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电话机 》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18
《奇妙的电话机》参考教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利用彩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功能、材料、色彩等方面与众不同的电话机;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与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制作功能、材料、色彩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教学准备:彩泥、纸盒、彩纸、剪刀、胶水、牙签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导师:同学们好!今天,来了很多客人,其中有个小客人要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看,它来了!(老师戴上手套小兔)师:(老师戴上手套,摇动一下)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精精”。
生:小兔,你好!师:我很想和你们交个朋友。
今天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生:(略)师:(拿出做好的电话)生:电话。
师:这是什么颜色的?漂亮吗?你们喜欢吗?生:(略)师:你们常打电话吗?生:是的。
师:那么当你们家的电话响了,你拿起电话,第一句说什么?生:喂,你好!师:(出示课题)你们都是这么说吗?生:是。
二、教学发展师:太好了,同学们很懂礼貌,那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电话?(略)是从哪儿见到的?生:从家里、妈妈的、爸爸的、叔叔的、从电视里看到的……师:你们真棒,知道了这么多,我还知道一些,你们知道吗?(课件演示:1.电话的起源;2.最早的电话;3.电话广告。
)师:这个画面上是什么呢?生:有个人好像在对着东西说话……师:这里有一行字,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1876年,苏格兰医生贝尔……师:哦,电话是贝尔发明的,多了不起。
再看这个画面,这些人在干什么?生:这些人在打电话,还有人在旁边等着……师:这是最早的电话,太不方便了,还有,这是什么?生:(读旁边的一行字)最早的电话广告。
师:最早的电话广告是登在报纸上的。
那么你见过现在的电话广告吗?给大家学一学。
生:(纷纷表演电视里的广告)师:太精彩了,现在的电话机和手机的造型也越来越漂亮,那么等我们长大了,那时的电话或手机会是什么样子的?生:(想象)(略)师:你们说得太好了,我现在就想看一看,你们想不想现在就做出来?生:想!师:那用什么来做呢?小朋友们先讨论讨论。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奇妙的电话机(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纸浆、彩泥等材料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电话机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了解电话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运用纸浆、彩泥等材料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电话机作品。
教学难点:1. 电话机的结构及其功能的把握。
2. 创意电话机的创作。
教学准备:1. 电话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纸浆、彩泥、画纸、画笔等材料。
3. 剪刀、胶水等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电话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电话机的形状、颜色和功能。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电话机的了解和使用经验。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电话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如话筒、听筒、按键等。
2. 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演变过程,如从有线电话到无线电话、智能手机等。
3. 讲解电话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如方便人们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等。
三、示范(10分钟)1. 示范如何运用纸浆、彩泥等材料创作电话机作品。
2. 讲解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如电话机的形状、颜色、功能等。
四、学生创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可以运用纸浆、彩泥等材料。
2.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电话机作品。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邀请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从形状、颜色、功能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引导学生运用纸浆、彩泥等材料创作富有创意的电话机作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创作进度,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奇妙的电话机教学目标:1、通过猜最早的电话机,观察身边的电话机,欣赏独特造型的电话机,畅想多功能的超级电话机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趋势,感受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
2、启发学生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展思维,制作外表美观、功能神奇的电话机。
3、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展学生思维,制作美观神奇的电话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材料来表现自己的独特创意。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范作等。
学生:橡皮泥。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情境创设、实习作业、游戏法等。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课1、上课!同学们好。
听什么声音?课件出示:老式电话铃声出示课题:《奇妙的电话机!》二、新授1、大家请看,这是什么东西?猜一猜?课件出示:贝尔的电话机如果你知道请举手!2、对,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电话机!有了电话机,两个相距遥远的人交谈再不成为困难,电话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老师准备了生活中最常用的电话机,请同学们看一看,仔细地观察一下电话机是什么样子的。
3、谁来说一说,你眼前的这部电话机是什么样子的?你观察到了电话机的上面都有什么?4、同学们说,这两个电话机的样子有哪些相同之处?5、有什么不同?(嗯,你发现了大小的区别,嗯,颜色不同。
你观察的很仔细。
)6、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其实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的用的两类电话,固定电话机,它被放在这儿,我就只能在这儿打电话,手机,也就移动电话机,我可拿着它随时随地打电话。
三、发展1、下面,我们到商店里去逛一逛,那里有更多的电话机,样子比这些可漂亮多了!课件出示:外形奇异的电话机2、(等学生观察一会儿)这么多电话机啊,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3、根据苹果的外形来设计个电话机是不是也很趣呢?看来我们可以根据许多事物的外形来设计电话机,想一想,除了这些?电话机还可以做成什么外形的?4、手里拿着外形漂亮的电话机的确很神气,可是电话机仅仅漂亮就足够了吗?5、对,还有功能!同学们,你知道现在的电话机都有哪些功能吗?(发短信、听音乐、上网等),对,但现在这些功能已经很普通了,也吸引不了大家!所以,我们国家正在研制一批新的超级电话机,这超级电话机不但要有漂亮了外形,更要有神奇的功能。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人教版(2)一. 教材分析《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案。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造型特点以及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各种类型的电话机,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变化,并能够运用剪贴、绘画等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电话机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电话机有一定的了解,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电话机。
