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技术应用》教案粤教版

《网络技术应用》教案粤教版

《网络技术应用》教案粤教版
《网络技术应用》教案粤教版

第一章
第一节
网络的组建与运行
认识计算机网络 (第 1 周)1 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 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 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 :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 络的功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 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 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第1页

交流:除我们了解的校园网、网络实验室这类局域网以外,请与同学们交流, 看能否为城域网和广域网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 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 法正确吗?为什么? 3、完成在线随堂小测。
第2页

第二节
不同的连接策略
(第 2、3 周)2 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网络类型、网络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 2、掌握网络拓扑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各种网络拓扑结构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根据需求选择网络 问题:假如你希望与邻居好友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能够共享彼此的文件与打 印机,并可以联网打游戏,请问你如何组网? 需求分析: 计算机数量? 实现服务? 组网距离?速度? 介质?设备?协议? 一、网络类型 类型 对等网 (workgroup) 服务器(Server) --客户机(Client) 优点 每台计算机能同时提供和使用 资源;无须服务器 对资源集中控制, 使用户更容易 找到资源 缺点 负载大;备份困难 密码多 需要有专门服务器及 网络操作系统(造价 高)
二、网络传输介质 超 5 类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图 示
传 输
100Mbps/155Mbps 以上
10Mbps/100Mbps
第3页
1000Mbps 以上

速 率 价 格 安 装 难 易 度 适 用 场 合 相对便宜 相对便宜 容易安装和管理,需 使用 BNC 连接器件, 线两端需要使用终结 器件并有良好接地 昂贵
容易安装和管理, 需使 用 RJ-45 连接器。
比较复杂和精细,需 使用光纤连接器件 和光电转换器件
100M 内
500M 内
可达 20 公里以上
三、网络中的连接设备 网络连接设备通常分为两大类: (1)网内连接设备; (2)网间连接设备。 网内连接设备主要有网卡、集线器、交换机及中继器等。网间连接设备主 要有网桥、路由器及网关等。同时随着无线局域网产品技术的不断成熟,基 于 802.11 系列标准的无线局域网连接设备也开始出现。
第4页

四、网络的拓扑结构
第5页

第三节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网络协议、
(第 4、5 周)2 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两种通信信号、信道与带宽及掌握两种信息交换方式 2、了解网络协议及如何安装网络协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辨两种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区别电路交换技术与分组 交换技术 教学过程: 1.3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 1、通信信号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波 形
特 抗干扰能力强、 便于存储、 保密性好、 保密性差、易失真、易受干扰、通信 点 可靠性高 质量差 2、信道与带宽 信 道 带 宽
概念
是通信双方之间以传输介质为 基础传递信号的通路, 由传输介 是指通信信道的传输容量。从抽 质及其两端的信道设备共同构 象的角度看,带宽是指信道可用 成。 从抽象的角度看, 信道实质 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 上是指定的一段频带。 传输模拟信号的传输介质则使 用频率单位赫兹(Hz)来表示带 宽.传输数字信号的传输介质则 使用比特率( bps )作为带宽的 量度。
第6页
单位

比特率反映了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每秒内所传送的信息量的大小。 3、信息交换方式 传统电话 采 用 技 电路交换 术 IP 电话 分组交换
原理
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用户在开始通 将用户要传送的信息分割为若 话之前, 先要申请建立一条从发端 干个分组( packet ) ,以 “ 存储 到收端的物理通路。 只有物理通路 ——转发”的形式,每个分组中 建立之后, 双方才能互相通话。 在 有一个分组头, 含有可供选路的 通话的全部时间里, 用户始终占用 信息和其他控制信息。 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 线路利用率低, 专线专用, 费用较 延时短, 线路利用率高, 费用低, 高。 但话音质量低。
优缺点
1.4 网络协议 1、 什么是网络协议 ? 网络协议:通信双方所共同遵循的规则。 (如人与人之间交流约定都讲大家能听懂的普通话) ? 在局域网中通常用 NETBEUI、IPX/SPX、TCP/IP 三种协议。 (阅读 P21 表 1-6 三种协议的比较) ? 有关上述协议的具体模型详见 P23-26。 2、安装网络协议软件 (1) 、安装网络协议的前提条件:安装网卡及驱动程序 1)电脑在断电前提下将网卡插入 PIC 槽 2)启动电脑,进入操作系统,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2) 、安装网络协议 1)安装 TCP/IP 协议 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配置→添加→协议→ “microsoft” → TCP/IP →确定 2)设置 TCP/IP 协议
第7页

