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神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4.72 MB
- 文档页数:7
女性尿道神经的解剖病理研究及临床意义方克伟;李泽惠;杨达宽;钱忠义;徐鸿毅;何进【期刊名称】《昆明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30)002【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明确女性尿道的神经来源、分布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具成人女性尸体进行尿道神经的大体解剖及神经染色观察,找出下腹下丛(盆丛),追踪其分支,主要是尿道支.解剖出阴部神经,追踪其分支,主要是尿道支.同时对10具女性尸体尿道进行HE染色、神经组织染色,观察神经的分布及与肌肉的关系.结果女性盆丛位的分支有直肠丛、阴道丛、膀胱尿道丛,阴道丛分支到膀胱颈、尿道,在阴道、膀胱颈两侧走行,约在尿道的5、7点进入尿道;膀胱尿道丛量较少,紧帖盆侧壁几乎与尿道上缘平行走向尿道,约在10~11、1~2点处进入尿道.阴部神经的分支有肛门支、阴蒂背神经和阴部神经,尿道支主要由后者发出,少数还同时由阴蒂背神经发出,走行在球海绵体肌外缘,向前、上行,在耻骨联合下缘正埘处的11、2点位置进入尿道.另有7根阴部神经发出盆内支与盆丛分支一起支配尿道.病理染色表明神经分布于全尿道.结论女性尿道受盆丛分支和阴部神经尿道支的双重支配,这对临床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总页数】6页(P58-63)【作者】方克伟;李泽惠;杨达宽;钱忠义;徐鸿毅;何进【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肾脏病中心,云南,昆明,65010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肾脏病中心,云南,昆明,65010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肾脏病中心,云南,昆明,650101;昆明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云南,昆明,65003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肾脏病中心,云南,昆明,65010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肾脏病中心,云南,昆明,6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相关文献】1.动态MRI在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尿道解剖及功能学中的意义 [J], 沈洪君;胡正伟;霍文谦;张克勤2.女性阴部神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J], 方克伟;李泽惠;杨达宽;徐鸿毅;沈邦昆;何进3.女性尿道综合征与尿道口处女膜解剖异常的关系 [J], 闵立贵;高品雅4.女性尿道括约肌支配神经的应用解剖 [J], 卢洪凯;袁其华;王金平;宋鲁杰;王沈阳;杨政兴5.女性初次经阴分娩后远期膀胱尿道及阴道三维解剖的变化 [J], 陈兰;陈春林;刘萍;陈瑞莹;林洁;陈金洋;唐连;王可竞;陈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女性盆腔解剖》汇报人:***•引言•女性盆腔基本结构•女性盆腔生理•女性盆腔病变目•女性盆腔手术录01引言课程背景对于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来说,掌握女性盆腔解剖知识是正确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的必要前提。
通过对女性盆腔解剖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
女性盆腔解剖是医学专业尤其是妇产科、妇科、泌尿科、生殖医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
女性盆腔解剖的重要性女性盆腔解剖是妇产科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妇产科医生来说,掌握盆腔解剖结构是进行手术操作的基础。
了解盆腔解剖对于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至关重要,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掌握女性盆腔解剖知识有助于提高妇产科医生的手术技能和临床诊疗水平。
学习目标理解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掌握女性盆腔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
提高对女性生殖健康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熟悉常见妇科疾病的病理生理及治疗方法。
02女性盆腔基本结构骨盆入口平面是骨盆最宽的部位,由左、右两个髂骨和骶骨围成,容纳腹腔和盆腔器官。
