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物流管理专业剖析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80.19 KB
- 文档页数:2
2014年度物流管理专业剖析报告2014年度物流管理专业剖析报告一、调研数据情况物流管理专业2013届205名,在规定时间内收回201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为91.36%;有效回收率为84.55%。
二、就业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
物流管理专业全校就业竞争力排序为第15名;就业竞争力指数为88.6%,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6%,比校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比;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3388元,比校平均水平高178元;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为47%;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为74%;职业期待吻合度为44%;就业现状满意度为65%;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3%;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为74%,均与学校平均水平持平。
(二)原因分析。
根据根据麦可思报告分析数据,可以看出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力指数下降,就业竞争力在校内排名连续三年下降跌至15位;就业满意度持平;其他数据均向向好发展,但是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任然远低于校平均水平。
分析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教育,让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没有信心;二是辅导员和专业教学团队对学生的教育没有深入,学生对学校的情感不够深厚,导致学生不愿意推荐母校。
(三)应对策略。
(1)设立导师制度,加强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建立感情;(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3)建立学校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的服务质量控制体系,更好的服务师生的生活和学习,让师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学校。
三、课程质量分析(一)课程质量基本情况。
本报告针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深度分析,得到核心课程的满足度如下表。
表1:核心课程的满足度根据上表得知,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总体来看的满足度除《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外基本持平,没有大的变化。
但是满足度还是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二)原因分析。
(1)目前我国的快递行业发展迅速,另外我们和几家快递公司有订单班,所以从事快递行业毕业生比重较大。
物流管理专业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包括行业概况、专业背景、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深入研究,旨在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行业概况物流管理是一个与经济紧密相关的领域,它涵盖了货物运输、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物流需求不断增加,物流管理专业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专业背景物流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统计和经济学知识,能够运用运筹学、信息技术等工具进行物流规划和决策。
此外,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素质。
四、就业前景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
他们可以在物流公司、供应链管理部门、电子商务企业等各个行业就业。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同时,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五、发展趋势1.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管理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物流企业将更多地采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2.绿色物流的兴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物流企业将积极推行绿色物流理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供应链整合: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物流企业将更加注重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实现流程的高效协同。
六、总结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专业,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增加,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好。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绿色物流的兴起和供应链整合的不断深入,物流管理专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学生选择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流管理专业剖析总结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带头人 xx2011年6月19日,学校组织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了剖析,针对专家组在剖析工作结束后对本专业建设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物流管理专业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并提出以下整改措施:一、专业汇报总结1.物流管理专业在汇报过程中内容完整,主要从专业概况、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基本条件、教学改革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展望等方面做了汇报。
2.物流专业特色凝练较准确,突出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3.物流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通过企业调研和产业背景分析;对行业、产业、职业市场的深度调研;对职业岗位能力的有效分析,从而确定开办专业的必要性。
4.通过对市场的深度调研和专业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定位准确。
课程体系结构按照市场调研——需求分析——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过程来做,依据较充足,描述比较准确、清楚。
二、专业建设问题对专家意见梳理及分析:1.为什么办这个专业?缺少对专业定位的分析,缺少与其他院校相同专业调研数据,无法对本专业的优势进行分析比对。
没有突出专业的特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2.专业建设汇报突出重点:对专业的理解、专业改革怎么进行、有哪些成果、专业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怎么解决。
3.师资队伍建设应主要从如下几方面介绍:现状、结构、学历、是否满足教学需要、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4.知识够用为度,具体如何做。
5.教学方法应重点介绍适合本专业的典型教学方法。
6.专业剖析中有关数据的部分需进一步核实。
7.规范教学文件与资料建设要齐全、规范。
三、整改思路1.对专业剖析汇报PPT及专业剖析报告进行重新整理,对专家提出的意见逐一对照分析,在经过深入研讨后进行修改,重新就本专业教师团队、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实训、管理等工作及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理清专业建设和专业剖析材料的头绪、方向和内在逻辑关系,确保报告突出专业建设重点、亮点,强调剖析材料的结构因果关系,说明专业现在工作的成绩和未来发展的思路,同时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
物流管理专业剖析报告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管理系二O一二年十二月目录一.专业概况 (1)(一)专业简介 (1)(二)师资队伍 (1)(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1)(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理念 (2)二.专业剖析具体内容 (2)(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2)(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三)课程体系改革 (5)(四)教师队伍建设 (12)(五)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4)(六)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15)(七)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17)(八)人才培养质量 (19)(九)专业建设成果 (22)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23)(一)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3)(二)专业建设需改进的具体措施 (23)物流管理专业剖析报告一.专业概况(一)专业简介我院物流管理专业自2005年开设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教学资源,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各类物流人才600多人,毕业学生因物流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目前物流专业在校生约90人。