第二章 因特网的接入与管理 第一节 接入因特网
(第 6 周)1 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因特网的各种接入方式 2、掌握 ADSL 虚拟拨号上网的软、硬件配置安装 3、了解因特网上的服务组织 教学重点、难点:ADSL 上网的安装配置 教学过程: 一、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1、拨号接入: 普通 Modem 拨号接入、ISDN 拨号接入、ADSL 虚拟拨号接入 2、专线接入 Cable Modem 接入、DDN 专线接入、光纤接入 3、局域网接入 4、无线接入 二、ADSL 虚拟拨号配置 1、ADSL 硬件安装 2、网卡、网卡驱动程序、TCP/IP 网络协议的安装 3、ADSL 虚拟拨号软件(PPPoE 拨号程序)的安装 WinXP 已自带 PPPoE 软件 三、因特网上的服务组织 ISP: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如新浪、搜狐等网站。 ASP:网络应用服务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主要为企业、事业单位 进行信息化建设,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如主机租 用、托管、应用系统(邮件,电子商务平台)服务。
第8页

第二、三节 IP 地址及其管理、网络域名及其管理
(第 7、8、9 周)3 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 IP 地址的分类、格式及子网掩码的作用 2、掌握域名的组成和格式、域名系统的作用 3、了解客户机域名服务器设置及互联网域名管理 教学重点、难点:会区别 IP 地址类别,会判断 IP 格式正确与否,会判断网 络号和主机号 教学过程: 一、IP 地址及其管理 1、IP 地址:采用 TCP/IP 协议接入因特网,为了使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能 够和其他计算机通信,需要有一个全球都接受的方法来标识网上的计算机。 因特网上的每台主机都分配了一个唯一的地址,称为互联网地址( Internet address)或 IP 地址(IP address) ,该地址用在所有与该主机的通信中。 2、IP 格式: IP 地址是由四个用小数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组成的。实际上,一个 IP 地址 是一个 32 位的二进制数。每 8 个位可以用一个十进制整数数字来表示,以简 化人们的记忆。 例如:某学校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 IP 地址为 202.112.81.34,则对应的二进制 表示: 202.112.81.34 11001010.01110000.01010001.00100010
第9页

3、IP 地址分类
二、网络域名及其管理 (一) 、域名和域名系统 同学们上网的时候在浏览器里有三种输入地址的方法: 1、输入 IP 地址,如:166.111.4.100 2、输入英文名称,如:https://www.doczj.com/doc/739621788.html, 3、输入中文名称,如:清华大学 其实计算机只能识别 IP 地址,但这种数对人来说太难记,于是引入了后面两 种方式(域名) ,当人们使用域名方式访问某台远程主机时,计算机必须首先 将域名“翻译”成对应的 IP 地址,然后才能通过 IP 地址与该主机联系。这 个翻译的过程称为“域名解析” 。反过来,由 IP 地址得出域名地址的过程称 为“域名反向解析” 。因特网采用一种分布式分层机制的域名系统 DNS 来使 域名与 IP 地址之间的解析和反向解析能快速有效地进行。
第 10 页

(二) 、域名的组成 域名的基本格式: 主机名 . 机构名 . 网络名 . 地区域或行业域名
https://www.doczj.com/doc/739621788.html,
一台主机 计算机科学系 清华大学校 园网络名 中国科研教育 网的网络名 “中国”地 区域名
其域名表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台主机
(三) 、客户机域名服务器的设置 以 windows XP 为例,桌面“网上邻居”右键--属性,在新打开的窗口中的“本 地连接”上右键--属性。
第 11 页

(四) 、域名的管理 因特网的域名管理方法是:规定顶级域的划分,顶级域名由 Internet 网络 信息中心负责管理;顶级域以下的划分则由各个域自行管理。 因特网的顶级域分为两大类: 顶级域名行业域名属性对照表 顶级域名地区域名范例对 照表
第 12 页

第三章 因特网的应用 第一节 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
(第 10、11 周)2 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2、掌握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形式 3、掌握 WWW 信息资源、FTP 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种网络信息资源:WWW 信息资源、FTP 资源 教学过程: 1、 什么是网络信息资源 ? 定义:是指在网络上蕴藏着的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源、情报、消息等。 ? 主要内容: (1)为国家和政府服务的政府信息资源。 (2)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共信息资源。 (3)为生产和消费提供的商用信息资源。 媒体类型: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 2、 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特点 (1)呈全球性分布式结构。 (2)以多媒体、多语种的形式表现。 (3)属于数字化信息。 (4)获取便捷,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 (5)分散存储,数量庞大。 (6)具有时效性。 3、 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形式 (1) WWW 信息资源 (2) Telnet 信息资源 (3) FTP 资源 (4) Usenet 新闻组信息 (5) Gopher 信息资源 (6) 其他信息资源(如 TCR,流媒体资源) 本节课重点掌握万维网和 FTP: 一、WWW 信息资源,即万维网 1、什么是万维网 (1)定义:World Wide Web,缩写 WWW)是因特网上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服
第 13 页

