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指纹诊断
- 格式:pdf
- 大小:26.06 KB
- 文档页数:3
望少儿指纹诊病
望少儿指纹诊病
指纹是指浮露于食指桡侧可见的脉络(即食指掌侧的浅静脉),是由手太阴肺脉分支而来,所以望小儿指纹与诊寸口脉具有近似的临床意义,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幼儿。
望指纹,主要是观察其色泽与形态的变化。
(1)三关:小儿指纹分风、气、命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命关。
(2)望指纹的方法:医生用左手把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地从命关向气关、风关推数次,使指纹明显,便于观察。
(3)望三关辩别疾病轻重:指纹仅见于风关,表示邪浅病轻易治;至气关则病势较重,病邪较深;如由风关、气关透至命关,即指纹伸延到指端,所谓“透关射甲”,则病深而危重。
(4)望指纹的色与形:正常的指纹,黄红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颜色的变化:纹色鲜红多属外感风寒表证;紫红色为热证;色青主惊、主风、主痛;色淡为虚证。
形态的变化:纹色深浓粗大,为邪盛病重、指纹极细、色淡、多为正虚;纹浮为病在表;纹沉为病在里。
小儿指纹三关示意图
一般认为指纹充盈度的变化主要与静脉压有关。
在心力衰竭、肺炎等患儿,大多数向命关伸延,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静脉压越高,指纹的充盈度就越大,也就是越向指尖方向伸展。
指纹的色泽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体内的缺氧程度,缺氧越甚,血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就越多,指纹就更显青紫。
故在肺炎及心力衰竭的患儿多出现青紫色或紫色的指纹,贫血的患儿,则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减少、指纹色也变淡。
健康博览·2010/09编辑/左佰常中医诊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结合。
在给幼儿诊断疾病时,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就是望“指纹”。
“指纹”其实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一条青筋。
看“指纹”是传统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用于3岁以下的孩子。
想要通过“指纹”辨别疾病,先要了解“虎口三关”(如图示)。
正常孩子的“指纹”,颜色应该是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
生病以后,“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浮在表浅病轻,反之病重。
如果“指纹”清晰,孩子的病情就比较轻;若“指纹”已沉到肌肤之内,说明病情较重。
比如孩子刚感冒,“指纹”是清晰可见的,如果已发展到气管炎、肺炎,“指纹”就可能看不太清楚了。
纹色辨寒热。
如果孩子外感风寒,“指纹”鲜红而表浅;若“指纹”淡红而沉于内,则为脾胃虚寒。
“指纹”呈现紫色,病属热。
若“指纹”紫暗而沉于肌肤之内,则显示邪热郁滞于体内。
“指纹”紫黑为热邪深伏,郁闭血络,病情危重。
轻推“指纹”看虚实。
“指纹”色淡,用手推后消失,过一会儿才出现的孩子,多是肺虚、脾虚,孩子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稀或便秘。
推一下“指纹”,没有明显变化,多为实证,或病邪停留在体内。
“指纹”长短反映病情轻重。
病情较轻,“指纹”较短,一般仅见于风关。
若“指纹”到了气关,说明病情较重。
如果命关也见到了“指纹”,甚至“指纹”穿过命关,向指尖延伸,中医称之为“透关射甲”,预示疾病已到了十分危险的阶段。
辨“指纹”识小儿疾病□文/郝宏文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17.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儿指诊法和歌诀及望诊法小儿指诊法。
出唐·王超《水镜图诀》。
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
三岁以下小儿诊脉困难,常代以诊指纹,即观察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纹达气关是感邪较重,纹透命关则病尤重。
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纹紫为热,淡红为虚,青色为风、主痛,青兼紫黑为血络瘀闭。
