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广场站站台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24
轨道交通8号线行车管理办法(试行)(市光路站至耀华路站)受控状态:分发号:编号:SM/QS YA-0021审批:日期:版本号:1修改号:0轨道交通8号线行车管理办法(试行)市光路站—耀华路站本管理办法描述了上海市轨道交通8号线正式信号第一阶段(市光路站—耀华路站)各系统设备的基本情况,规定了轨道交通各部门、各单位在从事运输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作业程序和相互关系,是运营管理、行车组织的指导性文本。
第一章行车设备车站设置1.1 管辖车站:地铁8号线全线共设21座车站、1个停车场(殷行停车场),所有车站均为地下车站。
因周家渡站受周边世博会施工影响,目前为非运营车站,其余均为运营车站。
1.2 站名市光路站(代码SGR)、嫩江路站(NJR)、翔殷路站(XYR)、黄兴公园站(HXP)、延吉中路站(YJR)、黄兴路站(HXR)、江浦路站(JPR)、鞍山新村站(ASV)、四平路站(SPR)、曲阳路站(QYR)、虹口足球场站(HKS)、西藏北路(NXZ)、中兴路(ZXR)、曲阜路站(QFR)、人民广场站(PES)、大世界站(GRW)、老西门站(LXM)、陆家浜路站(LJB)、西藏南路站(SXZ)、周家渡站(ZJD)、耀华路站(YHR)、殷行停车场集中站站名管辖里程管辖车站市光路上行线SK2+871.460~XK5+914.840 市光路站嫩江路站翔殷路站下行线SK2+315.957~XK5+536.410出场线SK2+315.957延吉中路上行线XK5+914.840~SK9+976.090 黄兴公园站延吉中路站黄兴路站江浦路站下行线XK5+536.410~XK9+872.550曲阳路上行线SK9+976.090~SK15+918.650 鞍山新村站四平路站车站中心里程及站台制式如下表:注:黄兴公园站、延吉中路站、中兴路站、曲阜路站、大世界站为曲线站台。
1.3车站站界1.3.1 无道岔车站以进/出站信号机作为车站与区间的分界。
上海市人民广场综合交通枢纽人民广场综合交通枢纽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下部,临近南京路步行街和外滩,是上海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它连接着地铁、公交、有轨电车和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是市民和游客出行的必经之地。
人民广场综合交通枢纽最早建于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多次改建扩建。
现在,它由地下二层和地上三层构成,总面积约13.2万平方米。
地下二层是地铁站和地下购物中心,地上三层则是公共交通枢纽。
这里不仅交通设施完备,还有商业、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方便市民和游客购物、休息和娱乐。
走进人民广场综合交通枢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的巨型喷泉,造型优美,水花四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喷泉周围是草坪和休闲长椅,是人们休息和聊天的好地方。
进入地下二层,就是地铁站和购物中心。
地铁站是上海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八号线的交汇点,交通非常方便。
在地铁站旁边,是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里面有超市、服装店、化妆品店等各种商店,还有电影院和儿童游乐区。
地上一层是公交站台,包括许多公交线路和有轨电车线路的始发站和终点站,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
这里还有出租车候客区,可以方便地打车。
地上二层是人民广场的城市客服中心,提供免费咨询和旅游指南等服务,游客可以在这里获取城市信息和旅游建议。
地上三层是一个室内广场,主要提供休息和购物娱乐设施。
这里有快餐店、咖啡店、小吃店等各种餐饮设施,还有书店、文具店、礼品店等各种商店。
此外,还有ATM机、邮局、报刊亭等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市民和游客的日常生活。
人民广场综合交通枢纽是一个交通便利、购物娱乐、和城市服务设施一体的综合场所,是上海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和旅游景点。