务。 (2)基本用途: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的浏览与查询服务。 (3)方式:通过 WEB(网站)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 2、万维网信息资源的特点 ? (1)以超文本/超媒体形式组织 ? (2)分散存储 ? (3)具有动态性 3、万维网服务器与浏览器 (1)万维网服务器 提供万维网信息需要有专用的万维网服务器。 (2)浏览器 浏览器是到达数百万 Web 网站的工具。通过在浏览器中输入网站地址可以访 问到万维网中的信息。 4、统一资源定位器 (1)因特网上的资源非常丰富,我们用一种统一且方便的方法来标记,识别 这些资源。因特网上采用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缩写 为 URL)来识别网络上的资源。 (2)URL 的基本格式: 协议://域名(或 IP 地址)[:端口号]/文件名 (3)用户点击 HTML 网页中的超链接,实质上也是一个 URL。 二、FTP 资源 1、FTP 资源 (1)定义: (File Transport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FTP 服务器就是 存放文件型资源并执行文件传输协议实现文件传输功能的计算机。 (2)与万维网的区别:FTP 服务器存放的资源往往直接就是用户需要获 取的目标。而万维网网页中除了文本信息外,用户往往还要通过超链接 才能找到需要的资源。 2、FTP 客户端软件 (1)优势:大多数浏览器可以下载文件,但一般不能上传文件,而 FTP 客户端软件却可以实现这一要求。 (2)FTP 客户端工具有两种模式:Windows 命令行模式和图形截面窗口 模式 例:FlashFXP 窗口
第 14 页

第 15 页

第三节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第 12 周)1 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因特网上的两大类信息交流方式 2、了解因特网上的多媒体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电子邮件的格式、使用模式及免费 Email 的申请使用 教学过程: 一、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一) 、非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 1、电子邮件△ 2、留言板 3、BBS 论坛 (二) 、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 1、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如 ICQ,QQ,MSN Messenger,netmeeting 等。 △ 2、IP 电话 3、视频会议 电子邮件: 1、使用 email 的 c/s 和 b/s 模式 ? 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 ?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 2 、电子邮件原理 参考课本 P78 邮箱地址格式: 用户名@域名 如 xiaoming@https://www.doczj.com/doc/739621788.html, QQ 工作原理 (1)用户首先从 QQ 服务器上获取好友列表,以建立点对点的联系。 (2)用户和好友之间直接采用 UDP 方式发送信息。 (3)如果对方无法直接点对点联系,则用服务器中转方式完成。 二、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一) 、流媒体技术
第 16 页

? 什么是流媒体技术 P83 ? 1、压缩媒体文件格式 P83 表 3-7 ? 2、流媒体文件格式 P83 表 3-8 ? 流媒体服务器与播放器 ? 流媒体技术应用 (二)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 ? 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虚拟现实建模语 言) ? 全景环视技术
第 17 页

第四章 网站的开发 第一、二节 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第 13、14 周)2 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如何进行网站规划及网站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网页设计中的页面表格布局的设计 教学过程: 网站的规划 一、开发网站的基本过程 网站的规划-->网站的设计-->网页的制作-->网站的发布与管理-->网站的评价 二、网站主题的确定 网站的规划从选择网站的主题开始。 网站的选题就是要根据网站的开发目标和访问网站的用户群确立网站的 主题,并给网站起一个简练响亮的名字。 请每个同学确定自已的网站主题,参考课本 P95 页,表 4-2。 三、网站运行环境的确定 学校的校园网提供了高带宽、 平稳的网站运行环境, 为同学们提供存放网 站的磁盘空间。 提交网站与访问网页的方法: 提交: 机房提供的 FTP 服务器 ftp://10.105.5.53 或 ftp://10.105.5.253 的 个人空间 访问:http://10.105.5.53 或 10.105.5.253/space/个人空间账号/文件名 四、网页制作工具的选择 每种网页制作工具均有优缺点, 我们采用 Frontpage 来作为网页设计制作 工具。我们可以配合 photoshop、fireworks 等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出精美的网 页。 网站的设计 网站设计一般包括网站栏目结构设计、 网页版面设计、 网页的链接设计 (导
第 18 页

