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供应链中的运输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350.00 KB
- 文档页数:54
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是基于( )的绩效评价指标。
AA.业务流程B.工作C.供应链D.企业2.( )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衡量供应链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提供经营决策支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A.KPIB.绩效评价C.供应链绩效评价D.业绩评价3.()作为评估目前绩效的基础,是相当正确、有效的做法。
AA.历史绩效B.预算或标准绩效C.行业平均绩效D.目标绩效4.当一个小公司的采购部门,无论是组织、职责或人员等,均没有重大变动的情况下,比较适合使用以下哪种采购绩效评估标准()。
AA.历史绩效标准B,预算标准C,行业平均标准D,国际最先进标准5.外部绩效衡量主要是对供应链上的( )状况的评价。
DA.企业外部B.供应链之间C.企业内部D.企业之间运行6.产销率越接近1,说明资源利用程度越( )。
CA.好B差. C.高 D.低7.采购人员的工作效率是用( )来衡量的。
DA.数量指标B.时间指标C.价格绩效指标D.采购效率指标8.采购主管必须具备对( )工作绩效进行评估的能力。
AA.采购人员B.管理人员C.运输人员D.人事员工9.下列选项不属于运作指标的是()。
BA.交货周期B.付款方式C.交货可靠性D.采购运作的表现10.公司要求某项特定产品的采购成本降低5%,当设定的期限一到,即评估实际的成果是否高于或低于5%,并就此成果给予采购人员适当的惩罚。
这体现了()工作绩效评估的方式。
BA.不定期B.定期C.短期D.长期二、多项选择题1.供应链绩效评价的范围是()。
ABDA.内部绩效B.外部绩效C.供应链整体D.供应链综合绩效2.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特点( )。
ABCA.侧重于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评估B.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C.供应链绩效评价难度较大D.单个企业的绩效评价3.供应链绩效评价内容包括( )。
BCDA.供应链业务衡量B.内部绩效衡量C.外部绩效衡量D.供应链综合绩效衡量4. 内部绩效的衡量包括成本、生产率和()BCA.交货期B.客户服务C.质量D.资产5.下列()是反映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
供应链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供应链管理导论1.供应链的结构特征是什么?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何谓供应链管理?简述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低的成本,另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用户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均高效率运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的送到消费者手中。
区别:①传统企业的运营思想是生产是为了销售,而供应链企业运营的思想是按订单准时生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②传统企业的管理手段是控制库存、降低库存成本,而供应链管理的手段是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共创价值③传统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扩大批量、增加规模效应,而供应链企业提高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提升企业的柔性和敏捷性联系:供应链管理主要是以物流运行作为流程的,是开放性的,传统企业只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是闭环的。
3.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资源的集成。
从这个角度,分析互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从管理难度的角度:现在的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系统使得管理更加容易,尤其是对于一些全球性企业和跨区域企业从效率的角度:通过IT系统,从客户需求到计划、采购、生产、运输等供应链的整个过程更加迅速、高效。
当然也包括上下游企业和核心企业之间的沟通。
从成本的角度:管理难度下降,效率提升,这实际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4.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它将对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带来巨大变革。
请阐述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成功实施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的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订单处理、生产组织、采购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库存管理、客户服务、支付管理等,供应链管理可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使资源在供应链网络中合理流动,来缩短交货周期、降低库存,并且通过提供自助交易的自助式服务以降低成本,提高速度和精确性,增强企业竞争力。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教学大纲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商务信息系电子商务教研室2006年10月制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课程代码: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供应链的构建、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方法、企业物流战略及其组织、业务流程再造。
理解和掌握企业供应物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及运输管理、库存管理、包装及物料的搬运等理论知识,掌握物流的功能及作用、现代物流运输技术与管理、库存管理、仓库及配送中心业务管理等实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有关的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的同时又扩充了专业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洞察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品质。
3.适用专业:电子商务4.学时与学分:54学时,3学分5.先修课程:管理学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名称:《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兰洪杰、施先亮、赵启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1)《供应链管理》,马士华,林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
2)《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Ronald H.Ballou著,王晓东,胡瑞娟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李琪总主编,魏修建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4)《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大卫·辛奇-利维等著,季建华,邵晓峰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视角》,约翰·科伊尔,爱德华·巴蒂等著,文武,陈志杰,张彦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式。