自动扶梯的消防安全设计姚沁【摘要】以上海轨道交通车站设置的自动扶梯为着眼点,介绍了国内外两起因自动扶梯起火引发的火灾情况,以及在安全疏散设计上相关规范的要求和实际案例中的运用.通过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自动扶梯的火灾危险性,提出了轨道交通车站安全疏散设计中自动扶梯设置的新思路.【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4(017)010【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扶梯;消防安全【作者】姚沁【作者单位】上海市消防总队轨道公安消防支队,200011,上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96;TH236Author's addressShanghai Fire Bureau Subway Brigade 3fr,200011,Shanghai,China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服务质量,其各条线路的车站内均安装了大量自动扶梯。
仅以上海轨道交通1、10号线为例,2条线路的车站内就分别安装了154台和225台自动扶梯。
在轨道交通车站装设自动扶梯对乘客来讲肯定是“福”大于“祸”,它大大提高了乘客进出车站的速度和舒适度。
特别是对于人流量大的车站,自动扶梯还起到了快速分流客流的作用。
但它对于消防安全来说却也带来了“祸”的危胁。
在大幅提高运营服务质量的同时,由于自动扶梯在消防安全疏散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其内部构成,也对其消防安全提出了新课题。
自动扶梯又称电动扶梯,是一种以电力驱动、以运输带方式连续运送乘客的开放式运输机械,在客流量大而集中的场所,如车站、码头、商场等处得以广泛应用。
自动扶梯的主要部件有桁架、驱动装置、导轨系统、梯级、扶手带、张紧装置等组成。
上海轨道交通车站中采用的是交通重载型自动扶梯,其倾斜角度为30°。
1.1 英国伦敦地铁国王十字站火灾1987年11月18日,英国伦敦最大的地铁站国王十字站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火,造成32人死亡,180余人受伤;死亡者大多是因大量吸入燃烧化工制品产生的毒烟气窒息而丧生。
岛式站台1. 介绍岛式站台是一种铁路车站的布局形式,通常用于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它是指在铁路线路两侧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站台,中间是一条或多条轨道,形状类似于一个岛屿,因此得名。
这种布局可以使乘客在进出站时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能够提高站台的容纳能力。
岛式站台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车站设计方案。
2. 历史发展岛式站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
当时,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提高车站的效率和容量。
传统的侧式站台布局存在着列车进出时间较长、乘客上下车不便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程师们开始尝试将两个平行的侧式站台之间增加一条或多条轨道,形成一个中央区域。
这样一来,列车就可以同时停靠在两个侧面,并且乘客可以通过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方式来往不同的站台,从而实现了更快捷、高效的进出站。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岛式站台逐渐成为主流设计,并在20世纪广泛应用于各大城市的铁路交通系统中。
3. 设计特点岛式站台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设计特点:3.1 双向乘客流动岛式站台通过中央区域将两个平行的侧式站台连接起来,使得乘客可以在进出站时不受列车行进方向的限制。
这意味着无论列车是由左侧还是右侧停靠,乘客都可以通过中央区域方便地上下车。
3.2 提高容纳能力相比传统的侧式站台,岛式站台可以同时停靠两列列车。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列车在车站内停留的时间,提高运营效率,还能够增加车站的容纳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需求。
3.3 管理和维护便利岛式站台中央区域通常没有设置任何设施或设备,只有轨道和必要的安全措施。
这样一来,车站管理人员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巡视和维护工作,而不会受到乘客流动的干扰。