航设计)等。 一、网站的结构设计 在动手制作一个网站前,应该构思好网站的结构图,做到层次清晰。如课 本 P100 页,图 4-5 就是“虎门销烟启思录”网站的结构图。 二、网页的版面设计 1、风格设计 风格是指网站的整体形象给浏览者的综合感受。 或严肃庄重, 或清爽温馨, 或深沉厚重,或生动活泼,或古朴典雅,或豪迈奔放。风格的设计与主题是 密不可分的,是为突出主题服务的。 2、版面布局设计 版面布局设计就是指要呈现的内容在网页中的位置安排, 一般都是用表格 进行版面布局设计的。如下面为“虎门销烟启思录”网站的版面布局。 内容描述 栏目导航区 提示 信息区
主要内容
附加信息 三、网页的交互设计 网页的交互设计也就是导航栏的设计、超链接的设计。导航栏设计的目的就 是将零散的网页串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网站,用户在浏览网站时可根据所需 进行选择浏览,自由地在各网页间跳转。 课堂任务: 1、 每个同学构思自己要建立的网站主题及网站结构组成,以“文本文件” 的形式形成结果并提交。 范例---->>> 提交作业两步骤: ①、登录 FTP 个人空间,将文本文件上传 ②、点击本节课“提交” ,然后根据提示操作。
第 19 页

2、 据自已所构思的网站主题、结构组成,上网搜索所需的素材。
第 20 页

2020.10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

2020.10粤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与练习题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第1课:根里的“抽水机” 1、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 2、植物的根系通常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3、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如(大豆)、(白菜)、(榕树)等。 4、须根系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像(胡须)一样的 根,像(玉米)、(水稻)、(甘蔗)等。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 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6、根深扎土壤具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7、根毛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 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地站在地面上; (2)可以吸收水分和矿物质,供给植物生长。 9、比较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 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第2课:茎里的“运输网” 1、植物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此外,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2、各种植物的茎粗细不同,形态各异。茎分(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竹子、杉树、向日葵等植物的茎直立挺拔,属于直立茎;西瓜、甘薯、草莓等植物的茎贴在地面生长,属于匍匐茎;四季豆、甜瓜、牵牛花等植物的茎缠绕在别的物体上,属于缠绕茎;黄瓜、丝瓜、葡萄等植物的茎长出的须子缠绕在别的物体上,属于攀缘茎。 3、为什么树怕剥皮? 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4、植物一生都在不断地生长,树干和枝条都是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许多秘密,都能在树干和枝条上记录下来。 第3课:叶里的“加工厂” 1、植物的叶子,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排列也各有特点。 2、叶子有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3、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 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淀粉)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这座“加工厂” 的能量来源。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通过(茎)把水分输送到叶片里。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教案全集

粤教版选修2教案全集(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1 、《小石城山记》 【教学目标】 1 、感受小石城山的特点。 2 、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3 、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教学难点】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说到唐宋山水游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就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幻灯片一)…… 讲读课文 一、一读文章:品景 教师范读。 二、二读文章:品情 ⑴设问:请大家齐读课文,重点思考作者在第二段中以什么作为议论的话题? 学生读第二段。 明确:“造物者的有无”。 ⑵设问:此句中的“智者”与第二段中的“造物者”所指是否同一呢? 明确:第一段的“智者”和第二段的“造物者”所指应该一样,都指创造美景的神灵或上苍,还包括“神者”,这样可以避免行文的重复。可以看出,“类智者所施设也”一句在文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⑶设问:作者在本段中对造物者有无的怀疑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用课文的原字句回答。(幻灯片五) 小组讨论。 提问。明确: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久疑;二是诚有,三是果无乎。 三、三读文章:品境 ⑴设问:眼前的景物如何引发作者的联想?或者说景物的处境和柳宗元的身世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齐读一遍课文。 提问。明确:景美但无人问津,才高却被弃置(被放逐天涯)。 ⑵设问:可以看出正是内在品质和外在处境的相似,使柳宗元由景入情产生联想。现在回头再看,这些景物还是单纯的自然之景吗?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汇了自己的感情,我们甚至可以从景物中找出一种来作为柳宗元品格和处境的写照,这是哪一种景物呢? 明确:“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哪一句提示你?——“益奇而坚”,比起前两种景物而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4.1 我们的水资源