骨盆骨盆入口中骨盆平面是骨盆最窄的部位,由耻骨、坐骨和骶骨围成,是胎儿分娩时必经之路。
中骨盆骨盆出口平面由两个坐骨结节间径、两个耻骨结节间径和两个骶结节间径构成,是胎儿娩出的通道。
骨盆出口盆底肌肉是支撑盆腔器官的重要结构,包括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等。
盆底肌肉盆底筋膜是覆盖在盆底肌肉上的一层薄膜,起到保护和固定盆底肌肉的作用。
盆底筋膜肌肉和筋膜输卵管输卵管是输送卵子的管道,也是受精和胚胎着床的场所。
子宫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之一,是孕育胎儿的场所。
卵巢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产生卵子和分泌激素。
内部生殖器官膀胱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位于盆腔前部。
大肠大肠是消化道的组成部分,包括直肠和结肠,位于盆腔后部。
邻近器官03女性盆腔生理月经周期月经周期定义月经周期是指女性生殖系统在月经期间发生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子宫内膜的脱落和卵泡的发育。
解剖学解读:骨盆和会阴神经5-10 骨盆内脏神经:女性1. 交感干和L2神经节2. 腰内脏神经3. 骶内脏神经(交感神经)4. 阴部神经5. 盆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6. 下腹部(盆腔)丛7. 上腹下丛点评:女性骨盆内脏主要由自主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分裂的下部支配。
这些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源于S2,S3和S4神经根的盆腔内脏神经。
这些节前副交感神经纤维中的许多在下腹部(盆腔)丛中突触,与直肠,子宫,卵巢和子宫管相邻。
节后副交感神经从下腹下神经丛到相应的盆腔内脏。
临床:来自卵巢,子宫管,子宫和子宫体的疼痛传入,沿着交感神经纤维回到脊髓(T11或T12至L1-2水平)。
来自子宫颈和阴道(腹膜下结构)的疼痛纤维通过盆腔内脏神经回到脊髓(S2-4)。
这些疼痛传入的细胞体位于相应脊髓水平的背根神经节。
因此,在皮肤区T11-L2和S2-4感觉到盆腔和会阴内脏的疼痛; 它主要局限于下腹部区域,骨盆和会阴,有时会辐射到下肢上部。
5-11 会阴和外生殖器神经:女性1. 阴蒂背侧神经2. 后唇神经3. 会阴神经分支(浅、深)4. 在阴部阴部神经(Alcock's)管(解剖)5. 会阴神经6. 肛门(直肠)下神经点评:阴部神经(体神经)支配的皮肤和骨骼肌的女性会阴和外生殖器。
它来自S2、S3和S4脊髓水平的腹侧支。
后从阴部出现(Alcock's)管,阴部神经分为肛门下(直肠)神经,会阴神经和阴蒂的背神经。
副交感神经纤维来自S2-4水平; 在盆腔内脏神经行走到下腹下神经丛和子宫阴道丛; 并刺激阴道分泌物,勃起阴蒂,与前庭球充血(供应阴蒂和前庭球的勃起组织的动脉血管舒张)。
临床:在某些情况下,有必要实现会阴局部局部麻醉,并且可以通过将局部麻醉剂渗入阴道的区域来选择性地阻断阴部神经,从而使S2-4体细胞区域(皮肤和骨骼)肌肉会阴麻木。
5-12 会阴神经:男性1. 会阴神经(浅、深)2. 肛门(直肠)下神经3. 阴部神经4. 会阴神经5. 会阴神经浅支和深支6. 阴茎背神经(阴部神经对会阴膜方面供给肌肉的延续)点评:阴部神经及其分支支配的男性会阴部皮肤和骨骼肌。
盆部解剖知识点总结一、盆部解剖的学科意义盆部解剖是解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关注于盆腔内的器官、结构以及血管、神经的解剖结构。
盆部解剖的学科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意义:盆部解剖对于临床医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了解盆部解剖结构,以帮助诊断疾病、指导手术和治疗。
2. 解剖学研究意义:盆部解剖可以为解剖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有助于深入理解盆腔内各种器官和结构的解剖特点。
3. 教学意义:盆部解剖是医学生解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盆部解剖可以帮助医学生对人体解剖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盆部解剖的主要器官和结构盆部解剖的主要器官和结构包括盆腔内的器官、血管、神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下面将对盆部解剖的主要器官和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1. 盆腔内器官:盆腔内包括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
生殖器官包括男性的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尿道等,女性的子宫、卵巢、输卵管等。
排泄器官包括直肠和膀胱。
这些器官在盆腔内有着特定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2. 盆腔血管:盆腔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分布,主要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子宫动脉等。