3.4 乘客导向设计岛式站台在设计上注重乘客的出行体验。
通常会设置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或直接连接两个站台的地面人行道,方便乘客在不同站台之间来往。
此外,还会在站台上设置指示牌、标识等设施,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引导。
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游览攻略人民广场是上海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游客们来到上海必去的景点之一。
作为上海市的中心区域,人民广场集合了购物、娱乐、文化等各种元素,成为了游客们探索上海魅力的绝佳去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在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游览的攻略。
一、人民广场的历史与地理位置人民广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中心地带,东临南京东路,西临南京西路,南北分别与人民大道和延安东路相连。
广场的中央矗立着高达89米的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塔顶铸有五星红旗。
人民广场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现在成为了一个绿化面积较大、亲近自然的市中心广场。
二、人民广场的主要景点1. 人民英雄纪念塔人民英雄纪念塔是人民广场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上海市的象征之一。
游客们可以购买门票登上纪念塔的观景台,从高处俯瞰整个人民广场和周边的美景。
观景台上还设有展览馆,介绍了纪念塔的历史和纪念意义。
登上人民英雄纪念塔,可以感受到上海市的现代化与繁荣。
2.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还坐落着上海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内有丰富的馆藏,涵盖了艺术、历史和文化等多个领域。
游客们可以参观博物馆,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饱览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
此外,博物馆还会定期举办一些特展,以及教育活动,让游客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3. 外滩从人民广场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达著名的外滩。
外滩是上海最著名的观光景点之一,游客们可以欣赏到浦江两岸的壮丽景色,还可以看到黄浦江上的著名建筑如外滩大楼、中国银行大厦等。
晚上,外滩的灯光秀更是美不胜收,让游客们感受到上海的夜晚魅力。
4. 小吃街人民广场周围有许多小吃街,游客们可以在游览途中品尝到各种地道的上海小吃。
比如著名的南翔小笼包、麻辣香锅、生煎馒头等等。
这些小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价格相对便宜,是品尝上海美食的绝佳选择。
三、游览攻略1. 最佳游览时间人民广场是全年都可以游览的地方,但是最佳的游览时间是春季和秋季。
一号线设地面站2座、地下站11座。
地下站设置在道路下的6座、设在道路一侧的5座。
地下站为两层框架式结构,上层为站厅层,下层为站台层,站厅与站台下行以步行扶梯连通、上行以自动扶梯连通,站厅层设出入口与地面连通。
站台层设岛式站台,停车长度186米,供8节车辆编组列车停靠。
各站按其不同的功能要求,工程规模和结构形式各异,内部装饰也因其所处环境而各具特色。
地下站均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深基坑的施工围护结构,其中4座车站的地下连续墙既作为施工围护结构又作为工程的永久结构,另7座车站均筑有内衬墙。
除设在淮海中路的3座地下站采用顶板以下逆作法施工外,余8座地下站均采用顺作法。
上海火车站站因与铁路客站建设同步施工,1987年10月先期建成。
其余12座车站于1993年12月完成主体结构。
1994年底完成各站内部装饰。
自锦江乐园站经新龙华站至漕宝路站,由地面线路经敞开引道入暗埋地下连续墙矩形隧道段;由漕宝路站至上海火车站站为盾构法施工的圆形隧道。
圆形隧道内径5.5米、外径6.3米,覆土5~18米;上行线长度9262.2米,下行线长度9343米。
圆形隧道施工始于1980年10月漕溪北路段试验工程,至1983年建成,长度913米;正式工程于1991年6月8日盾构由151井始发掘进,至1994年5月31日,上、下引线隧道全线贯通。