课题 4.1 我们的水资源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介绍水和人类的关系,了解水的污染与防治。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使学生懂得了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其危害, 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国情、节水、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水与人类的关系;节约用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同样也离不开水。因为水和空气一样,都是人类及自然界各种动物、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人类宝贵的 自然资源。这一节课我们学习本章的第一节“我们的水资源”,了解水 的重要性以及的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了解水污染的原因与防治。[阅读思考]情节和下列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思考 1.地球表面水所占的面积大还是土地所占的面积大? 2.有人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水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4.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如何?我国水资源情况怎样? 5.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在节约用水方面你是怎样做的? 6.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危害性是什么?怎样防治水污染? [板书]一.我们生活在“水球”上 地球表面70.8%被水覆盖——江、河、湖、海。 二.生命离不开水 1.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课本98页 举例:水占人体重的65%,鱼体含水量达70~80%,某些蔬菜含水甚至达到90%以上。 [板书] 2.工业、农业及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阅读]课本99页“你知道吗” [讨论交流]为什么科学家都把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存在作为探究火星上有无生命现象的突破口? [板书]三.我们的水资源 1.地球水资源的总储量约为1.36×1018m3。 2.自然界中的水:江河、湖泊、海洋、地层、大气层、植物体等。 3.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仅约为总储量的1%。主要是河水、淡水湖

粤教版 高二语文 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

粤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周昌者,沛人也,及高祖起沛,于是从沛公。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拜为御史大夫。常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与萧、曹①等俱封,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②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威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注:①萧、曹:指萧何、曹参。②燕时:“燕”通“宴”,即闲居时。 8.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还走:转身跑 B.大臣固争之,莫能得固:坚持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清单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清单 第1课地球 1、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圆的(或球体的) 答:(1)出海的船只船身先消失在海平面,然后桅杆才消失; (2)进港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3)月食时,月球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弧的; (4)卫星拍照的地球照片; (5)南北半球所见的星空不同,如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6)登高望远,站得更高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 2、最早证明地球是圆的人,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3、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4、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体,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 5、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 6、地球的直径约12800千米,半径约6400千米,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表面积约是亿平方千米。(注意计量单位!) 7、世界第一高峰 --- 珠穆朗玛峰高米。 8、地球表面的海水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所以又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 9、平原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 1/4左右。 10、因为地球表面71%被海水覆盖,所以有人把地球叫做水球。 11、地球的内部主要是熔岩,也叫做岩浆。 12、科学家推测地球由地壳(6---40千米)、地幔(约2900 千米)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13、地球的内部是不是都是岩浆答:不是 14、人类有哪些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 答:(1)通过地下岩层钻探标本来推测; (2)通过观察火山喷发出的地下熔岩来推测;

(3)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来推测。 第2课太阳 1.太阳照耀着大地,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太阳每分钟向地球传输的能量相当于燃烧 4亿吨烟煤放出的热量,但如此巨大的能量仅相当于太阳放射出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2、有没有生物不依赖太阳而生存 答:有,深海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依靠阳光,其中的微生物是依赖地热活动生存的。 3、太阳的核心部分直径不到50万千米,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而且压力极大。 4、太阳能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热源。 5、太阳能依靠什么发光发热产生能量答:核聚变反应 6、太阳的寿命是100亿年,年龄是50亿年,正处于中年期。 7、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无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 8、太阳给地球带来什么(或问:太阳对地球万物的作用)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会是什么样子 答:太阳给地球带来了:(1)太阳直接给地球提供了光和热;(2)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成为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3)煤炭、石油等矿产的能量是古代生物积累下来的太阳能;(4)太阳能还可以通过太阳灶、太阳能电池等装置被人们直接利用。 如果没有太阳给地球提供的能量,地球就没有白天,地球的温度会变得非常低,植物和农作物就不能生长,动物就不能存活,总之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的存在。 第3课月球 1、月相,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2、月相变化的原因:

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背诵篇目(粤教版)讲解

必修一第四单元古典诗歌(一)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5离骚(节选) 屈原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7汉魏晋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粤教版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2012年春季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谭诗栋 一、指导思想 以《深圳市普通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调研考试说明》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学部、语文教研组、高一备课组的具体要求为行动指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注重积累,夯实基础,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一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二、学情分析 (一)学情: 1、本学期本人带高一(1)班和高一(7)班,两班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好,学习自觉性较强。 2、有少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欠佳,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方法不当,阅读面狭窄,阅读量少,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针对性策略: 1、语文教学以基础为主,稳扎稳打,适当拓展,不宜贪多求快。 2、紧密联系考纲,适量地补充教学内容,注重迁移和拓展。 3、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规范答题训练。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各种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勤于写作。 三、教情分析 (一)教情: 本人在内地高中连续带过三届毕业班,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对广东的高中教育也有一定的认识,但还需更深入地吃透考纲、熟悉教材和高考情况。 (二)针对性策略: 1、积极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多参加听、评课活动,融入集体备课,精诚团结,提高自己。 2、努力整合教材,力争驾驭教材,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3、认真学习教纲、考纲,将教学和考纲要求相联系。 四、教学目标 1、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根本目标。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情趣的教育,提高文化品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4、按时完成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学。 五、教学内容 1、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三和必修四 2、名著导学:《红楼梦》、《复活》 3、学校、学部和教研组、备课组布置的教学任务 六、教学进度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高一语文每周平均8节(必修),全学期总时数120节。 第一周到第七周完成必修三,第十周期中考试,第八周到第十四周完成必修四,第十五周开始期末复习,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按高一备课组制定的教学进度开展教学。 七、具体措施 1、“文以载道”,把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文本熏陶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 2、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提高备课质量,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系统地讲解相关基础知识,并通过相关训练加以落实。 3、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督促学生多摘抄、多写读书笔记、多练笔并检查落实。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内素材整理】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内素材整理】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内素材整理 清远博爱学校高风云 成由勤俭败由奢——《时评两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这篇时评从2003年发表至今也已近十年,可是我们改变这种奢侈消费 的现状是否改变了呢?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没有!我们现在已超过 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欧洲奢侈品消费国。因此,今天 我们学习《月饼消费要讲文明》这篇文章,除非引发我们的许多思考,并身体力行地厉行节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应用角度】“勤俭节约、节约是一种美德、消费观”等。 【精彩运用】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缓和,有些人把勤俭 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 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 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便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就连那 的中秋月饼在包装上都“变异”了。面对如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再来 重温祖宗遗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爱好高雅,其实就是一种修炼——《论“雅而不高”》 一个人立身于世,难以免除世俗化的污染。怎么办?爱好高雅, 其实就是一种修炼。比如琴棋书画,皆可陶冶情操。正如培根所说:“特雷梅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高 谈阔论时,知识可作装潢。”他还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

慧,演算使人思维周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 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专业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专业知识 当我们用知识将自己武装起来而后,“雅”便会凸显在举止言谈当中。而举止言谈儒雅,可以让人感到你知书达理,富有教养,同时也能让 对方如沐春风,身心通泰,从而达到你的交往本意。 【应用角度】“雅与俗”“追求高雅”“高雅与修养”等。 【精彩运用】其实,雅俗之别只是学识、修养不同所表现的陶冶 气质有所不同而已。但好事者总是以自认为的雅和俗,对我辈凡夫俗 子划圈子、分层次,说高深、道荣辱,搞得我辈缺乏定力、心浮气躁者,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搞出好多笑话,还要转过身去甜甜地说声“谢谢”。人只要活得真实,就无所谓雅或俗;只要有不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精神,就能活出真性情,活出生的乐趣,死的坦然。 善待一切生命,实现人生价值——《呼唤生命教育》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又是短暂的。生命的存在,又是实现我们一 切人生价值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我们要善待生命。我们不仅要对自 己的生命负责,还要学会善待其他的一切生命。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 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和违反健康的权利。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 一棵柔嫩的小草,我们都应该以珍爱之心去对待,去呵护。这样,我 们的一生将会是美丽和充实的一生。 【应用角度】“善待生命”“生命的价值”“尊重一切生命”等 【精彩运用】尊重和善待一切生命,会让我们自觉地为完善自我 和急遽服务其他生命而不断努力。而正是在坚持着这一努力中心线的 同时,我们会制做一个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人,会做一个正确认识 困难、坚强无畏的人,会做一个面对诱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人......一个人的存在,如果让自己和他人感受到了幸福,那么,他的一生也就无所心痛与一生牵挂,价值从而实现了他人生的大 半价值。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整册)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根的形态。 2.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了解根的作用。 能力培养 1.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 2.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 问题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目的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 二、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 导入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 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

观察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 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媒体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一段“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视频。 归纳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延伸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导入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讨论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出示一些树根1 树根2 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 思考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四、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导入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交流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交流各组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 导入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观察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 问题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 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六、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根 导入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问题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讨论根据图片进行分析,为什么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会有这些生长特点呢? 归纳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 一、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自然衔接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5册。每册统一安排4个单元,即每册第一单元是活动单元,第二单元是文体单元,第三单元是文体单元,第四单元是语体单元。具体安排如下表。 册别活动文体文体语体 语文1 认识自我传记散文① 古典诗歌① 语文2 体验情感诗歌散文② 文言文① 语文4 感悟自然科学小品小说① 古典诗歌② 语文3 关注社会议论文小说② 文言文② 语文5 走近经济新闻戏剧文言文③ 我们的选修课程目前设计和编写了14册。如下表 一、诗歌与散文系列 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唐宋散文选读》 3、《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二、小说与戏剧系列 5、《短篇小说欣赏》 6、《戏剧欣赏》

