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画家笔下的色彩
- 格式:ppt
- 大小:6.40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时间总第6-7课时课题3、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内容色彩基础知识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审美情感。
知识与技能1、学生欣赏《向日葵》作品,了解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3、灵活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色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笔触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粉颜料等工具。
教学过程合作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一、欣赏无色彩图片,导入新课。
学生畅所欲言。
1、让学生欣赏无色彩图片。
教师提问:要是我们的世界变成这样,会有怎样的感受?2、将无色彩图片转换成色彩图片,对比观察。
教师小结:正是色彩使我们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姿。
1、独立思考问题。
2、讨论、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二、初步了解色彩传递情感的关系。
合作、交流。
通过图片联想,初步了解色彩能够传递情感的功能。
观察大胆表达。
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
5三、初步练习。
练习、提高。
1、根据要求画练习卡通画。
2、教师分类点评。
学生创作。
小试牛刀、学以致用。
10四、知识提升(色彩的冷暖)合作、训练。
1、展示凡·高的自画像。
教师:你认识他吗?是哪个国家的?2、展示《向日葵》。
教师:你能够看出其中运用了那些颜色吗?根据其中的色彩,你猜一猜他在画这张画时的心情怎样?教师:为什么有这种感觉?(进行暖色分析)3、情景改变。
教师:凡·高在失落、郁闷的心情下你觉得他会用什么样的色彩来画向日葵?(学生谈感受:……)4、展示经过ps处理过的《向日葵》(进行冷色分析)5、教师小结1、交流合作。
2、展示、点评、补充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10五、知识提升(色1、展示民俗作品《门神》教师:主要运用了哪些颜色?(红绿黄交流、回答。
提高学生的色彩感4彩对比)紫)感觉怎么样?教师:门神的作用是避邪,运用红绿黄紫,表现出威严的效果。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目标:1、尝试色彩知识分析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学习大师构图,将色彩学以致用运用到绘画作品当中。
3、用色彩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色彩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情感表现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用眼睛捕捉绚丽的色彩,用画笔描绘五彩的世界,欢迎大家一起进入美术世界。
1、图片欣赏提问:这几张图片描绘的是什么内容?最喜迎你的是什么?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春夏秋冬四季,带来了五彩斑斓的色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探讨色彩知识,怎样准确的将色彩运用的绘画和生活当中。
2、板书课题—画家笔下的色彩二、教授新课(一)、认识色彩(多媒体展示三原色,三间色)1、三原色:红黄蓝。
(色彩最原始的颜色,任何颜色都不能调出三原色,三原色可以调出各种颜色。
)2、三间色:两种原色混合的颜色。
橙绿紫。
3、冷暖色:(1)当你从寒冷的外面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你推开门的一刹那,有两间色调不同的房间,你会想进哪一间?为什么?(请5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总结:倾向于红橙黄色调的为暖色调倾向于蓝绿紫色调的为冷色调有些同学从寒冷的外面回来,他会想到暖色调的房间,看起来温暖舒适,而有些同学觉得比较疲惫,他会想到冷色调的房间,蓝色调给人一种安静纯洁的感觉,同学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有一点不可否认,房间的不同色彩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大师,看看大师是怎样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
(2)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蓝色时期(1900-1903),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他目睹了贫困、绝望与孤寂中的人们,同时经历了人生的低潮,这段时期的作品以蓝色为主调,加强了忧郁和悲哀的气氛。
粉色时期(1904),毕加索恋爱了,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整个画面笼罩在橘色、粉色等暖色调中。
也叫“玫红色时期“””小结:色彩与人的情感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人的情感也可以通过色彩表达出来。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颜色的基本概念与色彩分类;2.了解著名画家对色彩运用的方法;3.提升色彩搭配与运用的能力;4.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具:彩色笔、画笔、颜料、画纸等;2.教师准备与色彩相关的艺术品图片;3.教师准备活动指南、学生练习册等教材。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来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画家笔下的色彩。
在介绍画家的作品和颜色运用方法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好奇心。
2.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师通过幻灯片和绘画展示,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引导学生用颜色笔在活动指南上进行练习。
3.了解画家对色彩运用的方法教师介绍了一些著名画家如梵高、毕加索、彼得·保罗·鲁本斯等人对色彩的各种运用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臆想,来思考画家的创作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4.提升色彩搭配与运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和运用能力,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活动。
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张白纸上涂上三种颜色的颜料,根据自己的想法,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培养欣赏与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教师让学生提取画家的著名作品图片,展示在幻灯片上,并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构图、颜色、线条、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让学生进一步领会画家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思想。
6.总结教师让学生在学生练习册上进行总结性的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也总结了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效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教学反思该节课主要针对七年级学生,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接着介绍著名画家的色彩运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提高色彩搭配和运用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思考和创作。
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画家利用色彩表现情感和意境的例子。
•掌握常用的颜色搭配方法。
•掌握色相、明度、纯度等色彩属性,及其在色彩表现中的运用。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情感和意境的需要,正确地选用颜色表现画面。
•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
情感目标•增强对色彩表现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和欣赏。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颜色的表现力与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摄影、设计中常见的颜色搭配方法和色彩表现技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画家的作品或者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艺术家如何利用色彩表现情感和意境,启发学生对颜色表达的思考。
讲授(20分钟)色彩属性简介•色相:颜色的种类或名称,如红、黄、蓝等。
•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
•纯度:颜色的纯粹程度。
常用的颜色搭配方法•同色调:采用同一色系中的颜色,如红、红橙、橙。
•对比色:采用两种互补的颜色,如红与绿,蓝与橙等。
•类似色:选择相邻色系中的颜色,如红、橙、黄。
•三色搭配:采用三种色系中的颜色,如红、黄、蓝等。
色彩表现技法•色彩对比:利用色相、明度、纯度上的差异,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色彩渐变:通过色调的变换,产生渐变效果。
•色彩叠加:通过多种颜色叠加,表现出更为细腻的色彩变化。
操练(30分钟)1.学生自行选择一张图片,通过颜色搭配的方法,进行创作。
2.学生选择一种颜色,绘制几个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块,了解色彩属性的不同效果。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验,并与同桌分享。
作业•将课堂操练内容拍照上传至学习平台,并发表感想。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本节课以实践为主,通过学生创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色彩的运用方法。
同时,本节课还涉及到一些基础的色彩属性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掌握。
因此,本节课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实践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颜色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