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50.50 KB
- 文档页数:18
第2讲货币的含义及本质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经历了以下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产生的标志: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原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贵金银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它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3、本质:一般等价物(市场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4、货币的职能:指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1)两种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②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2)流通手段(买卖过程)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①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②公式: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后,原来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这一公式表明了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了。
【注意】“商品——货币”这是一个“惊险的跳跃”如果不成功意味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白白付出。
【训练题2】(2010 安徽文综)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训练题3】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商品买卖就离不开货币。
下列对商品和货币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货币与商品相伴而生,没有货币,就没有商品交换C、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没有货币就不能表现商品的价值D、货币决定商品的价值【训练题4】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最重要转化为货币。