7、《电影文学欣赏》 三、新闻与传记系列 8、《新闻阅读与写作》 9、《传记选读》 四、语言文字应用系列 10、《说话的艺术》 11、《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 12、《常用文体写作》 五、文化论著研读系列 13、《〈论语〉选读》 14、《先秦诸子百家名著选读》 二、课程性质方面 旧的教学大纲,强调语文的课程性质是“工具性”。90大纲认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2000大纲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课程结构方面 1、课程标准以模块为学习单元。 旧的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是以学期为学习单元,3年6个学期6册教科书。

新的课程标准,语文课成是以模块为学习单元,1个学期2个模块,5个学期,10个模块。 2、课程标准开设大量选修课 在高中阶段语文的10个模块中,5个模块必修课5册教科书10学分;5个模块选修课10多本教科书,学生可以选修4个模块4册教科书得8个学分。 四、课程教法方面 旧的教学大纲,多数是从“教”的角度提出要求的,例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等等。 新的课程标准,除了从教师的角度提出要求外,还从“学”的角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形成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那就是“三线两结合”。 所谓“三线”就是用“活动”、“文体”、“语体”三条线组编必修课教科书单元。所谓“两结合”,第一个结合是“活动”与“阅读”、“写作”、“口语”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和谐结合。 Ⅳ 两种活动的结合 一、两结合的第一个结合是指两种活动的结合。即在必修课中设计和安排了两种活动。一种活动是“单元活动”。“单元活动”,即每一册的第一单元都设计为“活动单元” ,每一册必修

(完整版)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打印版)课件

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111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第1课: 1、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 2、植物的根系通常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3、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如大豆、白菜、榕树等。 4、须根系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像胡须一样的根,像玉米、水稻、甘蔗等。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6、根深扎土壤是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7、根毛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地站在地面上; (2 可以吸收并输送水分和矿物质,供给植物生长。 9、比较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沙漠中由于傻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第2课: 1、植物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此外,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2、茎分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 3、为什么树怕剥皮? 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许多时候都会在茎上得到体现。 第3课: 1、植物的叶子,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排列也各有特点。 2、叶子有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3、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 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淀粉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通过茎把水分输送到叶片里。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淀粉,并释放氧气。 4、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并释放氧气。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咀嚼生活品醇味”学案 历史的步伐、社会文明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古及今,生活让人们品尝了种种滋味。 社会发展到今天,一事比一事繁复,一章比一章奥妙,一节比一节精彩。我们要成为生活的主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就更要深入体会生活的意义,把握时代的脉搏,跟踪历史的风雷。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不少优秀小说篇章,能够引导我们贴近生活,小说家跟我们共同咀嚼生活的滋味。 本单元选入的短篇小品、微型小说,就是这样的篇章。它们像向导、像轻骑兵,正确、便捷地引导我们走进不同时代,认识不同人物,体验不同滋味。 λ语文应用 学习本单元的短篇小说,要用心体会小说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细致的描写。同时,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短篇或微型小说的构思,尝试编写故事,在故事中刻画人物形象,借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λ语文审美 本单元各篇课文,风格多样,或冷峻地描写病态社会中人们的不幸,或幽默地叙述小人物的梦想与追求,或诗意地抒写战争中普通人的家国情怀,或敏锐地捕捉时代变迁中人们的喜悦和希望。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在领略作品语言魅力的同时,感受作品的优美风格和作家的卓越情怀。 λ语文探究 在学习中要认真体会短篇小说的一些文体特点:它截取横断面来表现生活,以局部透视整体,于瞬间凝炼永恒,以简单显出丰富。深入探究它何以能够做到:它虽然篇幅短、人物少、主旨明确单一,但可以灵活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用简练明白的语言浮雕式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鲁迅先生的《药》,叙述我国辛亥革命时期落后民众不理解革命、用被害革命者的鲜血作治病的药的故事,引导革命者吸取历史教训、克服脱离群众的弱点。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刻画了一个抗争命运的小人物的形象,通过对这个小人物“追求、幻灭、复苏”三部曲的叙述,表现了作家对小人物遭遇和品德的体验。 刘心武的《等待散场》,是一曲纯真爱情的颂歌,用一对年轻恋人相互守候的故事,把人间永恒而又美妙的爱情主题,奉献给读者。 德国作家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森的《差别》,用同受雇于一家店铺的两个员工的故事,告诉人们,二者的差别,不是外貌,也不是勤劳程度,而是思维方式和观察能力。 孙犁的《荷花淀》,展现了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抗击侵略者、民族精神气质大大提升的壮丽图景,显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巨大威力。 王蒙的《春之声》,描述坐在闷罐车厢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一位归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反映主人公为祖国命运忧喜悲欢,渴望祖国人民走进温暖春天的美好愿望。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调动生活积累、文化知识,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体味课文内容。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又要与学习“点击链接”中介绍的语文知识结合起来,了解微型小说的特点,积累阅读和写作知识,提升编故事的能力。微型小说篇幅短、人物少、主旨明确单一,但可以灵活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用简练明白的语言浮雕式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对这些特点有了足够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一:粤教版(科学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 1.1 社会生活与化学 教学目的 通过生活与化学这一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初步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初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与化学有关的 物品和现象。 [讲述]1.家里的塑料 2.做衣服的化学纤维 3.食品中的添加剂 4.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 5.药箱里的药品 6.生命现象与化学密切相关 [检查]请列举以下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品 教师理发师厨师医生警察 [讲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这些就是化学 科学的任务,也就是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此外,同学们还要学习科学家获得这些知识的常用方法,即科学探究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化学, 去研究自然世界。 [板书]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生活处处有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化学对社会的影响

