在电容传感器上时,电容传感器感应到指纹的脊线和谷线,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生成指纹图像。
这种方法对指纹图像质量要求较低,可以在不良环境下使用。
3.超声波扫描:利用超声波技术对指纹进行扫描。
超声波传感
器将超声波发射到手指上,然后接收返回的超声波信号,并根据信号差异来生成指纹图像。
这种方法几乎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指纹质量要求较低,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指纹识别。
4.热敏传感器:利用热敏电阻或热敏传感器对指纹进行扫描。
手指放置在传感器上时,指纹的热量传递会产生温度变化,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这种变化,并根据温度分布生成指纹图像。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对指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
这些方法都可以用于望小儿指纹的识别和认证,选择合适的方法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
中医望小儿指纹的方法诊察小儿指纹时,可抱小儿面向光亮,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再以右手拇指的侧缘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从指尖向指根部轻推几次,用力要适中,使络脉显露,便于观察。
正常小儿指纹:1、小儿食指按指节分为三关:食指第一节,即掌指横纹至第二节横纹之间,为风关;第二节,即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为气关;第三节,即第三节横纹至指端,为命关2、正常食指指纹在掌侧前缘,纹色浅红,红黄相间,络脉隐隐显露于风关之内,粗细适中。
3、小儿指纹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年幼儿络脉显露而较长;年长儿络脉不显而略短。
病理小儿指纹:1、皮肤薄嫩者,络脉较显而易见;皮肤较厚者,络脉常模糊不显。
肥胖儿络脉较深而不显;体瘦儿络脉较浅而易显。
天热脉络扩张,指纹增粗变长;天冷脉络收缩,指纹变细缩短。
对小儿病理指纹的观察,应注意其纹位、纹态、纹色、纹形四方面的变化,其要点可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2、指纹浮而显露:为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
因外邪袭表,正气抗争,鼓舞气血趋向于表,故指纹浮显。
指纹沉隐不显:为病邪在里,见于内伤里证。
因邪气内困,阻滞气血难于外达,故指纹沉隐。
3、指纹色鲜红,主外感风寒表证,因风寒外袭,邪正相争,气血趋向于表,故指纹浮显易见而纹色偏红。
指纹紫红,主内热证,因热盛血涌,气血壅滞脉络,故纹色紫红。
4、指纹色青,主疼痛、惊风,因痛则不通,或肝风内动,脉络郁滞,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故纹色变青紫。
指纹淡白,主脾虚、疳积,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无以充养脉络,故纹色淡白。
指纹色紫黑,为血络郁闭,多属病危之象,因邪气壅盛,郁闭心脉'或心肺气衰,脉络瘀阻,故见紫黑。
《四诊抉微·三关脉纹主病歌》有云:。
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黑时因中恶,黄即困脾端。
“5、指纹浅淡而纤细者,多属虚证,因气血不足,脉络不充所致。
指纹浓滞而增粗者,多属实证,因邪正相争,气血壅滞所致。
望诊—看小儿指纹三关法望指纹是儿科诊断的特殊方法,常用于3岁以内的幼儿。
因幼儿脉部短小,诊病时又每多哭闹,易使切脉失其真象,此时可望诊指纹。
纹指络脉(浅表静脉)在虎口至食指上中下三节:第一节为“风关”(又名寅关),第二节为“气关”(又名卯关),第三节为“命关”(又名辰关)。
纹见下节风关者为轻病,纹见中节气关者为重病,纹见上节命关者为危证,直透过三关者为最危之症。
若脉络浮,则病在表;脉络沉,则病在里。
应该注意的是,在验指纹时,须用大指侧面,轻轻地推小儿食指三关,宜从命关推向风关,切不可从风关推向命关。
正常指纹,多是淡红隐隐,不超过风关。
指纹辨证,中医多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带分虚实,三关定轻重”句话。
所谓浮沉分表里,是指纹升浮显露,相当于浮脉,为表证;若指纹沉浮隐现,则相当于沉脉,为里证。
通过辨颜色和淡滞,可诊断病证的寒热虚实:如指纹色淡,多为虚证、寒证,可见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的病孩。
如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可见于伴有发热、恶寒、咳嗽、流涕的感染性疾病初起时。
指纹紫红沉隐,多为里热,可见于高热、咳喘的支气管肺炎等病。
青紫纹可见于惊风抽搐的热极动风证。
指纹淡青,多见于虚风证,可兼有呕泄失水、久吐久泄、暴吐暴泄、脾虚引致肝风、手足抽筋等病状。
颜色淡紫,则多属虚热,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
若指纹紫滞,推之不畅,回流较慢,多见于痰湿、食滞、郁热、病重时;在热性病过程中,如肺炎、脑炎,或暴吐暴泄、心肺功能衰竭、郁血、缺氧时,可指纹暗滞,唇舌紫绀。
下面内容引自《针灸大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细读。
指纹切要小儿三岁前,还无法用把脉的方法诊断,并非无脉可诊,而是因为虚实不易确定,难以确诊。
小儿害怕陌生人,初见不无啼叫,呼吸先乱,神志仓忙,而迟数大小已无法反映真实情况。
所以通过指纹和面色病候相印证,这也算是望切两得。
观指纹方法令人抱儿对立于向光之处,以左手握儿食指,以我右手拇指推儿三关,察其形色,细心体认,能够分辨“表里寒热虚实”就足够判断病情了。
拓睿教育中诊强化要点——望小儿指纹、望小儿囟门01小儿食指脉络显于命关为?(单选)A.邪气入经B.邪气入络C.邪入脏腑D.邪犯皮毛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C络脉显于风关邪气入络,显于气关为邪气入经,显于命关为邪入脏腑。
02小儿食指络脉,色鲜红者主?(单选)A.内热B.外感C.寒湿D.虚证E.动风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B红紫辨寒热,色偏红提示为外感寒证,偏紫则为热证。
色鲜红为外感的表现,外邪袭表,气血充盛于卫表,故色鲜红。
03小儿食指络脉浮露,色鲜红的提示(单选)A.虚热B.疳积C.实热D.伤阴E.外感表证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E红紫辨寒热,色偏红提示为外感寒证,偏紫则为热证。
色鲜红为外感的表现,外邪袭表,气血充盛于卫表,故色鲜红。
✓拓睿教育(四)望小儿指纹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浮沉分表里:络脉浮露—外感表证;络脉沉隐—外感病的里证阶段/内伤病证红紫辨寒热:络脉鲜红—外感表证;络脉紫红—里热证;络脉青色—疼痛、惊风;络脉紫黑—血络郁闭,病属重危。
络脉色淡—脾虚等虚证淡滞定虚实:络脉浓滞增粗—实证、热证络脉浅淡变细,分支不显—虚证、寒证三关测轻重:络脉显于风关—邪气初入,病情轻浅;络脉达于气关—病情发展,病位较深;络脉达于命关—邪深病重;透关射甲,病多凶险,预后不佳。
食指络脉单枝—虚证;食指络脉弯曲、环形、多枝者—实证。
(五)望小儿囟门前囟门闭合时间:12~18个月后囟门闭合时间:2~4个月囟门下陷:气血亏虚/肾精亏虚囟门迟闭:肾精不足/脾胃虚弱,多见于佝偻病囟门突起:温病/脑髓病变/颅内积水小儿发结如穗:疳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