据《幼幼集成》载述: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轻重、深浅,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
1、三关小儿指纹分风、气、命三关。
即十指第一节部位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2、望指纹内容指纹的色泽、浮沉及部位可反映疾病的性质、病史轻重机械正盛衰情况。
即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质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正常指纹,黄红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邪在表;指纹成而不显者,多为病邪在里。
色鲜红者,多外感风寒;色紫红者,多为热证;色青者主风、主惊、主痛;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
指纹细而浅淡者,多属虚证;粗而浓滞者,多属实证。
指纹显于风关,表示病邪清浅;过风关至气管者,为邪已深入,病情较重;过气关达命关者,为邪陷病深;若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指端者,即所谓“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危重。
歌诀3岁以下看指纹,食指络脉细推寻;风气命关依次列,射关透甲病不轻。
紫因热甚红伤寒,青为惊风白是疳。
望诊望诊,即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情。
望诊的内容包括就全身状况诊察的整体望诊,如望神色、望形态;就局部状况诊察的分部望诊,如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
望诊诊查的结果一般比较客观可靠。
但是也要注意,儿科望诊时,要尽量使小儿安静,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诊查既全面又有重点,细心而又敏捷,才能提高诊查的效果。
1.望神色望神色,包括望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
神色望诊,可以对小儿患病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又指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
望诊之察指纹
察指纹
察指纹是对三岁以内小儿的一种诊法。
指纹是指虎口至示指掌侧外线所显现的脉络,
示指近掌侧虎口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正常指纹,颜色大部分是红中带黄,隐约而不显露风关之上。
若发生疾病,则指纹的隐显、色泽、部位,多随之而引起变化,
如能掌握其规律,有助于诊断。
看指纹的方法
在向光处,医者以左手两手指执患儿示指尖端,另以右手拇指从命关轻轻向风关推按,使指纹浮露,便于察看。
1、浮沉分表里
指纹浮而显现为病邪在表;
沉而隐约多为邪已入里。
2、红紫辨寒热
纹色鲜红而纹体浮露,为风寒发热表证;
深红多为热邪内郁;
淡红多属虚寒,
色青紫多主痛、主惊、主抽搐。
3、淡滞定虚实
凡见指纹色淡,不论新病久病,均属虚证;
指纹郁滯,推之不畅,多因痰湿、食滞、邪热郁结,病邪稽留,阻遏营卫,均属实证。
4、三关测轻重
指纹现于风关,为病邪初侵,证尚轻浅;
见于气关,为邪已深入,病势正旺;
若从风关、气关透达命关或直透指端爪甲,即所谓“透关射甲”,病多危重。
通过小儿食指”指纹“诊断疾病的方法在小儿疾病诊断中,以四诊“望闻问切”的望诊为主,因为小儿不能全面正确描述自身身体状况。
接下来,宝爸宝妈们,我们一起来学习怎么看小儿食指脉络,分别有什么症状,说明什么问题。
一、食指脈絡指的是什麽?小儿食指脉络,该诊法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
食指脉络,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青筋,也称指纹。
由于小儿食指脉络与成人寸口同属手太阴肺经,故望食指脉络诊病原理与成人的寸口脉原理相同。
3岁内的小儿寸口部脉短小,加之不易配合,常哭闹,切脉的效果较差。
而小儿的皮肤薄嫩,食指脉络易于暴露在外,故常望食指诊病。
二、定位和診察食指脉络在虎口至食指上中下三节,近虎口处第一节为风关,靠近食指尖一方叫命关,风关与命关之间叫气关。
故三关指风、气、命三关。
正常小儿的食指脉络为浅红隐隐,或略带紫色,见于掌横纹处或略微超出掌指纹的部位,其形态多为斜行,单支,粗细适中。
望小儿食指脉络时,宝爸宝妈们应注意浮沉,色泽,长短,形状等多方面的变化,其辨别要领及意义可概括为四句话,“浮沉分表里,络色辨病性,淡滞定虚实,三关侧轻重。