科学探究的方法 1.2 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辩证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两种变化的异同、区别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白纸、装有某种无色溶液的喷雾器 镁条、碳酸氢钠固体、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溶液 试管、坩埚钳、石棉网、火柴 教学过程 [观察活动]请一位同学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用装有另一种无色溶液的 喷雾器向纸上喷雾,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提出问题]1.白纸上是否已用什么化学药液写下了隐形字? 2.喷雾器里装的是什么化学药品? 3.两种化学药品接触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使白纸上显出字来?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从“物质的变化”开始,学习这 门有趣而又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课。 [观察活动]变化1 火柴梗被折断 现象:火柴梗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2 水的三态变化 现象:水的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3 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 现象:石蜡形状和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4 玻璃破碎 现象:玻璃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5 食糖溶解在水中,再加热蒸发掉水后又得到食糖 现象:食糖形状和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讲述]上述变化过程中,有的只发生物质形状或状态的变化,有的物质的 形状和状态 都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本质没有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背诵资料(已整理)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背诵资料整 理 必修一: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邶风·静女》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

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卫风·氓》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屈原《离骚》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

粤教版高中语文古文知识整理

粤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古文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见”通“现”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 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 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 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 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 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 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 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 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 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 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 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 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通“辗” 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 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 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 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 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 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能” 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 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 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现” 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 33、是谁之过与“与”通“欤” 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只” 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 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 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合成材料》教案-最新

9.2 化学合成材料 本课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这是本课题的重点。教材还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本课题教案紧紧围绕教材特点进行设计,同时注重了对学生视野的拓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和问题。 (3)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3)增进学生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 通过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教学方法 探究、启发、实验、阅读、讲解、讨论等。 教具准备 投影仪和相关资料; 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

聚乙烯塑料碎片、棉花、羊毛、木片、干草;的确良、尼龙、腈纶等合成纤维制品。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引言]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探索太空世界,都离不开材料。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紧密相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得最多的是有机合成材料。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诞生,结束了人类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 [板书]化学合成材料 [过渡]到底什么是化学合成材料呢?要找到答案,首先必须回顾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讲解]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人们把像葡萄糖这类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讲解]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请大家看课本回答。 [学生看书后回答] 有机物除含有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氯、氮和磷等元素。在有机物中,碳原子不但可以和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还可以互相连接起来,形成碳链或碳环。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不同。因此,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注:教师此时可用一有机分子模型进行演示:如可用一碳原子数为六的可拆装的烃的球棍模型分别安装成直链、支链、环状等结构让学生观看,并指出若用氯原子换掉一个不同位置的H原子,便又是一种新的物质。这样,可使学生印象深刻] [讲解]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如乙醇、葡萄糖等。通常称它们为小分子。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板书]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 [过渡]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但由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需求。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知识要点

备课本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知识要点 教师吴栋才 日期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知识要点 吴栋才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第1课: 1、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 2、植物的根系通常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3、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如大豆、白菜、榕树等。 4、须根系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像胡须一样的根,像玉米、水稻、甘蔗等。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6、根深扎土壤是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7、根毛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地站在地面上; (2 可以吸收并输送水分和矿物质,供给植物生长。 9、比较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

沙漠中由于傻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第2课: 1、植物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此外,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2、茎分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 3、为什么树怕剥皮? 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许多时候都会在茎上得到体现。 第3课: 1、植物的叶子,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排列也各有特点。 2、叶子有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3、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 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淀粉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通过茎把水分输送到叶片里。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淀粉,并释放氧气。 4、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并释放氧气。 5、植物对人类以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