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鼓膜切开置管的指证X
- 格式:pptx
- 大小:323.96 KB
- 文档页数:12
手术记录:鼓膜置管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术后诊断:成功实施鼓膜置管术,炎症得到有效治疗手术方式:鼓膜置管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
该手术主要通过在鼓膜上放置一根引流管,以便引流出鼓室内的积液,改善中耳的通气和引流状况,缓解患者的症状。
麻醉方式:本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相结合的方式。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的鼓膜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同时,医生还会在患者的鼻咽部使用表面麻醉剂,以减少手术中的不适感。
手术经过:1.医生首先会对患者的耳部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无菌。
2.医生会在患者的鼓膜上选择适合的位置,并进行局部麻醉。
3.医生会在麻醉生效后,使用显微镜进行手术操作。
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鼓膜上的病变和积液情况。
4.医生会在鼓膜上开一个小口,然后将一根直径约为0.3毫米的引流管插入鼓室,确保引流管的末端位于鼓室中。
5.医生会将引流管固定在鼓膜上,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和深度,以确保引流管的引流通畅。
6.最后,医生会清理手术区域,并结束手术。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头部静止,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流管脱落或移位。
2.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物,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
3.患者应避免耳朵进水,以免感染。
4.患者需要注意观察引流情况,如果发现有出血或分泌物增多等现象,应及时就医。
5.患者在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治疗。
鼓膜切开置管术手术步骤
鼓膜切开置管术手术步骤
第一步:控制听力损失
1.用鼓内布包着耳朵,以避免病人感受与产生恐惧。
2.使用耳蜡棉耳塞,以防止病人听到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噪声。
第二步:准备患者手术区域
1.在耳朵角贴上细菌棉,以消毒处理患者鼓膜置管术前和术后的手术区域。
2.使用消毒液清洗鼓腔,以防止感染。
第三步:开始手术
1.使用手术刀或激光切开鼓膜,以完成置管术。
2.将置管放入鼓膜切口中,并使用专用胶带将置管固定。
3.完成置管术后,用一层湿纱布或细菌棉覆盖置管,以防止感染。
4.完成所有手术步骤后,用半耳帽或帽子扎住鼓膜,以稳定置管位置,确保置管完成治疗过程后处于稳定状态。
第四步:后期处理
1.每隔一段时间,应检查病人的置管,以验证其位置和完整性是否稳定。
2.对置管表面应采用常规消毒措施,以避免形成黏性或秘膜炎的情况发生。
3.定期向病人宣讲听力恢复的知识,以加强病人的听觉表现。
- 1 -。
鼓膜切开置管术手术步骤
鼓膜切开置管术手术步骤
一、患者体位:
起初,患者体位为俯卧,头部稍后仰,耳部抬高,头和耳部的间距不能太远。
二、麻醉:
一般采用静脉麻醉,常用氯胺酮(0.1~0.2ml/kg)或略少异丙芬太尼(2~3μg/kg)联合药物麻醉,头颈肌肉松弛效果较好。
三、穿刺:
用常规的多用途耳鼻喉针根据不同情况在耳前部中央或前额夹
角处进行穿刺,直至“空洞软弱”,表示到达鼓室,然后缩小针尖,逐渐向鼓室推进,将其穿入探针内,探针活动畅通时,就表示鼓室内有空间可以放置管子。
四、鼓膜切开:
通过针内引导,将胆膜抽出双针,下放,在螺旋线方向,由内向外切开鼓膜,每次切开术间隔不能太短,以免损伤鼓膜,切开范围适中即可。
五、置入管子:
使用特殊药郁管,将管子放置在鼓室内,管子部位要深入鼓室,注意针到最深处时,不要切破鼓膜。
六、夹板:
用夹板夹住管子头部,鼓室外端应放在鼓室开口处,确保切开的
鼓膜上覆盖着,防止穿管子时受损、管子混流等情况的发生。
七、缝合:
在管子装放完毕后,用缝合线可以将鼓膜缝合。
八、复查:
术后复查,观察管子的放置情况,以及术后出血情况,确保手术成功。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36.070鼓膜切开置管与药物灌注联合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研究高文燕新泰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山东泰安271200[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 SOM)患者采用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取得的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难治性SOM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
研究组采用鼓膜切开置管与药物灌注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鼓膜切开置管治疗。
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语言频率听阈、静态声顺值、耳峰压值、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量表(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 ETDQ-7)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8,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静态声顺值、耳峰压值较对照组更高,语言频率听阈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ETDQ-7评分为(8.65±2.02)分,较对照组的(11.56±1.98)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2,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难治性SOM患者采用鼓膜切开置管与药物灌注联合治疗效果可靠,能够提高听力水平,改善咽鼓管功能。