”浮沉脉络的浮沉变化,反映了病位的深浅。
一般脉络浮现易见者,为病位较浅,可见于外感表症。
因外邪侵表,正气抗邪,鼓舞气血趋向于表,故指纹浮显。
脉络沉隐模糊者,为病邪入里,可见于外感病的里证阶段或内伤病症。
因邪气内伏,阻滞气血,难以达外,故脉络沉隐。
色澤脉络色泽的变化,主要反映病邪的性质。
一般来说脉络色深浓而暗滞者多属实证,是邪气抗盛。
脉络色浅淡而枯竭不择多为虚证,是正气虚衰。
1. 若脉络鲜红,多属外感表症2. 脉络紫红,多属里热证3. 脉络青色,主痛证、惊风4. 脉络紫黑,为血洛郁闭,病属危重5. 脉络色淡,多属脾虚,气血不足等虚证。
長短脉络的长短反映了病情的轻重。
病情越重,脉络越长,脉络仅显现于风关,是邪气初入,病情轻浅。
脉络达于气关,为病情发展,病位较深,脉络达于命关,为邪重病深,若脉络穿越三关,直达顶端,称为透关射甲,病多凶险。
小儿指纹诊法口诀嘿,咱来说说小儿指纹诊法口诀哈。
有一回啊,我家小宝贝有点不舒服,我就赶紧带着去看医生。
医生看了看,说要看看小儿指纹。
我当时还挺纳闷呢,这小儿指纹是啥玩意儿啊?医生就给我解释了,说小儿指纹诊法啊,就是通过看小孩手指上的纹路来判断病情。
这可真神奇啊。
医生还念了个口诀:“一指定三关,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我一听,这口诀还挺顺口。
医生就开始给我解释这个口诀啥意思。
说“一指定三关”呢,就是用一个手指头就能确定小孩手指上的三个部位。
这三个部位分别代表不同的身体状况。
我看着医生的手指头在我家宝贝的手上比划着,心里觉得这医生可真专业。
“浮沉分表里”,医生说,如果指纹浮在表面,就说明病情比较轻,在体表;如果指纹沉下去了,就说明病情比较重,在体内。
我就赶紧看我家宝贝的指纹,也看不出来是浮还是沉啊。
医生笑着说,这得有经验的人才能看出来。
“红紫辨寒热”,医生说,如果指纹是红色的,就说明小孩有热证;如果指纹是紫色的,就说明小孩有寒证。
我又看了看我家宝贝的指纹,还是看不出来啥颜色。
医生说,这也得仔细观察才能看出来。
“淡滞定虚实”,医生说,如果指纹颜色比较淡,就说明小孩身体比较虚;如果指纹颜色比较深,就说明小孩身体比较实。
我这回算是有点明白了,这小儿指纹诊法还挺有讲究呢。
医生看完了我家宝贝的指纹,说没啥大问题,就是有点小感冒。
给开了点药,让回家吃。
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
从那以后啊,我就对小儿指纹诊法口诀印象深刻。
每次看到我家宝贝的手,我就会想起那个口诀。
虽然我自己还是不会看,但是我觉得这是个很神奇的方法。
总之啊,小儿指纹诊法口诀虽然有点难记,但是真的很有用。
如果家里有小孩不舒服,不妨让医生看看小儿指纹,说不定能早点发现问题呢。
嘿嘿。
简述望小儿指纹的方法望小儿指纹是指幼儿指纹的特征,与成人指纹相比,望小儿指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为了对望小儿指纹进行识别和研究,需要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获取和分析指纹特征。
常用的望小儿指纹采集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指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幼儿手指上的指纹特征,然后使用摄像机或者数码相机等设备进行拍摄。
在拍摄时,应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并保持镜头与指纹平面垂直,以确保获取到清晰的指纹图像。
然后,将拍摄到的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中,使用专门的指纹识别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间接观察法是指通过使用特殊的指纹材料,将幼儿的手指放置在上面,然后将指纹转移至指纹卡片上。
这种方法需要用到指纹卡片、指纹粉等工具。
首先,将指纹卡片放置在平整的表面上,然后将幼儿手指按压在指纹卡片上,使指纹与卡片接触。
接下来,使用指纹粉轻轻地覆盖在指纹卡片上,使指纹清晰可见。
最后,将指纹卡片放置在扫描仪或者数码相机上进行扫描或拍摄,然后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无论是直接观察法还是间接观察法,望小儿指纹的采集都需要严格遵守一些规范和要求。
首先,采集指纹的环境应该保持干净整洁,避免灰尘和杂质对指纹图像的影响。
其次,采集指纹时应该保持幼儿的手指干燥,并避免手指上有污垢等物质。
此外,还应注意保护幼儿的隐私,采集指纹时要尽量减少对幼儿的不适和抵触情绪。
望小儿指纹的采集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指纹识别和犯罪侦查,还可以应用于儿童安全防护、学生管理等方面。
通过对望小儿指纹的采集和分析,可以为幼儿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也为幼儿的身份确认和信息管理提供了便利。