这些血管供应着盆腔内的各个器官,对维持器官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3. 盆腔神经:盆腔内也含有丰富的神经分布,主要有坐骨神经、骶神经 plexus等。
这些神经与盆腔内的器官和血管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器官的感觉和运动起着重要作用。
以上是盆部解剖的主要器官和结构,它们组成了盆腔这一重要的解剖区域。
三、盆部解剖的解剖平面和解剖线盆部解剖的解剖平面和解剖线在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对盆部解剖的解剖平面和解剖线进行详细介绍。
1. 以骨盆底为界限的两个解剖平面:解剖学家通常使用骨盆底为界限,分为上盆腔和下盆腔两个解剖平面。
上盆腔是指从骨盆底到骨盆顶的解剖平面,主要包括膀胱、直肠、子宫、输卵管等器官。
下盆腔是指从骨盆底向下到骶尾关节的解剖平面,主要包括会阴、肛门、生殖器外生殖孔等结构。
女性盆腔解剖女性盆腔解剖:了解大家的身体女性盆腔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许多结构和功能,对于女性的健康和生殖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女性盆腔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与盆腔相关的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照顾自己。
一、盆腔概述女性盆腔由骨盆骨、骨盆肌肉、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等组成。
其中,骨盆骨构成骨盆的外框架,包括骶骨、尾骨、髋骨和耻骨。
骨盆肌肉包括肛提肌、肛门括约肌、尾骨肌等,它们在控制排便、性交和分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盆腔生理功能1、月经周期:盆腔内的子宫每月经历一次内膜脱落,形成月经。
月经周期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控制着月经的来临。
2、排卵:卵巢在月经周期中释放卵子,卵子通过输卵管伞部的拾卵作用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内受精后形成受精卵,逐渐向子宫移动并着床于子宫内膜。
3、妊娠和分娩:当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后,随着胚胎的发育,子宫逐渐扩大,最终完成分娩。
盆腔内的其他结构,如子宫颈、阴道和阴道口,也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盆腔常见疾病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以外的位置,可能导致痛经、不孕和盆腔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保守性手术和全子宫切除术等。
2、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组织的良性肿瘤,可能导致月经增多、盆腔压迫感和不孕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聚焦超声波治疗等。
3、盆腔炎: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盆腔炎症,可能导致下腹部疼痛、发热和白带异常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
四、盆腔疾病预防与治疗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长期久坐或久站。
2、定期妇科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能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盆腔疾病,保障女性健康。
3、科学减肥:避免过度减肥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科学减肥有助于预防盆腔疾病。
4、积极治疗:一旦确诊盆腔疾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女性盆腔神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妇产科刘志杰
要回答的问题
❖盆腔神经包括哪些?
❖各条神经的起始、走行、支配的范围。
❖术中损伤的预防,损伤后的表现及处理。
目的:尽量避免手术时对神经的损伤,针对特定神经的功能进行手术,以治疗相应疾病。
女性盆腔神经
躯体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
分布到盆壁分布到盆腔脏器
调节盆腔脏器的功能
支配盆部的感觉与运动
躯体神经
腰丛
骶丛
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
躯体神经:
分布于盆部体表的皮肤、黏膜以及骨、关节及骨骼肌,将盆部皮肤的浅感觉(痛、温、触、压觉)和肌腱、关节的深部(本体)感觉冲动传入中枢,同时支配盆部骨骼肌的运动。
闭孔神经:有第2-4腰神经前支组成。
从腰大肌内侧缘向下,经髂血管与骶髂关节之间,穿腰大肌筋膜后入小骨盆,紧贴耻骨行向位于盆侧壁前、中1/3交界处的闭膜管内口处。
穿经闭膜管至股内侧部,支配股内收肌群和闭孔外肌。
生殖股神经:由第1腰神经前支小部纤维及第2腰神经大部纤维组成。
沿髂总动脉外侧,在输尿管的外侧分为股支与生殖支。
生殖支与子宫圆韧带伴行,穿过腹股沟管,分支至大阴唇。
骶丛位于梨状肌前方,呈三角形,其尖端朝向坐骨大孔,前方有髂内动脉主干及其分支。
除发出细小的肌支支配盆壁各肌外,还发出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闭孔内肌神经、梨状肌神经、肛提肌神经、尾骨肌神经、肛门括约肌神经、盆内脏神经、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和阴部神经(又分出会阴神经、阴蒂背神经、肛门神经),分别经梨状肌上、下孔出盆,分布于会阴、臀部、股后部、小腿和足部。
其中坐骨神经始于腰4至骶3的神经根,经坐骨大孔的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腔,至大腿后面,走行至腘窝,分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骶丛损伤将出现其神经支所支配的部位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但在妇科手术时,一般不易损伤骶丛神经。
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
分布于盆部的内脏、血管及腺体,将盆部内环境变化的各种感觉信息传入中枢,支配平滑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
1.骶交感干:有腰交感干延续而来,沿骶前孔内侧下降。
至尾骨处与对侧骶交感干汇合,每条骶交感干上有3-4个神经,其节后纤维部分参与组成盆丛,部分组成灰交通支,连于骶神经与尾神经。
2.腹下丛:可分为上腹下丛、腹下神经和下腹下丛。
由腰神经和胸部下段交感节发出的交感神经纤维,自腹主动脉丛下行盆腔分为两部分:①卵巢神经丛经卵巢门
入卵巢,并有分支分布于输卵管。
②另一支沿腹主动脉下降形成骶前神经。
骶前神经又称上腹下丛,或腹下神经上丛。
此从发出左、右腹下神经行至第三骶椎高度,与同侧的盆内脏神经和骶交感干的节后纤维共同组成左、右下腹下丛,又称盆丛(腹下神经下丛)。
该丛位于直肠子宫颈和阴道穹窿的两侧,膀胱的后方。
其纤维随髂内动脉的分支分别形成膀胱丛、子宫阴道丛和直肠丛等,随相应的血管入脏器。
3.盆内脏神经:又称盆神经,属副交感神经,较细小,共3支,由第2-4骶神经前支中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组成。
此神经加入盆丛,与交感神经纤维一起走行至盆内脏器,在脏器附件或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道、盆内脏器及外阴等。
盆腔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与处理
闭孔神经损伤
盆腔内的走行:在髂总动、静脉的后方,腰大肌内侧下行至小骨盆侧壁,沿髂内动、静脉的外侧缘,闭孔血管伴行,穿经闭膜管至股内侧部。
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时,特别是清扫闭孔淋巴结时,易损伤该神经。
如果妇科手术中损伤该神经,则患侧大腿不能内收、内旋,并出现股内侧皮肤感觉障碍。
术中如发现该神经损伤,如条件许可应即行神经吻合术。
生殖股神经损伤
盆腔内的走行:起自L1和L2神经根,向下穿过腰大肌,然后分为生殖支和股支。
其中股支与股动脉伴行穿过腹股沟韧带下方,分布于股三角上部、股内侧及阴囊皮肤。
生殖支穿过腹股沟管后,在女性分布于子宫圆韧带和阴阜、大阴唇。
生殖股神经切断会引起腹股沟区、阴囊、阴唇、阴阜的麻木、慢性疼痛等症状。
骶前神经损伤
阻断骶前神经将会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接受的痛觉,故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盆腔疼痛。
但手术时如切除神经范围过广,可导致暂时性的肠管和膀胱功能障碍,乙状结肠功能紊乱,导致便秘、乳糜样腹泻及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还有阴道干涩,手术时切除神经长度不宜超过3-5cm。
盆内脏神经损伤
盆内脏神经有少数纤维加入阴部神经,并随之分布到阴茎或阴蒂中的勃起组织,为阴蒂勃起的主要神经,故盆内脏神经又名勃起神经。
在根治性子宫切除术(Ⅲ型)清扫髂内静脉中部和子宫深静脉周围的淋巴组织及切除主韧带时容易损伤该神经,导致性功能障碍,排尿困难,尿潴留,便秘等。
盆腔神经丛(盆丛)损伤
又称腹下神经下丛,在腹膜外,位于骶骨前面和直肠两侧,平行于构成直肠旁间隙的直肠阴道韧带,与子宫血管和宫旁结缔组织共同组主韧带。
盆丛神经其主要成分为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纤维,其交感神经纤维来自骶交感干的节后纤维,而副交感神经纤维来自盆内脏神经。
盆丛的纤维伴随髂内动脉的分支到达盆内脏器的周围,形成直肠丛、膀胱丛、子宫阴道丛等支配这些器官。
在广泛子宫切除术切除膀胱宫颈韧带时容易损伤其膀胱分支;切除主韧带、宫骶韧带、直肠阴道韧带和切除阴道时容易损伤其主要的分支导致相应的器官功能障碍。