[关键词]鼓膜切开置管;药物灌注;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12(c)-0070-04Effect of Tympanic Membrane Incision and Catheterization Combined with Drug In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Secretory Otitis Media GAO Wenyan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Xintai People's Hospital, Tai'an, Shandong Province, 271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ympanic membrane incision and catheterization combined with drug in‐fusion in refractory secretory otitis media (SOM).Methods 98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OM admitted to Xintai People's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1 to July 2023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study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49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research group used a combination of tympanic membrane incision and catheterization combined with drug infusion for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used with tympanic membrane incision and catheterization for treatment. The efficacy, speech frequency hearing threshold, static sound compliance value, aural peak pressure value,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 (ETDQ-7) score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5.92%,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81.6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018,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tatic acoustic compliance and ear peak pressure values of the study group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hearing threshold of speech frequenc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The ETDQ-7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as (8.65±2.02) points,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11.56±1.98) point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7.202,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lica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tympanic membrane incision and catheterization and drug infusion for refractory SOM patients is reliable, [作者简介] 高文燕(1971-),女,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耳鼻咽喉科。
气管切开拔管指征及流程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气管切开后的拔管指征和流程。
这可是很重要的事儿呢!
首先呢,咱们来说说拔管指征。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得有明显的好转才行。
比如说,患者呼吸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啦,能自己顺畅地呼吸,没有那种喘不上气的感觉。
而且呢,呼吸道的分泌物也明显减少了。
我觉得啊,这个时候你就能初步考虑是不是可以进行拔管了。
当然啦,这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也要考虑进去。
像患者的意识状态得比较清醒,能够配合后续的一些简单操作。
要是患者还迷迷糊糊的,那拔管可能就不是个好时机。
那接下来就是拔管的流程啦。
第一步呢,其实还挺关键的。
要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哦!这个评估呢,除了我们刚刚说的呼吸功能、分泌物情况、意识状态之外,还要看看患者有没有其他的一些并发症之类的。
不过呢,这个评估也不用做得特别复杂,大概了解清楚就行。
我觉得这一步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一下。
然后呢,在拔管之前啊,得把周围的东西都准备好。
比如说,吸引装置得在旁边随时待命,防止拔管之后有分泌物需要及时清理。
还有啊,一些急救的设备和药品也要准备着,谁知道会不会有突发情况呢?这就像是出门要带伞一样,有备无患嘛!
最后呢,就是对患者进行后续的护理啦。
这一步也很重要呢!要让患者处于一个比较舒适的体位,有利于呼吸。
而且呢,还是要继续观察患者的情况,防止出现什么意外。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这个流程有点麻烦,但习惯了就好了!只要能保证患者顺利康复,这点麻烦又算得了什么呢?。
鼓膜置管术的手术要点鼓膜置管术(-panos,。