他们具有好奇心,喜欢探索新事物,对于有趣的美术活动充满热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和艺术表现手法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创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2.难点:运用剪贴、绘画等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电话机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电话机的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电话机的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剪刀、彩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教室布置:布置成一个电话机博物馆,展示各种类型的电话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电话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电话机的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同时,向学生介绍电话机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电话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电话机的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教师总结并板书。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绘画工具,引导学生动手创作电话机作品。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参考教室内的电话机展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奇妙的电话机教案第一篇:奇妙的电话机教案奇妙的电话机活动目标1.知道电话也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之一。
电话给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
2.掌握几种公众服务电话的使用方法。
明白不能乱拨应急电话。
3.知道如何拨打亲友的电话号码,体会电话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活动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学生准备橡皮泥活动方案一、调查导入导入:今天,我带来了一件常用的物品,大家请看《电话》家里安装有这种电话的同学举手?(我们称这为固定电话)其实,这也是一种电话(举起手机),我们称这种为移动电话小结: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因为科技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便捷的电话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电话。
(揭题:神奇的电话)二、漫步“畅想园” 1.了解电话是谁发明的过渡:你们知道这个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的电话,并且在飞速增长的电话,是谁发明的?(不知道)那我们来听听关于他的故事吧! 2.体会电话的作用在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后,电话被广泛的应用在世界各地各个领域。
但在1949年以前,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
中国电信系统发展缓慢,到1978年,全国每2022中拥有电话机还不到一部,即使北京每天也有很多长途电话打不通,在电话大楼打电话的人还要带着午饭去排队。
随着科学家的不断研究,通讯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话。
过渡:现在生活中,电话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很多很多,请你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谈一谈。
(学生交流)生活中除了一般的电话之外,还有很多特殊的电话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出示114,112,119,12022认识它们吗?它们是些什么号码呢?(学生回答)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公众服务电话。
三、走近公众服务电话1.学生自学,思考:你知道哪些公众服务电话?如何使用?(1)情境练习:拨打普通公众服务电话。
2.区分应急电话和普通服务电话。
普通服务电话:电话查号 114 天气预报 121 邮编查询184 报时台 117 政府热线 12345 应急电话:火警 119 匪警 110 医疗急救 12022通事故 122 总结:在拨打应急电话时要冷静,必须说清楚发生紧急事件的地点和当时的状况,以及拨打应急电话者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2024年小学美术教案《奇妙的电话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课《奇妙的电话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话机的结构、发展历程以及设计原理。
详细内容为:了解电话机的组成部分,探究电话机的演变过程,学习如何设计一款富有创意的电话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结构和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技能,设计出富有创意的电话机。
3. 增强学生对现代通信工具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话机的结构、发展历程以及设计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富有创意的电话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电话机实物、图片、视频、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部老式电话机和一部现代智能手机,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异同。
引导学生关注电话机的发展历程。
2. 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讲解电话机的结构、发展历程以及设计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一部富有创意的电话机设计作品,分析其设计思路和技巧。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设计一款富有创意的电话机。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知识拓展(10分钟)讲解现代通信工具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未来通信工具的想象。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电话机的结构2. 电话机的发展历程3. 电话机设计原理4. 创意设计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富有创意的电话机。
答案:学生作品,要求结构清晰、设计新颖、创意独特。
2. 附加作业:收集生活中的创意设计,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学生拓展:关注生活中的创意设计,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设计能力。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教案2一. 教材分析《奇妙的电话机》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外观设计和功能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欣赏电话机的艺术价值,提高审美能力,并尝试自己设计一款具有创意的电话机。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电话机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知道电话机是用来通信的工具,但对其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可能不太清楚。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创新。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外观设计和功能特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外观设计和功能特点,学会欣赏电话机的艺术价值。
2.难点:设计一款具有创意的电话机,并能够用美术语言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教学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电话机的艺术价值。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电话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
3.准备电话机的设计模板,供学生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年代的电话机,引导学生谈论电话机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具有创意的电话机设计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讨论这些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电话机的设计模板,动手制作自己设计的电话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