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订货点采购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08
订货点采购:即根据物料的再订购点安排物料需求计划,一旦存货量低于再订货点即进行补充采购的一种采购方式。
分为定量订货点采购和定期订货点采购,特点: 以需求分析为依据,,以填充库存为目的,兼顾满足需求和库存成本控制,原理科学,操作简单。
但由于市场的随机因素多,该方法同样具有库存量大,市场响应不灵敏的缺陷。
10 MRP, JIT, VMI 采购特点MRP :主要应用于生产企业。
以需求分析为依据,以满足库存为目的。
由于计划较精细严格,他的市场响应灵敏度及库存水平都比前述方法有所进步。
JIT:是一种完全以满足需求为根据的采购方法。
需求方根据需求向供应商下达订货指令,要求供应商在指定的时间将指定的品种指定的数量送到指定的地点。
适用订货点采购的情况,订货点采购的前提是物料消耗率与采购提前期不变。
物料消耗率指的是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消耗;采购提前期是指的是每个物料从下订单到收到仓库所需要的周期。
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是被设计并用于制造业库存管理信息处理的系统,它解决了如何实现制造业库存管理目标——在正确的时间按正确的数量得到所需的物料这一难题。
MRP是当今众所周知的ERP的雏形,MRP与ERP的库存管理思想又源于求解制造业基本方程。
特点物料需求计划,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相关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与数量,但它还不够完善,其主要缺陷是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
闭环MRP: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础上,增加对投入与产出的控制,也就是对企业的能力进行校检、执行和控制,MRP采购主要应用于生产企业。
它是生产企业根据生产计划和主产品的结构以及库存情况,逐步推导出生产主产品所需要的零部件、原材料等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的过程。
供应链采购是一种供应链机制下的采购模式。
采购不再由采购者操作而是有供应商操作,叫做供应商掌握库存(VMI).其原理是,只要用户把自己的需求信息向供应商及时传递,由供应商根据用户的需求信息,预测用户未来的需求量,并根据这个预测值需求量制定自己的生产计划和送货计划。
第一节订货点采购一、订货点概述(一)订货点的概念订货点:仓库必须发出订货的警戒点。
订货点=实际最低库存量=理想最低库存量+安全存量理想最低库存量=购备时间×每日消耗量安全存量:即为防备购备时间与物资耗用情况变化时,确保不发生停工呆料现象而做的安全储备。
订货点法是一种传统的库存计划与控制方法,他的基本思想:根据过去的经验预测未来的需要,根据物料的需求情况来确定订货点和订货批量。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需求常常是不稳定的、不均匀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订货点法便暴露出一些明显的缺陷。
(二)订货点的基本假设1.对各种物料的需求是相互独立的。
(独立需求:对某种物料的需求与对其他产品或零部件的需求无关。
相关需求:对某些物料的需求取决于对其他物料的需求。
)2.物料的需求是稳定、连续的。
3.订货提前期是已知的、固定的。
(三)订货点法的缺陷1.盲目性:由于需求的不均匀以及对需求情况不了解,企业不得不保持一个较大数量的安全库存来应付这种需求。
这样盲目地维持一定量的库存会造成资金积压和浪费。
2.高库存与低服务水平:传统的订货点方法使得低库存与高服务水平两者不可兼得。
服务水平越高则库存越高,还常常造成零件积压与短缺共存的局面。
3.形成“块状”需求:在制造过程中形成的需求一般都是非均匀的:不需要的时候为零,一旦需要就是一批。
在产品的需求率为均匀的条件下,由于采用订货点方法,造成对零件和原材料的需求率不均匀,呈“块状”。
“块状”需求与“锯齿状”需求相比,平均库存水平几乎提高一倍,因而占用更多的资金。
订货点法之所以有这样的缺陷:是因为其没有真正的按照各种物料的真正需用时间来确定订货日期。
于是,人们便思考:怎样才能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得到真正需要的物料?从而消除盲目性,实现低库存与高服务水平(四)订货点法的优点1.它是至今能够用于独立需求物资进行物资资源配置的唯一方法;2.订货点技术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3.订货点技术特别适合于客户未来需求量连续而且稳定的情形。
订货点采购培训课件一、引言订货点采购是一种基于库存水平的采购策略,旨在确保供应链的高效运转和减少库存成本。
本课程将介绍订货点采购的概念、优势以及实施步骤,帮助学员掌握订货点采购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二、什么是订货点采购订货点采购是一种根据库存的水平来确定何时重新订购物料的策略。
通过设定一个“订货点”,当库存水平低于该点时,就触发采购订单的发放。