望小儿指纹的采集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采集过程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和要求。
这些采集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可以为幼儿的安全和身份确认提供有效的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指纹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望小儿指纹的采集方法将会越来越完善,为社会的发展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儿看病歌诀小儿有病令人怜,全仗医生仔细观。
令人抱出光明处,先将面部用心看。
额属心兮颏属肾,左肝右肺两腮前。
鼻乃脾经为主宰,五经辨色要心虔。
白者气虚黄有积,赤者为热青主寒。
鼻塞声重伤风重,眼下青色主饮痰。
口唇赤白阴阳判,赤者胃热白者寒。
虫积唇内生白点,疳气鼻燥体态干。
有痛啼哭总不止,有积襁褓不耐烦。
抱出贪凉欲赴冷,此乃内热使之然。
若是当风即畏缩,必是伤风与阴寒。
鼻冷疮疹耳冷热,遍身发热是风寒。
手足心热口发渴,纹沉食积是真诠。
若是下午手心热,阴虚盗汗夜生烦。
倘若手指稍头冷,便是惊风一例看。
只有中间一指热,小儿一定是伤寒。
中指微微独自冷,定然麻痘恐相缠。
复看指纹记歌诀,浮沉色气审的端。
要看指纹风气命,三关内推细心研。
三关寅卯辰部位,病之吉凶在此间。
初起风关病无碍,气关纹现恐缠绵。
乍临命位诚危急,射甲通关命难全。
指纹何故浮然样,邪在皮肤病易蠲。
忽而关纹沉沉状,已知入里病盘旋。
身安脉纹红黄色,紫脉为热红伤寒。
青主惊风白疳疾,三关见黑命恐难。
伤食弯外青兼紫,脉纹弯内是风寒。
腹痛纹入掌中里,色淡气弱禀先天。
关纹滞涩皆因积,邪遏阴营卫气连。
食郁中焦风热炽,不行推荡病何迁。
小儿指纹色泽主病歌身安定见红黄色,红艳外感风寒得。
指纹淡淡本虚寒,莫待深红化为热。
关纹见紫热之症,青色为风古所称。
食伤紫青痰气逆,三关青黑祸难成。
紫黑血络因郁闭,色淡为虚紫红热。
青色惊风与痛证,实证多见滞暗色。
望小儿指纹的方法武清中医医院儿科董春梅望小儿指纹,是指观察3岁以内小儿两手食指掌侧前缘浅表络脉的形色变化以诊查病情的方法。
由于食指掌侧前缘浅表络脉为寸口脉的分支,与寸口脉同属手太阴肺经,其形色变化,可以反映寸口脉的变化;加之三岁以下小儿,寸口脉位短小,只能“一指定三关”,如切脉时患儿哭闹使气血先乱,影响脉诊的真实性。
而小儿皮肤薄嫩,食指浅表络脉明显,便于观察,故常以望指纹代替寸口诊脉。
(一)小儿指纹的诊察方法1.三关定位:将小儿食指掌侧前缘浅表络脉的显现分布,分为风、气、命三关。
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图6-2)。
2.诊察方法:家属抱小儿面向光亮处,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再以右手拇指指腹部的侧缘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用适度的力量从指尖向指根推擦几次,使指纹络脉显露,然后观察络脉的形色变化。
(二)小儿病理指纹的诊察意义正常的小儿指纹,应是浅红或略带紫色,隐隐显露于掌指横纹附近,多为斜支、单支,粗细适中。
临床观察小儿指纹时,应注意其纹位、纹态、纹色、纹形的变化。
其要点可概括为:浮沉分表里,三关测轻重,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1.浮沉分表里:指纹浮显易见者,为病在表;指纹沉隐不显者,为病在里。
2.三关测轻重:指纹仅见于风关之内者为邪浅病轻;指纹达于气关者为邪深病重;指纹达于命关者病情危重;指纹若直透甲端,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更为风险,预后不良。
3.红紫辨寒热:纹色鲜红者,多为外感风寒表证;纹色紫红者多为里热证;纹色淡白者多为脾虚;纹色青者多为惊风或痛证。
4.淡滞定虚实:指纹色淡不泽而纤细者,多为虚证;指纹色深浓晦滞而增粗者,多为实证。
小儿指诊: 指纹指食指桡侧的浅表静脉。
婴幼儿皮肤薄嫩,络脉易于显露,故儿科对于3岁以下小儿常以看指纹作为望诊内容之一。
小儿由满月至三岁,不可独取寸口,因小儿每怯生人,初见时多啼哭恐惧,致使呼吸杂乱,而脉的迟,数,大,小也失去本象.因此,应以观察指纹和切脉与面色,病候等相印证,才能望切相兼。
小儿指纹络脉是指在食指掌面脉络浮露的部分,也是手太阴肺经分支所过的部位。
手太阴肺经的络脉自胸部走手掌大鱼际区,出拇指端的少商穴,它的一个分支从腕后直达食指内侧出其末端。
中医认为“肺朝百脉”,肺经脉络可以反映全身肌腑气血的情况,故观察食指掌面脉络可以了解肌体正气盛衰变化,判断病邪的深浅。
1、三关定位以小儿食指之三节横纹为界,定为三关。
风关——食指的第三指节(近端、轻症)。
气关—食指的第二指节(中间、重症)。
