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第三课_画家笔下的色彩
- 格式:ppt
- 大小:981.00 KB
- 文档页数:95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目标:1、尝试色彩知识分析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学习大师构图,将色彩学以致用运用到绘画作品当中。
3、用色彩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色彩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情感表现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用眼睛捕捉绚丽的色彩,用画笔描绘五彩的世界,欢迎大家一起进入美术世界。
1、图片欣赏提问:这几张图片描绘的是什么内容?最喜迎你的是什么?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春夏秋冬四季,带来了五彩斑斓的色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探讨色彩知识,怎样准确的将色彩运用的绘画和生活当中。
2、板书课题—画家笔下的色彩二、教授新课(一)、认识色彩(多媒体展示三原色,三间色)1、三原色:红黄蓝。
(色彩最原始的颜色,任何颜色都不能调出三原色,三原色可以调出各种颜色。
)2、三间色:两种原色混合的颜色。
橙绿紫。
3、冷暖色:(1)当你从寒冷的外面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你推开门的一刹那,有两间色调不同的房间,你会想进哪一间?为什么?(请5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总结:倾向于红橙黄色调的为暖色调倾向于蓝绿紫色调的为冷色调有些同学从寒冷的外面回来,他会想到暖色调的房间,看起来温暖舒适,而有些同学觉得比较疲惫,他会想到冷色调的房间,蓝色调给人一种安静纯洁的感觉,同学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有一点不可否认,房间的不同色彩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大师,看看大师是怎样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
(2)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蓝色时期(1900-1903),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他目睹了贫困、绝望与孤寂中的人们,同时经历了人生的低潮,这段时期的作品以蓝色为主调,加强了忧郁和悲哀的气氛。
粉色时期(1904),毕加索恋爱了,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整个画面笼罩在橘色、粉色等暖色调中。
也叫“玫红色时期“””小结:色彩与人的情感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人的情感也可以通过色彩表达出来。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设计引入:(1分钟)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大自然赋予万物奇妙的颜色,而这些颜色带给我们的,又是不一样的感受。
这些美丽的色彩如何用画笔记录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家笔下的色彩》。
一、认识色彩:(5分钟)1.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熟悉的颜色……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的认识这些颜色。
2.冷色和暖色(在这些色彩中,有些颜色带给人们温暖、热情的感觉,这些色叫暖色;有些颜色让我们觉得清凉、舒适,我们把这种色彩的感受叫冷色。
)板书二、体验色彩:(4分钟)1.(通过上面我们初步认识色彩,色彩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接下来我就来体验一下,当你看到这些颜色时给你什么感受你想到了哪些实物)学生小组讨论2.(既然大家都想到了这么多实物,我们就来看看这组不同色调的书房,欣赏比较,说一说你比较喜欢哪一色调的房间为什么)由于色调不同。
我们对书房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说明:色彩可以表达情感。
色彩于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
比如黄色的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生长,生命的绿色,灿烂耀眼的黄色,代表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正因为它的这种精神,所以向日葵成为许多画家绘画的题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荷兰的画家,视频)三、走进大师。
(5分钟)1.《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两朵向日葵》特点:a、色彩上,在冷色背景的衬托下,金黄色的向日葵更加耀眼,色彩对比更加强烈。
b、用笔上,粗犷,豪放,富有动感和节奏感的花瓣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笔触)《十四朵向日葵》以黄色调为主,背景加上一些青色和绿色,冷暖对比很强烈;笔触有力,整个画面显得极富生命力。
2.《十二朵向日葵》请同学们结合课本14页,欣赏梵•高的《十二朵向日葵》,体验作者用色、用笔的特点,说一说作者的用笔用色特点:响亮的黄色、奔放有力的笔触;浮雕般厚重的花朵像一团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像喷射的火苗,粗犷豪放;绿色背景衬托,画面明暗关系减弱,笼罩着一种灿烂、耀眼的黄色调。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范畴,教材以“向日葵”照片导入,一方面从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促使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形成。
另一方面从自然形态感受色彩的基本特征过渡到绘画作品欣赏,呈现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作品,对其色彩进行重点分析,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
教材紧扣色彩美来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探索活动。
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知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大师作品,并自主探究,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识。
②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感知色彩,感受画家笔下的线条与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觉。
②自主探索用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养成积极观察、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②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1、在对色彩的感知、识别中感受色彩的美,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
2、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识。
2、运用学生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
五、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图片资源,指导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创作等环节完成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六、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原色七、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从大自然的各种美景,以及各种建筑,服装,物体,不仅给我们带来非常丰富的视觉感受,更加能够引起我们心里的共鸣,激起我们非常奇妙的情感体验。
上面我们欣赏三组图片,谈谈你有什么感受:欣赏森林1、森林2:(学生谈感受)欣赏大海1、大海2:(学生谈感受)欣赏向日葵1、向日葵2:(学生谈感受)(二)、体验,认识色彩1、色相:色彩的相貌名称。
七年级湘教版美术上册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画家笔下的色彩》,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本课节选自七年级湘教版美术上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在新课改理念下,我明确了本课课型属于造型·表现研究领域。
教材以“向日葵”图片导入,一方面从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促使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形成。
另一方面从自然形态感受色彩的基本特征过渡到绘画作品欣赏,呈现XXX的一幅《向日葵》作品,对其色彩进行重点分析,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设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学生欣赏《向日葵》作品,了解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灵活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力目标:能够尝试运用色彩作画,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情;能够参考艺术家的生活背景对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作出简单的评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审美情感。
下面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二、说教法现代学生处于科技发展疾速的信息时期,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眼界较为开阔,思维较为活泼。
一个问题的提出会有多种设法主意和创意,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年岁特征和个体差异以及对知识的团体把握能力有限,经过精确的引导,以学生为本的自主研讨,有益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结合本课教学人文与科技特色,采用典范式和直观性教学更切近学生实际,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并远离误区。
三、说学法根据本课实际,我将引导学生以体验、问答、小组合作的体式格局来研究本课内容,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具:三原色原料、水、塑料瓶6个、XXX的向日葵白描作品65份(因学生有60余人,每人一份)等。
学生准备学具:彩铅、油画棒、水彩或者水粉原料等。
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色彩》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湖南美术版初中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主要内容为感受色彩、学习色彩知识、尝试色彩表现。
教材借用向日葵明亮大方的造型特点,追求光明的寓意,以凡﹒高的油画作品《向日葵》所表现出的炽热激情导入学习活动,通过色彩与情感表现、认识色彩、色调三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运用色彩知识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色彩三要素与色调等基础知识;通过对画家作品的分析,了解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以及不同色调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运用色彩知识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等方式,理解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进而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情感,用色彩进行美术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艺术作品中色彩的情感表达,学习向日葵追求光明的精神,进一步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掌握色彩三要素与色调等基础知识,了解色彩与情感表现的关系;体验不同色调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运用色彩知识与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对色彩的艺术感受,以及运用色彩知识技能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美的感受大自然中的向日葵图片与凡﹒高的油画作品《向日葵》并置。
问:大家对凡﹒高的作品有什么样的的感受?问:《向日葵》的色调发生变化以后,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同一幅画,色彩不同,带给我们感受也不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画家笔下的色彩”带来的各种心理感受。
(板书课题---- 画家笔下的色彩)【设计意图:通过两组对比,让学生感受自然美与艺术美的不同,感受不同色调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二、新课学习,美的体验1.色彩与情感表现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心理测试: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出你最喜欢的颜色(一个或多个皆可),并告诉我们,你为什么喜欢它,它带给你什么样的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