一号线正线线路轨道全长16.21双线公里,其中钢筋混凝土整体道床13.33双线公里;地面碎石道碴道床2.88双线公里;全线均为无缝轨道。
1994年11月26日,双线全线铺轨完成。
车辆段按近、远两期施工。
近期按一号线运营要求建设站场线路股道、信号楼、变电所、停车库、检修库和运转楼等,1994年底完成。
第一节车站一、锦江乐园站、新龙华站锦江乐园站位于沪闵路南侧,近虹梅路。
扩初设计时为乘降所,由于该地新规划为住宅小区,于1992年改为正式车站。
单侧式站台,长140米。
新龙华站位于梅陇乡牌楼村,沪闵路以南。
上海市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地铁车站设计人民广场地铁车站是上海市地铁一号线的一个重要的换乘站,也是上海市地铁系统中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车站,它的设计与运营深深地体现了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地铁文化。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人民广场地铁车站的设计。
一、车站的地理位置人民广场地铁车站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交通枢纽中的一个重要站点,其周围环境非常繁华。
因此,在车站的设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和人流的密集程度。
车站的入口量和出口量需要相当,以满足人流的需求。
此外,车站的通道和过道也需要设计得宽敞明亮,便于人们出入。
车站的设计要避免拥挤和嘈杂,建立起流畅和安全的人流通道。
二、车站的设计方案人民广场地铁车站采用了现代设计理念,主题设计是“共享”的。
车站内部设置了丰富的商业和文化设施,如咖啡厅、书店、艺术展览等,让乘客在候车等待的时间里有更多选择。
车站内部的装饰和摆设也非常精致,使用了多样化的元素,包括灯光、大理石、玻璃、金属等,营造出舒适、宽敞、明亮的空间。
车站内的各个角落,都体现了设计者所注重的细节和人性化的考虑,如候车座椅的舒适度、信息显示屏的排版等。
同时,车站也非常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利用自然光线和节能设备等,来减少能源的浪费。
三、车站的安全和便利性车站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极为重要,这涉及到乘客的安全和舒适,以及车站的运营效率。
人民广场地铁车站安装了高科技的安保系统,如安检门、监控系统、紧急报警按钮等。
保证了乘客的安全,同时减少了违禁品的运输。
此外,车站还设置了方便乘客的救援设施,如顶灯、卫生间、紧急出口等。
对于乘客来说,车站的便利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车站内设置了导览图、多媒体信息、语音广播等,让乘客可以快速地找到目的地。
车站同时还设置了电梯、手扶梯等,便于行动不便的乘客出入车站。
总之,人民广场地铁车站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商业、文化和社会的需求,综合大量的设计元素,营造出了安全、舒适、方便、环保的乘客空间,为上海市地铁一号线的运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人民广场车站是上海市地铁一号线中最大的车站之一,东临西藏路,北接南京路,西面为人民公园,南为人民大道。
为全长368.9m 宽20m 的全地下二层车站,包括车站段、渡线段、11万伏地铁主变电站、人民大道过街道,并与香港名品街、上海规划展示厅相通,并预留了与地铁二号线、八号线站厅换乘的连通位置,总建筑面积为19224m 2。
车站设计自1987年开始,1992年完成,并于1994年6月建成投入试运营。
本工程主要特点为:1.建筑: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内部建筑布置、客流走向合理,还利用线路上必须设置渡线段在站厅层形成的空间辟出人流专用通道,兼作人民大道过街道与上海市地下商业街(香港名品城)及地下车库迪美商城相通,使人流可从南京路在地下通至武胜路,起到实现人流疏散与换乘的目的。
充分重视车站室内外环境设计,在设计上努力使车站出入地面的建筑与公园的景观相协调,首次采用了下沉式出入口,使出入口与人民广场绿化环境相协调,并改善了人员进出时的局促感,又在风井设计中尽量将多个风井组合,减少地面风井数量,并做成雕塑造型,做到与地面公园景观相协调。
首次在上海地铁车站中设置中庭,在站厅中央顶部开一个长42m ,宽6m 的全封闭天棚,将公园景观引入封闭的车站建筑内,并通过楼板上中央孔洞及二边楼梯开孔,形成上、下通道,使地面、地下、站厅、站台形成一个共享空间,大大改善了车站内的封闭气氛,使公园的静和地铁的动巧妙结合。
车站装饰简洁明快,高雅大方,具有现代气息。