命关——食指的第一指节(远端末节、危症,也叫射甲)。
2、取纹方法在光线明亮处,诊者用左手握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由远及近)直推,推数次,食指上的纹型愈推愈明显,便于观察。
切不可从风关推向命关,更不要反复推寻,否则会失去准确性.3、纹色主病三关正常形色正常络脉色泽浅红、红黄相兼,隐于风关之内,大多不浮露,甚至不明显,多是斜形单枝,粗细适中为正常。
寒热脉络粗细与气候寒热有关,热则变粗增长,寒则变细缩短。
络脉的长短与年龄有关,1岁以内的最长,随年龄增长而缩短。
表里络脉浮露者,病在表,多见于外感表证。
沉隐者主病在里,多见于脏腑病变。
虚实色深浓者病重,色浅淡者病轻。
色浅淡者为虚,色深浓者为实。
凡肌表感受外邪,往往由浅入深,首先入络,进一步则入客于经,再深入客于脏腑,三关络脉的形色和出现的部位,恰好随着这种邪气的深入而起变化:风关——络脉显于风关,表明邪气入络,提示病轻邪浅。
气关——络脉从风关透气关,表明邪气入经,提示病邪已深入,病情较重。
命关——络脉出现在命关,表明邪气深入脏腑,提示病情更重,可能危及生命。
小儿指纹诊法,你了解吗?中医上讲究的是望闻问切,虽然平时的生活中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弄懂中医的精髓,但了解一些皮毛还是可以的。
中医中有一种疗法被称为小儿指纹诊法,这种方法据说特别神奇,真的是这样吗?中医的确可以根据观察小儿的指纹,来判断出身体是否健康,下面来看看小儿正常指纹和病理性指纹有什么表现?★一、正常小儿指纹1.指纹特点在食指掌侧前缘,隐隐显露于掌指横纹附近,纹色浅红略紫,呈单支且粗细适中。
2.影响因素小儿指纹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年幼儿络脉显露而较长;年长儿络脉不显而略短。
皮肤薄嫩者,指纹较显而易见;皮肤较厚者,络脉常模糊不显。
肥胖儿络脉较深而不显;体瘦儿络脉较浅而易显。
天热脉络扩张,指纹增粗变长;天冷脉络收缩,指纹变细缩短。
因此,望小儿指纹也要排除相关影响,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二、病理小儿指纹对小儿病理指纹的观察,应注意其纹位、纹态、纹色、纹形4方面的变化,其要点可概括为: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1.三关测轻重小儿食指按指节分为三关:食指第一节(掌指横纹至第二节横纹之间)为风关,第二节(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为气关,第三节(第三节横纹至指端)为命关。
根据络脉在食指三关出现的部位,可以测定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
指纹显于风关: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可见于外感初起。
指纹达于气关:是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指纹达于命关: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指纹直达指端(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据现代研究,心气心阳虚衰和肺热病患儿,大多数指纹向命关伸延,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
因指纹充盈度与静脉压有关,静脉压愈高,指纹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向指尖方向发展。
血虚患儿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则指纹变淡。
2.浮沉分表里指纹浮而显露:为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
因外邪袭表,正气抗争,鼓舞气血趋向于表,故指纹浮显。
指纹沉隐不显:为病邪在里,见于内伤里证。
因邪气内困,阻滞气血难于外达,故指纹沉隐。
简述望小儿指纹的方法
望小儿指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光学扫描:利用光学设备对望小儿手指进行扫描,通过反射
和吸收的光线来获取指纹图像。
这种方法非常常见,操作简单,扫描速度快,但对指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
2.电容式扫描:采用电容感应技术对指纹进行扫描。
手指放置
在电容传感器上时,电容传感器感应到指纹的脊线和谷线,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生成指纹图像。
这种方法对指纹图像质量要求较低,可以在不良环境下使用。
3.超声波扫描:利用超声波技术对指纹进行扫描。
超声波传感
器将超声波发射到手指上,然后接收返回的超声波信号,并根据信号差异来生成指纹图像。