(二)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一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表1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情况表本专业所有的师资均是2005年以来逐步增加的,教师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都比较单薄。
目前本专业教师7人,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4人,占专业教师的57.1 %;高级职称1人,占专业教师的14.3%;中级职称2人,占专业教师的28.6%;初级职称4人,占专业教师的57.1% ;“双师型”教师4人,占专业教师的57.1%。
(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目前我校已经建成了5个校外实习基地(新一佳超市、九裕物流、恒泰物流、三一重工和湖南湘海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1个校内实训物流实验室(仓储与配送综合实训室),配置了3套物流模拟教学软件(仓储管理、国际物流一体化、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
(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理念本专业以培养学生真正就业所需职业能力、素质(包括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为导向,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将教学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创造性活动以及实现培养目标所需的各类活动有机融合,按照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合理安排,形成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剖析报告(参考范例)专业简介:专业设置时间、基本学制、在校年级、班级、学生人数、专兼任教师、双师型教师等方面信息。
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6年9月,是针对河北及全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物流人才需求特征而设立的。
专业名称来自于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基本学制三年,招生对象通高中毕业生(文、理兼收)。
目前在校生230左右。
1. 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1.1专业设置与职业面向人才需求分析(专业设置的社会行业背景);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00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3860亿元,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6%;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8414亿元,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3%;200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5406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4%;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5.67万亿元,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3%;200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6.08万亿元,与GDP 的比率为18.1%。
2010年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8182亿元,同比增长14.9%,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9%,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图1 2005-200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趋势图2 2005-2009年物流费用占GDP比率趋势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物流人才被列为国家紧缺人才之一。
河北市各类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制造企业,邮政、烟草、港口、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运输管理、商品配送、仓储管理、库存控制、国际物流运作、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策划和管理等专门人才的需求旺盛。
当前物流人才的需求一般包括4个层次:第一是中职层次,节点性、操作性初级管理人才;第二是高职层次,综合性、高技能操作管理人才;第三是本科层次,学科性、物流策划、管理人才;第四是研究生层次,研究人才、学术性高级管理人才。
××××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剖析自评报告专业负责人:×××团队主要成员: ×××××××××××××××××××××二○一三年五月目录第一部分专业简介 (1)第二部分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2)第三部分教学基本条件 (9)第四部分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14)第五部分人才培养质量 (24)第六部分社会服务 (27)第七部分专业特色或创新 (28)第八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31)第一部分专业简介一、专业基本概况(一)专业发展历史、规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4年,截止2012年8月,本专业总计招生2114人,已毕业学生1485人,在校学生629人,同时,每年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证明了本专业设置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也表明了今后持续发展的空间较大。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有学科带头人1人,专业教学团队11人,副高职称及以上6人,占专任教师人数50%;硕士及上6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50%;“双师型”人数11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91.7%;兼职教师人数11人。
学院对物流专业建设非常重视,一次性投入150余万元建立物流专业实验室,其中,万元以上实验设备14件,计算机200台。
物流实验室与物流仿真实训室相结合,可以满足学生在校内进行物流信息软件和常见物流设施设备的基本操作训练。
(二)专业建设、发展成绩自2004年设置物流管理专业以来,本专业先后取得如下成果:2007年物流管理专业被评为院级重点专业;2008年物流管理实验室被评为××市重点实验室;同年,在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中作为重点剖析专业,获得好评;2010年专业核心课程《仓储操作实务》入选院级精品课程;2011年专业核心课程《货物运输实务》入选院级精品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年度教育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涉及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学科,涵盖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本文将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年度教育报告的分析,探讨该专业的教学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学生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现状1. 专业课程设置合理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了解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此外,专业课程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2. 师资力量雄厚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大多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支持。
同时,学校还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企业代表等人士参与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3. 实践环节丰富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掌握物流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学校还设置了丰富多样的实践环节,如实习、实训、课程项目等,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发展趋势1. 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随着物流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因此,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愈加紧密,例如开设企业定制课程、共建实训基地等,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专业细分更加明确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物流管理行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物流管理专业也开始出现了更加细分的方向,如供应链管理、物流技术、国际物流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3. 国际化教育趋势明显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也逐渐走向国际化,学校与国外院校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物流管理专业,为我国物流管理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学生就业前景1. 就业面广阔随着互联网+、智能物流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面日益广阔,学生可以选择在制造企业、物流企业、电商企业等各种行业就业,也可以从事物流顾问、供应链分析师、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师等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