同时在站厅层设置了长80m 的大型不锈钢雕塑壁画《上海城市建筑神韵》,使旅客在市中心宽广的站厅领略到上海市建筑万国博览会的韵律,并与地面规划上海市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地铁车站设计周涤生展示馆相呼应。
2.结构:设计在上海地铁中首次应用单层无内衬连续墙直接作为结构外墙,应用先进的计算理论,对施工各阶段进行模拟受力分析,按“先变形、后支撑”的原则,计入结构先期位移及支撑的弹性变形,实践证明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施工情况。
摘要概括介绍轨道交通 8号线人民广场站结构设计特点,探讨邻近运营车站边进行深基坑设计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以及对构筑物所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位移控制保护措施1 车站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8号线人民广场车站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西藏中路上,界于南京西路与人民大道之间,紧贴1号线人民广场站,平行换乘,并能够与2号线人民公园站换乘。
人民广场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设有3个盾构工作井,其中北端头井紧贴1号线人民广场站北端头井,与2号线区间圆隧道相距约11m;南端头井位于人民大道与西藏中路交叉口上。
本车站为地下二层四跨结构,车站总长约为360m,宽约25~32m。
站台中心处底板埋深约为13.5m,车站顶板覆土约为1.0m。
由于运营需要,站内设置一条存车线。
车站埋置于饱和淤泥质软土层中,车站总平面图见图1。
本车站周围环境保护要求较高,东侧为西藏中路,南侧为人民大道,北侧为运营中2号线区间隧道,西侧为运营中1号线人民广场车站,施工时必须确保1号线的正常运营。
同时由于原1号线采用800厚单层地下连续墙侧墙,且墙缝接头采用的是普通锁口管接头,车站纵向刚度相对较差,且地下墙接头承受变形能力也较弱。
根据车站的使用功能及周围环境的情况,在车站位置选择时将两座车站紧贴平行设置,线路布置紧凑,换乘路线最短。
由于两座车站共用同一侧墙,在设计中必须考虑降低工程实施期间对西藏路和人民广场地区环境影响 ,尤其施工期间必须保证1号线人民广场车站的安全正常运营。
同时也必须考虑在车站建成后可能给原1号线车站带来的不利影响,故本车站设计和施工难度都较大。
现该车站土建结构已完成,情况良好,确保了1号线人民广场站的正常运营并最大程度减小了对西藏路和人民广场地区环境影响。
本文将车站结构设计情况以及对原1号线人民广场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性保护措施作一概括介绍。
2 车站范围内工程地质概述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车站范围内主要土层有②粉质粘土、③淤泥质粉质粘土、④淤泥质粘土、⑤1粘土、⑤3.4粉质粘土、⑦2层粉细砂。
上海人民广场的介绍
嘿,咱就说说上海人民广场呗。
有一回啊,我去上海玩,就去了人民广场。
哇,那地方可大了,人也老多了。
一进去,我就看到那个大大的喷水池,水喷得可高了,在阳光下还闪着光呢。
我就想,这可真好看。
我在广场上溜达,看到好多人在那晒太阳、聊天。
还有一些人在放风筝,那风筝飞得可高了,我都得仰着脖子看。
我就想啊,这人民广场可真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广场周围还有好多漂亮的建筑。
有那个上海大剧院,看着可气派了。
我记得我当时站在那大剧院前面,看着那宏伟的建筑,心里就想,这得花多少钱建啊。
哈哈。
还有上海博物馆,那造型也很独特。
我本来想进去看看,但是人太多了,我就没去成。
有点遗憾呢。
我还看到有很多人在喂鸽子。
那些鸽子一点都不怕人,就在人们身边走来走去。
我也去买了一包鸽子食,想喂喂鸽子。
结果我刚一伸手,那些鸽子就都围过来了,把我吓了一跳。
不过看着它们吃得那么开心,我也觉得挺好玩的。
人民广场上还有很多卖小吃的。
我逛累了,就去买了一个生煎包。
哇,那味道,可香了。
咬一口,里面的汤汁就流出来了,差点烫到我的嘴。
哈哈。
总之啊,上海人民广场是个很不错的地方。
有好看的风景,有好玩的鸽子,还有好吃的小吃。
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去。
人民广场游览区概况、景点讲解概况各位游客,大家好!人民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的西北部。
广义的人民广场,包括人民大道以南的广场和以北的人民公园。
狭义的人民广场,是指人民广场的南半部分及人民大道两侧及以南的部分.。
人民广场半个多世纪以前是远近闻名的上海跑马场。
1843年上海被迫开放后,英国殖民者于1850年在上海成立了”跑马总会”,开辟跑马场赛马赌博.长期毒害中国人民。