这种方法几乎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指纹质量要求较低,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指纹识别。
4.热敏传感器:利用热敏电阻或热敏传感器对指纹进行扫描。
手指放置在传感器上时,指纹的热量传递会产生温度变化,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这种变化,并根据温度分布生成指纹图像。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对指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
这些方法都可以用于望小儿指纹的识别和认证,选择合适的方法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
述察小儿指纹的适用年龄及其辨证纲要。
小儿指纹诊断是一种中医诊断方法,适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特
别适用于青少年及病症复杂、多种治疗无效的患儿。
小儿指纹辨证采
用人体表面指纹图案结构,根据手指不同穴位的位置和形状,综合分
析得出疾病发生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案。
主要有以下几种辨证纲要:
1.鬲盛意而张:这种指纹特征说明身体新陈代谢旺盛,但容易感冒、口干舌燥等表现,说明体内阴阳失调,需要通过调理饮食和调整
生活作息来改善。
2.口谷食如牛:这种指纹特征身体比较健康,但容易有食欲不振
等症状,说明消化系统功能降低,需要通过中医调理来使其恢复正常。
3.太湖寥若谷:这种指纹特征身体容易出现疼痛和肿痛的症状,
说明身体经络不通畅,需要通过中医调理来解决。
4.手脚四指短:这种指纹特征说明身体易出现心脏病、循环系统
疾病等,需要通过中医调理来缓解症状。
总之,小儿指纹辨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辨证方法,可以在不
使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
小儿指纹小儿指诊法。
出唐·王超《水镜图诀》。
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
三岁以下小儿诊脉困难,常代以诊指纹,即观察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纹达气关是感邪较重,纹透命关则病尤重。
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纹紫为热,淡红为虚,青色为风、主痛,青兼紫黑为血络瘀闭。
据《幼幼集成》载述: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轻重、深浅,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
三关小儿指纹分风、气、命三关。
即食指第一节部位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望指纹指纹的色泽、浮沉及部位可反映疾病的性质、病史轻重及邪正盛衰情况。
即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正常指纹,黄红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邪在表;指纹成而不显者,多为病邪在里。
色鲜红者,多外感风寒;色紫红者,多为热证;色青者主风、主惊、主痛;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
指纹细而浅淡者,多属虚证;粗而浓滞者,多属实证。
指纹显于风关,表示病邪清浅;过风关至气关者,为邪已深入,病情较重;过气关达命关者,为邪陷病深;若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指端者,即所谓“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危重。
望小儿指纹,对三岁以下小儿疾病的诊察有一定价值,但必须配合其它诊法,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祖国医学认为,舌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内脏有病变时,可以从舌苔、舌质等方面显现出来,所以观舌的变化就可以了解小儿的健康状况。
由于小儿的脉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可靠性较差,舌的变化较脉搏更可靠。
家长可根据舌的变化来调整饮食。
正常小儿的舌苔呈薄白而滋润。
舌苔白厚腻:多为寒湿。