第一章供应链基本架构1供应链主要特征:a复杂性b动态性c面向用户需求d交叉性2供应链基本类型:①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②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③物理有效性供应链和市场反应性供应链④推动是供应链和拉动是供应链3供应链设计考虑的因素:⑴市场覆盖目标:①顾客购买行为②分销类型(密集分销,选择性分销,独家分销) ⑵产品特性:(产品寿命周期,提前期,服务的市场标准)第二章物流理论1我国的物流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现代物流的发展开始得到重视②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③旧式运输、仓储及货物代理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2物流的定义: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物流包括: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3物流的功能:①物流网络(由固定的物流设施组成的具有物流能力的物理结构) ②运输和存储③包装,配送和流通加工④信息处理和集成4物流的作业流程⑴生产领域的物流作业:①进货物流②生产加工物流③出货物流⑵流通领域的物流作业:①批发企业的物流过程②零售领域的物流过程③生活领域的物流5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是要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响应性好、具有敏捷性的企业经营机制,产生一种超常的竞争优势6物流管理战略框架⑴第一层:全局性的战略(满足组用户需求) ⑵第二层:结构性的战略(渠道设计,网络分析) ⑶第三层:功能性的战略(物料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 ⑷第四层:基础性的战略(组织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政策与策略,基础设施管理)第三章市场营销管理1真正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①寻找市场上未被满足的需求②倾听客户的意见③持续不断地的接近客户④品质由客户决定2效率与效果的不同:效果是企业提供的价值能满足客户的期望的程度;效率是企业提供价值所需要的销售的角色:达成企业今日的业绩,赚取“今天的报酬”营销的角色:企业为了明日的报酬,不断地摸索、探求,追求持续的成长3营销的终极目的:好的营销能促使日常的销售业务变得异常轻易,因为营销的理想状态将会导致客户处在预备购买的状况下,所需要做的只是使产品及服务更易于取得(使销售成为不必要)4供应链营销具有的特点:①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相互作用的重点正在从交易转向关系②供应链营销的重点在于有利于客户和客户群自始至终实现价值最大化③供应链营销战略重视与几个关键“市场”建立和扩展关系④质量、客户服务和市场营销是紧密联系的,然而对他们的管理往往各自单独进行,供应链营销把这些因素集合起来使之更加联系紧密5企业选择目标市场的步骤:①锁定目标市场②选择目标市场③决定目标市场4产品生命周期与营销策略P61--63 ⑴导入期(①快速略去策略②缓慢略去策略③快速渗透策略④缓慢舌头策略) ⑵成长期(①改进产品品质②促销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特殊偏好③积极开拓不同的营销渠道④适当时机降低价格) ⑶成熟期(①市场修正策略②产品修正策略③营销组合修正策略) ⑷衰退期(①维持现状②收割③撤资④剔除)5市场地位与营销策略⑴市场领导者(①整体市场拓展策略②保护市场占有率策略③拓展市场占有率具体做法:①塑造独特的形象与地位②推出新产品或新品牌③掌握配销渠道) ⑵市场挑战者⑶市场追随者(①紧密追随②模仿③适应) ⑷市场利基者(①产品形态游击战②高价位形态游击战③机动形态游击战)6价格策略⑴现有产品价格策略:①价格维持②价格下降③价格提高⑵新产品的定价策略:吸脂性定价,渗透性定价7渠道策略⑴渠道范围策略:排他性渠道密集型渠道选择性渠道⑵复式渠道策略:互补性渠道竞争性渠道8促销策略⑴广告策略⑵人员推销第四章制造理论1.MRP的基本原理:根据主生产计划(MPS)计算独立需求物料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日期,再根据物料清单(BOM)自动推导出构成独立需求物料的所有相关需求的物料,再由毛需求减去现有库存量和计划接收量;根据每种相关需求物料的各自提前期推导出相关需求的开始采购(生产)时间。
理论知识对现实现象作出分析判断,学以致用.
3、项目教学:一体化教学,计算机模拟仿真现实情景,分项目模拟实训。
4、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中,给学生分配角色任务,模拟真实情景对物流运输进行管理。
5、学生主体:学生以练为主、以亲身体验为主。
教师当“指导者”、“辅导者”、“助手”,采用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方法。
6、实地参观:安排一至两次课外实地参观,力争产学研结合。
目的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锻炼
学生的其他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分析判断等能力。
7、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
作业、习题课:在每一章的后面。
答疑:根据教学需要与学生需求,在期中和期末适当安排两次左右答疑。
七.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教学中应安排一些案例分析与讨论,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兴趣。
本课程结合平时课堂表现(10%)和出勤(10%)考核、案例讨论和作业(20%)及期末考试(60%)进行考核。
试卷命题以课程教学大纲与知识点范围为依据,突出应用能力方面的考察。
八.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授课内容根据情景和模块内容组织,与教材顺序不完全相同。
九、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运输管理》一版(十二五高等教育本科类)傅莉萍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6
参考书:
[1]李青.企业物流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孔继利.第三方物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马士华.物流运输管理,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黄由衡.运输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共5 题,每题6 分)
1.1. 在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中,运输与配送管理属于()。
A.物流服务管理
B.物流作业管理
C.物流战略管理
D.物流成本管理
【答案】:B
2.2. 在流通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中,为流通企业在东道国确立市场份额提供最快途径的是()。
A.特许
B.许可
C.并购
D.合资
【答案】:C
3.3. 在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中,()主要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国际贸易的出口营销推广服务。
A.B2B 模式
B.O2O 模式
C.M2C 模式
D.B2C 模式
【答案】:A
4.4. 在特殊商品的流通政策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特殊商品()。
A.需求弹性大,财政贡献也大的商品
B.供给弹性大的商品
C.对人身及社会安全有直接威胁的商品
D.需求弹性小或无弹性的商品
【答案】:B
5.5. 在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中,()主要聚焦全球碎片化的中小订单市场。
A.B2B 模式
B.O2O 模式
C.B2C 模式
D.M2C 模式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共5 题,每题10 分)
6.1.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包括()。
A.跨国独资并购
B.许可
C.战略联盟
D.跨国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