抗战期间,这里曾被日本军队据为兵营。
解放战争期间又成为美国军队的俱乐部。
1949年5月上海解放,跑马场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对跑马场进行彻底的改造.1950年6月,在旧跑马场中部劈建了一条东西向的人民大道,建成人民公园。
此后,每年的五一和国庆节,上海市有关部门都会在人民大道和人民广场举行庆祝活动。
从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政府决定对人民广场进行大规模的规划和改造,协调交通、增添建筑、调整绿化。
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工程的竣工,使人民广场成为了上海都市的一大新景观。
人民广场游览区的主要特色有:第一,是上海的地理中心。
这里有设在国际饭店的上海城市坐标原点,还有以上海为起点的312,318,320三条国道的起始处,也是204国道的终止点。
第二,是上海的政治中心。
中共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此办公。
这里曾经举办多次全市人民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活动。
第三,是上海的文化艺术中心。
有上海博物馆,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等。
第四,,是上海的城市交通中心。
多条高架、地铁和公交线路在此汇集。
第五,是上海市民以及来沪游客的游憩中心。
吸引了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来此游览,休息。
人民广场游览区的主要景点有:人民大厦、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馆、音乐旱喷泉、上海博物馆等。
各位游客,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参观人民广场游览区.概况中的问题:1,人民广场的历史由来?鸦片战争、1843年开放,1848年英租界扩张,1850年英成立跑马会,1862年用400亩建跑马场,1933年建跑马场大楼;抗战为日军兵营,解放战争为美军俱乐部;1949年解放。
上海轨道交通的调研报告范文大学生思政课社会调研报告选萃上海轨道交通的调研报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关于近年上海在建轨道交通的研究报告一、调查概况上海是个国际化都市,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很多,但为了更加的完善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市民出行更加的方便,现已有7、10、11、12、13号线轨道交通在建或者即将投入建设。
了解这些正在进行中的轨道的线路以及周边环境,分析它们建成之后给周边区域所带去的影响和意义,可以深化我们对城市规划建设的认识,可以准确的分析和把握轨道交通的健全所带去的城市区域性经济增长点,便于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这些线路全线建成之后,市民出行将会更加的便捷便也会带动周边设施的建设,尤其是这些线路都是从市中心到周边地区,这将大大推动周边的经济建设发展。
除此以外建成之后,轨道与轨道之间的换乘将变得更加丰富,极大的促进了客流量的增长,缓解上海大多数地区的交通出行压力。
二、调研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调研目标:1、了解上海已建及在建轨道交通情况;2、认识在建轨道交通给居民带来的潜在便利;3、探索在建轨道交通完成后带来的区域性经济增长成因;(二)调研基本对象:1、各个主要地铁站的路人、乘客;2、网络调查受访者;(三)调研地点:1、各个主要地铁站周边;2、校内网进行网络调查;(四)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居民问卷,内容涵盖对轨道交通的满意度、轨道交通的便利程度、新轨道交通的建车,找不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等一系列问题。
有些乘客提出可以更换一些周围明显的建筑物等的地名,例如:中林站,儿童医学中心站等。
(三)人民广场站:l1,2,8号线的换乘站。
上海客流量最大的地铁车站。
l1,8号线南北平行走向,1号线先建成,原在人民公园下,8号线在它东侧的西藏中路下,2号线东西向,南京西路南侧,列车在1,8号线下通过。
1号线为地下二层,b2为站台,b1为站厅。
8号线为地下二层,b2为站台,b1为站厅。
2号线为地下三层b3为站台,b2为站厅,而b1就可作为商场——华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