由于受到风寒夹湿所致,常见于感冒、气管炎、腹泻等,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薄、头晕等。
饮食调理:可选用健脾温胃化湿的食品,如牛肉汤、羊肉汤、洋葱、薏米仁、桔子、香椿、香菜、胡萝卜等。
小儿风气命指纹诊病法望小儿指纹法口诀:三岁以下看指纹,食指络脉细推寻;风气命关依次列,射关透甲病不轻;紫因热甚红伤寒,青为惊风白是疳。
小儿指纹风、气、命三关歌:初起风关病未殃,气关纹现须急防,将临命关呈危急,射甲通关病势猖。
中医在诊断儿科尤其是新生儿时医生不便于用寸关尺来进行脉诊,那么古医家总结了一套利用小儿指纹来替代寸关尺脉诊的诊法,即风气命三关。
以上歌诀可理解为:食指分风(未病,小病); 气(己病,防病); 命(己病,须求医了)。
上图指示了三关的位置。
下面逐句进行解析:1、初起风关病未殃。
如下图,指纹现于风关,此时可以理解为病之初起,或将病或可自愈,病未致损害(根据饮食冷暖的调节)2、气关纹现须急防。
如下图,指纹已延伸到气关,确系已病,须治疗了。
3、将临命关呈危急。
如下图,指纹已接近过刚已迈过命关,说明病情紧急了,不治将恐危急。
4、射甲通关病势猖。
如下图,指纹已经到达了指甲所盖的区域了,如再不治疗,危在旦夕!再结合看三关显露的指纹:具体来说,需要把小儿抱至光亮处,暴露小儿食指桡侧,小儿推拿师用右手轻推从命关至风关数次,使皮下指纹显露。
显露的指纹判断口诀如下: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浮沉分表里:指纹浮现,显露于表,主病邪在表;指纹沉伏,深而不显,主病邪在里。
红紫辨寒热:纹色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主寒症;纹色紫红,多位邪热淤滞,主热症;纹色淡红,多为内有虚寒;纹色青紫,多为郁热内结,纹色深紫,多为淤滞络闭,病情深重。
淡滞定虚实:指纹色淡,推之流畅,主气血亏虚;指纹色紫,推之涩滞,复盈缓慢,主实邪。
三关测轻重:纹在风关,病邪初起,病情较轻;纹在气关,病邪入里,病情加重;纹在命关,病邪深入,病情加重;纹达指尖,称为“透关射甲”,若病中出现,显示病情危重,需要送医处理。
小儿指纹,诊断术语。
指三岁以内的小儿可以根据指纹沉浮颜色和部位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出自唐.王超《水镜图诀》。
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
三岁以下小儿诊脉困难,常代以诊指纹,即观察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纹达气关是感邪较重,纹透命关则病尤重。
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纹紫为热,淡红为虚,青色为风、主痛,青兼紫黑为血络瘀闭。
据《幼幼集成》载述: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轻重、深浅,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
小儿指纹诊断基础
小儿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所以诊察指纹的变化有着与诊寸口脉相
似的临床意义。
故清-陈复正《幼幼集成》说:“盖此指纹,即太渊脉(寸口脉)之旁支也,则纹之变易,亦即太渊之变易。
”就是说指纹的脉络与寸口脉同属肺经,所以指纹的变化,亦反应了寸口
脉的变化,所以诊指纹与切寸口脉同样可以诊察其内在的病理变化。
应用范围
察指纹也称看虎口三关,以多大的小儿观察指纹为宜,历史上也有分歧。
明・寇平的《全幼心鉴》以为,一岁以前看指纹三关以验其病。
而清・陈复正《幼幼集成》则指出“三岁以内小儿看指纹”。
从儿童生理、发育状况等方面综观,则指纹作为二、三岁以内小儿代替脉象的一种辅助诊断
方法应该说是恰当的。
因为三岁以下小儿寸口脉位短小,只能一指定三关,切脉时患几又常哭闹躁动,容易影响脉象的真实性,而其皮肤则薄嫩、脉络明显,易于观察,故常以望指纹辅助切诊。
三关部位殛关系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指纹晰义:“指纹之法,起于宋人钟仲阳,以食指分为三关,寅日风关,卯日气关,辰日命关。
”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三关可以观察
病情的轻重,指纹现于风关,为病邪初人,证尚轻浅;指纹达于气关,为病邪已转深人,且病势方盛,若指纹从风关,气关进一步透达命关,为病已危重;若指纹直透指端爪甲,名“透关射甲”,
病多危茑。
观察姿势
观察指纹应该抱小儿到向光之处,医生以食指,中指夹住小儿指端,以拇指从命关向风关轻轻
推按,使指纹容易显露,必便于观察。
观察指纹的意义内容
一、正常指纹
正常小儿指纹是以指纹的颜色、长短、浮沉等为依据。
所以指纹红黄隐隐,不出风关,不浮不沉,括而不滞为特征。
反此为病态。
二、病理指纹