my ,ube p1acemen,)是在鼓膜切开的基础上将中耳通气管置入鼓膜,防止鼓膜切开口自然愈合,从而使鼓室处于长期与外耳道沟通的状态,主要用于反复发生的分泌型中耳炎及需长期需进行鼓室用药的患者。
适应证:1. 反复行鼓膜穿刺或切开无效的分泌性中耳炎;2. 突发性聋、梅尼埃病等内耳疾病需行鼓室给药者。
禁忌证:1. 分泌性中耳炎,尚未经过鼓膜穿刺或切开治疗者;2. 怀疑鼓室体瘤或血管瘤者。
术前准备1. 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解释鼓膜置管术的目的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征得其同意和配合;2. 备好无菌消毒的手术器械,包括耳内镜、鼓膜切开刀、吸引管等;3. 外耳道和鼓膜表面用 70% 乙醇溶液消毒。
麻醉:成人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在鼓膜表面用含 2% 丁卡因的棉片麻醉10~15分钟,对于儿重等无法配合治疗者, 可采用全身麻醉。
体位:取平卧头侧位,患耳朝上。
手术步骤1. 用 70% 乙醇溶液的卷棉子消毒外耳道和鼓膜;2. 使用 0° 耳内镜进行观察,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者,持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切开;吸取鼓室内积液;3. 用鳄鱼钳将通气管放置于切口处,用钩针将通气管内环压入鼓室。
也可用鳄鱼钳夹持通气管直接置入;4. 对于突发性聋及梅尼埃病.者,持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后下象限切开,置入吸收性明胶海绵并将其推至圆窗处, 同法置入中耳通气管, 再经通气管行鼓室内灌注。
术后处理1. 在引流期内最好不用滴耳药,特别是黏稠的滴耳药,以免影响引流。
若须用滴耳药可用 5%氯霉素丙二醇或 3% 过氧化化氢或泰利必妥滴耳液,帮助黏性分泌物溶化,以利引流。
在引流期内禁用粉剂,以免阻碍引流。
2. 若鼻部有炎症,鼓膜切开后还可于鼻腔滴入收敛消炎药。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全身应用抗生素。
3. 仔细观察局部和全身情况,摄乳突 X 线片或颞骨 CT 扫描,可了解病变是否有发展或消退。
若术后仍有发热,乳突部有压痛、肿胀、乳突X线片或颞骨 CT,有显著的骨质变化者,应考虑施行乳突手术。
鼓膜通风管技术要求(一)鼓膜通风管技术要求什么是鼓膜通风管技术?鼓膜通风管技术是一种常见的耳科手术技术,用于治疗中耳炎、听力损失等疾病。
手术通过在鼓膜上开切口并植入通风管,以改善中耳通风和液体排出,从而恢复听力和减轻症状。
鼓膜通风管技术的要求实施鼓膜通风管技术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临床适应症:鼓膜通风管技术适用于中耳炎、反复发作的急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乳突炎等导致听力损失和症状的耳部疾病。
2.专业背景:鼓膜通风管技术需要由具备耳鼻喉科/头颈外科专业背景的医生或资深的耳科专家来实施。
3.手术环境:手术应在洁净的手术室环境中进行,以确保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4.合适的患者选择:对于合适的患者,鼓膜通风管技术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症状和听力检测结果,确保手术的适用性。
5.手术风险与禁忌症:医生需要向患者和家属充分解释手术风险,并排除手术禁忌症。
常见的手术风险包括感染、鼓膜穿孔、听力损失等。
鼓膜通风管技术的例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鼓膜通风管技术的例子:•Myringotomy手术:在鼓膜上开切口,排除中耳炎积液并植入鼓膜通风管。
这种方法常用于治疗急性中耳炎和中耳积液。
•T-Tube手术:在鼓膜上开切口,将T形硅胶管插入鼓室。
这种方法常用于治疗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具有较长的留置时间。
•Paparella Tube手术:在鼓膜周围以肌腱膜为支架,植入硅胶管。
这种方法适用于慢性中耳炎和乳突炎。
•Berg Tube手术:在鼓膜后方开切口,将稳定型管插入鼓室。
这种方法适用于长期通气需求的患者。
总结起来,鼓膜通风管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耳科手术技术,通过植入通风管改善中耳通风和排液,以治疗中耳炎、听力损失等疾病。
手术需由专业的医生在洁净的手术环境中进行,并在合适的患者中选择应用。
鼓膜置管术中的几种特殊情况
董世亮
【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年(卷),期】2007(14)8
【摘要】1临床资料脑脊液耳漏1例。
患者女,11岁,因头部胀痛5个月就诊。
患
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胀痛感,以前额部为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此后上述症状又曾间歇发作2次。
偶有右耳痛、耳闷、耳呜等
不适。
查体见患儿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
耳部检查左耳未见异常,右外耳道畅,鼓膜完整,略外膨,紧张部可见淡黄色液平面。
右耳骨导正常,气导下降,提示右耳传导性聋(图1)。
【总页数】1页(P466-466)
【关键词】鼓膜;中耳炎,伴渗出液
【作者】董世亮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北海医院耳鼻咽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21
【相关文献】
1.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和单一手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疗效对比 [J], 黄顺德
2.阑尾炎术中特殊情况下的几种手术方法 [J], 周敬学;刘兰波
3.等离子刀切除腺样体合并鼓膜置管术和单纯行鼓膜置管术在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的效果对比 [J], 魏璐璐;黄维平
4.鼓膜置管联合鼓膜切开术在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J], 张振林
5.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药物治疗无效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J], 杨光章; 韩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