这种策略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的问题,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三、订货点采购的优势1.减少库存成本:订货点采购可避免过高的库存水平,减少资金的占用和仓储成本。
2.提高供应链效率:通过及时触发采购订单,可以确保物料的及时交付,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3.避免产品缺货:通过准确设定订货点,可以避免库存不足而导致的产品缺货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4.降低采购风险:订货点采购可以让企业更好地应对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减少因需求波动而导致的采购风险。
四、订货点采购的实施步骤1.确定需求计划:根据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预测未来的需求情况,确定需要采购的物料种类和数量。
2.收集供应商信息: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了解他们的交付能力、价格和质量等信息。
3.设定安全库存:根据供应商的交付时间和业务的需求,设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以应对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
4.计算订货点:根据供应链的交付时间和需求的变异性,使用合适的公式计算出订货点的数值。
5.定期监控库存:定期检查库存水平,以确保库存足够且不超出预期。
6.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不断迭代和改善订货点的设定,以优化供应链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订货点采购的注意事项1.需要合理的需求预测:准确的需求预测是订货点采购成功的关键,需要充分考虑市场趋势、销售数据和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
2.维护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共享信息,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准确性。
3.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订货点采购可以借助各种供应链管理软件和技术来实施,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订货点采购和库存控制引言在供应链管理中,订货点采购和库存控制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订货点采购是一种基于库存水平的采购策略,能够确保及时供应所需物料,同时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库存控制是一种管理库存数量和质量的方法,以确保库存持续可用,并且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订货点采购和库存控制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一、订货点采购1.1 定义订货点采购是一种基于库存水平和供应链需求的采购策略。
它根据订货点来决定采购物料的时间和数量,以保证所需物料在适当的时间内到达,同时也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库存水平。
1.2 订货点计算订货点的计算涉及到两个主要指标:日平均需求量和供应周期。
订货点(ROP)的计算公式如下:ROP = 日平均需求量 * 供应周期 + 安全库存其中,日平均需求量是指一段时间内的总需求量除以时间的天数;供应周期是指从下订单到物料交付的时间;安全库存是为应对意外情况而额外存储的物料库存量。
1.3 优势和挑战订货点采购的主要优势在于实现“按需采购”,能够减少库存的持有成本和缺货的风险。
此外,它还可以提高采购效率和响应能力,因为采购订单是根据实际需求量和供应周期来确定的。
然而,订货点采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准确计算订货点需要掌握历史需求数据和供应周期信息,这对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提出了要求。
此外,订货点采购也需要合理设置安全库存,以应对供应风险和波动。
二、库存控制2.1 定义库存控制是一种管理库存数量和质量的方法,旨在确保库存持续可用,并且满足客户的需求。
它涉及到库存的采购、存储、出库和盘点等过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库存周转率和使用效率。
2.2 存货分类在库存控制中,存货可以根据其价值和使用情况进行分类。
常见的存货分类包括:•A类存货:价值较高,使用频率高,需进行及时和精确的管理;•B类存货:价值适中,使用频率一般,需进行定期的管理;•C类存货:价值较低,使用频率低,可以采取简化的管理措施。
根据存货分类,可以制定不同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策略,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业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