1、浮沉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邪在表,是外邪侵袭肌表,正气抗邪外出,气血趋向于表的反应;指纹沉隐而不显者,多属病邪在里,为邪气内困、气血不得外达之表现。
正如陈复正在《幼幼
集成》中说:“措纹何故乍然浮?邪在皮肤未足愁。
忽而关纹隐隐沉,已知人里病方深。
”
2、颜色纹色鲜红者,多属外感风寒表证;纹色紫红者,多属里热证;纹色淡黄者,多为肺虚;
纹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纹色青者,则多见于惊风及各种痛证。
3、淡滞纹色浅淡不泽者,多属虚证,多由气血不足,脉络失养所致;纹色深而暗滞者,多属实
证,乃因邪气有余,脉络郁滞所致。
4、长短一般来说,指纹在风关者,为邪浅病轻;指纹透于气关者,为邪已人深;指纹透达命。
关者,则病情更重;若指纹一直延伸到甲端,称为“透关射甲”,则病情尤为重笃。
故清・陈复正
《幼幼集成》说:“初起风关证未兴,气关纹现急须防,乍临命位诚危急,射甲通关病势彰。
”概
括起来,指纹的要点可总结为四句话: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日:“但当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则用之不尽矣。
”
5、纹形主病,中医儿科古典医籍记载了许多纹形主病的学说,如纹直为热,纹曲为寒,纹多为
热,纹少为寒。
并列出各种形状的指纹,以示疾病的性质。
如鱼刺状者为惊风,水字状者常为肺风
痰咳,乙字状者为食厥,慢脾或伤食下痢、曲虫状为疳积,流珠状者,为疾病危重等。
近人张奇文《幼科条辨》认为:“经验证明以下纹形,可提供参考:虎口指纹有分支弯向掌心,
多为腹痛;反弓里形为外感风寒,弓反外形为内伤饮食;指纹多弯曲,多分支者,在慢性营养紊乱
及肠蛔虫的小儿多见;属虚证在指纹多纤细;属实证者,指纹多粗壮;呼吸困难以及惊风抽搐的小
儿指纹多弯曲,多分支。
”尽管如此,但多数医家认为看纹形在临床上的参考价值较小诊断手段且
受到年龄的限制,因此察指纹必须和其他诊断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不能以此做为惟一的诊断依据。
什么是指纹诊法
指纹,是浮露于小儿两手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
观察小儿指纹形色变化来诊察疾病的方法,称
为“指纹诊法”,仅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幼儿。
指纹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故与诊寸口脉意义相
似。
指纹分“风”、“气”、“命”三关,即食指近掌部的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
第三节为“命关”。
正确望小儿指纹的方法
指纹,是浮露于小儿两手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
观察小儿指纹形色变化来诊察疾病的方法,称
为“指纹诊法”,仅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幼儿。
指纹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故与诊寸口脉意义相
似。
望指纹的方法
将患儿抱到向光处,医者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握住患儿食指末端,以右手大拇指在其食指掌侧,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几次,用力要适当,使指纹更为明显,便于观察。
望指纹的临床意义
正常指纹,络脉色泽浅红兼紫,隐隐于风关之内,大多不浮露,甚至不明显,多是斜形、单枝、
粗细适中。
1、纹位变化,三关测轻重:纹位是指纹出现的部位。
根据指纹在手指三关中出现的部位,以测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
指纹显于风关附近者,表
示邪浅,病轻;指纹过风关至气关者,为邪已深入,病情较重;指纹过气关达命关者,是邪陷病深
之兆;若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是所谓“透关射甲”,揭示病情危重。
2、纹色变化,红紫辨寒热:纹色的变化,主要有红、紫、青、黑、白紫色的变化。
纹色鲜红多属外感风寒。
纹色紫红,多主热证。
纹色青,主风证或痛证;纹色青紫或紫黑色,
是血络闭郁;纹色淡白,多属脾虚。
3、纹形变化,浮沉分表里,淡滞定虚实:纹形,即指纹的浅、深、细、粗等变化。
如指纹浮而明显的,主病在表;沉隐不显的,主病在里。
纹细而色浅淡的,多属虚证;纹粗而
色浓滞的,多属实证。
总之,望小儿指纹的要点就是: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
关测轻重,纹形色相参,留神仔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