与盆腔神经手术相关的妇科疾病的手术治疗❖骶前神经切除术
❖子宫骶韧带神经切除术
❖保留神经的子宫颈癌根治术
骶前神经切除术
骶前神经是交感神经,该神经的切断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或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继发性痛经。
骶前神经位于后腹膜间隙,其上界为腹主动脉分叉处,下界为左右腹下神经分叉处,左侧为肠系膜下动脉,右侧为右输尿管。
后方为骶中动、静脉及第5腰椎。
手术时自骶骨岬处将后腹膜切开,分离后腹膜间隙,上界达腹主动脉分叉上1cm,右侧达输尿管及右侧髂内动脉,左侧达乙状结肠系膜根部及肠系膜下动脉处。
下界达骶骨岬下方腹下神经分出处。
将腹膜分开后,在骶骨前方的腹膜后间隙与骨膜之间内即可分出骶前神经纤维。
可用电刀或超声刀将之切除长约3cm的范围。
创面可电凝止血。
手术后疼痛缓解率在可达91%-94%。
子宫骶韧带神经切除术
切除位于子宫骶韧带及其内的腹下神经纤维,阻断来源于子宫及盆腔脏器的痛觉传导,达到治疗原发性痛经或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继发性痛经的目的。
手术方法是在腹腔镜下使用单极或双电凝将子宫骶韧带凝固并切除2-3cm的长度,切除部位在子宫骶韧带靠近子宫颈附着处。
术时要注意勿损伤输尿管和直肠,也不要损伤子宫动脉上行支。
子宫骶韧带神经切除术治疗痛经的有效率在41%-85%。
保留神经子宫颈癌根治术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radical hysterectomy ,RH)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奠定了宫颈癌根治术的基础,成为宫颈癌手术治疗的经典。
但该术式损伤大,术后常出现下尿道和(或)膀胱功能障碍、肛门和(或)直肠功能障碍、外阴和(或)阴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出现以上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术中损伤了盆腔自主神经。
因此,一些作者提出了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这一术式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保留了相应脏器的神经支配和生理功能,大大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术中保留神经的部位
①完成盆腔淋巴结清扫后,仅分解离断主韧带血管部,保留神经部。
②于直肠旁间隙直肠侧识别和保留腹下神经。
③然后谨慎解离直肠阴道韧带,避免损伤盆丛神经。
④最后常规分离膀胱子宫韧带前鞘,下推膀胱,侧移子宫,识别沿膀胱子宫韧带后鞘走行的盆腔神经丛膀胱支,予以保留。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中,可能损伤盆腔自主神经的步骤主要为:
①盆后壁切除宫骶韧带时,损伤腹下神经(交感神经)。
②清扫髂内静脉内侧和子宫深静脉周围淋巴结时,损伤盆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
③截断膀胱子宫韧带时,损伤盆神经丛膀胱支。
④切除宫骶韧带、直肠阴道韧带和阴道时,损伤盆神经丛。
保留神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新进展
❖术中确认上腹下神经丛后,利用吸脂器吸去主韧带的脂肪组织后分离辨识主韧带内盆腔内脏神经与盆丛神经移行
❖利用腹腔镜放大效果,辨识和保护主韧带内盆腔内脏神经,膀胱功能恢复明显早于未保留主韧带神经部对照组。
❖保留盆腔内脏神经比保留腹下交感神经对维持膀胱功能更有意义。
保留神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评价
保留神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研究成果斐然。
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部分学者主张在保证根治性切除的同时保留PAN,部分学者认为保留神经术式是可行的,但要以限制性根治术为前提。
子宫颈癌年轻患者比例显著上升,在保证治疗效果前提下提高生存质量是今后肿瘤治疗的趋势。
术中保护PAN 已越来越引
起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
有关盆腔泌尿生殖系统神经解剖学知识,
仍基本源于尸体剖析或个人操作心得,是零散
不完整的,仅少数经验丰富的手术者才具备
完整保留神经的能力。
且术中经常使用各种前
沿设备,包括超声刀、腹腔镜、吸脂器、神经定位仪等,技术细节迥异,使保留神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普及遇到一定困难。
随着统计评估方法标准化,盆腔神经解剖知识体系完善化,保留神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极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患者改善疗效与提高生活质量的理想治疗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